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om TCM Practice to Classic Texts:The Case of Henry C.Lu’s A Complete Translation of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s of Internal Medicine and the Difficult Classic(Nei-Jing and Nan-Jing)
1
作者 Chen-Xue Jiang Yin-Quan Wang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2022年第3期143-147,共5页
In memory of Dr.Henry C.Lu,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practitioner,educator and translator,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his masterpiece A Complete Translation of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s of Inter... In memory of Dr.Henry C.Lu,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practitioner,educator and translator,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his masterpiece A Complete Translation of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s of Internal Medicine and the Difficult Classic(Nei-Jing and Nan-Jing)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ook section,translatio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We then identify the features of TCM classics translated by overseas TCM practitioners and educators through analyzing exempl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translation.Their translations are often teaching oriented with plain and easy-to-read language,thus making TCM classics practical and applicable in clinic practice.Although these works are found in very few library collections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they received positive comments from readers including foreign TCM practitioners and stu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nry C.Lu Nei Jing Nan Jing Translation of tcm classics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Progress of Treating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with Modified Classi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2
作者 Haojie Fu Yahui Huang Xiaonan Shi 《Proceedings of Anticancer Research》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is a high-incidence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 Western medicine mainly uses drugs such as proton pump inhibitors to inhibit gastric acid secretion, but some patients are accompani...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is a high-incidence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 Western medicine mainly uses drugs such as proton pump inhibitors to inhibit gastric acid secretion, but some patients are accompanied by symptoms such as non-acid reflux and gas reflux, which cannot effectively treat the disease. 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explore other treatment schem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a long history of research o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which emphasizes the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s a whole. Through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and multi-component TCM prescriptions, the patient’s body condition can be adjusted,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s reliable, which has obvious therapeutic advantages. To further clarify the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this study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treatment of liver disease with modified prescriptions, and the report is as foll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of classic tcm prescriptions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Research progress Liver and stomach stagnation heat Qi stagnation and phlegm obstruction
下载PDF
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aper notice for seminar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CM classic prescriptions and herbs in the treatment of emotional diseases
3
作者 Academic Department of 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8年第1期50-50,共1页
Hosted by China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and organized by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seminar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CM classic prescriptions and herbs in the treatment of e... Hosted by China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and organized by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seminar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CM classic prescriptions and herbs in the treatment of emotional diseaseis planned to be held in Yichang,Hubei province from June 22nd to 24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aper notice for seminar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cm classic prescriptions and herbs in the treatment of emotional diseases tcm
下载PDF
译介学视域下中医典籍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研究
4
作者 潘海鸥 周方圆 +3 位作者 崔鸿嵘 王睿 乔文军 杨宇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47,共4页
由于中医典籍成书年代久远,其在翻译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对应空缺词汇,因此,中医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为了使中医文化更好、更广泛、更有效地传播,译者必须针对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基... 由于中医典籍成书年代久远,其在翻译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对应空缺词汇,因此,中医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为了使中医文化更好、更广泛、更有效地传播,译者必须针对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基于译介学理论,从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出发,立足文化视角,通过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的识别和解读,提出了中医文化负载词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熟练运用语言维转换、文化维转换、交际维转换等转换方法,总结了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可以使用直译、音译/音译和注释相结合、省译或意译的方法。目的是通过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界定和提出的翻译策略的同时,有助于为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提供新的翻译视角、拓宽研究思维,旨在为解读文化差异、探寻更加合理有效的文化交流路径和方法提供新的启发和切入点,对推动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及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进程的加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典籍 黄帝内经 伤寒论 文化负载词 译介学
下载PDF
“互著”与“别裁”在中医古籍书目整理中的应用与思考
5
作者 张伟娜 佟琳 +2 位作者 董燕 王腾飞 李鸿涛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互著”与“别裁”是我国古典目录学对图书文献进行分类著录的特殊辅助方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中医古典目录学分类研究也离不开这2种方法的应用。首先,对“互著”与“别裁”的概念、内涵与源流进行梳理;其次,分别对古代中医专科... “互著”与“别裁”是我国古典目录学对图书文献进行分类著录的特殊辅助方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中医古典目录学分类研究也离不开这2种方法的应用。首先,对“互著”与“别裁”的概念、内涵与源流进行梳理;其次,分别对古代中医专科书目和现代中医专科书目中使用“互著”与“别裁”的情况进行核查,重点对其在中医古籍书目整理中具体应用实例进行整理与评述;最后,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从而为现代中医古籍数字书目信息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著 别裁 中医古籍 分类著录
下载PDF
中医典籍英译研究(2000—2022):成绩、问题与建议
6
作者 蒋继彪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作为中国科技与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医典籍为中国同世界的科技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开展中医典籍英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统计了中医典籍英译本概况,围绕发文概况、研究对象、研究... 作为中国科技与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医典籍为中国同世界的科技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开展中医典籍英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统计了中医典籍英译本概况,围绕发文概况、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理论视角等方面深入分析了2000—2022年间中医典籍英译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并对当前存在的研究对象较为单一、研究方法欠科学性,以及研究内容较为局限等问题进行反思,进而提出相应建议。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中医典籍英译研究水平,促进中医典籍英译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医更好地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典籍 英译 现状 建议
下载PDF
在综合医院中医规培中加强中医经典教学的探索
7
作者 彭文波 张洪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0期54-57,共4页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是中国住院知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医教协同深化中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环节,更是加强中医临床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中医经...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是中国住院知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医教协同深化中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环节,更是加强中医临床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中医经典理论是中医学术的灵魂,是数千年来中医实践的经验结晶,是培养中医临床思维,提升中医临床技能的重要途径。此文分析综合医院中医规培教学中经典教学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探讨加强中医规培经典教学、培养学员中医临床思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综合医院 中医教学 中医经典学习 中医临床思维
下载PDF
中药小分子药物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成志 张晓青 +3 位作者 刘一帆 朱甜甜 刘培民 李东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6,I0034,共7页
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目前最有潜力的一种新型抗肿瘤治疗手段,免疫治疗与化疗、靶向等联合方案已成为多种恶性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案。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可通过增加免疫细胞数量,改善免疫细胞活性,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发... 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目前最有潜力的一种新型抗肿瘤治疗手段,免疫治疗与化疗、靶向等联合方案已成为多种恶性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案。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可通过增加免疫细胞数量,改善免疫细胞活性,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发挥抗肿瘤作用。中药小分子药物种类繁多,具有多靶标、多通路以及药理作用广泛等特点,一直是当前众多肿瘤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大量研究发现,抗肿瘤免疫中药小分子药物多归属于多糖类、黄酮类、二酮类以及类黄酮化合物等,可通过调节机体固有免疫系统(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髓系抑制细胞等)、适应性免疫系统(包括T淋巴细胞、B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等)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nterleakin,IL)-2、IL-4、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直接或间接改善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加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从而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更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通过收集近年来中药小分子药物在抗肿瘤免疫领域的相关研究,从中药小分子药物调节免疫细胞作用机制角度进行论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肿瘤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实现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现代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小分子药物 肿瘤免疫 机制研究
下载PDF
基于“象思维”考辨脾脏之名与实
9
作者 姜晓晨 王桂彬 +3 位作者 刘福栋 庞博 花宝金 朴炳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4-999,共6页
基于中医藏象学说和“象思维”理论,结合脏腑解剖、生理功能、病理特点探讨脾之具象、外象、意象、原象、病象的属性与特点。考脾之名“脾”“裨”“散膏”“膵”等,辨脾之实为胰腺与现代医学脾之总提;考脾之形态与解剖“扁似马蹄”“... 基于中医藏象学说和“象思维”理论,结合脏腑解剖、生理功能、病理特点探讨脾之具象、外象、意象、原象、病象的属性与特点。考脾之名“脾”“裨”“散膏”“膵”等,辨脾之实为胰腺与现代医学脾之总提;考脾之形态与解剖“扁似马蹄”“形如刀镰”“脾与胃以膜相连”,辨脾之原始特征;考脾之五色、五液、五志、五神,辨脾之现象特征;考脾之“牝藏”“至阴”“孤脏”五行“谏议之官”,辨脾之本源实体;考脾之静兼、运化、燥湿,辨脾之物用整体;考脾病、脾急,脾经之病,探讨脾之病变规律,辨胰腺肿瘤“积聚”“痞气”“伏梁”之病变部位。依据“候之所使,道之所生”的内经思维方式,五维一体阐释脾(中医学)、胰腺(Pancreas)、脾(Spleen)的区别联系,并考辨脾之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思维 藏象 胰腺 理论研究 中医药 中医经典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温病古籍大头瘟辨治规律
10
作者 郑丹平 张华敏 +6 位作者 刘思鸿 张磊 张宇 石嘉恒 贾紫涵 牛琪锴 佟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温病古籍大头瘟辨治规律。方法检索温病古籍知识库,以古代温病文献作为数据来源,运用数理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大头瘟病因、病位、证候、治法、方药。结果纳入大头瘟温病文献191条,涉及古籍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温病古籍大头瘟辨治规律。方法检索温病古籍知识库,以古代温病文献作为数据来源,运用数理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大头瘟病因、病位、证候、治法、方药。结果纳入大头瘟温病文献191条,涉及古籍31部,包含《温毒病论》《治疫全书》等;大头瘟病因以热邪、毒邪、风邪、温邪、时气为主,病位多见阳明、少阳、太阳、里、心、肺、经络;根据症状可分为气血两燔证、邪留气分、邪热阻络、少阳经证、阳明经证、卫分证候六类,治法以清热、清解、外用、针刺为主;共纳入方剂38首、中药118味,以清热剂、解表剂、开窍剂和外用剂为主,甘草、黄芩、连翘、桔梗、玄参、黄连等出现频次较高。关联规则结果显示,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玄参-连翘,僵蚕、板蓝根、桔梗、牛蒡子、玄参、连翘等同时出现的频次较高,与普济消毒饮组成较吻合。结论大头瘟以风热时毒为主因,“疠气”为因需重视;病位在头,邪多留于肺胃;其证候取决于头部发病部位,伴见全身其他症状;治疗多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用药配伍有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之功,具有大头瘟治疗特色;普济消毒饮及其加减方是治疗大头瘟的要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头瘟 温病古籍知识库 辨证论治 中医古籍 数据挖掘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影像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焕国 崔凤 张敏鸣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5-219,共5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脑血管疾病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CSVD具有多种病理改变,在MRI上表现为多种影像学标记物,包括近期皮质下小梗死...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脑血管疾病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CSVD具有多种病理改变,在MRI上表现为多种影像学标记物,包括近期皮质下小梗死、腔隙灶、脑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微出血和脑萎缩。在本综述中,我们从发病机制及影像学标记物方面讨论了CKD对CSVD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大脑小血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融合Lasso的近似马尔科夫毯特征选择方法
12
作者 刘明 杜建强 +3 位作者 李郅琴 罗计根 聂斌 张梦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130,共10页
在特征选择问题中,近似马尔科夫毯常用于判断冗余特征,但所得到的冗余特征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直接使用近似马尔科夫毯删除冗余特征时,存在可能导致信息丢失的情况,影响模型精度。为此,提出一种用于中药代谢组学高维小样本数据的融合La... 在特征选择问题中,近似马尔科夫毯常用于判断冗余特征,但所得到的冗余特征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直接使用近似马尔科夫毯删除冗余特征时,存在可能导致信息丢失的情况,影响模型精度。为此,提出一种用于中药代谢组学高维小样本数据的融合Lasso的近似马尔科夫毯特征选择方法。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最大信息系数对特征的相关度分析过滤无关特征;第二阶段,采用近似马尔科夫毯构建相似特征组,使用Lasso评估相似特征组中特征影响力,迭代去除冗余特征。通过实验对比表明,该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有用信息丢失,去除无关特征和冗余特征,提高模型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马尔科夫毯 Lasso 特征选择 高维小样本 中医药信息
下载PDF
中医眼科古籍中内障眼病方剂遣方用药规律研究
13
作者 王诗敏 李点 王超群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8期55-59,共5页
目的:分析中医眼科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方剂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从7部历代主要中医眼科古籍中筛选出治疗内障眼病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四气五味分布统计、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及... 目的:分析中医眼科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方剂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从7部历代主要中医眼科古籍中筛选出治疗内障眼病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四气五味分布统计、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的组方用药规律和辨治经验。结果:共收集322首方剂,涉及用药187味,总使用频次2867次,频率≥40次的单味药有22味,药类以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为主,药味多甘味,其次为苦味、辛味,归经主要为肝经,四气统计以寒性药最多,温性药次之,统计出核心药物组合48组,聚类分析得到核心处方7个。结论:本研究充分挖掘了主要中医眼科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的遣方用药规律,对今后的临床用药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障眼病 中医古籍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经方、时方用量谈对用药“轻、灵”的思考
14
作者 周澳 王黎 +4 位作者 戴恩来 芦少敏 任若冰 朱玉梅 何玉晶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3期73-77,共5页
《伤寒杂病论》总结了东汉时期之前的中医学成就,为中医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从《伤寒杂病论》开始,证的观念深入人心,从不同的证入手,用不同的方药来治疗不同疾病,方证相应,故疗效确切。但临床中在使用同一... 《伤寒杂病论》总结了东汉时期之前的中医学成就,为中医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从《伤寒杂病论》开始,证的观念深入人心,从不同的证入手,用不同的方药来治疗不同疾病,方证相应,故疗效确切。但临床中在使用同一个方剂时,药物的不同剂量可能改变方子的功效。而中药用量作为方剂的基本构成要素,与方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息息相关。中药用量一直是传统中医代代传承的临床经验之一,也在现代中医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些年来,中药的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大,但不能忽视历代有影响力的医学大家应用小剂量中药的经验。方在于精,量在于少,效在于奇。文章旨在通过探讨临床用药“轻、灵”的安全、有效性,引起临床中医师对小剂量中药处方的重视,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虽然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在现代临床中已司空见惯,但我们不能忽视药物对患者肝肾功能的损害,故在安全有效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的中药对于减轻对患者肝肾的损伤、减少不必要的中药材浪费、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经方、时方入手,浅析医学史上代表性医家用药剂量的规律,以期给现代中药用量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经方 时方 小剂量
下载PDF
从《伤寒论》少阴篇讨论阳虚阴盛证辨治规律
15
作者 陈寅清 韩世盛 王怡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24-327,331,共5页
[目的]讨论《伤寒论》中阳虚阴盛证的病势、层次、治法及用药规律,探究并扩充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结合后世医家的医论,明确阳虚阴盛证的病机及证候;从病理生理学角度,阐释阳虚阴盛证的机制;分析少阴篇中各版本条文... [目的]讨论《伤寒论》中阳虚阴盛证的病势、层次、治法及用药规律,探究并扩充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结合后世医家的医论,明确阳虚阴盛证的病机及证候;从病理生理学角度,阐释阳虚阴盛证的机制;分析少阴篇中各版本条文的差异,论述病位、邪气性质、胃气、津液的不同,治法、主方、配伍的变化,归纳在少阴篇中隐含的辨治规律。[结果]阳虚阴盛证的辨治原则是“保胃气、存津液”,可将其细分为太阴湿土病、少阴君火病、厥阴风木病。细致的望闻问切,并结合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基础能精确辨阳虚阴盛证。少阴为三阴枢机,少阴篇结构完整,能动态反映少阴发病、两阴合病或并病、三阴合病的相互变化过程。由条文可发现,病位由表入里,治法有灸焫、温经、温阳、通阳之别;病情由轻而重、痰饮有无,治法有散寒、散饮、利水之别;津液损伤程度不同,治法有救逆、救阴之别。[结论]从病理生理角度,能阐释中医主症的变化机制。辨治阳虚阴盛证时,应根据病位、邪气性质、胃气、津液择取方药,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对于其他证候的辨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虚阴盛证 少阴 辨治规律 伤寒论 浙派中医 经方 各家学说
下载PDF
中医古籍急救知识本体构建及可视化研究——以“虫兽咬伤病救治”领域为例
16
作者 张仕娜 晏峻峰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4期87-94,共8页
目的 深度挖掘中医古籍急救知识并进行知识可视化,促进中医古籍急救知识的信息增值和资源积累。方法 抽取中医古籍急救知识,利用本体方法和protégé本体工具,实现中医古籍数据资源间的关联组织和可视化。首先,以《肘后备急方... 目的 深度挖掘中医古籍急救知识并进行知识可视化,促进中医古籍急救知识的信息增值和资源积累。方法 抽取中医古籍急救知识,利用本体方法和protégé本体工具,实现中医古籍数据资源间的关联组织和可视化。首先,以《肘后备急方》《外台秘要》为例,展现中医古籍急救知识关联方法;其次,构建“虫兽咬伤病救治”本体,实例化展示中医古籍急救知识的统一组织和管理;最后,创建中医古籍急救知识的关联,可视化呈现以疾病、古籍、急救原文为对象的语义网络。结果 实现中医古籍急救知识的系统化组织和高效管理,且能对知识进行快速获取和精确定位,以“虫兽咬伤病救治”为例实现中医古籍急救知识的语义检索及可视化。结论 中医古籍急救知识可通过核心数据元实现关联,通过本体技术可实现多源异构中医古籍知识重组和深度利用,为古代急救知识传承和普及提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急救知识 本体构建 数据关联 可视化
下载PDF
华蟾素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证候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李铭一 吴静 +1 位作者 尹元 栾宝鑫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5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中医证候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中医证候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化疗联合华蟾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中医证候评分、肺癌生命质量量表EORTCQLQ-C30评分、中位生存时间及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EORTCQLQ-C30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肿瘤标志物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K、CD3^(+)、CD4^(+)和CD4^(+)/CD8^(+)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NK、CD3^(+),CD4^(+)和CD4^(+)/CD8^(+)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可改善晚期NSCLC患者中医证候,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增强免疫功能,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证候 免疫功能 华蟾素
下载PDF
中医学守正创新发展的思路探讨——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骨伤中心研究团队为例
18
作者 窦香芸 何琪 王海彬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900-1904,共5页
从学科守正创新的内涵出发,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中心研究团队所开展的科研实践为例,探讨新时代中医学守正创新发展的思路。认为中医学的守正创新发展应恪守中医经典和临床实践的根基,中医科研创新应始终关注研究热点与前沿... 从学科守正创新的内涵出发,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中心研究团队所开展的科研实践为例,探讨新时代中医学守正创新发展的思路。认为中医学的守正创新发展应恪守中医经典和临床实践的根基,中医科研创新应始终关注研究热点与前沿,从科研回归临床;中医学守正创新发展中的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守”的是临床基础,“创”是科研的翅膀,在实现守正的同时兼具创新。临床为科研提供了数据样本与研究方向,科研创新服务于新的临床发展。中医学的守正创新发展应结合现代科技发展并与多学科多领域实现交叉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守正 创新 中医经典 临床实践 科研创新 中医骨伤科学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性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血压特点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19
作者 郝世兴 敖惠沛 +3 位作者 李慧聪 钟伟森 黄佳城 缪晓路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962-1970,共9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性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血压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9例,根据是否患有脑小血管病将患者分为脑小血管病组87例和非脑小血管病组102例。收集2组患者的血...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性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血压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9例,根据是否患有脑小血管病将患者分为脑小血管病组87例和非脑小血管病组102例。收集2组患者的血压相关检查参数及中医临床四诊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血压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动态血压参数:脑小血管病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4 h平均脉压(24hPP)、日间平均脉压(DPP)、夜间平均脉压(NPP)、最高收缩压、清晨收缩压、日间收缩压负荷值及夜间收缩压负荷值的平均值均高于非脑小血管病组(P<0.01)。(2)血压变异性:脑小血管病组患者的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平均值高于非脑小血管病组(P<0.01)。(3)血压昼夜节律:2组患者的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非脑小血管病组以非杓型(50例,49.02%)和杓型(31例,30.39%)为主,而脑小血管病组以非杓型(38例,43.68%)和超杓型(31例,35.63%)为主。(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hSBP(OR=1.296,95%CI:1.112~1.511)、最高收缩压(OR=1.074,95%CI:1.006~1.146)、清晨收缩压(OR=1.064,95%CI:1.013~1.118)、异常血压昼夜节律(OR=3.736,95%CI:1.663~8.390)是脑小血管病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或P<0.01)。(5)中医证型分布:非脑小血管病组以痰湿壅盛证(58.82%)、阴虚阳亢证(21.57%)为主,脑小血管病组以阴虚阳亢证(51.72%)、痰湿壅盛证(21.84%)为主。(6)不同证型的血压特点:痰湿壅盛证脑小血管病组的DPP显著高于非脑小血管病组(P<0.01),阴虚阳亢证脑小血管病组的24hDBP、NDBP显著高于非脑小血管病组(P<0.01)。【结论】24hSBP、最高收缩压、清晨收缩压水平升高以及异常血压昼夜节律可能是导致老年高血压性脑小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应关注日间平均脉压水平,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应注重舒张压水平的监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动态观察血压各项相关指标,早期有效调控血压有助于脑小血管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 脑小血管病 血压特点 中医证型 痰湿壅盛 阴虚阳亢
下载PDF
中医典籍名词术语翻译方法刍议
20
作者 王海焱 王燕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99-1905,共7页
中医药文化输出需要中医药典籍名词术语规范和准确的翻译。在中医翻译学者数十年的努力下,中医药典籍名词术语翻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但在中医典籍的翻译过程中也出现了因缺乏合理恰当的翻译方法,中... 中医药文化输出需要中医药典籍名词术语规范和准确的翻译。在中医翻译学者数十年的努力下,中医药典籍名词术语翻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但在中医典籍的翻译过程中也出现了因缺乏合理恰当的翻译方法,中医典籍术语原义被不同程度的曲解,使其失于原貌,不利于外国读者深入全面地理解中医。因此,探索构建中医典籍名词术语翻译方法体系,可有效促进典籍名词术语翻译的规范化、标准化。本文旨在从提高中医名词术语典籍翻译的准确性、合理创造具有中医特色的专业词汇、以及在名词术语翻译中尊重中西方文化特征等方面,阐述翻译典籍中医名词术语的方法,以期中医药典籍文化在传播中更加精准的呈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典籍名词术语 翻译 准确性 创造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