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对健脾法治疗冠心病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陈向心 陆翼 +2 位作者 郝秀炜 张铜五 孔德昭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487-1492,共6页
目的 分析中医药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探索研究新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近23年收录的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6.2.4.msi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257篇。自2000年以来,中医... 目的 分析中医药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探索研究新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近23年收录的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6.2.4.msi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257篇。自2000年以来,中医药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存在2个合作紧密的研究团队,分别以杨关林、张军平为代表;最主要研究机构为辽宁中医药大学;关键词共现分析频次居前3位的为“冠心病”“胸痹”“从脾论治”。结论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分子机制研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从临床观察拓展到实验研究,未来该领域研究方向更多趋向于健脾祛痰化瘀法,从基因、蛋白直至关键病理环节的成链式、系统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中医药疗法 健脾法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健脾滋肾法治疗中老年功能性便秘43例
2
作者 白薇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0期2005-2007,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滋肾法治疗中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组给予健脾滋肾方。连用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并评价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 目的观察健脾滋肾法治疗中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组给予健脾滋肾方。连用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并评价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停药1个月后,对照组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则仍低于治疗前,P<0.05。停药后治疗组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滋肾法治疗中老年功能性便秘,能减轻患者症状,临床疗效确切,且不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老年病 健脾滋肾法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健脾化瘀法抗肝癌术后复发82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苏小康 叶小卫 +4 位作者 林谋清 郑泽棠 池建安 郭亚雄 郑东翔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73-675,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法抗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95~1999年肝癌切除术后患者164例,对比观察健脾化瘀组(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1、2、3、5年生存率,复发率,肝功能Child分级及肿瘤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法抗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95~1999年肝癌切除术后患者164例,对比观察健脾化瘀组(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1、2、3、5年生存率,复发率,肝功能Child分级及肿瘤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93%、76.83%、63.41%、51.22%,复发率分别为74.39%、62.20%、41.46%、37.80%;对照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49%、71.95%、51.22%、39.02%,复发率分别为74.39%、58.54%、32.93%、28.05%。治疗组3、5年生存率,肝功能Child C级,吲哚氰绿15分钟潴留率(ICGR1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瘀法可提高肝癌术后远期生存率,改善残余肝脏功能,但对近期生存率、复发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外科学 肿瘤转移/中医药疗法 @健脾化瘀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健脾灵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药理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治水 聂志伟 +1 位作者 孙旗立 闫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11期960-963,共4页
目的 观察健脾益气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UC) 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方法 临床CUC 病例420 例随机分为3 组, 分别用健脾灵、SASP 和补脾益肠丸治疗. 实验观察:用离体器官测定仪测定兔离体肠管的运动功能,用... 目的 观察健脾益气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UC) 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方法 临床CUC 病例420 例随机分为3 组, 分别用健脾灵、SASP 和补脾益肠丸治疗. 实验观察:用离体器官测定仪测定兔离体肠管的运动功能,用碳末法测定小鼠在体小肠推进功能,用大鼠CUC 实验模型检查健脾灵对组织病理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临床共420 例,健脾灵组、SASP 组和益肠组治愈率分别为67-7 % ,30-0 % 和48-3 % ,组间治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01) ,3 组患者血清抗大肠抗体的转阴率分别为85-4 % ,25-0 % 和64-5 % ( P< 0-01) . 药理实验:健脾灵煎剂对家兔空、回肠蠕动频率和幅度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拮抗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小肠强直性收缩及拮抗肾上腺素引起兔肠管抑制作用;对实验大鼠血清抗大肠抗体和IgG 的滴度有明显降低作用,并能增加实验大鼠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的重量.结论 健脾灵的疗效明显优于SASP 和补脾益肠丸,其治疗CUC 的机制与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体液免疫功能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关,其缓急止痛作用与直接缓解肠管平滑肌痉挛和对抗乙酰胆碱M - 受体激动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健脾灵
下载PDF
温肾健脾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概况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迪 高建平 李兰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27-130,共4页
本文对近15年温肾健脾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研究从三方面进行了综述:脾肾阳虚证是UC的重要证型;温肾健脾法治疗UC的常用的方剂、药物及疗效;温肾健脾法治疗UC的机理与提高免疫力、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促进胃肠功... 本文对近15年温肾健脾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研究从三方面进行了综述:脾肾阳虚证是UC的重要证型;温肾健脾法治疗UC的常用的方剂、药物及疗效;温肾健脾法治疗UC的机理与提高免疫力、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促进胃肠功能、抗菌及改善植物神经功能和酶的释放有关。提出温肾健脾法治疗UC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健脾法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则治法 综述
下载PDF
补脾方药对脾虚大鼠壁细胞胃泌素受体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燕舞 王汝俊 +2 位作者 王建华 杜群 巫燕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16-618,共3页
目的:观察补脾方药对脾虚模型大鼠壁细胞胃泌素受体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EDTA-Pronase酶法消化大鼠壁细胞,放射配基结合实验检测胃泌素受体,双波长荧光法测定壁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壁细胞胃... 目的:观察补脾方药对脾虚模型大鼠壁细胞胃泌素受体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EDTA-Pronase酶法消化大鼠壁细胞,放射配基结合实验检测胃泌素受体,双波长荧光法测定壁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壁细胞胃泌素受体结合位点数显著降低(P<0.05),经补脾方药治疗后有所升高;同时模型组大鼠壁细胞内静息[Ca2+]i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胃泌素刺激后壁细胞内[Ca2+]i有所升高,且模型组与党参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此状态有所恢复,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脾虚证可能与胃泌素受体低表达相关,且壁细胞内钙离子处于低代谢状态,但对于胃泌素刺激的反应性增强,进而可能导致酸分泌敏感性相对增高,胃黏膜易损性增强,而补脾方药对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中医药疗法 健脾 壁细胞 胃/药物作用
下载PDF
健脾活血中药对介入治疗引起的肝癌患者肝储备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徐贤 张蓓 +6 位作者 张亚奇 黄国贤 陈敏山 郭荣平 林小军 胡丕丽 徐伯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84-185,198,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中药对肝癌介入治疗后引起肝储备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将 7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成治疗组 (N =35 )和对照组 (N =35 ) ,两组在介入治疗后均予西药常规护肝治疗及对症处理 ,治疗组在介入治疗前、后服用健脾活血...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中药对肝癌介入治疗后引起肝储备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将 7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成治疗组 (N =35 )和对照组 (N =35 ) ,两组在介入治疗后均予西药常规护肝治疗及对症处理 ,治疗组在介入治疗前、后服用健脾活血为主的中药。两组分别在第一次治疗前和第二次介入治疗后 1个月各检查吲哚靛青绿 15min潴留率 (简称ICGR15)。【结果】治疗组第一次治疗前ICGR15为 (11 2 0± 7 4 0 ) % ,第二次治疗后 1个月ICGR15为 (11 6 3± 5 5 0 ) %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对照组第一次治疗ICGR15为 (11 72± 7 19) % ,第二次治疗后 1个月ICGR15为 (19 6 2± 11 15 ) %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第一次治疗前两组ICGR1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第二次治疗后 1个月两组ICGR1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健脾活血中药在肝癌介入治疗后肝储备功能损害中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活血中药 介入治疗 肝癌 肝储备功能
下载PDF
健脾补肾中药对慢性肾衰血透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谢桂权 刘洲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7-28,共2页
以健脾补肾中药为主治疗40例慢性肾衰血透患者,并观察病者常见感染症并发次数和白细胞介素—2(IL—2)、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中药组治疗6个月期间,人均感染次数为1.7次,对照组为4.6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药... 以健脾补肾中药为主治疗40例慢性肾衰血透患者,并观察病者常见感染症并发次数和白细胞介素—2(IL—2)、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中药组治疗6个月期间,人均感染次数为1.7次,对照组为4.6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药组治疗6个月后,IL—2、T_3、T_4、T_4/T_8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提示健脾补肾中药对慢性肾衰血透患者有较好的细胞免疫调节和减少感染并发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中医药疗法 健脾 补肾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预后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单丽囡 刘小虹 钟亮环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90-59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预后指标(BODE)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病情分级为Ⅰ~Ⅱ级的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长效茶碱(舒氟美)口服,治疗组在口服舒氟美的基础上加服具...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预后指标(BODE)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病情分级为Ⅰ~Ⅱ级的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长效茶碱(舒氟美)口服,治疗组在口服舒氟美的基础上加服具有培土生金功效的中药汤剂(党参、五爪龙、茯苓、白术、淮山、五味子、款冬花、北杏仁、桃仁、紫苏子、鸡内金、甘草),疗程6个月,比较2组对COPD稳定期患者BODE的影响。【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BODE总积分及等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的治疗方案在改善BODE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具有培土生金功效的中药配合西药的治疗方案能够较好地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培土生金 预后指标
下载PDF
健脾合剂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路越 李忠卓 +1 位作者 陈思闻 杨海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49-150,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合剂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选取健脾合剂治疗组100例及健康对照组100例。健脾合剂(党参、白术、山楂、陈皮、麦芽等,本方由本院中药制剂室协助配制),1剂/d,取汁450 mL,分3次饭后服用。2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 目的:观察健脾合剂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选取健脾合剂治疗组100例及健康对照组100例。健脾合剂(党参、白术、山楂、陈皮、麦芽等,本方由本院中药制剂室协助配制),1剂/d,取汁450 mL,分3次饭后服用。2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UC患者治疗前的CD4+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CD3+和CD8+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经治疗临床症状缓解,其CD4+细胞数回落,CD3+和CD8+细胞数回升。UC患者治疗前的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经治疗后回落。100例UC患者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2个疗程间总有效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健脾合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高、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合剂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中药对膝骨关节炎黑鼠血清SOD、HA、NO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4
11
作者 汪青春 董蕙芳 +2 位作者 沈培芝 徐宇 石印玉 《中医正骨》 1999年第5期6-8,共3页
为比较益肾、健脾和柔肝方药对膝骨关节炎血清SOD、HA、NO水平的影响,以运动负荷方法造成C57黑鼠早、中、晚三期膝骨关节炎模型,分别测定各期、各组黑鼠血清SOD、HA和NO的含量。结果示骨关节炎早期和晚期,各指标组... 为比较益肾、健脾和柔肝方药对膝骨关节炎血清SOD、HA、NO水平的影响,以运动负荷方法造成C57黑鼠早、中、晚三期膝骨关节炎模型,分别测定各期、各组黑鼠血清SOD、HA和NO的含量。结果示骨关节炎早期和晚期,各指标组间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中期,血清SOD水平模型组与空白组无差异;与模型组比较,益肾组、柔肝组水平升高,健脾组无差异。血清HA水平模型组、健脾组、芬必得组明显高于空白组;益肾组和柔肝组明显低于模型组;血清NO水平各组个体差异较大。认为GAG的降解加速及滑液HA水平下降是C57黑鼠随鼠龄增长及关节软骨退变所出现的重要病理表现。益肾方和柔肝方可增强SOD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中医药疗法 益肾药 SOD NO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效应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樊冬梅 欧志穗 +1 位作者 余燕娜 刘友章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441-444,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生存质量(QOL)状况,并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干预CHB患者的抗病毒效应及QOL方面的优势。【方法】通过单盲、随机、对照研究,86例CHB患者被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48周的治疗,52例试验...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生存质量(QOL)状况,并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干预CHB患者的抗病毒效应及QOL方面的优势。【方法】通过单盲、随机、对照研究,86例CHB患者被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48周的治疗,52例试验组患者以拉米夫定加中药健脾活血方药治疗,34例对照组患者以拉米夫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变化以及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并设3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结果】CHB患者除生理机能(PF)外多个维度得分均显著性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试验组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HBV DNA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P<0.05或P<0.01),且试验组除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外的多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QOL各个维度均有受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更有效地提高CHB患者的抗病毒效应及QO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健脾活血方/治疗应用 拉米夫定/治疗应用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健脾合剂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免疫干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路越 李忠卓 +1 位作者 陈思闻 杨海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278-2279,共2页
目的:研究健脾合剂如何对脾虚型溃疡型结肠炎(UC)进行免疫干预。方法:选取健脾合剂治疗组100例及健康对照组100例。健脾合剂(党参、白术、山楂、陈皮、麦芽等)由本院中药制剂室协助配制,一剂煎3袋,各150 mL。每天分3次温服,日1剂。均为2... 目的:研究健脾合剂如何对脾虚型溃疡型结肠炎(UC)进行免疫干预。方法:选取健脾合剂治疗组100例及健康对照组100例。健脾合剂(党参、白术、山楂、陈皮、麦芽等)由本院中药制剂室协助配制,一剂煎3袋,各150 mL。每天分3次温服,日1剂。均为20天1个疗程,服药2个疗程复查免疫指标。结果:UC患者治疗前的CD+4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CD+3和CD+8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经治疗临床症状缓解后,其CD+4细胞数回落(与治疗前比较,P>0.05),CD+3和CD+8细胞数回升(与治疗前比较,P<0.05和P<0.05)。UC患者治疗前的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经治疗后回落(与治疗前比较,P<0.05)。两个疗程间总有效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健脾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且主要提高了Ts细胞,从而缓解自身免疫及变态反应所致的系列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合剂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健脾和胃法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及对血乳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华琼 郭应军 +4 位作者 侯杰 刘八一 王国军 李平 陈侯君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13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法中药汤剂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及对血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1选择2007年9月-2014年7月中山市中医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20例,根据有无胃肠道功能不全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法中药汤剂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及对血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1选择2007年9月-2014年7月中山市中医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20例,根据有无胃肠道功能不全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治疗组:给予自拟健脾和胃汤治疗,药物组成:生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5g,白芍15g,当归10g,丹参15g,生大黄(后下)10g,木香10g,鸡内金10g,莱菔子10g,生麦芽15g,苏叶10g,黄连5g,吴茱萸5g,甘草5g。该中药由本院中药房提供。2剂/d,水煎2次,取汁170m L/剂,分2次温服或鼻饲,5d为一个疗程。不足5d转出ICU或自动出院、死亡者,以转出前或自动出院、死亡前收集观察指标。3对照组:应用制酸剂及胃肠黏膜保护剂防治胃黏膜损伤。注意肠道菌群的变化,应用微生物制剂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的比例,肠道菌群失调时可予口服万古霉素。从患者入ICU开始,以患者病情好转转出ICU、死亡或自动出院为治疗终点,及早配合鼻饲白粥水或胃肠道内营养(能全力)。4观察胃肠功能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清乳酸的变化。5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率表示,率的差别使用卡方检验,所得数据输入SPSS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胃肠功能改善情况有明显好转(P<0.05),治疗前后乳酸水平有非常显著的下降(P<0.01),治疗组乳酸水平改善情况非常显著(P<0.01)。结论:健脾和胃法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具有防治作用,并能降低血乳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乳酸 中药疗法 健脾和胃 胃肠功能障碍
下载PDF
扶肝健脾方联合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应答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东 吕丽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0-322,343,共4页
【目的】探讨扶肝健脾方联合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患者病毒学应答的影响。【方法】将115例慢性乙肝患者(HBV-DNA>1×105cps/mL)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及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扶肝健脾方联合替比夫定治疗,对照组单... 【目的】探讨扶肝健脾方联合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患者病毒学应答的影响。【方法】将115例慢性乙肝患者(HBV-DNA>1×105cps/mL)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及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扶肝健脾方联合替比夫定治疗,对照组单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2组的中医症候疗效,并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24周、36周时检测2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HBV-DN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2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2周、24周、36周后,2组血清ALT、AST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2周、24周后2组的HBV-DNA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周后,治疗组的HBV-DNA应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肝健脾方联合替比夫定治疗能够明显缓解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夹瘀型患者的症状、体征,较好地改善肝功能,提高抗病毒治疗的应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扶肝健脾 病毒学应答
下载PDF
从“治痿独取阳明”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磊 夏卫明 +1 位作者 陈红英 沙建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骨骼肌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疾病进展及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古今文献阅读分析,以“治痿独取阳明”为切入点,探讨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中医辨证论治要点... 骨骼肌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疾病进展及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古今文献阅读分析,以“治痿独取阳明”为切入点,探讨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中医辨证论治要点,强调以健运脾胃为中心从“痿”辨治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骨骼肌功能障碍 健运脾胃 中医疗法
下载PDF
疏肝健脾、和胃降逆方加味合穴位敷贴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淑华 王强 杨倩 《河北中医》 2009年第6期819-821,共3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胃降逆方加味合穴位敷贴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肝郁脾虚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予疏肝健脾、和胃降逆方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8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胃降逆方加味合穴位敷贴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肝郁脾虚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予疏肝健脾、和胃降逆方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8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显效率86.3%,对照组总有效率90.0%、显效率6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个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治疗组上腹痛、纳呆、乏力、善太息积分及总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疏肝健脾、和胃降逆方合穴位敷贴治疗FD疗效确切,能推动胃肠蠕动,促进胃肠道排空,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疏肝 健脾 和胃降逆 中药疗法 穴位贴敷法
下载PDF
肝癌炎性微环境与中医药干预疗法概述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展华 庄振杰 +1 位作者 黄慈辉 李佳容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937-942,共6页
对肝癌炎性微环境的研究近况及中医药调节肝癌炎性微环境的疗法进行概述。肝癌的炎性微环境由细胞成分与非细胞成分组成,涉及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肝星状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成分及促血管生成因子、炎性因子等非细... 对肝癌炎性微环境的研究近况及中医药调节肝癌炎性微环境的疗法进行概述。肝癌的炎性微环境由细胞成分与非细胞成分组成,涉及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肝星状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成分及促血管生成因子、炎性因子等非细胞成分,这些相关成分可以通过激活复杂的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血管生成、癌肿的侵袭和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调节肝癌炎性微环境的中医药疗法主要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益气、扶正固本等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炎性微环境 中医药疗法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健脾益气 扶正固本 综述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5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幼红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1-362,共2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FMS)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 FMS 患者分为 A 组38例(原发性)和 B 组18例(合并其他风湿病),给予逍遥散加减治疗,疗程12周。结果:A 组总有效率为92.11%,B 组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比较,A 组疗效优...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FMS)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 FMS 患者分为 A 组38例(原发性)和 B 组18例(合并其他风湿病),给予逍遥散加减治疗,疗程12周。结果:A 组总有效率为92.11%,B 组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比较,A 组疗效优于 B 组(P<0.05),疼痛、压痛、僵硬、疲乏及睡眠障碍等明显改善(P<0.01)。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 FMS 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原发性 FMS 作用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法 纤维肌痛综合征 FMS 中医药疗法 关节性风湿病
下载PDF
健脾活血补肾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8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邹来勇 汤群珍 朱玉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16期93-94,共2页
目的应用健脾活血补肾法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分析健脾活血补肾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健脾活血补肾方治疗组(38例)和阿仑膦酸钠片对照组(38例)。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骨密度及骨代谢的生化标... 目的应用健脾活血补肾法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分析健脾活血补肾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健脾活血补肾方治疗组(38例)和阿仑膦酸钠片对照组(38例)。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骨密度及骨代谢的生化标志物。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PT值都升高,治疗组有显著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MD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INP及S-CTX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健脾活血补肾方能较好的提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有很好预防骨折作用,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活血补肾方 绝经后 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疗法 痹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