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HETEROCYCLIC SYSTEM SYNTHESIS IV.4a, 5,6, 12-TETRAHYDRO-1H-1,3-OXAZ1NO [3,2-d][1,5]-BENZOTHIAZEPINE-1-ONE
1
作者 Jia Xi XU Sheng JI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81-182,共2页
Addition of a-carbonylketenes, generated from 2-diazo-1, 3-diaryl-1, 3-propandione or 2-diazo-1-phenyl-1,3-butandione by heating, to 2,4-diaryl-2,3-dihydro-[1,5]-benzothiazepines gave 2,3-disubstituted-4a, 6-diaryl-4a... Addition of a-carbonylketenes, generated from 2-diazo-1, 3-diaryl-1, 3-propandione or 2-diazo-1-phenyl-1,3-butandione by heating, to 2,4-diaryl-2,3-dihydro-[1,5]-benzothiazepines gave 2,3-disubstituted-4a, 6-diaryl-4a,5,6,12-telrahydro-1H-1, 3-oxazino[3,2d][1,5]-benzothiazepine-l-ones, a new ring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HZ CI PI tetrahydro-1h-1 3-OXAZ1NO BENZOTHIAZEPINE-1-ONE IV
下载PDF
1-(4-苯甲酸)-3-(吡嗪基)-1H-1,2,4-三唑配体镍(Ⅱ)配合物的构筑与热分解性能
2
作者 郑利娜 刘博 +3 位作者 孙韫卓 徐留洋 刘帅 李震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6-52,共7页
为了探究镍(Ⅱ)基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选择同时含有三氮唑、吡嗪基和羧基的半刚性配体1-(4-苯甲酸)-3-(吡嗪基)-1H-1,2,4-三唑(HL)与过渡金属镍(Ⅱ)在乙腈、硝酸、水等混合溶剂环境下反应生长晶体。配体(HL)中的羧酸基团通过与金属离子形... 为了探究镍(Ⅱ)基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选择同时含有三氮唑、吡嗪基和羧基的半刚性配体1-(4-苯甲酸)-3-(吡嗪基)-1H-1,2,4-三唑(HL)与过渡金属镍(Ⅱ)在乙腈、硝酸、水等混合溶剂环境下反应生长晶体。配体(HL)中的羧酸基团通过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金属-羧基结构单元促进配合物的结构更加多样化,而含氮基团是通过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强配位键来提高配合物的稳定性。通过传统的溶剂热法成功构筑了一例命名为1的新型镍(Ⅱ)基配合物,并对配合物1进行单晶结构分析、粉末XRD实验、FTIR检测等表征,通过热重实验分析热分解性能。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 2/c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11.897(3)A,b=10.207(3)A,c=30.556(7)A,α=γ=90°,β=95.064(8)°,V=3696.0(17)A^(3),配合物1的配位构型是一个六配位的八面体;热重实验表明,相比于HL配体和其他含氮羧酸类配合物,配合物1的框架结构热稳定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苯甲酸)-3-(吡嗪基)-1h-1 2 4-三唑 溶剂热法 晶体结构 热重分析
下载PDF
4-氨基-3,7-双(1H-四唑-5-基)-[1,2,4]三唑并[5,1-c][1,2,4]三嗪(DTTA)的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
3
作者 杜薇 杨雷 +2 位作者 马卿 段明 苟绍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0-307,共8页
为深入研究新型含能材料4-氨基-3,7-双(1H-四唑-5-基)-[1,2,4]三唑并[5,1-c][1,2,4]三嗪(DTTA)的相关性能。采用核磁共振谱(1H NMR、13C NMR)、红外光谱(IR)、高分辨质谱(HRMS)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等分析仪器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为深入研究新型含能材料4-氨基-3,7-双(1H-四唑-5-基)-[1,2,4]三唑并[5,1-c][1,2,4]三嗪(DTTA)的相关性能。采用核磁共振谱(1H NMR、13C NMR)、红外光谱(IR)、高分辨质谱(HRMS)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等分析仪器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溶剂挥发的方式,在DMSO溶液中得到了DTTA的溶剂化物DTTA·2DMSO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DTTA·2DMSO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 21/n,a=4.630 2(5)?,b=23.278(3)?,c=17.069(2)?,140 K时晶体密度ρ=1.561 g·cm-3。测得其25℃下的粉末密度ρ=1.811 g·cm-3。采用Hirshfeld表面对晶体中各种近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晶体内占主导地位的是N…H&H…N作用,占比高达52.4%。采用热重及差示扫描量热仪联用(TG-DSC)研究了DTTA的热分解性能,分解峰温为287℃。对DTTA的理论爆轰性能进行了研究,计算爆速为8 419 m·s-1,计算爆压为24.8 GPa。采用BAM感度测试仪测试了其冲击感度为24 J,摩擦感度大于360 N。用Kissinger法与Ozawa法分别计算了其活化能EK为200.25 kJ·mol-1,r为0.99,EO为199.38 kJ·mol-1,r为0.99。DTTA的综合性能较优异,可以作为一种有潜力的高能量密度炸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4-氨基-3 7-双(1h-四唑-5-基)-[1 2 4]三唑并[5 1-c][1 2 4]三嗪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Hirshfeld表面分析
下载PDF
基于2-(1H-咪唑-4-基)苯酚和Keggin型多酸构筑的杂化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4
作者 郑泽心 史振雨 +5 位作者 杜江红 虎特 冯榜丽 郑玉国 郭晴晴 赵婕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42-44,47,共4页
利用水热工艺,选用H_(3)PMo_(12)O_(40), 2-(1H-咪唑-4-基)苯酚和CuCl_(2)为主要原料,我们成功地合成了一个新的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Cu_(2)(HX)4(H_(2)O)2](H_(3)PMo_(12)O_(40))(H_(2)X=2-(1H-咪唑-4-基)苯酚。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 利用水热工艺,选用H_(3)PMo_(12)O_(40), 2-(1H-咪唑-4-基)苯酚和CuCl_(2)为主要原料,我们成功地合成了一个新的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Cu_(2)(HX)4(H_(2)O)2](H_(3)PMo_(12)O_(40))(H_(2)X=2-(1H-咪唑-4-基)苯酚。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02 8(5) nm,b=1.705 8(5) nm,c=1.6128(5) nm,β=92.424(5)~o,V=3.031 2(19) nm^(3),Z=4,R_(1)=0.066 6,wR_(2)=0.171 3。该化合物中的[Cu_(2)(HX)4(H_(2)O)2]络合物片段和H_(3)PMo_(12)O_(40)间通过氢键作用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对该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2-(1h-咪唑-4-基)苯酚 晶体结构 水热合成
下载PDF
1,1’-磺酰基双(2-甲基-1H-咪唑)对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戴峣 王鹏阳 +1 位作者 赵颖 张晓丹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0,共8页
对倒置结构,带隙为1.68 eV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光吸收层掺杂1,1’-磺酰基双(2-甲基-1H-咪唑),以改善钙钛矿薄膜质量,提高太阳电池性能。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CLC)测试结果表明,掺杂后的钙钛矿薄膜的缺陷密度明显降低;稳态光致发光光谱(PL)结... 对倒置结构,带隙为1.68 eV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光吸收层掺杂1,1’-磺酰基双(2-甲基-1H-咪唑),以改善钙钛矿薄膜质量,提高太阳电池性能。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CLC)测试结果表明,掺杂后的钙钛矿薄膜的缺陷密度明显降低;稳态光致发光光谱(PL)结果表明,掺杂后的钙钛矿薄膜的非辐射复合被显著抑制;最终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达到1.17 V,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1.42%,在氮气环境下储存1000 h后,未封装的太阳电池仍能保持初始效率的96%,稳定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晶体生长 宽带隙半导体 钝化 1 1’-磺酰基双(2-甲基-1h-咪唑)
下载PDF
5-溴-1-丙基-2,3,3-三甲基-3H-吲哚对甲苯磺酸盐的合成
6
作者 刘亚彬 王中豪 +4 位作者 吕硕 张明才 杨宗义 李永杰 张希堂 《信息记录材料》 2024年第4期3-5,共3页
本文探究合成5-溴-1-丙基-2,3,3-三甲基-3H-吲哚对甲苯磺酸盐。重点考察了反应物料比、溶剂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5-溴-2,3,3-三甲基-3H-吲哚)∶n(1-丙基对甲苯磺酸酯)=1∶15,邻二氯苯溶剂量=2V(5-溴... 本文探究合成5-溴-1-丙基-2,3,3-三甲基-3H-吲哚对甲苯磺酸盐。重点考察了反应物料比、溶剂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5-溴-2,3,3-三甲基-3H-吲哚)∶n(1-丙基对甲苯磺酸酯)=1∶15,邻二氯苯溶剂量=2V(5-溴-2,3,3-三甲基-3H-吲哚),110℃下保温反应4h,5-溴-1-丙基-2,3,3-三甲基-3H-吲哚对甲苯磺酸盐收率可达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溴-1-丙基-2 3 3-三甲基-3h-吲哚对甲苯磺酸盐 1-丙基对甲苯磺酸酯 合成
下载PDF
新型醛糖还原酶抑制1-乙酰基-1H-吲哚-3-乙酸酯的合成及其抑制活性
7
作者 李卓玲 杨威龙 +4 位作者 赵珊 王淑红 李臣 王志兵 修志明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s)抑制多元醇途径的醛糖还原酶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策略。以2-氯苯甲酸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铜催化,与甘氨酸反应生成氯代邻羧基苯基甘氨酸,再与乙酸酐反应,生成N-乙酰基邻羧基苯甲酸。然后在吡啶催化下...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s)抑制多元醇途径的醛糖还原酶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策略。以2-氯苯甲酸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铜催化,与甘氨酸反应生成氯代邻羧基苯基甘氨酸,再与乙酸酐反应,生成N-乙酰基邻羧基苯甲酸。然后在吡啶催化下合环,生成1-乙酰基-^(1)H-吲哚-3-乙酸酯(AIA),总收率为79.0%,纯度为99.0%。通过^(1)H NMR、^(13)C NMR和MS(ESI)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该化合物的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进行测定,IC 50=9.4×10^(-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合成 抑制活性 1-乙酰基-1 h-吲哚-3-乙酸酯
下载PDF
基于1H-吡唑并[3,4-b]吡啶母核PI3Kδ抑制剂的设计合成
8
作者 田宇奇 兰明 +1 位作者 王强 郑永胜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磷脂酰肌醇-3激酶家族(PI3Ks)在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激酶及其相关通路的其他激酶可被药物干预,是抗癌药物的热门靶点。在以往的PI3K抑制剂中,均有1H-吡唑并[3,4-b]吡啶母核,通过虚拟筛...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磷脂酰肌醇-3激酶家族(PI3Ks)在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激酶及其相关通路的其他激酶可被药物干预,是抗癌药物的热门靶点。在以往的PI3K抑制剂中,均有1H-吡唑并[3,4-b]吡啶母核,通过虚拟筛选以及合成路线设计,合成了一系列1H-吡唑并[3,4-b]吡啶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可能对PI3Kδ具有潜在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抑制剂 有机合成 1h-吡唑并[3 4-b]吡啶 抗癌药
下载PDF
SDD_(1)^(#)矩阵逆的无穷大范数的上界及其应用
9
作者 冉文文 王峰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16,共10页
提出了非奇异H-矩阵的一个新的子类——SDD_(1)^(#)矩阵,得到了SDD_(1)^(#)矩阵的几个性质,并讨论了SDD_(1)^(#)矩阵与其他H-矩阵子类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些性质,获得了SDD_(1)^(#)矩阵逆的无穷大范数的上界.作为应用,给出了SDD_(1)^(#)... 提出了非奇异H-矩阵的一个新的子类——SDD_(1)^(#)矩阵,得到了SDD_(1)^(#)矩阵的几个性质,并讨论了SDD_(1)^(#)矩阵与其他H-矩阵子类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些性质,获得了SDD_(1)^(#)矩阵逆的无穷大范数的上界.作为应用,给出了SDD_(1)^(#)矩阵线性互补问题的误差界.数值算例表明了新界优于现有的一些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D_(1)^(#)矩阵 h-矩阵 无穷大范数 误差界 线性互补问题
下载PDF
HPLC法测定5-(2-氟苯基)-1H-吡咯-3-甲腈中的有关物质
10
作者 张昱 郑忠辉 《山东化工》 2024年第22期182-186,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富马酸伏诺拉生起始物料5-(2-氟苯基)-1H-吡咯-3-甲腈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Thermo Acclaim~(TM) polar advantageⅡC_(18)(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A: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体积比30∶70,流动相B:...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富马酸伏诺拉生起始物料5-(2-氟苯基)-1H-吡咯-3-甲腈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Thermo Acclaim~(TM) polar advantageⅡC_(18)(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A: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体积比30∶70,流动相B:纯乙腈,在梯度洗脱条件下,流速为1.0 mL·min~(-1),检测器波长为254 nm,色谱柱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该色谱条件下,各杂质与主成分分离度良好,检测限度较低。杂质1,2,3,4,5,6和杂质7分别在0.124~4.957μg·mmL^(-1)(r=0.999 7)、0.124~4.944μg·mmL^(-1)(r=0.999 9)、0.110~5.477μg·mmL^(-1)(r=0.9999)、0.070~5.625μg·mmL^(-1)(r=0.999 9)、0.133~5.305μg·mmL^(-1)(r=0.999 9)、0.138~5.511μg·mmL^(-1)(r=0.999 9)、0.181~5.172μg·mmL^(-1)(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较好线性。结论:该方法按照ICH指南进行全面验证,发现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线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5-(2-氟苯基)-1H-吡咯-3-甲腈的有关物质测定,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方法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伏诺拉生 5-(2-氟苯基)-1h-吡咯-3-甲腈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改进Sakai法合成1H-1,2,3-三氮唑
11
作者 毛学兵 常丽霞 +2 位作者 朱玉芳 曹广双 姚伟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
对Sakai法合成1H-1,2,3-三氮唑进行改进,以2,2-二甲氧基乙醛、对甲苯磺酰肼、氨为原料一锅法合成目标产品。优化了环合反应工艺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1H-1,2,3-三氮唑收率为92.7%,纯度为99.4%,产品质量符合市场需求。通过工艺改进,减... 对Sakai法合成1H-1,2,3-三氮唑进行改进,以2,2-二甲氧基乙醛、对甲苯磺酰肼、氨为原料一锅法合成目标产品。优化了环合反应工艺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1H-1,2,3-三氮唑收率为92.7%,纯度为99.4%,产品质量符合市场需求。通过工艺改进,减少反应步骤,提高收率,后处理更加简单,利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kai反应 对甲苯磺酰肼 2 2-二甲氧基乙醛 1h-1 2 3-三氮唑 合成
下载PDF
一种新1H-1,2,3-三唑-4-甲酰胺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氢键研究
12
作者 董泓汝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8-94,共7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5-甲基-N,1-(二-对甲苯基)-1H-1,2,3-三唑-4-甲酰胺化合物并研究了晶体结构和氢键构成.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_(18)H_(18)N_(4)O,Mr=306.36,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 合成了一种新的5-甲基-N,1-(二-对甲苯基)-1H-1,2,3-三唑-4-甲酰胺化合物并研究了晶体结构和氢键构成.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_(18)H_(18)N_(4)O,Mr=306.36,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中,其晶胞参数为a=1.03251(3)nm,b=0.74042(2)nm,c=2.11902(6)nm,α=90°,β=99.1250(10)(°),γ=90°,V=1.59947(8)nm^(3),Dx=1.272 g5cm^(-3),Z=4.最终R值为0.0429.对目标化合物的芳香体系和氢键体系进行了讨论,并展示了分子晶体在不同平面方向的密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氢键 合成 1h-1 2 3-三唑-4-酰胺 各向异性
下载PDF
新型1H-吡咯[2,3-c]并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和抗胰腺癌活性评价
13
作者 曹阳 李前 +2 位作者 崔文慧 王亚玲 司鑫鑫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4年第3期31-37,共7页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治疗药物少,开发具有抗胰腺癌活性的化合物有重要研究意义。通过改造1H-吡咯[2,3-c]并吡啶的氮1位,合成了22个化合物,对所有化合物的抗胰腺癌活性进行了评价,II-1活性表现较为突出(半抑制浓度IC50=3.61μmol/L)。利...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治疗药物少,开发具有抗胰腺癌活性的化合物有重要研究意义。通过改造1H-吡咯[2,3-c]并吡啶的氮1位,合成了22个化合物,对所有化合物的抗胰腺癌活性进行了评价,II-1活性表现较为突出(半抑制浓度IC50=3.61μmol/L)。利用细胞划痕实验及侵袭实验对II-1的抗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进行了研究。经1、5、10μmol/L的II-1处理24 h时,与对照组相比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迁移率分别下降28%、41%、54%;经1、5、10μmol/L的II-1处理48 h时,与对照组相比PANC-1迁移率分别下降25%、46%、49%;经1、5、10μmol/L的II-1处理48 h时,与对照组相比PANC-1细胞相对侵袭能力分别下降64%、79%、89%。实验结果表明:II-1对PANC-1细胞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II-1抑制PANC-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也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 1h-吡咯[2 3-c]并吡啶 抗胰腺癌活性
下载PDF
达罗他胺中间体2-氯-4(1 H-吡唑-3-基)苯甲腈的合成工艺
14
作者 马卉芳 童悦 +1 位作者 王荣繁 谢建伟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7期657-663,共7页
2-氯-4(1H-吡唑-3-基)苯甲腈是抗前列腺癌新药达罗他胺的重要中间体片段。本文以4-溴-2-氯苯甲腈和1-(2-四氢吡喃基)-1 H-吡唑-5-硼酸频哪酯为原料,经Suzuki偶联和水解脱保护两步反应,在50 g反应规模时,以大于95%的总收率和大于99%的纯... 2-氯-4(1H-吡唑-3-基)苯甲腈是抗前列腺癌新药达罗他胺的重要中间体片段。本文以4-溴-2-氯苯甲腈和1-(2-四氢吡喃基)-1 H-吡唑-5-硼酸频哪酯为原料,经Suzuki偶联和水解脱保护两步反应,在50 g反应规模时,以大于95%的总收率和大于99%的纯度得到2-氯-4(1H-吡唑-3-基)苯甲腈。该反应原料安全易得,产物分离简单,反应收率和产物纯度高,特别是第一步Suzuki偶联反应母液可循环套用,节约了Pd催化剂和生产成本,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罗他胺中间体 2-氯-4(1h-吡唑-3-基)苯甲腈 SUZUKI偶联 工艺改进 合成
下载PDF
含1H-吡唑和噻(二)唑的新型双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23
15
作者 胡利明 李学恕 +1 位作者 陈致远 刘钊杰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31-1134,共4页
以苯肼、乙酰乙酸乙酯和氨基杂环为原料 ,合成了两类含双杂环的新型吡唑甲酰胺衍生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 ,MS及IR确证 .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
关键词 1h-吡唑 噻二唑 双杂环化合物 农药 合成 生物活性 杀菌活性
下载PDF
3,6-双(1H-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的合成、表征及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伯周 来蔚鹏 +2 位作者 刘愆 廉鹏 薛永强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2-427,共6页
以三氨基胍硝酸盐、戊二酮为起始原料,经缩合、氧化、取代等反应合成了3,6-双(1H-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BTATz),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核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亚硝酸钠/乙酸代替了二氧化... 以三氨基胍硝酸盐、戊二酮为起始原料,经缩合、氧化、取代等反应合成了3,6-双(1H-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BTATz),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核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亚硝酸钠/乙酸代替了二氧化氮/N-甲基吡咯烷酮,改进了氧化步骤,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合成工艺.用B3LYP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上对其性能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其稳定的几何构型和键级;在振动分析的基础上求得体系的振动频率、IR谱及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性质,并得到了温度对热力学性能影响的关系式;探讨了其热解机理,推断出四唑环开环时的过渡态和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6-双(1h-1 2 3 4-四唑-5-氨基)-1 2 4 5-四嗪 合成 量化计算 几何构型 热力学性质 热分解机理
下载PDF
1-[5-(1,3-二氧-4,5,6,7-四氢-1H-异吲哚-2-基)苯基]-3-取代脲衍生物的合成与除草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黄明智 程辟 +4 位作者 黄可龙 任叶果 雷满香 马扬光 徐满才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49-953,共5页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protox)类除草剂,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1-[5-(1,3-二氧-4,5,6,7-四氢-1H-异吲哚-2-基)苯基]-3-取代脲类衍生物4a~4d和5a~5g.化合物4a~4d经异氰酸酯法合成,收率、纯度高;化合物5a~5g利用固体...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protox)类除草剂,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1-[5-(1,3-二氧-4,5,6,7-四氢-1H-异吲哚-2-基)苯基]-3-取代脲类衍生物4a~4d和5a~5g.化合物4a~4d经异氰酸酯法合成,收率、纯度高;化合物5a~5g利用固体光气一锅法合成,反应时间短.所得化合物结构经1HNMR,IR,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4c,5a,5b,5c在有效成分75g/hm2剂量下对苘麻、马刺苋、凹头苋等双子叶杂草表现出90%以上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1 3-二氧-4 5 6 7-四氢-1h-异吲哚-2-基)苯基]-3-取代脲衍生物 合成 除草活性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固体光气一锅法
下载PDF
1-(2-咪唑啉酮基)-1H-1,2,4-三唑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 被引量:19
18
作者 丁明武 宿亚丽 +1 位作者 刘小鹏 刘钊杰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893-1898,共6页
研究了应用烯基膦亚胺 (1)与芳基异氰酸酯、1H 1,2 ,4 三唑的串联氮杂Wittig反应 ,合成 1 (2 咪唑啉酮基 ) 1H 1,2 ,4 三唑衍生物 (3)的方法 ,探讨了成环反应的条件以及所合成的新型杂环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 研究了应用烯基膦亚胺 (1)与芳基异氰酸酯、1H 1,2 ,4 三唑的串联氮杂Wittig反应 ,合成 1 (2 咪唑啉酮基 ) 1H 1,2 ,4 三唑衍生物 (3)的方法 ,探讨了成环反应的条件以及所合成的新型杂环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 ,其中以 3d活性最好 ,在 5 0mg/L浓度时 ,对稻瘟菌、水稻纹枯菌、棉花枯萎菌、苹果轮纹菌及小麦赤霉菌的抑制率均达 10 0 % ,对芦笋褐斑菌的抑制率亦达 8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咪唑啉酮基)-1h-1 2 4-三唑 衍生物 合成 串联氮杂Wittig反应 杀菌活性 杀菌剂
下载PDF
稀土与水杨醛-1H-苯并三唑乙酰腙配合物的合成及抑菌实验 被引量:15
19
作者 何水样 胡亭 +3 位作者 杨锐 赵建社 薛岗林 史启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由水杨醛 1H 苯并三唑乙酰腙 (C1 5H1 3N5O2 ,SBTH)与稀土高氯酸盐在甲醇中合成了 7种新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率的测定确定它们的组成为 :RE(HL) 2 ClO4 (RE =Pr ,Nd ,Sm ,Eu ,Gd ,Tb ,Dy ;H2 L =SBTH)。通过IR、UV... 由水杨醛 1H 苯并三唑乙酰腙 (C1 5H1 3N5O2 ,SBTH)与稀土高氯酸盐在甲醇中合成了 7种新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率的测定确定它们的组成为 :RE(HL) 2 ClO4 (RE =Pr ,Nd ,Sm ,Eu ,Gd ,Tb ,Dy ;H2 L =SBTH)。通过IR、UV光谱及1 HNMR研究 ,说明了配体是以烯醇式羟基氧 ,去质子酚羟基氧和亚氨基氮与RE3+ 以一个五元环和一个六元环形成三齿配位的配合物。生物活性实验显示 ,该类配合物对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水杨醛-1h-苯并三唑乙酰腙 配合物 合成 抑菌实验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实验大鼠细小病毒H-1株抗体检测能力验证结果评价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晓波 王洪 +4 位作者 付瑞 王吉 卫礼 王淑菁 岳秉飞 《中国药事》 CAS 2014年第9期990-994,共5页
目的了解全国实验动物检测相关实验室在大鼠细小病毒H-1株抗体检测项目的技术水平,发现并解决检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各实验室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检测水平。方法不限定检测方法,推荐各参加实验室参照国标规定的方法,对统一发放的大鼠血清... 目的了解全国实验动物检测相关实验室在大鼠细小病毒H-1株抗体检测项目的技术水平,发现并解决检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各实验室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检测水平。方法不限定检测方法,推荐各参加实验室参照国标规定的方法,对统一发放的大鼠血清样品进行细小病毒H-1株的定性检测,结果以阳性或阴性表示,与预期结果均一致判为满意结果,不完全一致或逾期未反馈结果判为不满意。结果来自13个省市自治区的18家单位报名参加本次比对实验,1家单位因故退出,实际参加并发放比对样品共17家单位,其中16家在规定时间反馈了检测结果,1家未在规定时间反馈结果,反馈结果的16个实验室检测结果均为满意,占参加比对实验室的94%,其中13个实验室使用外购试剂盒,14个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仅2个实验室对阳性结果进行了复检。结论全国各实验动物检测机构大鼠细小病毒H-1株总体检测能力较高,个别实验室因故未参加或逾期未反馈结果,检测能力有待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细小病毒 h-1 能力验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