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6,0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草在TEAc-DMSO体系中的溶解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翟姝瑾 陈健强 +5 位作者 李小保 叶菊娣 苏萌 严伟 虞霁 洪建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5,共4页
考察了四乙基氯化铵(TEAc)-二甲基亚砜(DMSO)混合溶剂体系对麦草的溶解条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溶解效果。结果表明,120℃、盐浓度2.0 mol/L溶解24 h可以得到较优的溶解效果。与LiCl-DMSO体系进行比较,... 考察了四乙基氯化铵(TEAc)-二甲基亚砜(DMSO)混合溶剂体系对麦草的溶解条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溶解效果。结果表明,120℃、盐浓度2.0 mol/L溶解24 h可以得到较优的溶解效果。与LiCl-DMSO体系进行比较,在相同的条件下,TEAc-DMSO体系的溶解率都高于LiCl-DMSO体系。阳离子的差别对溶解木质纤维素有较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草 teac-dmso体系 溶解性能
下载PDF
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贵华 孟照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共17页
中国教育学学科成熟、学术繁荣和话语自觉的标志,是形成了自主的知识体系。百余年来,作为“西学东渐”产物的中国教育学经历了多次推倒重来的发展,但始终将民族性与继承性作为自主知识建构的主线,将时代性与原创性作为学科知识发展的动... 中国教育学学科成熟、学术繁荣和话语自觉的标志,是形成了自主的知识体系。百余年来,作为“西学东渐”产物的中国教育学经历了多次推倒重来的发展,但始终将民族性与继承性作为自主知识建构的主线,将时代性与原创性作为学科知识发展的动力,将系统性与专业性作为学科获得认同的基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教育的民生属性、战略属性和政治属性随时代变迁而日益凸显。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治理体系构成。具体而言,在内容形态上由标识性概念、核心知识和前沿知识构成;在生产机制上由学科、学派、学会和学术刊物构成;在转化应用上由实践知识、政策知识和教育思想构成。教育学的中国特色源于中国教育传统、中国教育实践和中国教育问题,建基于学科自觉、学术自律和文化自信。要处理好中国特色与普遍知识的辩证关系,夯实学科体系的基座,激发学术体系的原创性,增强教材体系的导向性,提高治理体系的有效性,让中国教育学“说得出”“用得上”“传得开”“叫得响”,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思想先导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 自主知识体系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下载PDF
国家安全体系的定义与特征:基于体系思想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秉 史志勇 +2 位作者 邱斐 王健 任才清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78,共7页
[研究目的]国家安全体系是国家安全学的核心概念,是当前国家安全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热点。然而,由于国家安全体系是国家安全学领域的一个新术语和概念,它的含义尚未明确,亟待回答何为国家安全体系这一关于国家安全体系概念的基础性理... [研究目的]国家安全体系是国家安全学的核心概念,是当前国家安全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热点。然而,由于国家安全体系是国家安全学领域的一个新术语和概念,它的含义尚未明确,亟待回答何为国家安全体系这一关于国家安全体系概念的基础性理论问题。[研究方法]基于体系思想,提出和解读国家安全体系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家安全体系的主要特征。[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国家安全体系是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为总体目标,由大规模分布与相互协作的独立国家安全系统按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综合集成的用来生成国家安全能力的整体,它具有涌现性、开放适应性、演化性与复杂性等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体系 体系思想 国家安全系统
下载PDF
建设中国特色出版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进路与趋势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志强 侯凤芝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中国特色出版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迎来研究热潮。在一流学科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者们从出版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相统一的视角,围绕出版学的“三大体系”进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研究。文章在梳理2023年度重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探... 中国特色出版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迎来研究热潮。在一流学科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者们从出版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相统一的视角,围绕出版学的“三大体系”进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研究。文章在梳理2023年度重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探讨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紧迫性、主要研究成果、现存问题及趋势展望,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建设、出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学科 自主知识体系 概念体系 理论体系 方法体系
下载PDF
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体系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小林 金衍 +2 位作者 李景叶 詹亚力 耿娇娇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2,共5页
行业特色高校由其办学属性决定,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等高端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一所油气能源特色高校,面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战略转型发展双重使命挑战,坚持“强优、拓新、创一流”的学科建设思路,构... 行业特色高校由其办学属性决定,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等高端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一所油气能源特色高校,面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战略转型发展双重使命挑战,坚持“强优、拓新、创一流”的学科建设思路,构建了学科发展新格局,以此为龙头,依托产学研合作办学优势,打造“思政引领、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建立了“内部保证、外部认证、智能赋能”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成效,其创新成果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学科体系 培养模式 质量保障体系 行业高校
下载PDF
媒体融合十年考:传播体系、社会治理与自主知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11
6
作者 曾祥敏 刘思琦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60,共14页
媒体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在党中央的部署下,十年来我国各级主流媒体改革创新,开辟了中国媒体发展的特色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媒体融合发展围绕内容建设这一根本,经历了从技术先手突破到管理创新一体,从现代传播体系到聚焦... 媒体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在党中央的部署下,十年来我国各级主流媒体改革创新,开辟了中国媒体发展的特色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媒体融合发展围绕内容建设这一根本,经历了从技术先手突破到管理创新一体,从现代传播体系到聚焦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过程。媒体融合十年的经验在于:在目标导向层面,通过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在过程导向层面,通过守正创新推动传播体系现代化;在功能导向层面,通过价值升级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在理论导向层面,通过中国特色新闻实践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阶段性总结有助于我们全面审视媒体融合的重点和趋势,为未来的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中国式现代化 传播体系 社会治理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不同助留体系对装饰原纸二氧化钛复合填料留着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妍 王慧乐 +3 位作者 乔文朴 王一凡 刘忠 吴海标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本研究分别分析了单元助留体系阳离子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PAE),双元助留体系PAE/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PAE/膨润土(MMT)、PAE/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三元助留体系PAE/CPAM/APAM、PAE/CPAM/MMT对装饰原纸TiO_(2)/滑石粉复合填料... 本研究分别分析了单元助留体系阳离子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PAE),双元助留体系PAE/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PAE/膨润土(MMT)、PAE/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三元助留体系PAE/CPAM/APAM、PAE/CPAM/MMT对装饰原纸TiO_(2)/滑石粉复合填料留着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个体系的最佳添加量,并筛选出助留效果最好的助留体系。结果表明,当PAE添加量2.0%、CPAM添加量0.08%、MMT添加量0.6%时,组成的PAE/CPAM/MMT三元助留体系留着效果最佳,此时,浆料和填料留着率分别为89.5%和65.0%,纸张的不透明度、白度及匀度分别为98.5%、86.6%和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留着率 单元助留体系 双元助留体系 三元助留体系
下载PDF
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纪军 何梦瑶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6,共10页
【目的】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研究的内容及发展脉络,综合评析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建设的发展水平,以期为进一步推动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建设提供思路,从而促进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方法】从理论体系建构的不... 【目的】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研究的内容及发展脉络,综合评析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建设的发展水平,以期为进一步推动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建设提供思路,从而促进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方法】从理论体系建构的不同视角或维度出发,归纳、比较和反思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建设的途径、思路和方法,发掘看待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相关现象的不同方式。【结果】辨别和剖析了传统体系、设计体系、空间体系、知识体系、学科体系5种理论体系的异同与关联,以及对学科理论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并剖析了学科理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论】理论体系的建构能够促进对学科内在和外在关系的思考,可视为中国风景园林学科与专业理论发展的结晶,借此把握学科理论的发展动向,并以开放式的答案与认知面对当前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理论 传统体系 设计体系 空间体系 知识体系 学科体系
下载PDF
工科类课程思政体系与教学实践体系构建——以自动化专业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国霞 李擎 李希胜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21-24,共4页
在新工科建设和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工科类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文章首先探析了工科类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系统性不足、缺乏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分离等;其次,根据自... 在新工科建设和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工科类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文章首先探析了工科类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系统性不足、缺乏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分离等;其次,根据自动化专业不同课程模块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的特点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而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最后,为保证课程思政体系的实施,构建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教学实践体系与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课程思政体系 教学实践体系 保障体系
下载PDF
新文科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彦伟 张然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0-117,共8页
在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视域下,培养新型社会所需优秀文科人才的关键在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而数学与文科的交叉融合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科专业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原有的文科数学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 在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视域下,培养新型社会所需优秀文科人才的关键在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而数学与文科的交叉融合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科专业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原有的文科数学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已不能满足新文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需要。新文科数学课程体系要在融合与守正的平衡中建立新的目标,深入挖掘数学在新文科建设中的价值。在内容上进行更新或重构,在教学模式上紧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重视数学技术的应用,构建适应新文科建设与发展要求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发挥数学类优质课程与教材在培养高素质文科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对新文科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依据和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体系结构和课程设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新形态文科数学教材开发、数字化资源建设、考核评价模式和保障制度几个方面探讨了新文科大学数学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并在吉林大学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数学 课程体系 教材体系 实施路径
下载PDF
从空间规划体系到国土空间体系——兼析国土空间体系构建下的国土空间治理趋向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坚 张瑜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国土空间体系表述的形成脉络及内在逻辑,并从国土空间体系构建视角探讨国土空间治理的未来趋向。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具有“区域”和“要素”双重特性... 研究目的:分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国土空间体系表述的形成脉络及内在逻辑,并从国土空间体系构建视角探讨国土空间治理的未来趋向。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具有“区域”和“要素”双重特性,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旨在解决传统国土空间治理的“区域”“要素”缺乏统筹问题。从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到国土空间体系的演变,实质上是不断推进迈向高质量发展、强化“区域—要素”统筹的国土空间治理。在构建国土空间体系的指引下,国土空间治理既要聚焦国土空间的高质量发展,绘就国土空间协调发展蓝图,又要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做好国土空间治理的“区域—要素”统筹。研究结论:面向国土空间体系构建,国土空间治理未来应做好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区域—要素”统筹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体系 国土空间治理 空间规划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区域—要素”统筹
下载PDF
基于专家咨询法的公立医院门诊药学服务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超 张晶晶 +1 位作者 缪丽燕 朱建国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4期494-497,501,共5页
目的:构建门诊药学服务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方法:通过文献回顾、运用结构-过程-结果(SPO)模型、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研究公立医院门诊药学服务评价指标。结果:最终入选的15名咨询对象均为各自领域的专家,两轮专家... 目的:构建门诊药学服务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方法:通过文献回顾、运用结构-过程-结果(SPO)模型、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研究公立医院门诊药学服务评价指标。结果:最终入选的15名咨询对象均为各自领域的专家,两轮专家咨询结果趋于一致,咨询专家意见集中,结果可信度高,专家积极程度达93.33%(14名专家提出各自的修改意见),权威系数为0.880,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均>3.5分,而变异系数则<0.25。结论: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建立了公立医院门诊药学服务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39个,并赋予各指标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药学服务 评价体系 专家咨询法
下载PDF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杏头 楼裕胜 《商业经济》 2024年第5期124-128,共5页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相关研究开展得较为广泛。论文系统梳理了现有的研究文献,分析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指出了...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相关研究开展得较为广泛。论文系统梳理了现有的研究文献,分析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高质量发展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稳稳 王荣英 +2 位作者 张金佳 张雅丽 张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4-788,800,共6页
保障全科医学师资质量不仅是培养合格全科医生的重要基础,而且关系到全科医学与其他专业学科之间的关联,是提高全科医学地位、促进全科医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相关网站及文献,对全科... 保障全科医学师资质量不仅是培养合格全科医生的重要基础,而且关系到全科医学与其他专业学科之间的关联,是提高全科医学地位、促进全科医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相关网站及文献,对全科医学师资的角色和功能、准入标准、质量评价标准、认证标准进行总结,并对我国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及认证指标体系的发展进行展望,提示未来应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及认定指标体系,成立权威的全科医学师资专业委员会,制定全科医学师资的准入、评价和考核标准,建立系统完善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管理制度,在各省筛选出1~2家优秀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建立一支相对固定、优质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这将为我国全科医学师资培养的持续质量改进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师资培训 全科医学师资 质量评价 体系建设
下载PDF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家平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一些基础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进展,总体社会信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然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且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仍面临着理论研究和法治建设滞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一些基础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进展,总体社会信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然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且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仍面临着理论研究和法治建设滞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功能边界不够清晰,商务征信体系不健全、企业账款拖欠严重,以及其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建议在系统总结前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厘清认识和实践误区,进一步明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功能边界,加快推进信用立法,健全商务信用体系,破解企业账款拖欠难题,大力发展信用经济,并做好面向公众的宣传引导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立法 政务诚信 商务信用体系 信用经济 账款拖欠
下载PDF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评价体系建构及实践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戴征舒 钱之杨 +1 位作者 何忻颖 张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视角出发,尝试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评价体系,并将其应用于能源与环境创新创业实训课程的教学。研究指出,新构建的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四个方面都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促... 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视角出发,尝试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评价体系,并将其应用于能源与环境创新创业实训课程的教学。研究指出,新构建的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四个方面都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最大程度发挥了教师和学生两大生态主体的积极性,有效加强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评价体系 教学实践
下载PDF
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立群 张睿 +2 位作者 王辉 齐琦 刘铮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2,共2页
建设新时期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当下辽宁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深入分析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发现辽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待完善,农业科技服务导向性有待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有待调整... 建设新时期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当下辽宁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深入分析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发现辽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待完善,农业科技服务导向性有待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有待调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待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有待补增等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创新 服务体系
下载PDF
我国法治体系建设中的立法质量评估与分析——基于2020年28省份法学专家的调研数据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龑 江烁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9,共11页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进入法治体系建设的新时代,立法质量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法理角度观察,我国立法质量建设不是从无到有的建设,而是提升法律规范性品质的建设,为此要构建一套符合我国法治建设实际的立法质量评估体...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进入法治体系建设的新时代,立法质量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法理角度观察,我国立法质量建设不是从无到有的建设,而是提升法律规范性品质的建设,为此要构建一套符合我国法治建设实际的立法质量评估体系。基于详实的问卷调查数据,本评估体系将立法质量判断标准建立在指标得分及指标之间内在逻辑的双重基础之上,改变了以往仅凭指标简单加权平均来评估立法成效的方式,实现了立法整体发展水平和立法中各项要素发展情况的刻度化测评,从而有助于把握立法规律和现状,准确评估当前立法水平,以提升立法的规范性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体系 法治体系 法律规范性品质 立法质量评估
下载PDF
新型能源体系发展背景下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的挑战及途径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克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
当今世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气候环境问题凸显,能源转型变革加快。在此背景下,构建更加适应形势变化的能源体系对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系统的可持续性及安全稳定性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化石能源仍占据主体地位。油气资源存在能源安全问题及新... 当今世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气候环境问题凸显,能源转型变革加快。在此背景下,构建更加适应形势变化的能源体系对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系统的可持续性及安全稳定性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化石能源仍占据主体地位。油气资源存在能源安全问题及新能源技术水平有待提升,中国短期内对煤炭能源仍将保持较高依赖性。因此,推进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对于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新型能源体系的具体内涵与构建方向展开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中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煤炭的清洁高效转化技术的进步及煤化工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议。新时代要求赋予新型能源体系更多的内涵。因此从战略上看,未来能源体系应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多元协同、智能普惠”多个特征,这也对煤炭产业的清洁高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已取得显著进步,但多个关键技术仍亟待突破。结合煤炭产业转型发展与“双碳”目标关系的系统性认识,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需求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其关键在于加强该领域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研究和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的创新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革命 新型能源体系 煤化工 煤转化技术 清洁高效
下载PDF
对天然气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淑慧 郝迎鹏 +2 位作者 沈鑫 梁严 王军 《国际石油经济》 2024年第1期2-16,共15页
当前全球能源利用以化石能源为主,各国能源加速向新能源演进,呈现出化石能源下降、可再生能源快速扩张、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升、低碳氢使用增加四大发展趋势。全球天然气需求先增后降,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发电和工业领域。中国能源需求较长... 当前全球能源利用以化石能源为主,各国能源加速向新能源演进,呈现出化石能源下降、可再生能源快速扩张、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升、低碳氢使用增加四大发展趋势。全球天然气需求先增后降,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发电和工业领域。中国能源需求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3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将达到65亿吨标煤左右,2040年前后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中国天然气发展经历了管网建设拉动、政策拉动两个历史阶段,未来发展动能将主要来自“双碳”约束下的工业用能升级和气电与新能源的融合。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中,天然气在各利用领域呈现差异化发展: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灵活性调节和应急支撑作用,促进风光可再生能源发展;在工业用能领域发挥补煤替煤作用,促进工业用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城市燃气领域长期发挥基础能源作用,增进民生福祉;在交通领域发挥过渡性能源作用,助力陆上重卡和远洋船舶运输减污降碳;在化工领域对原料气起到补充作用,主要保障农业化肥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能源体系 天然气 发电 工业 城市燃气 交通 化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