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4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自动血沉仪TEST 1与魏氏法血沉结果对比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亚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3期99-102,共4页
目的比较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 1与魏氏法血沉结果,并探讨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 1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血红蛋白浓度的不同,对临床436例标本的血沉值进行配对设计的t检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连续监测4例患者的血沉及其它指... 目的比较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 1与魏氏法血沉结果,并探讨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 1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血红蛋白浓度的不同,对临床436例标本的血沉值进行配对设计的t检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连续监测4例患者的血沉及其它指标,探讨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检测的血沉与病情变化的关系。结果血红蛋白浓度(Hb)<=120 g/L时,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 1与魏氏法之间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浓度(Hb)>=121 g/L时,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 1与魏氏法检测之间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 1检测的血沉与病情的变化同步。结论在监测疾病的发展变化中,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 l比魏氏法更及时反应病情变化,且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沉 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 1 魏氏法血沉 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 血红蛋白浓度 回归分析
下载PDF
Diagnostic Validity of Cica Beta Test 1 for the Detection of 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 (ESBL) Producing Gram Negative Bacteria by Comparing with Phenotypic Method
2
作者 Mostaqimur Rahman Hafiza Sultana +2 位作者 Abdullahil Mosawuir Latifa Akhter Abdullah Yusuf 《Advance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年第1期39-48,共10页
Background: Detection of extended spectrum beta lactamase producing bacteria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linical settings.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validate the Cica Beta Test 1 for detecti... Background: Detection of extended spectrum beta lactamase producing bacteria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linical settings.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validate the Cica Beta Test 1 for detection of 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 (ESBL) producing bacteria. Method: This analytical type of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at Bangabandhu Sheikh Mujib Medical University (BSMMU), Dhaka from January 2006 to December 2006 for a period of one (01) year. All the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surgical as well as burn wound infection at any age with both sexes were selected as study population. All bacteria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by their colony morphology, staining characters, pigment production, motility and other relevant biochemical tests. Phenotypic confirmation of ESBLs producing isolates were done by inhibitor potentiated disc diffusion test according to CLSI recommendation. The Cica Beta Test 1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s. Result: A total number of 288 Gram negative bacteria were isolated. Among these isolates Cica Beta test 1 was positive in 97 strains and phenotypic confirmatory test was positive in 89 strains. The test sensitivity of Cica Beta Test 1 was 100% (95% CI 95.9% to 100.0%). Specificity of the test was 96.0% (95% CI 92.2% to 98.2%).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 were 92.7% (95% CI 84.5% to 95.7%) and 100.0% (95% CI 98.0% to 100.0%) respectively.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was 97.2% (95% CI 95.1% to 99.1%). Area under ROC curve = 0.980 (95% CI 0.964 to 0.996);p value 0.0001. Conclusion: In conclusion, Cica Beta Test 1 is very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the detection of ESBL from Gram negative bac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gnostic Validity Cica BETA test 1 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 ESBL Gram Negative Bacteria PHENOTYPIC Method
下载PDF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韩福禄 姚兴伟 +6 位作者 栗晓彬 李洪敏 张梅 武玉鑫 宋天佳 杨琦 刘尚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及住院行OGTT的受试者1 206例,其中血糖正常412例,糖尿病前期358例,糖尿病436例。比较3组OGTT...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及住院行OGTT的受试者1 206例,其中血糖正常412例,糖尿病前期358例,糖尿病436例。比较3组OGTT不同时点血糖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OGTT 1 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和鉴别价值。结果:3组OGTT各时点血糖均为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血糖正常组(P<0.05)。FPG、HOMA-IR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血糖正常组,FINS、HOMA-β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血糖正常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OGTT 1 h血糖诊断糖尿病前期的AUC(95%CI)为0.758(0.724~0.792),以敏感度最大选取最佳切点值,该值为9.35 mmol/L,此时敏感度为0.701,特异度为0.709;OGTT 1 h血糖对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鉴别的AUC(95%CI)为0.956(0.942~0.969),以敏感度最大选取最佳切点值,该值为12.55 mmol/L,此时敏感度为0.901,特异度为0.908。结论:OGTT 1 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 h血糖
下载PDF
龙燕1号燕麦新品种的选育
4
作者 王建丽 庄煦 +6 位作者 牟林林 韩微波 张冬梅 尤佳 邸桂俐 王晓龙 申忠宝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9-93,100,共6页
为了选育高产、优质、适应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种植的燕麦新品种,试验于2015年采用母本边锋和父本牧乐思进行种间杂交,并通过系统衍生法进行选育,对选育得到的燕麦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经选育得到龙... 为了选育高产、优质、适应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种植的燕麦新品种,试验于2015年采用母本边锋和父本牧乐思进行种间杂交,并通过系统衍生法进行选育,对选育得到的燕麦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经选育得到龙燕1号燕麦,其2019—2020年两年平均干草产量及种子产量分别为15 100.0 kg/hm^(2)、4 760.3 kg/hm^(2),较对照牧乐思、白燕7号分别增产16.84%、11.71%和14.96%、11.11%,差异显著(P<0.05);两年(2022,2023年)多点(齐齐哈尔市、哈尔滨市、双鸭山市、绥化市)的平均干草产量龙燕1号最高,达9 857.14 kg/hm^(2),分别比对照青海444、青引2号增产18.11%、45.30%,差异极显著(P<0.01);在4个试验区哈尔滨市、兰西县、杜蒙县、肇东市的两年平均干草产量分别达到11 812.73 kg/hm^(2)、9 602.57 kg/hm^(2)、12 263.64 kg/hm^(2)和11 961.97 kg/hm^(2),比对照白燕7号分别增产11.57%、11.92%、12.60%、11.24%。说明饲用燕麦新品种龙燕1号燕麦相较亲本具有更好的生产性能,在东北三省均可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燕1号燕麦 新品种 选育 生产试验 品种比较试验 区域试验
下载PDF
LZTR1基因Arg284His变异致Noonan综合征10型病例报道和遗传学分析
5
作者 诸宏伟 张雪灵 +1 位作者 王美娣 郑迎娟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目的 对1例Noonan综合征10型(NS10)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和遗传学分析。方法 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trio-WES)检测,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变异进行危害性分析,预测变异蛋白结构功能,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变异蛋白的表达量。结... 目的 对1例Noonan综合征10型(NS10)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和遗传学分析。方法 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trio-WES)检测,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变异进行危害性分析,预测变异蛋白结构功能,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变异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患儿年龄为8岁9个月,临床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和特殊面容等。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患儿亮氨酸拉链样转录调控因子1(LZTR1)基因发生杂合变异c.851G>A(p.Arg284His)(NM_6767.4),其父亲携带该变异,母亲为野生型。Pubmed数据库和HGMD数据库未检索到相应变异的报道,属LZTR1基因新变异。SIFT、Polyphen-2和MutationTaster在线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到LZTR1 c.851G>A(p.Arg 284His)变异存在生物危害性。蛋白结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LZTR1 c.851G>A(p.Arg 284His)变异可导致LZTR1蛋白局部结构改变。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与野生型LZTR1蛋白比较,变异型LZTR1蛋白的表达量降低了81.20%。结论 LZTR1基因c.851G>A(p.Arg 284His)变异可能是NS10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拉链样转录调控因子1 NOONAN综合征 基因检测 家系全外显子组 蛋白免疫印迹
下载PDF
血清LRG1、NGAL和PGC-1α水平与小儿肾积水手术后分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李静涛 郎兴 +3 位作者 魏建新 荣雪静 高宇光 马新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α2 glycoprotein 1,LRG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目的探究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α2 glycoprotein 1,LRG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水平与小儿肾积水术后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124例肾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8个月DRF情况,将患儿分为DRF≥45%组(n=72)和DRF<45%组(n=5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血清中LRG1、NGAL和PGC-1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LRG1、NGAL、PGC-1α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肾积水患儿术后DRF<45%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LRG1、NGAL、PGC-1α对肾积水患儿术后DRF的预测价值。结果DRF≥45%组和DRF<45%组患儿血清LRG1分别为(184.28±55.46)ng/mL、(315.62±98.53)ng/mL(t=9.437,P<0.05);肌酐(rerum Creatinine,Scr)分别为(26.84±7.64)μmol/L和(35.46±10.27)μmol/L(t=5.361,P<0.05);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分别为(5.24±1.52)mmol/L和(7.23±2.31)mmol/L(t=5.783,P<0.05);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分别为(2.16±0.43)mg/L和(3.68±0.84)mg/L(t=13.164,P<0.05);PGC-1α分别为(4.26±1.14)ng/mL和(2.85±0.89)ng/mL(t=7.430,P<0.05);术前患侧DRF分别为(43.25±4.57)%和(31.58±3.68)%(t=15.19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RG1、NGAL与Scr、BUN、β_(2)-MG呈正相关(P<0.05);PGC-1α与β_(2)-MG、Scr、BUN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RG1、NGAL、Scr、BUN、β_(2)-MG、PGC-1α、术前患侧DRF是术后DRF<45%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RG1、NGAL、PGC-1α及三者联合评估肾积水患儿术后DRF<45%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99、0.872、0.878及0.982,三者联合评估优于单独评估(Z_(三者联合-LRG1)=3.148、Z_(三者联合-NGAL)=3.937、Z_(三者联合-PGC-1α)=3.125,P<0.05)。结论肾积水术后DRF<45%的患儿血清中LRG1、NGAL水平升高,PGC-1α水平降低,三者联合检测对于术后DRF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分肾功能 肾功能试验 生物标记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 儿童
下载PDF
海南省“1+5+N”疾病预防控制背景下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运选 王婷 +1 位作者 李春爱 张春英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期182-185,共4页
近年来,食品质量与安全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食品检测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急需推陈出新。本文基于海南省疾控系统构建“1+5+N”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从人力资源、仪器配置、学科融合、区位特色重点实验室以及信息管理系统... 近年来,食品质量与安全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食品检测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急需推陈出新。本文基于海南省疾控系统构建“1+5+N”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从人力资源、仪器配置、学科融合、区位特色重点实验室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优化疾控系统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为更好地促进海南省疾控系统食品检测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控系统 食品检验检测体系 1+5+N” 海南省
下载PDF
两处基因杂合突变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
8
作者 李春芳 袁佳雨 +1 位作者 李亚洲 刘玉昌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643-1645,共3页
目的探究脊柱侧弯伴全身多发牛奶咖啡斑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病儿的致病原因。方法男,7岁,因全身多发牛奶咖啡斑7年、脊柱侧弯6个月于2022年10月就诊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诊断为NF1。应用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分别对变... 目的探究脊柱侧弯伴全身多发牛奶咖啡斑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病儿的致病原因。方法男,7岁,因全身多发牛奶咖啡斑7年、脊柱侧弯6个月于2022年10月就诊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诊断为NF1。应用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分别对变异位点进行筛选和验证。结果病儿NF1基因c.2033delC(exon18,NM_000267)导致氨基酸改变p.P678Rfs*10,为移码突变,为已报道的致病突变;c.2029C>A(exon18,NM_000267)导致氨基酸改变p.P677T,为错义突变,为可能致病性变异。结论NF1基因c.2033delC是导致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原因,基因c.2029C>A拟进一步扩充NF1基因变异谱,其是否能独立致病、能否影响该病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医师的深入研究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 基因 神经纤维瘤病1 基因突变 基因检测
下载PDF
不同程度酮症酸中毒对T1DM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李宝琪 乔木 +2 位作者 杨璐 赵欣欣 郭园丽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528-1531,共4页
目的基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探讨不同程度酮症酸中毒(DKA)对1型糖尿病(T1DM)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2年9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DKA患儿118例,根据DKA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37)、中度组(n=40)和重... 目的基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探讨不同程度酮症酸中毒(DKA)对1型糖尿病(T1DM)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2年9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DKA患儿118例,根据DKA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37)、中度组(n=40)和重度组(n=41),另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新诊无DKA的T1DM患儿36例作为对照。收集一般资料,采用WCST评估患儿执行能力,采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评估患儿认知功能。结果与非DKA组比较,DKA患儿随机血糖显著升高,酸碱度(pH值)和碳酸氢根(HCO_(3)^(-))显著降低,完成分类数、概念化水平显著降低,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应答数显著增加,分类、知识、算术、领悟、词汇、填图、图片排列、积木、图形拼接、编码、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总智商显著降低,并与DKA病情程度有关(P<0.05);执行功能与患儿认知功能呈正相关(r=0.698,P<0.05)。结论DKA可引起T1DM儿童执行功能障碍,随着病情程度加重损伤越明显,且执行功能与认知功能具有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执行功能 认知功能 儿童
下载PDF
基于“1+X证书”制度下“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探索
10
作者 徐佳 栗亚琼 贾娟 《粮食加工》 2024年第5期112-114,共3页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1+X”证书制度,快速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促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使之与毕业证书紧密衔接,以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为例,分析了课程现状,从教材、教师、教学模式三个方面...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1+X”证书制度,快速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促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使之与毕业证书紧密衔接,以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为例,分析了课程现状,从教材、教师、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融入思政内容,革新教学内容,更好地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 1+X证书”制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_(1)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董高丽 江迎春 +4 位作者 胡鹏 郭宁 杨爽爽 樊海亮 刘闯军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29-31,38,共4页
以黄曲霉毒素B_(1)为研究对象,制作出一种可实现对黄曲霉毒素B_(1)含量快速检测的胶体金试纸条。实验采用竞争抑制法,基于试纸条的层析作用,以胶体金为标记物与黄曲霉毒素B_(1)单抗偶联,将黄曲霉毒素B_(1)抗原和羊抗鼠二抗固定到硝酸纤... 以黄曲霉毒素B_(1)为研究对象,制作出一种可实现对黄曲霉毒素B_(1)含量快速检测的胶体金试纸条。实验采用竞争抑制法,基于试纸条的层析作用,以胶体金为标记物与黄曲霉毒素B_(1)单抗偶联,将黄曲霉毒素B_(1)抗原和羊抗鼠二抗固定到硝酸纤维膜上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制备出可以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B_(1)的免疫层析试纸条。通过优化,试纸条在37℃条件下,分别在5,10,15,20 d后测试,效果没有明显降低,检测灵敏度为20 ng/mL;与磺胺类药物、“瘦肉精”类药物均无交叉反应。该试纸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可实现生物样本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快速大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_(1) 胶体金 试纸条 抗体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基于热减量法2/1樟发射药安全贮存寿命预估
12
作者 牛磊 董海平 +3 位作者 叶耀坤 王旭 付东生 严楠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45-50,共6页
目的 预估2/1樟发射药的安全贮存寿命,建立一种基于加速热减量试验,利用热减量曲线和贝瑟洛特(Berthelot)方程预估其安全贮存寿命的方法。方法 首先对2/1樟发射药分别进行85、95、105、115℃下的加速热减量试验,获得样品在各个温度下不... 目的 预估2/1樟发射药的安全贮存寿命,建立一种基于加速热减量试验,利用热减量曲线和贝瑟洛特(Berthelot)方程预估其安全贮存寿命的方法。方法 首先对2/1樟发射药分别进行85、95、105、115℃下的加速热减量试验,获得样品在各个温度下不同加速时间的热减量数据。然后基于热减量曲线,得到2/1樟发射药在各个温度下的延滞期。最后利用各个温度下的半延滞期,根据Berthelot方程拟合得到2/1樟发射药安全贮存寿命预估模型。结果 根据其安全贮存寿命预估模型计算得到2/1樟发射药在30℃下的安全贮存寿命约为50.9 a。结论 预测结果与文献值接近,且试验时间比文献减少了近1/2,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为2/1樟发射药或其他发射药的安全贮存寿命预估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樟发射药 热减量 半延滞期 Berthelot方程 安全贮存寿命 加速试验
下载PDF
血清miR-30c-5p和NLGN1联合检测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欧洋 王泽军 +2 位作者 田雾 杨维敏 潘俞霖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9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30c-5p(miR-30c-5p)和神经角质蛋白1(NLGN1)联合检测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112例为病例组,并根据患者术后12...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30c-5p(miR-30c-5p)和神经角质蛋白1(NLGN1)联合检测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112例为病例组,并根据患者术后12个月内是否复发转移分为复发组(n=28)和未复发组(n=84);另选同期进行体检的正常志愿者92例为对照组。qRT-PCR检测血清miR-30c-5p、NLGN1 mRNA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0c-5p、NLGN1 mRNA对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Pearson法分析miR-30c-5p与NLGN1 mRNA相关性。结果:病例组miR-30c-5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LGN1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miR-30c-5p水平显著降低(P<0.05),NLGN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未复发组与复发组的组织分化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低分化、NLGN1 mRNA水平升高为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miR-30c-5p水平升高为术后复发转移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miR-30c-5p、NLGN1 mRNA及联合预测患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的AUC为0.823、0.823、0.902,联合预测显著优于miR-30c-5p(Z=2.031,P=0.042)、NLGN1 mRNA(Z=2.239,P=0.025)单独预测;miR-30c-5p与NLGN1 mRNA水平具有负相关性(r=-0.436,P<0.05)。结论: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患者中,miR-30c-5p水平降低,NLGN1 mRNA水平升高,对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具有一定的辅助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30c-5p 神经角质蛋白1 结直肠肿瘤 联合检测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TEST1系列血沉仪参考范围的探索 被引量:5
14
作者 丁媛媛 许东雯 +1 位作者 谷祖强 徐黎明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2-356,共5页
目的初步建立TEST1系列(包括TEST1与M icroTEST1 2个型号)血沉仪的参考范围,为正式建立此仪器的参考范围做有益探索。方法使用仪器配套的同一批号3个水平的定标品、质控品调整2个型号的TEST1系列血沉仪,并考察2台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目的初步建立TEST1系列(包括TEST1与M icroTEST1 2个型号)血沉仪的参考范围,为正式建立此仪器的参考范围做有益探索。方法使用仪器配套的同一批号3个水平的定标品、质控品调整2个型号的TEST1系列血沉仪,并考察2台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密度。随机抽取门诊就诊患者110例,分别用2个型号的仪器同时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考察2个型号血沉仪所测ESR结果的相关性。选取东方医院和华山医院健康体检者共2 529名,分别用2个型号的仪器检测ESR,按性别和年龄分组,统计上海地区正常人ESR值的参考范围。结果 2个型号血沉仪无论其天内还是天间精密度的变异系数(CV)均<6.5%,符合厂家要求(CV<10%);M icroTEST1与TEST1的ESR回归方程为Y=0.994 3X-0.226 9,r=0.988 5,相关性良好;TEST1系列血沉仪检测上海地区健康成人ESR的参考范围为:男性中青年组(20~60岁)为2.0~20.9 mm/h,男性老年组(>60)岁为2.0~43.5 mm/h;女性中青年组(20~50岁)为2.0~25.7 mm/h,女性老年组(>50岁)为2.0~38.4 mm/h。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因年龄、性别的差异,不同人群应使用不同的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test1系列血沉仪 质控品 参考范围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阳春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期76-78,共3页
在“1+x”证书制度下《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需跟上时代的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做到专业课程内容能涵盖X证书职业技能培训目标和技能标准,通过分析原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并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究。使《汽车电气设备》课程... 在“1+x”证书制度下《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需跟上时代的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做到专业课程内容能涵盖X证书职业技能培训目标和技能标准,通过分析原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并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究。使《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学习目标、职业技能与“1+x”证书考核技能标准相对应,课程教学目标与技能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实现《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与X证书培训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 汽车电器设备检测与维修 教学改革与探究
下载PDF
MICRO TEST1自动血沉仪性能评价及生物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明勇 梁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3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MICRO TEST1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下称血沉)仪检测血沉的可靠性及建立该方法健康成人生物参考区间。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患者90例,分别应用MICRO TEST1自动血沉仪和1993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血沉测定标准方法(即魏氏... 目的探讨MICRO TEST1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下称血沉)仪检测血沉的可靠性及建立该方法健康成人生物参考区间。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患者90例,分别应用MICRO TEST1自动血沉仪和1993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血沉测定标准方法(即魏氏法)同时检测血沉,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应用MICRO TEST1自动血沉仪对男性321例、女性311例健康体检者测定血沉,统计该方法生物参考区间。结果MICRO TEST1自动血沉仪测定结果与魏氏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相关性良好(r=0.974;Y=1.015x-0.354);该方法生物参考区间第95%百分位数点:男为16.0mm/h、女为22.0mm/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CROTEST1自动血沉仪是一种检测血沉快速、准确、可靠的新方法,但必须与参考方法或标准方法进行严格比对,同时应建立方法的生物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魏氏法 MICRO test1自动血沉仪 生物参考区间
下载PDF
Cr和Si含量对重载铁路用75 kg·m^(-1)U77MnCrH钢轨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金纪勇 王冬 +3 位作者 于海鑫 桂林 张瑜 刘丰收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共9页
为开发适应重载铁路用高强韧、高硬度耐磨钢轨,按照C-Si-Mn-Cr成分设计体系进行U77MnCrH钢轨钢的成分设计和中试试验;基于中试试验的组织性能,筛选出组织性能较好的试验钢进行75 kg·m^(-1)U77MnCrH钢轨试制试验;使用金相显微镜、... 为开发适应重载铁路用高强韧、高硬度耐磨钢轨,按照C-Si-Mn-Cr成分设计体系进行U77MnCrH钢轨钢的成分设计和中试试验;基于中试试验的组织性能,筛选出组织性能较好的试验钢进行75 kg·m^(-1)U77MnCrH钢轨试制试验;使用金相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及硬度计对75 kg·m^(-1)U77MnCrH钢轨试样进行组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r含量由0.26%增加到0.38%,钢轨钢试样中珠光体片层间距由165 nm减小到146 nm,抗拉强度和硬度均有提高,屈服强度R_(p0.2)与断后伸长率均有降低;随着Si含量由0.25%增加到0.45%,珠光体片层间距由165 nm减小到132 nm,断后伸长率和硬度均有提高,屈服强度R_(p0.2)明显增加,抗拉强度变化不大;0.45%的Si配合0.26%的Cr获得的钢轨珠光体更加均匀细小,片层间距分布更加均匀,力学性能与硬度匹配更好,抗拉强度达到1258 MPa,屈服强度R_(p0.2)达到845 MPa,断后伸长率达到13.0%,轨头顶面硬度达384 HBW,横断面硬度介于36.2~38.8 HRC。75 kg·m^(-1)U77MnCrH钢轨的各项指标对生产实践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75 kg·m^(-1)U77MnCrH钢轨 透射电子显微镜 万能拉伸试验机 珠光体
下载PDF
复配维生素营养强化剂中维生素K_(1)的稳定性研究
18
作者 陈涛 李双喜 +3 位作者 赖学能 张召 林淑娴 郭丽娜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了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原料复配维生素内维生素K_(1)在车间光照和加速试验下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将复配维生素置于540 lx车间日光灯照射进行光照实验,分别在光照0、5、10、15、20、30、60和120 min后取样检测;将复配维生素置于... 目的了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原料复配维生素内维生素K_(1)在车间光照和加速试验下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将复配维生素置于540 lx车间日光灯照射进行光照实验,分别在光照0、5、10、15、20、30、60和120 min后取样检测;将复配维生素置于温度(37±2)℃、相对湿度(75±5)%条件下进行加速实验,分别在第0、1、3个月取样检测。结果复配维生素在车间日光灯照射0~120 min维生素K1的衰减率均小于10%。在温度(37±2)℃、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加速1、3个月后维生素K1衰减率均为-0.52%。结论复配维生素中维生素K1在光照2 h、温度(37±2)℃、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加速3个月内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_(1)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光照 加速
下载PDF
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与魏氏法红细胞沉降率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英杰 邵磊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19期2527-2528,共2页
目的对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与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的临床应用。方法评价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的精密度。比较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器法和传统魏氏法对500例临床血液标本同步进行... 目的对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与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的临床应用。方法评价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的精密度。比较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器法和传统魏氏法对500例临床血液标本同步进行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结果。结果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中值样本和高值样本的变异系数(CV)<5.0%。两种方法测定ESR结果升高有237例,都正常263例,两法符合率为100%。但分析升高样本时,发现魏氏法沉降率超过90 mm/1h的有20例,而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超过90 mm/1h只有2例。结论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和魏氏法测定ESR正常和升高的结果符合率为100%,但在ESR超过90 mm/1h时,两者结果有差异,造成此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两种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方法原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魏氏法 test1红细胞沉降率仪 对比
下载PDF
转换开关电器产品标准IEC 60947-6-1:2021与GB/T 14048.11-2016型式试验差异分析
20
作者 李合欣 杜红亮 +2 位作者 田列远 郭凤诚 王延波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9期172-175,共4页
IEC 60947-6-1:202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6-1部分:多功能电器转换开关电器》已于2021年3月16日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而相应的中国标准还没有发布,大部分企业已获得现行的国家标准GB/T 14048.11—2016的型式试验报告,为节约成本... IEC 60947-6-1:202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6-1部分:多功能电器转换开关电器》已于2021年3月16日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而相应的中国标准还没有发布,大部分企业已获得现行的国家标准GB/T 14048.11—2016的型式试验报告,为节约成本可以补做IEC 60947-6-1:2021与GB/T 14048.11—2016之间的差异试验,就能满足新版IEC标准要求。满足IEC标准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凭证,所以对出口企业来说IEC测试报告很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IEC 60947-6-1:2021与GB/T 14048.11—2016中型式试验的差异项目,帮助生产企业和检验检测机构快速了解标准差异,为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60947-6-1:2021 GB/T14048.11—2016 差异试验 型式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