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彬彬 蔡卫民 陶君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21-129,共9页
目的探讨在BALB/c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形成肝纤维化的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β,TGF—β)l及其两类受体:TGF—β受体I(TβRI)、TGF-β受体Ⅱ(TBRⅡ)以及Smad2、Smad3、Smad4和Smad7在转录水平... 目的探讨在BALB/c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形成肝纤维化的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β,TGF—β)l及其两类受体:TGF—β受体I(TβRI)、TGF-β受体Ⅱ(TBRⅡ)以及Smad2、Smad3、Smad4和Smad7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方法50只BALB/c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4-1)条/只,用于构建肝纤维化模型,10只未感染的BALB/c小鼠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在感染后8、12、16和24周处死小鼠取肝组织.同时取对照组小鼠肝组织。所获肝组织一部分立即液氮冷冻后,保存于-80℃,通过RT—PCR方法测定TGF-β1、TBRI、TBRⅡ和Smad2、Smad3、Smad4以及Smad7的mRNA水平,结果为相对值,以待测mRNA密度扫描计数与内参照B—actinmRNA密度扫描计数的比值表示。另一部分肝组织置入常规10%甲醛固定液中.用于伊红-苏木素(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其中HE染色用于测定血吸虫虫卵肉芽肿面积(每一个虫卵肉芽肿的最大长度与最大宽度的乘积,以mm^2表示),每份标本随机测量5个虫卵肉芽肿面积.求平均值.天狼猩红染色用于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并以下述方法计分:正常肝组织为0级,以20=1计分;胶原纤维包绕肉芽肿周围并插入其中为I级,以21=2计分;汇管区有大量纤维化,小叶间仅有少量纤维为Ⅱ级,以2z=4计分:纤维组织大量延伸至小叶间为Ⅲ级。以23=8计分。结果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后其肝脏中形成的虫卵肉芽肿周围出现胶原纤维.并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胶原纤维逐渐增加。感染后16周,胶原纤维在肝小叶中分布明显,其肝纤维化程度计分为4.27±1.03分;至感染24周时,胶原沉积量达到顶峰,为6.90±1.57分;而正常小鼠肝组织的肝纤维化计分为1分。正常小鼠肝脏中TGF—BltuRNA的表达水平为0.30±0.18,其表达量在感染后8周达到高峰(0.87±0.76),而后下降,但在感染24周时,其表达量再次升高(1.34±0.52)。TBRⅡmRNA在感染8周时有所下降,为0.60±0.30,在感染12周时回升到正常水平.为0.92±0.21,在感染16周时,其表达量又下降为0.76±0.16,而在感染24周时升至1.16±0.73;而正常小鼠肝组织中T8RUmRNA的表达水平为1.16±0.25。感染后,Smad2mRNA在感染12周时和感染24周时均较正常对照(0.85±0.10)有所下降.分别为0.41±0.23和0.50±0.16。Smad3mRNA在感染16周时有所升高(0.62±0.09).这种高水平表达持续到24周(0.61±0.14)。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Smad4mRNA和Smad7mRNA以及TBRI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日本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下述因子的下调可能诱导肝纤维化形成:TβRIImRNA、Smad3mRNA和处于感染后期的Smad2mRNA.而Smad7mRNA的正常水平表达在肝纤维化形成中发挥促进作用。在感染早期.Smad2mRNA表达的下调可能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SMAD 纤维化 肝脏 tgf一81 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