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在CeO_2(111)表面的吸附与氧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蒋仕宇 滕波涛 +2 位作者 袁金焕 郭晓伟 罗孟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29-1634,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CO在CeO2(111)表面的吸附与氧化反应行为.结果表明,O2在洁净的CeO2(111)表面为弱物理吸附,而在氧空位表面是强化学吸附,且O2分子活化程度较大,O—O键长为0.143nm.CO在CeO2(111)表面吸附行为的研究表明,CO在洁净...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CO在CeO2(111)表面的吸附与氧化反应行为.结果表明,O2在洁净的CeO2(111)表面为弱物理吸附,而在氧空位表面是强化学吸附,且O2分子活化程度较大,O—O键长为0.143nm.CO在CeO2(111)表面吸附行为的研究表明,CO在洁净表面及氧空位表面上为物理吸附,吸附能均小于0.42eV;当表面氧空位吸附O2后,CO可吸附生成二齿碳酸盐中间体或直接生成CO2,与原位红外光谱结果相一致.表面碳酸盐物种脱附生成CO2的能垒仅为0.28eV.计算结果表明,当CeO2表面存在氧空位时,Hubbard参数U对CO吸附能有一定的影响.CeO2载体在氧化反应中可能的催化作用为,在氧气氛下,CeO2表面氧空位吸附O2分子,形成活性氧物种,参与CO催化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CO ceo2(111)表面 氧化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Cu_x(x=1-4)团簇在CeO_2(111)表面的吸附(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宗献 谢罗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1-857,共7页
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Cu团簇(Cux,x=1-4)在CeO2(111)表面的吸附.研究发现当团簇比较小时(x=2,3),倾向于平铺表面;当x=4时,Cu团簇在CeO2(111)表面以三维的四面体结构吸附较为稳定,从Cu 3d到Ce 4f的电荷转移使Cu团簇... 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Cu团簇(Cux,x=1-4)在CeO2(111)表面的吸附.研究发现当团簇比较小时(x=2,3),倾向于平铺表面;当x=4时,Cu团簇在CeO2(111)表面以三维的四面体结构吸附较为稳定,从Cu 3d到Ce 4f的电荷转移使Cu团簇带正电荷.由二维的菱形结构到三维的四面体结构的转变势垒为1.05 eV,并且其中一个Cu原子直接迁移到另外三个Cu原子的空位顶部的转变路径比较有利.在Cu团簇与CeO2的相互作用过程中,Cu-O和Cu-Cu相互作用的竞争最终决定了Cu团簇在CeO2上的形貌.这种CeO2(111)负载的带正电的三维Cu团簇将对水分解,进而对水煤气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Cu团簇 吸附 Cux/ceo2(111)
下载PDF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汞在CeO_2(111)表面的吸附 被引量:1
3
作者 陆玉 张秋香 +2 位作者 周小亮 陆洪彬 许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9-563,574,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Hg、HgCl、HgCl_2在CeO_2(111)表面的吸附构型、吸附能和态密度。结果表明,Hg在CeO_2(111)表面属于弱化学吸附。HgCl与CeO_2(111)表面为强化学吸附,是反应的重要中间体。HgCl_2在CeO_2(111)表面是物理吸附,易发...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Hg、HgCl、HgCl_2在CeO_2(111)表面的吸附构型、吸附能和态密度。结果表明,Hg在CeO_2(111)表面属于弱化学吸附。HgCl与CeO_2(111)表面为强化学吸附,是反应的重要中间体。HgCl_2在CeO_2(111)表面是物理吸附,易发生解离,脱除。氯对于汞的吸附和氧化产生较强的影响,这与实验结果相一致。基于计算结果,得到汞在CeO_2(111)表面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111)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下载PDF
CeO_2(111)和CeO_2(100)的界面调控合成及在Pt(111)上的结构转变(英文)
4
作者 张毅 冯卫 +1 位作者 杨帆 包信和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4-213,共10页
氧化铈基催化材料在催化反应中存在显著的晶面效应,为了在分子尺度上理解其催化化学,需要可控合成具有明确表面结构的氧化铈.因此,我们研究了Pt(111)上氧化铈纳米结构和薄膜的生长.人们通常使用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来解释Pt/Ce... 氧化铈基催化材料在催化反应中存在显著的晶面效应,为了在分子尺度上理解其催化化学,需要可控合成具有明确表面结构的氧化铈.因此,我们研究了Pt(111)上氧化铈纳米结构和薄膜的生长.人们通常使用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来解释Pt/CeO_x催化剂上的催化过程,然而对于Pt与CeO_x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仍旧缺乏原子尺度上的了解.我们的结果表明, Pt与氧化铈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氧化铈的表界面结构,这可能会进而影响Pt/CeO_x催化剂的性质.在Pt(111)上生长的氧化铈薄膜通常暴露CeO_2(111)表面.我们发现Pt(111)表面厚度在三层以内的氧化铈薄膜,其结构是高度动态且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而变化的,这种动态结构变化可归因于Pt和氧化铈间的界面电子作用.当氧化铈薄膜的厚度增大到三层以上,其负载的氧化铈团簇开始表现出迥异于三层以下氧化铈纳米岛的优异的热稳定性,表明Pt与CeO_x之间的界面电子作用主要影响厚度在三层以内的氧化铈纳米结构.采用常规的反应沉积方法难以获得完全覆盖Pt(111)衬底的规整氧化铈薄膜,而我们通过采取一种两步的动力学限制生长方法,制备出了完全覆盖Pt(111)衬底的氧化铈薄膜.对于Pt(111)上厚度约为3-4层的氧化铈薄膜,在超高真空中于1000 K退火会导致氧化铈薄膜表面形成CeO_2(100)结构.这是因为高温还原促进了c-Ce_2O_3(100)缓冲层的形成,该缓冲层被Pt的界面电子转移以及相匹配的超晶格所稳定,并进一步成为顶层CeO_2(100)结构生长的模板.进一步在900 K的氧气中处理则可将薄膜CeO_2(100)表面完全转变为CeO_2(111)表面.因此, Pt(111)上氧化铈纳米岛和薄膜所展现的结构动态变化是由Pt-CeO_x界面作用与氧化铈层间作用相互竞争所决定.本研究提供了对氧化铈负载Pt催化剂的原子级理解,虽然Pt/CeO_2催化剂活性增强的原因常被简单归结于界面强相互作用,我们的研究在原子尺度上进一步表明Pt/CeO_2在还原条件下易形成界面Ce_2O_3层.此外,本研究提供了不同晶面二氧化铈模型催化剂的构筑方法,可将对氧化铈晶面效应和Pt/CeO_x催化剂的研究推进到分子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作用 Pt/ceox催化剂 ceo2(111) ceo2(100) c-Ce2O3(100)
下载PDF
CeO2/Pt(111)反向催化剂结构和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5
作者 郑珠媛 王栋 +2 位作者 张毅 杨帆 龚学庆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60-1368,共9页
铈基材料因其独特的Ce^4+/Ce^3+转化性质而广泛运用于非均相催化反应中.尽管在实验和理论上对纯净二氧化铈表面的物理和/或化学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与二氧化铈有关的界面结构和反应性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其中,已有报道表明,氧化... 铈基材料因其独特的Ce^4+/Ce^3+转化性质而广泛运用于非均相催化反应中.尽管在实验和理论上对纯净二氧化铈表面的物理和/或化学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与二氧化铈有关的界面结构和反应性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其中,已有报道表明,氧化铈/金属反向催化剂相较于氧化铈、金属或者金属/氧化铈负载材料能明显提高CO催化氧化和水汽转化等反应活性.然而多数前期研究并没有从理论上给出合理解释,同时也并未说明反向催化剂中氧化铈结构(层数)和性质的关系.可以预见,因受到金属基板的影响,二氧化铈表面的物化性质,如氧空位形成能、电子分布、催化活性等必然会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库伦作用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DFT+U)计算,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厚度的Ce O2/Pt(111)反向催化剂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催化CO氧化的性能.本文首先在Pt(111)载体上明确了单层Ce O2(111)的最佳结构,然后研究随着二氧化铈厚度增加,各复合结构界面热力学稳定性、几何结构和电荷性质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首先,单层Ce O2/Pt(111)比双层和三层Ce O2/Pt(111)复合结构在界面处表现出更强的相互作用,并且其强度与界面结合结构密切相关,如界面O–Pt键的数量及其长度等;其次,氧化铈板层和Pt基板之间的接触会显著影响界面处一个氧化铈层和两个金属层内的电子分布,使氧化铈外暴露表面的氧空位形成能降低~0.3 e V,而界面氧空位形成能则显著降低1.3-1.8 e V,并且当表面上沉积≥2个氧化铈层时,氧化铈/铂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会趋向收敛;最后,通过计算单层Ce O2/Pt(111),单层Ce O2和模拟体相结构的三层Ce O2(111)表面上的CO氧化过程,结果表明三者均遵循Mvk机理,并且关键步骤OC…Os偶联的反应能垒分别是0.45,0.33和0.61 e V,表明三者的活性趋势为ML Ce O2>ML Ce O2/Pt(111)>TL Ce O2(111).综合考虑到单层Ce O2/Pt(111)界面处适度的二氧化铈-铂相互作用,一方面可以极大提高复合材料热力学稳定性,另一方面还成功保留了单层二氧化铈的优异催化活性,因此单层Ce O2/Pt(111)复合材料从理论上认为是一种优异的CO氧化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Pt(111)反向催化剂 界面结构 氧空位 CO氧化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Coadsorption of gold with chlorine on CeO_2(111) surfaces:A first principles study
6
作者 路战胜 赫丙玲 +1 位作者 马东伟 杨宗献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350-356,共7页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hlorine on the Au/ceria catalysts,the adsorption of gold or chlorine and their coadsorpiton on the stoichiometric and partially reduced CeO2(111) surfaces are studied from the first p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hlorine on the Au/ceria catalysts,the adsorption of gold or chlorine and their coadsorpiton on the stoichiometric and partially reduced CeO2(111) surfaces are studied from the first principles.It is found that the adsorption of Au i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y the chlorine preadsorption on the stoichiometric CeO2(111) surface;while on the partially reduced CeO2(111) surface,the preadsorbed chlorine inhabits the oxygen vacancy(which is the preferred adsorption site for gold),leading to a CeOCl phase and the dramatical weakening of the Au adsorption.Therefore,chlorine on the CeO2(111) surface can affect the Au adsorption thus the activity of the Au/CeO2 cataly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 adsorption CHLORINE ceo2 111 first principles study
下载PDF
过渡金属掺杂铈中晶格氧的活化
7
作者 Ya-Qiong Su Long Zhang +1 位作者 Valery Muravev Emiel J.M.Hensen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7-984,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在铈表面掺杂的过渡金属(TM)离子对表面晶格氧原子活化的影响.为此,测定了经TM离子修饰的CeO2最稳定(111)表面终端的结构和稳定性.除了保持八面体氧配位的锆和铂掺杂剂外, TM掺杂剂在取代表面Ce离子时更倾向...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在铈表面掺杂的过渡金属(TM)离子对表面晶格氧原子活化的影响.为此,测定了经TM离子修饰的CeO2最稳定(111)表面终端的结构和稳定性.除了保持八面体氧配位的锆和铂掺杂剂外, TM掺杂剂在取代表面Ce离子时更倾向于正方形平面配位.除了Pt(1.14 eV)和Zr(正方形平面配位不稳定)外,所有TM掺杂剂的表面结构从八面体到正方形平面都很容易.通常,四价TM阳离子的离子半径比Ce^4+的小得多,从而导致了显著的拉伸应变晶格,并解释了氧空位形成能量的降低.除Zr外,当产生一个氧空位时,优先形成正方形平面结构.热力学分析表明, TM掺杂CeO2表面在典型环境催化条件下存在氧缺陷.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例子是锆掺杂CeO2(111)中的晶格氧容易活化,从而有利于CO氧化.研究结果强调了晶格氧活化的本质和TM掺杂剂在TM-铈固溶催化剂中的优选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格氧活化 过渡金属掺杂ceo2(111)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氧空位 正方形平面配位 配位转换 一氧化碳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