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太平洋沿海石斑鱼属鱼类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梁日深 唐丰寿 +6 位作者 何浩斌 汪健 李江涛 李清清 陈轶之 林蠡 张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51-860,共10页
研究测定了分布于西太平洋沿海的35种石斑鱼属鱼类共142个个体线粒体基因COⅠ及核基因TMO-4C4标记序列,基于最大似然法与贝叶斯法构建分析了石斑鱼类分子系统进化关系。同时,探讨了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石斑鱼属鱼类物种鉴定中的有... 研究测定了分布于西太平洋沿海的35种石斑鱼属鱼类共142个个体线粒体基因COⅠ及核基因TMO-4C4标记序列,基于最大似然法与贝叶斯法构建分析了石斑鱼类分子系统进化关系。同时,探讨了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石斑鱼属鱼类物种鉴定中的有效性问题。结果显示:35种石斑鱼属鱼类COⅠ同源序列为636 bp,编码212个氨基酸,TMO-4C4同源序列为486 bp,编码162个氨基酸,在COⅠ基因中,种间遗传距离在0.030—0.202,平均遗传距离为0.143,物种间遗传距离均大于Hebert推荐的物种鉴定最小种间遗传距离0.020(2%)。种内遗传距离0.000—0.008,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的48倍,显著大于种内平均遗传距离,表明COⅠ基因可作为石斑鱼属物种鉴定的有效条形码基因。基于COⅠ及TMO-4C4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上,35种石斑鱼主要形成2个主要类群,类群Ⅰ由细点石斑鱼(Epinephelus cyanopodus)和蓝棕石斑鱼(Epinephelus multinotatus)等22种石斑鱼聚成,类群Ⅱ由吊桥石斑鱼(Epinephelus morrhua)和小点石斑鱼(Epinephelus epistictus)等13种石斑鱼组成。部分存在同种异名争议的种类如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褐石斑鱼(Epinephelus bruneus)和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马拉巴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经COⅠ及TMO-4C4序列差异及进化分析,均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结果支持近期的分类研究,云纹石斑鱼/褐石斑鱼和斜带石斑鱼/马拉巴石斑鱼均为独立的物种,并非同种异名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属 DNA条形码 cOⅠ tmo-4c4 系统进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