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ng1/Tie2信号通路研究周细胞调控腹膜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丽嫣 唐蕾 +6 位作者 朱晓琳 单云 史俊 俞曼殊 孙谨怡 盛莉 盛梅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4-892,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血管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探讨周细胞调控腹膜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干预人微血管周细胞(HMPCs)24、48和96 h,Western blot检测HMPCs中血管生成素1(Ang1)的表达...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血管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探讨周细胞调控腹膜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干预人微血管周细胞(HMPCs)24、48和96 h,Western blot检测HMPCs中血管生成素1(Ang1)的表达。收集TGF-β1干预HMPCs后的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T-HMPCs-CM),用T-HMPCs-CM处理人腹膜血管内皮细胞(HPVECs)构建间接共培养模式;将TGF-β1处理过的HMPCs与HPVECs共同接种于基质胶上,构建直接共培养模式;以未经TGF-β1处理的HMPCs作为阴性对照组,以外源性Ang1处理的HPVECs作为阳性对照组,以人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抑制剂处理的HPVECs作为抑制剂组。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成管实验和细胞膜荧光探针染色法观察HPVECs增殖、迁移、血管生成情况,以及HPVECs与HMPCs共定位情况;Western blot检测HPVECs中Tie2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TGF-β1处理96 h,HMPCs中Ang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T-HMPCs-CM能够抑制HPVECs迁移、血管新生,并增加Tie2磷酸化以稳定血管状态,其作用类似于外源性Ang1;而使用Tie2抑制剂阻断Ang1/Tie2信号通路后,上述作用一定程度上被逆转。结论:TGF-β1可刺激HMPCs分泌Ang1,进而激活HPVECs的Tie2信号通路,从而抑制HPVECs血管新生,发挥维持腹膜血管稳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新生 微血管周细胞 Ang1/tie2信号通路
下载PDF
脉管Ⅱ号胶囊对Ang-1/Tie2信号通路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世军 张美吉 +2 位作者 杨尾莲 陈福伟 林欣欣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0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研究脉管Ⅱ号胶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影响,探索其促进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只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剂量血清组与低剂量血清组,每组10只,分别以90 mg&... 目的研究脉管Ⅱ号胶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影响,探索其促进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只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剂量血清组与低剂量血清组,每组10只,分别以90 mg·kg^-1·d^-1与30 mg·kg^-1·d^-1的剂量喂服脉管Ⅱ号胶囊,用于制备含药血清;将HUVECs随机分为空白组、空载组、低剂量组、低剂量+Ang-1干扰组、高剂量组及高剂量+Ang-1干扰组,其中空白组与空载组HUVECs置于含有10%胎牛血清、1%丙酮酸钠、0.1 mg/mL肝素和0.05 m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F12K培养基内,并分别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放在37℃、5%CO2环境内培养,每3d更换1次培养基,待HUVECs培养至融合度达到60%~80%时,按每孔102μL将空载质粒转染液加入空载组培养板中,充分混匀,放回培养箱中培养4h,去上清,再加入完全培养基,在37℃、5%CO2环境内继续培养;低剂量组与低剂量+Ang-1干扰组HUVECs培养时将空白组培养环境中的10%胎牛血清替换为10%低剂量含药血清(取自低剂量血清组大鼠),并于相同时间加入Ang-1-pReceiver-M98转染液培养;高剂量组与高剂量+Ang-1干扰组HUVECs培养时将空白组培养环境中的10%胎牛血清替换为10%高剂量含药血清(取自高剂量血清组大鼠),并于相同时间加入Ang-1-pReceiver-M98转染液培养。分别用MTT法检测HUVECs的增殖情况,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HUVECs形态,Elisa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酪氨酸激酶受体2(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 2,Tie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对比,空载组HUVECs的相对增殖率及Ang-1、Tie2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HUVECs的相对增殖率及Ang-1、Tie2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均<0.05),且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均<0.05);高剂量+Ang-1干扰组和低剂量+Ang-1干扰组HUVECs的增殖率及Ang-1、Tie2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低剂量+Ang-1干扰组显著低于高剂量+Ang-1干扰组(P均<0.05)。空白组、空载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细胞均维持原有形态,细胞凋亡和细胞形态变化较少;高剂量+Ang-1干扰组和低剂量+Ang-1干扰组细胞凋亡增加,且以低剂量+Ang-1干扰组细胞凋亡数量较大。结论调节Ang-1/Tie2信号通路的表达可能是脉管Ⅱ号胶囊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Ⅱ号胶囊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Ang-1/tie2信号通路 血管新生 细胞活力 凋亡
下载PDF
ANGPT2/TIE2信号通路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田凤瑛 杨红 张铀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4期2507-2510,共4页
促血管生成素(ANGPT)是近年来发现的唯一含有受体激动剂和受体抑制剂的血管生长因子家族。ANGPT/Ⅰ型酪氨酸激酶受体(TIE)系统包括两种Ⅰ型酪氨酸激酶受体TIE1和TIE2及4种配体ANGPT1、ANGPT2、ANGPT3、ANGPT4,TIE2是4种配体的共同受体,... 促血管生成素(ANGPT)是近年来发现的唯一含有受体激动剂和受体抑制剂的血管生长因子家族。ANGPT/Ⅰ型酪氨酸激酶受体(TIE)系统包括两种Ⅰ型酪氨酸激酶受体TIE1和TIE2及4种配体ANGPT1、ANGPT2、ANGPT3、ANGPT4,TIE2是4种配体的共同受体,其中ANGPT2/TIE2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NGPT2参与白血病患者骨髓新生血管的生成以及白血病细胞的增生、侵袭和转移,与AML的预后呈负相关。通过对ANGPT2/TIE2信号转导通路与AML关系的研究,可以阐明信号通路在AML中的发生机制,从而为靶向ANGPT2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血管生成素 ANGPT2 tie2信号通路 血管生成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