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档案学课程思政案例知识服务平台协同构建研究
1
作者 陈烨 李维嵩 +1 位作者 韩雨菲 吕文婷 《档案与建设》 2024年第9期51-57,共7页
文章基于档案学课程思政的已有研究和实践现状,归纳课程思政案例在教师教学、学生实践和社会宣传中的需求,并从开放共享的理念出发,提出档案学课程思政案例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框架。该框架以“多元主体数据共享、平台共建和成果共用”为... 文章基于档案学课程思政的已有研究和实践现状,归纳课程思政案例在教师教学、学生实践和社会宣传中的需求,并从开放共享的理念出发,提出档案学课程思政案例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框架。该框架以“多元主体数据共享、平台共建和成果共用”为建设目标,通过主体协作、内容监管和技术支撑等机制确保平台平稳运行,以期为档案学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 课程思政 教学案例 开放共享 知识服务平台
下载PDF
面向临床决策支持的中医脾胃病本体知识库构建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敬华 易小烈 +7 位作者 杨德利 高宏杰 程英 于琦 于彤 朱玲 董燕 亢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7期121-125,共5页
本文将本体技术、知识库、Agent技术有机地组织成一个整体,用中间表达集合对知识链进行概念化,中间表达用类对领域知识的知识实体、属性进行描述和定义,实现本体的结构化,用于规范研发中医脾胃病本体知识库与情景式临床决策探索。可以... 本文将本体技术、知识库、Agent技术有机地组织成一个整体,用中间表达集合对知识链进行概念化,中间表达用类对领域知识的知识实体、属性进行描述和定义,实现本体的结构化,用于规范研发中医脾胃病本体知识库与情景式临床决策探索。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从知识库中获取规律性认识,筛选出支持临床决策的直接参考证据,使之拟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并将中医脾胃病文献资源集成转化为信息知识产品,实现对中医古今脾胃病知识发现与拓展,资源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脾胃病 本体知识库 服务模式 资源共享
下载PDF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取穴规律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刘源香 孙春全 杨继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90-93,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V1.2.8)挖掘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目的基于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V1.2.8)挖掘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1996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并录入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V1.2.8),采用系统集成的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穴对分析、核心处方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纳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针灸处方125首,涉及腧穴108个,总取穴频次998次,其中取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为百会(78次,62.40%)。高频穴对有足三里-百会、足三里-三阴交、百会-四神聪等。主要核心处方为百会、足三里、四神聪、神门、太溪、三阴交、内关、太冲、丰隆、大椎、风池、肾俞、神庭、悬钟,次要核心处方为合谷、印堂、膻中、血海、膈俞、肝俞、脾俞、气海、阳陵泉、阴陵泉、上星。结论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V1.2.8)分析得出的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呆取穴规律可指导临床应用,但须注意随证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针灸 取穴规律 数据挖掘 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
下载PDF
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处方用穴规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琼琼 罗丹妮 +2 位作者 代凯凯 王金花 杨继国 《山东中医杂志》 2019年第5期455-461,共7页
目的:运用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V1.2.8),挖掘并分析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取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自1990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 目的:运用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V1.2.8),挖掘并分析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取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自1990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系统中搜索的核心期刊中有关针灸治疗AS的文献,选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并录入"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V1.2.8),采用系统中的频次分析、穴对分析、关联分析、核心处方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收集针灸处方104首,涉及腧穴113个,取穴总频次926次。取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为夹脊(67次,65.05%)。高频穴对有肾俞-夹脊、大椎-夹脊、大椎-腰阳关、腰阳关-夹脊、足三里-夹脊等。并组合有主要核心处方和次要核心处方。结论:根据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V1.2.8)分析总结的针灸治疗AS取穴规律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取穴以督脉穴位为主,仍需结合临床实践,随病情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针灸 取穴规律 腧穴 穴位配对 核心处方 数据挖掘 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
下载PDF
中医古籍偏头痛方剂服用法和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瑶 侯鉴宸 +5 位作者 周冉冉 邱月华 杨凤 付兴 罗亚敏 陶晓华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8期1517-1523,共7页
目的收集整理古代治疗偏头痛的方剂,分析其服用法与相应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辨治偏头痛提供参考。方法筛选中医古籍知识共享服务平台和《中医方剂大辞典》中载治偏头痛的方剂,统计主要服用法对应方剂的组成药物及其四气、五味、归经... 目的收集整理古代治疗偏头痛的方剂,分析其服用法与相应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辨治偏头痛提供参考。方法筛选中医古籍知识共享服务平台和《中医方剂大辞典》中载治偏头痛的方剂,统计主要服用法对应方剂的组成药物及其四气、五味、归经和功效,并进行复杂网络和关联性分析。结果筛选出386首方剂,以散剂内服、丸剂内服、汤剂内服、鼻腔给药和皮肤给药五种服用法为主,相应方剂为128、117、19、88和27首,方药性味多为温、辛、苦,归经多为肝、脾、肺,多具有止痛、祛风、燥湿与活血等功效。三种内服法方剂多含川芎、甘草、防风、白芷、细辛、荆芥、当归等辛散通行之药,川芎与白芷、甘草、防风、细辛常配伍应用;外用法方剂内除常见祛风除湿活血药物,还常用竣猛之品或矿物、树脂药,如鼻腔给药方剂中的石膏、芒硝、雄黄、乳香、没药、麝香、草乌、川乌、大皂角、全蝎等,皮肤给药方剂中的草乌、川乌、穿山甲、天南星、半夏、大黄等。结论五种服用法的方剂用药思路基本相同,但内服法和外用法的方药选用互有异同。临床可通过辨析偏头痛患者的病况,选用适宜服用法及相应的方药进行辨证论治,以冀获得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中医古籍知识共享服务平台 《中医方剂大辞典》 服用法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