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羊八井加密阵列数据寻找3TeV能区γ暴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4
1
作者 冯振勇 王顺金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8-142,共5页
报道了用 1 996年 1 0月完成的羊八井 EAS加密阵列探测器 ( Tibet 和 HD)于 1 997- 1 998年进行的全天区观测数据 ,对 3Te Vγ暴进行寻找的结果 .发现了一批显著性明显超过 3σ、少数显著性超过
关键词 宇宙射线 广延大气簇射 Γ暴 羊八井 3tev能区 EAS 加密阵列探测器 数据寻找
下载PDF
寻找BATSEγ暴的TeV能区伴随γ暴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勋秀 贾焕玉 +1 位作者 黄庆 焦善庆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1-253,共3页
利用西藏ASγ实验三期阵列的重建数据,对25个BATSEγ暴的TeV能区伴随γ暴进行了符合寻找。在BATSEγ暴方向的90%误差范围内,找出在给定的小天区和时间间隔内出现的显著性较高的TeV事例团,并采用“等天顶角方法”来估计背景。发现少量事... 利用西藏ASγ实验三期阵列的重建数据,对25个BATSEγ暴的TeV能区伴随γ暴进行了符合寻找。在BATSEγ暴方向的90%误差范围内,找出在给定的小天区和时间间隔内出现的显著性较高的TeV事例团,并采用“等天顶角方法”来估计背景。发现少量事例团对背景有明显超出,考虑试验次数后,其超出还不足以认定为γ暴。通过MonteCarlo模拟给出了95%置信水平下流强上限的估计值为7.1×10-9photons/(c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射线 Γ射线暴 tev能区
下载PDF
用西藏ASγ实验三期数据寻找TeV能区的γ暴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勋秀 黄庆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1-624,共4页
利用西藏羊八井广延大气簇射三期阵列的重建数据,对TeV能区γ暴进行了全天区独立寻找.分析了约14.5亿个事例,找出了在给定的小天区和时间间隔内出现的事例团,并采用'等天顶角方法'估计背景.发现少量事例团对背景有明显超出,但... 利用西藏羊八井广延大气簇射三期阵列的重建数据,对TeV能区γ暴进行了全天区独立寻找.分析了约14.5亿个事例,找出了在给定的小天区和时间间隔内出现的事例团,并采用'等天顶角方法'估计背景.发现少量事例团对背景有明显超出,但考虑到试验次数巨大,因此还不足以认定为γ暴.通过Monte Carlo模拟,给出了在95%置信水平下流强上限的估计值为10-9~10-7光子/(c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射线 Γ射线暴 广延大气簇射 tev能区 等天顶角方法
下载PDF
用羊八井加密阵列数据寻找与BASTE实验相符的3TeV能区的宇宙γ暴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振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7-351,共5页
采用西藏羊八井加密阵列数据 ,对美国CGRO天文卫星上的BASTE实验在 1998年 3月期间所观测到的15个宇宙γ暴进行了 3TeV能区的符合寻找。这些γ暴均位于羊八井阵列的有效观测视场内。在寻找工作中采用了组团方法 ,以提高观测阵列对γ暴... 采用西藏羊八井加密阵列数据 ,对美国CGRO天文卫星上的BASTE实验在 1998年 3月期间所观测到的15个宇宙γ暴进行了 3TeV能区的符合寻找。这些γ暴均位于羊八井阵列的有效观测视场内。在寻找工作中采用了组团方法 ,以提高观测阵列对γ暴的灵敏度。寻找结果表明 ,所有BASTE符合暴候选事例团的多重数分布均在背景的统计涨落之内 ,没有发现存在 3TeV能区BASTE符合暴的证据。这个结果支持了γ暴的宇宙学起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八井加密阵列 BASTE实验 宇宙Γ射线暴 宇宙Γ射线源 宇宙学起源模型 3tev能区 组团方法
下载PDF
利用羊八井宇宙线EAS阵列寻找10Tev能区的γ暴
5
作者 孟宪茹 拉巴次仁 +3 位作者 扎西桑珠 单增罗布 丁晓红 袁爱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6-69,共4页
 羊八井一期实验是利用49个闪烁体探测器及相应的电子学数据采集系统对CygX—3HerX—1Creb等北天高能天体可能的10Tevγ流发射进行研究。特别是对10Tevγ流及γ暴的寻找有了新的进展。
关键词 10tev能区 Γ暴 羊八井宇宙线 EAS阵列 闪烁体探测器 高能天体 广延大气簇射
下载PDF
用羊八井ASγ实验数据寻找TeV能区的γ射线暴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勋秀 胡红波 黄庆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79-5885,共7页
γ射线暴的TeV能区辐射对研究其起源、辐射机制等是非常重要的.利用西藏羊八井ASγ实验三期阵列的重建数据,通过在给定的小天区和时间间隔内寻找较高显著性事例团的方法对TeV能区的γ射线暴进行了寻找,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等天顶角法... γ射线暴的TeV能区辐射对研究其起源、辐射机制等是非常重要的.利用西藏羊八井ASγ实验三期阵列的重建数据,通过在给定的小天区和时间间隔内寻找较高显著性事例团的方法对TeV能区的γ射线暴进行了寻找,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等天顶角法"来估计背景.工作中采用了两种途径来寻找γ射线暴,一种是与卫星γ射线暴的符合寻找,另一种是全天区独立寻找.结果发现少量事例团对背景有明显超出,考虑试验次数后,其超出还不足以认定为γ射线暴.通过MonteCarlo模拟,给出了在95%置信水平下,到达大气顶部流强上限的估计值为3.32×10-9—1.24×10-7cm-2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暴 tev能区 ASγ实验 宇宙射线
原文传递
TeV能区物理的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邝宇平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综述近年各种TeV能量对撞机的计划和建造情况,TeV能区物理的理论研究进展和TeV能区物理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tev能区物理 高能对撞机 电弱对称 顶夸克
原文传递
TeV正负电子直线对撞机研究
8
作者 王江红 《高能物理参考资料》 1993年第5期2-4,共3页
关键词 正负电子对撞 对撞机 tev能区
下载PDF
2008国际Top物理会议
9
作者 司宗国 《国际学术动态》 2009年第3期47-48,共2页
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建造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于2008年正式开始运行,LHC上的实验将会在TeV能区揭示和探询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现象,直接导致物理学新的突破,使粒子物理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检验标准模型以及寻找新物理两方面,... 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建造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于2008年正式开始运行,LHC上的实验将会在TeV能区揭示和探询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现象,直接导致物理学新的突破,使粒子物理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检验标准模型以及寻找新物理两方面,Top夸克物理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夸克 物理现象 大型强子对撞机 国际 标准模型 tev能区 粒子物理 LHC
下载PDF
Experimental Prospects of the Bc Studies of the LHCb Experiment 被引量:1
10
作者 GAO Yuan-Ning HE Ji-Bo +2 位作者 Patrick Robbe Marie-Helene Schune YANG Zhen-Wei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4-47,共4页
LHCb 实验的 Bc 研究的试验性的前景被讨论。在不同 center-of-mass 精力的 Bc 介子的生产率与奉献发电机 BCVEGPY 被估计。理论估计和 B+-c 的试验性的大小包括生产十字节在[?] s = 1.96 TeV 被比较。在 LHCb 实验在 Bc 腐烂学习 Bc ... LHCb 实验的 Bc 研究的试验性的前景被讨论。在不同 center-of-mass 精力的 Bc 介子的生产率与奉献发电机 BCVEGPY 被估计。理论估计和 B+-c 的试验性的大小包括生产十字节在[?] s = 1.96 TeV 被比较。在 LHCb 实验在 Bc 腐烂学习 Bc 生产, Bc 光谱学, Bc 腐烂和 CP 违背的可能性被评估。[从作者抽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建筑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展望 生产速度 能量估计 tev能区 实验测量 CP破坏
下载PDF
发现质子宇宙线新的能谱结构
11
作者 王晋岚 《科学》 2019年第6期31-31,共1页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报道,“悟空”号国际合作组获得TeV—100TeV能区最精确的质子宇宙线能谱并发现新的谱结构,研究成果于2019年9月28日在线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
关键词 宇宙线能谱 紫金山天文台 tev能区 中国科学院 能谱结构 质子
下载PDF
甚高能区宇宙线流强气象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焕玉 曹臻 张慧敏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788-793,共6页
讨论了用中日合作西藏羊八井超高能宇宙线空气簇射阵列作甚高能区宇宙线强度监测的可能性;分析了空气簇射阵列触发计数率的气象效应;摸索出一套气压及环境温度效应的修正方法。
关键词 宇宙线强度 tev能区 气象效应
原文传递
Lepton Electric Charge Swap at the 10 TeV Energy Scale
13
作者 E. Koorambas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561-570,共10页
We investigate the nature of the dark matter by proposing a mechanism for the breaking of local rotational symmetry between ordinary third family leptons and proposed non-regular leptons at energy scales below 10 TeV.... We investigate the nature of the dark matter by proposing a mechanism for the breaking of local rotational symmetry between ordinary third family leptons and proposed non-regular leptons at energy scales below 10 TeV. This symmetry breaking mechanism involves electric charge swap between ordinary families of leptons can and produces highly massive non-regular leptons of order O(1 TeV) mass unobservable at energy scales below 10 TeV(the scale of LEP I, II and neutrino oscillation experiments). Electric charge swap between ordinary families of leptons produces heavy neutral non-regular leptons with order O(1 TeV) masses, which may form cold dark matter. The existence of these proposed leptons can be tested once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LHC) becomes operative at 10 TeV energy-scales. This proposition may have far reaching applications in astrophysics and cosm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v能区 电荷交换 能量刻度 轻子 大型强子对撞机 生产秩序 冷暗物质 天体物理学
原文传递
Observations of very high energy gamma-ray emission from AGNs with the ground-based EAS arrays 被引量:1
14
作者 CHEN SongZha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3年第8期1454-1465,共12页
The ground-based EAS array is usually operated with a high duty cycle (> 90%) and a large field of view (~ 2sr), which can continuously monitor the sky. It is essential and irreplaceable to understand the gamma-ra... The ground-based EAS array is usually operated with a high duty cycle (> 90%) and a large field of view (~ 2sr), which can continuously monitor the sky. It is essential and irreplaceable to understand the gamma-ray emission mechanism and intrinsic physics progress of the variable source AGN. The EAS arrays, AS-γ experiment (since 1990) and ARGO-YBJ experiment (since 2007), have continuously monitored the northern sky at energies above 3 TeV and 0.3 TeV, respectively. They have made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s for long-term monitoring of Mrk 421 and Mrk 501. In this paper, we will review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EAS arrays. The next generation of EAS array, LHAASO project, will boost the sensitivity of current EAS array at least up to 30 times with a much wider energy range from 40 GeV to 1 PeV. Beside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VHE gamma-ray sources, it will guide us look sight into the properties of jet, and throw light on the determining of the EBL, intergalactic magnetic fields,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Lorentz Invari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阵列 活动星系核 能量范围 羊八井ARGO实验 γ射线 tev能区 观测 发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