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Bacillus natto TK-1产脂肽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53
1
作者 曹小红 蔡萍 +2 位作者 李凡 王春玲 鲁梅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65,共7页
用响应面法对Bacillus natto TK-1发酵产脂肽的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法筛选出三个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分别为蛋白胨、酵母粉、CaCl2,然后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SAS软件进... 用响应面法对Bacillus natto TK-1发酵产脂肽的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法筛选出三个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分别为蛋白胨、酵母粉、CaCl2,然后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SA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在优化培养基条件下,发酵液的溶血圈直径较初始培养基提高了29.3%,脂肽的产量提高了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NATTO tk-1 脂肽 响应面法 优化
下载PDF
Bacillus natto TK-1产脂肽的纯化、抑菌活性及其表面活性剂特性 被引量:35
2
作者 曹小红 廖振宇 +4 位作者 王春玲 哈志瑞 杨亚静 鲁梅芳 励建荣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利用酸沉、醇提和薄层层析等方法从Bacillus natto TK-1发酵液中分离得到脂肽。TLC结果表明,在迁移值Rf0.58~0.65处出现单一紫红色条带其为脂肽粗提物。脂肽的临界胶束浓度约115mg/L。在浓度为512mg/L时,脂肽能将水的表面张力显著地降... 利用酸沉、醇提和薄层层析等方法从Bacillus natto TK-1发酵液中分离得到脂肽。TLC结果表明,在迁移值Rf0.58~0.65处出现单一紫红色条带其为脂肽粗提物。脂肽的临界胶束浓度约115mg/L。在浓度为512mg/L时,脂肽能将水的表面张力显著地降低到30.1mN/m。同时,通过体外抗粘连实验表明,脂肽能显著抑制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96孔板固体表面的粘附,其中,对沙门氏菌的抗粘连效果较为明显。通过平板扩散法考察脂肽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脂肽具有较广泛的抑菌谱,对灰霉和镰胞霉的抑菌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NATTO tk-1 脂肽 表面张力 抗粘连 抑菌活性
下载PDF
Bacillus natto TK-1产脂肽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曹小红 李凡 +2 位作者 蔡萍 王春玲 鲁梅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1-93,共3页
对BacillusnattoTK-1产脂肽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发酵条件为:60mL培养基装于500mL三角瓶中,接种量3%,温度37℃,床转速110r/min。优化后,发酵液的相对溶血率提高了70%。
关键词 脂肽 BACILLUS NATTO tk-1 发酵优化
下载PDF
血清TK-1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介入治疗后效果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洪映玲 《当代医学》 2013年第36期94-95,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TK-1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介入治疗后效果评估的意义。方法应用TK-1印记免疫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系统,检测60例健康人(对照组)和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在介入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后血清内TK-1的水平,对... 目的研究血清TK-1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介入治疗后效果评估的意义。方法应用TK-1印记免疫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系统,检测60例健康人(对照组)和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在介入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后血清内TK-1的水平,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所得的数据结果,并分析。结果肝癌组血清TK-1阳性例数为41例,阳性率为66.33%,对照组阳性率仅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前肝癌组的血清TK-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介入治疗1个月后,肝癌组中血清TK-1水平<2 pmol/L的组治疗效果比血清TK-1水平>3 pmol/L的组明显要好,且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K-1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介入治疗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清tk-1 介入治疗
下载PDF
T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效果评价
5
作者 佟兰梅 董海鹏 +5 位作者 李文新 贾杏梅 贾明 娜仁图雅 沙如拉 苍宏宇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究T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及耐药问题。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小分子化合物停药后给予化疗,分析其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100例患者15例进展、73例稳定、12例部分缓解... 目的探究T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及耐药问题。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小分子化合物停药后给予化疗,分析其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100例患者15例进展、73例稳定、12例部分缓解,疾病控制率85%,疾病进展5.2个月,15例交替治疗之后仍进展;本组患者皮疹发生率63%,皮肤瘙痒发生率21%,腹泻发生率28%,甲沟炎发生率27%,转氨酶增高发生率14%,均可耐受。结论 TK-1治疗疾病进展后和化疗交替治疗能够将小分子化合物的敏感性部分恢复,毒副反应可耐受,具有治疗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tk-1 治疗 耐药
下载PDF
血清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6
作者 农巧红 何艳玲 +1 位作者 彭安 申东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1(STK1),探讨其早期诊断、复发转移和治疗疗效的预测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增强发光(ECL)点印迹法定量检测20例术前及术后化疗期结直肠癌患者STK1;同期定量检测外周血CEA;15例健康志愿者作...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1(STK1),探讨其早期诊断、复发转移和治疗疗效的预测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增强发光(ECL)点印迹法定量检测20例术前及术后化疗期结直肠癌患者STK1;同期定量检测外周血CEA;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结直肠癌患者20例,STK1浓度为1.935±2.068pM;健康人群15例,浓度为0.59±0.29pM;P=0.009,结直肠癌患者中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结直肠癌全组中STK1阳性率40%(8/20),健康人群中0%(0/10),P=0.005,有统计学意义;STK1灵敏性40%,特异性100%,阳性预测价值100%。结直肠癌术前患者中STK1阳性率66.67%(6/9),与健康人群比较,P=0.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与结直肠癌Ⅳ期正在化疗期患者18.18%(2/11)比较,P=0.028,有统计学差异;与术前患者CEA0%(0/9)比较,P=0.031,有统计学差异。20例结直肠癌全组中,CEA阳性率20%(4/20),低于STK1阳性率(40%)。结论:STK1浓度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其阳性率在术前患者中最高,化疗期患者中较低;提示STK1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复发转移以及治疗疗效的预测方面可能较CEA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tk-1 结直肠癌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携带Egr-1基因调控序列的TK基因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金龙 郭仕英 +4 位作者 刘训良 李朝军 杜青 郭治源 夏建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2-264,F0004,共4页
目的:构建以GFP做标志基因的放射敏感基因Egr-1调控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erpssimplexvirusthymidinekinase,TK)的腺病毒载体。方法:以PCl-neo-Egr-1-TK(pET)为模板扩增Egr-1,插入到pAdTrack的XbaI和XhoI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AdTrack... 目的:构建以GFP做标志基因的放射敏感基因Egr-1调控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erpssimplexvirusthymidinekinase,TK)的腺病毒载体。方法:以PCl-neo-Egr-1-TK(pET)为模板扩增Egr-1,插入到pAdTrack的XbaI和XhoI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AdTrack/Egr-1;与pET酶切获得TKcDNA相连,构成pAdTrack/Egr-1-TK;用PmeI酶切后与pAdEasy-1混合,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AdEgr-1-TK。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AdEgr-1-TK的酶切鉴定符合预期结果,感染肿瘤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表达。结论:通过细菌内同源重组成功构建含GFP做标志基因的pAdEgr-1-TK重组表达质粒,为研究Egr-1调控自杀基因及对肿瘤细胞进行灭活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 EGR-1 TK自杀基因
下载PDF
立体定向精准放射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CTCs和TK1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高玉伟 王杰 赵丽娟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0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精准放射治疗(SBRT)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胸苷激酶1(TK1)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NSCLC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SBRT...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精准放射治疗(SBRT)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胸苷激酶1(TK1)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NSCLC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SBRT,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记录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年记录生存期。评估治疗前后肺功能,以及治疗前后、治疗后1年和末次随访检测外周血CTCs数目和TK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3.3%和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7%和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7,x^(2)=4.356;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通气阻抗中的中心阻力(Rc)、周边阻力(Rp)、5 Hz的总气道阻力(R5)、20 Hz的总气道阻力(R20)和呼吸总阻抗(Zrs)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6,t=3.429,t=3.942,t=3.083,t=3.54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皮肤瘙痒和湿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0,x^(2)=4.444,x^(2)=4.022,x^(2)=4.356;P<0.05);观察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631,x^(2)=10.814;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外周血CTCs数目、TK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834,F=15.023;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280,P<0.05)。结论:SBRT对老年NSCLC安全性高,对肺损伤小,不良反应少,并能降低外周血CTCs数目和TK1水平,改善肺功能,提高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精准放射治疗(SBRT)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肺功能 循环肿瘤细胞(CTCs) 胸苷激酶1(TK1)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示踪的HSV1-tk/GCV系统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活性检测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暨生 张广献 +3 位作者 谭宇蕙 易华 罗惠 杜标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84-388,共5页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示踪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苷激酶基因(HSV1-tk)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并检测该系统对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的感染活性。【方法】构建含有HSV1-tk、GFP融合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 LV-tk-GFP,并使用限制...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示踪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苷激酶基因(HSV1-tk)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并检测该系统对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的感染活性。【方法】构建含有HSV1-tk、GFP融合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 LV-tk-GFP,并使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进行鉴定及序列测定;用该重组质粒与辅助质粒共转染包装细胞HEK293T,获得重组活病毒并感染A375,以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FP基因的表达,更昔洛韦(GCV)杀伤实验验证tk-GFP基因的活性。【结果】重组质粒p LV-tk-GFP经限制性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分析显示,tk基因已连接到载体正确位置,序列无突变;包装病毒并感染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tk-GFP基因在A375中表达;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细胞株A375/tk-GFP,GCV能显著杀伤A375/tk-GFP细胞,表明tk基因活性正常。【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p LV-tk-GFP慢病毒载体,该载体能包装产生活病毒且在感染的人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中tk-GFP具有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苷激酶基因 自杀基因系统 慢病毒 黑色素瘤
下载PDF
HSV_1-TK转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何祥梁 郭先健 +4 位作者 钱桂生 何雪花 黄桂君 陈维中 李淑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体内外观察HSV1 TK/GCV对人肺腺癌细胞A5 49的杀伤效应。方法 构建含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 ,电穿孔法转化肺癌细胞A5 49。MTT法检测转染细胞对GCV的药物敏感性 ,并观察旁观者效应 ;电镜、FCM、TUNEL法检测GCV诱导转染细... 目的 体内外观察HSV1 TK/GCV对人肺腺癌细胞A5 49的杀伤效应。方法 构建含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 ,电穿孔法转化肺癌细胞A5 49。MTT法检测转染细胞对GCV的药物敏感性 ,并观察旁观者效应 ;电镜、FCM、TUNEL法检测GCV诱导转染细胞凋亡变化 ;PCR和细胞原位杂交分别检测转染细胞TK基因整合和表达 ;活体内观察GCV对转染细胞、亲代细胞接种裸鼠皮下肿瘤治疗效果。结果 转基因细胞变得较不规则 ,多角型 ,易形成空泡。A5 49、A5 49 PLXSN、A5 49 TK三种细胞体外倍增时间分别为 ( 3 6.15± 3 .2 7)、( 4 0 .82± 3 .75 )和 ( 4 2 .0 6± 4.12 )小时 (P >0 .0 5 )。转染细胞对GCV的敏感性比亲代细胞提高 46倍 (P<0 .0 0 1)。旁观者效应在高细胞密度接种 ( 1× 10 4细胞 /孔 )较低细胞密度接种 ( 1× 10 3细胞 /孔 )明显。电镜发现转染细胞有凋亡小体、核呈半月征。FCM、TUNEL均能检测到转染细胞凋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细胞 (P<0 .0 0 1)。PCR及原位杂交表明转染细胞有TK基因整合和表达。体内实验表明GCV能明显抑制转染细胞接种的肿瘤 ,而亲代细胞接种的肿瘤未受抑制。结论 转TK基因细胞在体内外都获得了对GCV的敏感性。TK/GCV系统杀灭肿瘤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GCV能在活体内抑制转TK基因细胞裸鼠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1-TK基因 基因转移 基因治疗 细胞凋亡 肺腺癌
下载PDF
重组HSV1-tkGFP/GCV荧光蛋白示踪系统的构建及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玲 吴映雅 +5 位作者 谭宇蕙 丘鹏翔 张广献 刘娟 陈志从 杜标炎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6-551,631,共7页
目的建立具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示踪功能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苷激酶基因/更昔洛韦自杀基因系统(HSV1-tkGFP/GCV),并检测该系统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阳性重组质粒pLXSN-tkGFP和pLXSN-DsRed2分别转染B16细胞,加G418进行筛选。... 目的建立具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示踪功能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苷激酶基因/更昔洛韦自杀基因系统(HSV1-tkGFP/GCV),并检测该系统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阳性重组质粒pLXSN-tkGFP和pLXSN-DsRed2分别转染B16细胞,加G418进行筛选。用GCV(5,50,500μmol·L-1)杀伤实验验证tk基因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荧光示踪法验证该系统存在旁杀伤效应。将B16-tkGFP和B16-RFP细胞按1∶1混合,接种于C57BL/6J小鼠进行肿瘤模型复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GCV(50 mg·kg-1·d-1)组,腹腔注射给药,每3 d检测1次肿瘤大小(n=14)。结果成功获得能发出绿色荧光的B16-tkGFP细胞和能发出红色荧光的B16-RFP细胞,且tk基因在B16-tkGFP细胞中表达正常。该系统存在一定的旁杀伤效应。与模型组比较,GCV组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1)。结论重组HSV1-tkGFP/GCV系统对小鼠黑色素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实现直观检测其旁杀伤效应,为后续中药联合自杀基因疗法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自杀基因系统 旁杀伤效应 黑色素瘤
下载PDF
Tat蛋白转导结构域介导HSV1-TK导入肝癌细胞及其效应
12
作者 曹利民 王炜煜 +7 位作者 赵晓蓉 叶庆 雷萍 刘静 代维 朱荫昌 司进 沈关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HIV-1编码的反式激活蛋白Tat与HSV1-TK融合表达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合成编码HIV-Tat47-57(Tat 11)的2条寡核苷酸单链,两端分别引入BamH Ⅰ和Hind Ⅲ两个酶切位点,退火形成寡核苷酸双链,15%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 目的:探讨HIV-1编码的反式激活蛋白Tat与HSV1-TK融合表达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合成编码HIV-Tat47-57(Tat 11)的2条寡核苷酸单链,两端分别引入BamH Ⅰ和Hind Ⅲ两个酶切位点,退火形成寡核苷酸双链,15%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判断退火效果;以r-pAs16Dr为模板,通过PCR扩增HSV1-TK基因,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中。将含pET-32c-Tat 11-TK的BL21菌通过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Ni^(2+)螯合柱亲和纯化,免疫组化分析重组蛋白Tat 11-TK的膜结合特性,蛋白印迹技术分析该融合蛋白的穿膜能力,检测和分析TK/GCV、Tat 11-TK/GCV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作用。结果:表达产物SDS-PAGE在相对分子质量60700左右显示条带,符合Tat 11-TK与表达标签融合蛋白的理论值,并证明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通过Ni^(2+)螯合柱亲和纯化获得的Tat 11-TK重组融合蛋白,经免疫组化证实能结合到肝癌细胞表面,蛋白印迹结果说明Tat 11-TK能有效穿过细胞膜进入HepG2细胞内,同时应用低浓度前药更昔洛韦(GCV,150 μmol/L)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生长。结论:Tat 11-TK在原核系统获得高效表达,具有较强的穿膜能力和前药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TAT HSV1-TK 蛋白转导 肝癌 基因治疗
下载PDF
血清胸苷激酶1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胜军 管京乐 +1 位作者 丁强 彭伟 《肝胆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作为肿瘤细胞增殖标记物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治疗效果评估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1周、治疗后1个月血清...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作为肿瘤细胞增殖标记物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治疗效果评估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1周、治疗后1个月血清TK-1水平。结果 TACE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TK-1水平下降,术前术后两组TK-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2,P<0.05)。结论血清TK-1检测可应用于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疗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激酶1 TACE 肝恶性肿瘤
下载PDF
Combination Adenovirus-Mediated HSV-tk/GCV and Antisense IGF-1 Gene Therapy for Rat Glioma
14
作者 李向东 惠国桢 +4 位作者 卢大儒 王琪 徐露 邱信芳 薛京伦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7期597-601,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mbination adenovirusmediated HSVtk/GCV system and antisense IGF1 gene therapy for rat glioma and analyze the mechanism.Methods Using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vector,GCV kill...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mbination adenovirusmediated HSVtk/GCV system and antisense IGF1 gene therapy for rat glioma and analyze the mechanism.Methods Using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vector,GCV killing effeciency after combined gene transfer of HSVtk and antisense IGF1 was observed in vitro.Rat glioma was treated with HSVtk/GCV and antisense IGF1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rats was observed.Results C6 cells transfected with tk and antisense IGF1 gene were more sensitive to GCV than that transfected with tk gene alone.The survival of the combination gene therapy group was prolonged significantly and large amounts of CD+ 4,CD+ 8 lymphocytes were detected in the tumor tissues.Conclusion Antisense IGF1 gene may enhance the tumorkilling effects of HSVtk/GC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TK IGF-1 GLIOMA GENETHERAPY
下载PDF
细胞质胸苷激酶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锐 叶元滋 +2 位作者 陈梅莉 金蒙蒙 张妍蓓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3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TK 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与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的相关性。方法 :化学发光法检测63例肺癌患者血清TK 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肺癌各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就其敏感性及...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TK 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与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的相关性。方法 :化学发光法检测63例肺癌患者血清TK 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肺癌各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就其敏感性及特异性与CEA,CYFRA21-1,NSE进行比较。结果TK 1在63例肺癌中的表达与吸烟史、远处转移及临床TNM分期不相关(分别为χ2=0.127,χ2=0.090,χ2=3.937,P>0.05),但与患者病理学类型有相关性(χ2=7.549,P<0.05)。TK 1,CEA,CYFRA21-1,NSE敏感性分别为74.60%(47/63),39.68%(25/63),57.14%(36/63),28.57%(18/63),特异性分别为23.58%(25/106),79.25%(84/106),58.49%(62/106),77.35%(82/106)。结论 TK1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组织中存在差异,且其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较CEA、CYFRA21-1、NSE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K1 肿瘤标记物 肺癌
下载PDF
细胞质胸苷激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昝沁 杨雅洁 +2 位作者 温文 许美权 关弘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6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Ki-67及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ison法检测7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TK1及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TK1和Ki...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Ki-67及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ison法检测7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TK1及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TK1和Ki-67在70例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相关(分别为χ2=13.40,χ2=12.02,χ2=5.71,χ2=20.26,P﹤0.05),但与肿瘤大小无关,且TK1与Ki-67间呈正相关(r=0.888,P<0.01)。结论 TK1表达在不同级别乳腺癌组织中存在差异,分级高者表达高;TK1同Ki67一样是一个灵敏的反应肿瘤细胞增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K1 Ki-7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细胞质胸苷激酶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媛媛 佘亚辉 +1 位作者 周光庭 贾芳岩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7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6月收住本院的肺癌患者50例,其中腺癌23例、鳞癌27例,门诊良性肺疾病患者50例以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中TK1、Cy211、NSE、CEA水平及肺癌患...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6月收住本院的肺癌患者50例,其中腺癌23例、鳞癌27例,门诊良性肺疾病患者50例以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中TK1、Cy211、NSE、CEA水平及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标志物的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血清TK1、Cy211、NSE、CEA检测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和对照组,其敏感度分别为66%、58%、30%、23%,特异度分别为82%、86%、93%、89%。但是不同病理分型的肺癌患者血清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无差异。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肿瘤相关标志物的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结论 TK1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较Cy211、NSE、CEA高,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应用在肺癌早期筛查及疗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胸苷激酶 肺癌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取代脱氧脲苷的量子化学计算及分子对接
18
作者 孙命 李维忠 +5 位作者 郁铭 王瑾玲 缪方明 IBasnak TAHamor RTWalker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834-837,共4页
substituted 6 aza 2’ deoxyuridines are inhibitors of herps simplex virius type 1 thymidine kinase (HSV 1 TK). In this paper, the semiempirical self consistent field PM3 calculations have been undertaken for two typic... substituted 6 aza 2’ deoxyuridines are inhibitors of herps simplex virius type 1 thymidine kinase (HSV 1 TK). In this paper, the semiempirical self consistent field PM3 calculations have been undertaken for two typical HSV 1 TK inhibitors: compound (I) and (II)(to see Fig.1). Their active sites have been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studies of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correlative analysis. The molecular docking between the two inhibitors and HSV 1 TK active center has also been carried out. It is found that the major binding forces between the two inhibitors and enzyme arise from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and lipophilic stacking interactions. The result may be used for rational molecular design of new and more potent HSV 1 TK inhibi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脲苷 胸腺激酶抑制剂 设计 分子对接 脲苷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Ganciclovir系统对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治疗
19
作者 刘羿男 田竟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9-313,共5页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基因 (HSV1 tk)结合Ganciclovir(GCV)治疗方案 ,在脑胶质瘤动物模型中基因治疗的疗效以及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 方法 采用Southern杂交法 ,证实逆转录病毒载体生产细胞系pN2 A tk VPC(VPC)带有tk...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基因 (HSV1 tk)结合Ganciclovir(GCV)治疗方案 ,在脑胶质瘤动物模型中基因治疗的疗效以及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 方法 采用Southern杂交法 ,证实逆转录病毒载体生产细胞系pN2 A tk VPC(VPC)带有tk基因并稳定整合到基因组DNA上 ;再将VPC与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DBTRG 0 5MG(0 5MG)分别以 1∶1、1∶4比例混合接种于BALB c裸鼠皮下 (以只接种 0 5MG细胞作为对照 ) ,建立裸鼠皮下胶质瘤动物模型 ,然后腹腔注射GCV治疗 [30mg (kg·d) ],连续 14d ,治疗后 1周 ,取出瘤块作病理组织学分析。 结果  1∶1组瘤块较 1∶4组和对照组明显减小 (P <0 0 1) ,且有 30 %的瘤块完全消失 ,提示HSV1 tk GCV对肿瘤细胞有显著杀伤效应。光镜观察可见 ,1∶1组细胞核固缩、溶解甚至破裂等坏死特征 ,说明HSV1 tk GCV在invivo水平杀伤肿瘤细胞是细胞毒杀伤效应。 结论 HSV1 tk GCV系统能有效杀伤肿瘤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 基因治疗 动物模型 Ganciclovir系统
下载PDF
I型牛疱疹病毒通用型转移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继昌 童光志 +4 位作者 仇华吉 周艳君 张桂红 王柳 刘忠贵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2期52-55,共4页
将 I型牛疱疹病毒 (BHV- 1 ) LA株DNA H ind III A片段中的 Sal I- Sal I亚片段(含 TK基因 )克隆到载体质粒 p BluescriptSK中 ,再用 Bgl II和 Sac I切去 347bp,获得含 TK基因部分缺失的重组质粒 p Sd TK,然后用 H ind III和 Xba I切去... 将 I型牛疱疹病毒 (BHV- 1 ) LA株DNA H ind III A片段中的 Sal I- Sal I亚片段(含 TK基因 )克隆到载体质粒 p BluescriptSK中 ,再用 Bgl II和 Sac I切去 347bp,获得含 TK基因部分缺失的重组质粒 p Sd TK,然后用 H ind III和 Xba I切去其中的多克隆位点 ;将来源于 p CR3- Uni的 CMV启动子、多克隆位点和 BGH poly A信号插入 p Sd TK的Xho I位点上 ,构建了 BHV- 1通用转移载体p Sd TK- CMB,此载体可用来表达牛其它病毒的抗原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牛疱疹病毒 TK基因 转移载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