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三阴性乳腺癌与纤维腺瘤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李秋枫 冯业平 +2 位作者 李辉丽 李香玉 黄振秀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万宁市人民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50例TNBC患者,将其纳入TNBC组,另选取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为...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万宁市人民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50例TNBC患者,将其纳入TNBC组,另选取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纤维腺瘤的50例患者纳入纤维腺瘤组。所有患者在行超声检查前均未经任何临床干预,且分别采用UE和CDFI检测,评价其病变区组织软硬程度、彩色血流及弹性评分等。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UE和CDFI对TNBC和纤维腺瘤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影像学特征显示,TNBC组多表现为病灶区域边缘毛刺征,后方回声衰减和高回声晕,且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纤维腺瘤组多表现为病灶区域边界清晰,病灶形态规则,无微小钙化。UE检测诊断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82.14%,准确率为86.00%;CDFI诊断灵敏度为73.08%,特异度为75.00%,准确率为74.00%;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4.23%,特异度为95.83%,准确率为96.00%,其检测效能高于单项检测。结论:UE鉴别诊断TNBC与纤维腺瘤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不高,与CDFI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鉴别诊断特异度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TNBC) 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 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 组织软硬程度
下载PDF
乙酰化STAT3诱导的DIRAS2缺失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2
作者 张丽芬 王璐 +3 位作者 赵琳 罗敏娜 邵珊 顾珊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1-747,共7页
目的探讨乙酰化STAT3对DIRAS2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数据库查询、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分析TNBC组织和细胞中DIRAS2和乙酰化STAT3的表达水平。选取TNB... 目的探讨乙酰化STAT3对DIRAS2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数据库查询、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分析TNBC组织和细胞中DIRAS2和乙酰化STAT3的表达水平。选取TNBC细胞系MDA-MB-231和SUM159,通过慢病毒或质粒构建DIRAS2过表达及STAT3野生或Lys685位点突变的细胞株。利用CCK-8实验评估DIRAS2和STAT3乙酰化对TNBC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ting、焦磷酸测序、ChIP和IP技术研究乙酰化STAT3对DIRAS2表达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结果DIRAS2在TNBC组织和细胞中表达较低。焦磷酸测序分析发现,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相比,TNBC细胞中DIRAS2启动子区域的CpG岛甲基化水平升高,并促进癌细胞增殖。此外,TNBC细胞中STAT3的乙酰化程度增加,而DIRAS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随着STAT3乙酰化的增加而发生改变。ChIP和IP实验表明,乙酰化STAT3可与DIRAS2启动子结合,而STAT3 Lys685位点突变会破坏STAT3与DNMT1的相互作用。结论在TNBC中,乙酰化STAT3通过招募DNMT1诱导DIRAS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从而导致DIRAS2表达缺失和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TNBC) 乙酰化STAT3 DIRAS2 甲基化 增殖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余甘子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潜在机制
3
作者 蓝荫香 邱秀梁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余甘子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及通路,以期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TCMSP数据库获得余甘子化学成分及相关靶标,利用GeneCards和DisGeNET搜索与T...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余甘子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及通路,以期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TCMSP数据库获得余甘子化学成分及相关靶标,利用GeneCards和DisGeNET搜索与TNBC相关的靶基因,采用Venny图映射取两者的交集,得到余甘子作用于TNBC的预测靶基因;然后利用STRING、GO和KEGG通路富集对交集的靶基因进行分析;通过分子对接验证化合物与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最终得到余甘子有效活性成分12种,余甘子调控TNBC的靶点32个;GO富集分析得到1 563个生理过程;功能富集分析表明,余甘子通过PI3K-Akt、MAPK、HIF-1等信号通路发挥其抗TNBC的潜在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山奈酚和β-谷甾醇等6种活性化合物与所选12个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力。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了余甘子治疗TNBC可能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为其后续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TNBC 余甘子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浸润密度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杨柳 桂星星 +3 位作者 陈月霞 夏云 周国凤 瞿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8期3468-3474,共7页
目的:通过检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浸润密度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来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1例我... 目的:通过检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浸润密度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来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1例我院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使用抗体CD66b作为TANs的标记物,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NBC肿瘤组织内TANs浸润和PD-L1表达的情况。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或Spearman等级相关分别分析TANs浸润密度和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TNBC肿瘤组织内TANs浸润密度与PD-L1阳性表达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曲线对TNBC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TANs高浸润密度与高Ki67增殖指数、高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0.05)。PD-L1表达与高Ki67增殖指数及高组织学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TNBC中TANs的浸润密度与PD-L1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TANs浸润密度和PD-L1表达均与TNB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TNBC肿瘤组织内TANs浸润密度和PD-L1表达与多项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这提示TANs及PD-L1可作为TNBC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并为探索TNBC免疫治疗潜在靶点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 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 三阴性乳腺癌(TNBC) 肿瘤微环境(TME) 无进展生存期(PFS)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诊断、分子分型和治疗的进展
5
作者 白玉杰 孙佳宁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1-9,共9页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侵袭性乳腺癌亚型,通常以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为特征,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与其他分子表型相比,TNBC通常与高恶性和不良预后相关。在DNA水平上整合组学知识...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侵袭性乳腺癌亚型,通常以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为特征,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与其他分子表型相比,TNBC通常与高恶性和不良预后相关。在DNA水平上整合组学知识,进一步扩大了对乳腺癌的生物学认识,这是临床上三阴性肿瘤的迫切需求。由于缺乏明确的靶点和有限的治疗干预措施,细胞毒性药物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是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最近的发展表明,TNBC具有特殊的分子分类和生物标志物,这为从基本的细胞毒性化疗发展到扩大靶向治疗领域提供了可能性。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TNBC分子亚型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针对免疫检查点和不同靶点的药物,如抗体–药物偶联物等。这些疗法为TNB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本文在对TNBC进行分析和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了免疫治疗与新的治疗组合,为今后TNBC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is an aggressive subtype of breast cancer that is typically characterized by a lack of estrogen receptor (ER), progesterone receptor (PR), an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 and accounts for approximately 15% to 20% of all breast cancers. TNBC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high malignancy and poor prognosis compared to other molecular phenotypes. Integrating omics knowledge at the DNA level further expands the bi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breast cancer, which is urgently needed in the clinical setting of triple-negative tumors. Due to the lack of clear targets and limite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cytotoxic drugs have been the mainstay of treatment in the past decades. However, recent developments have shown that TNBC has a specific molecular classification and biomarkers, which opens up the possibility of moving from basic cytotoxic chemotherapy to expanding the field of targeted therap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eepening of research on the molecular subtypes of TNBC, drugs targeting immune checkpoints and different targets, such as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have emerged. These therapies provide new hope for the treatment of TNBC.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TNBC,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immunotherapy and new treatment combination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cise treatment of TNBC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TNBC) 基因组学 分子分型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抗体–药物偶联物
下载PDF
新疆地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单美慧 李鸿涛 +3 位作者 罗琳 姚雪梅 马斌林 马静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63-68,73,共7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3月一2009年9月期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319例可手术I^ID期TNBC和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3月一2009年9月期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319例可手术I^ID期TNBC和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搜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月经及生育状况、病理资料、治疗情况并进行随访,分析TNBC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特征。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生存分析使用Log-rank检验。结果319例乳腺癌患者共随访9〜8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2个月。其中TNBC共103例,Luminal型乳腺癌共216例。与Luminal型乳腺癌相对比,TNBC病理结果为单一成分比混合成分更常见(P=0.025),其中髓样癌更多为TNBC(P=0.000)o TNBC中原发肿瘤大于T1的患者多于T1患者(P=0.036),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中Ki-67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nm23表达为阴性者较多(P=0.006)。TNBC和Luminal型乳腺癌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分别是91.1%和96.7%,5年OS分别为86.9%和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o TNEC和Luminal型乳腺癌3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分别是79.9%和92.5%,5年DFS分别为76.0%和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影响TNBC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族别、nm23的表达情况和病期(P V0.05)。结洽TNBC具有病理成分单一,肿瘤体积大,nm23表达缺失,无病生存率较低,在维吾尔族中更易复发和转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BC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抑癌基因PTEN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判断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陈亮 戴殿禄 +1 位作者 崔国忠 丁明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67-2670,共4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0例TNBC及48例TNBC癌旁乳腺组织中PTEN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建立Cox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PTEN在TNBC中的表达率为37.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0例TNBC及48例TNBC癌旁乳腺组织中PTEN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建立Cox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PTEN在TNBC中的表达率为37.7%,在癌旁乳腺中的表达率为87.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乳腺癌家族史及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法绘制的生存曲线显示,PTEN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DFS及OS明显优于PTEN蛋白低表达组患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临床分期、PTEN表达及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四项指标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仅临床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情况两项指标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TEN的表达缺失可能与TNB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相关性,提示PTEN的表达可能成为TNBC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TNBC) PTEN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E-cadherin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志强 王文胜 +4 位作者 师丙帅 赵爱国 李帅 范军朝 张双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714-171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E-钙黏素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及其在三阴性组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共18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49例、Luminal B型4...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E-钙黏素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及其在三阴性组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共18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49例、Luminal B型41例、HER-2阳性型44例,三阴性组(TNBC)54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E-cadherin在TNBC中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并随访54例TNBC患者3年复发或转移率及PFS。结果:乳腺癌中E-cadherin阳性率为52.13%,Luminal A型组阳性率为63.27%、Luminal B型组阳性率为63.41%、HER-2阳性组阳性率为43.18%及TNBC组为42.59%,四组间阳性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9,P<0.05)。TNBC与HER-2阳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χ~2=0.003,P>0.05),而TNBC组阳性率较Luminal A型组和Luminal B型组均明显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42.59%vs 63.27%,χ~2=4.40,P<0.05,42.59%vs 63.41%,χ~2=4.05,P<0.05);TNBC中E-cadherin阳性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与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状态及Ki67负相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总体3年复发或转移率高达55.56%,无病生存率为44.44%。E-cadherin阳性组复发转移率为39.13%,E-cadherin阴性组复发转移率为67.7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5),3年无疾病进展时间(PFS)E-cadherin阳性组明显优于阴性组(P<0.05)。结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E-cadherin表达不同,E-cadherin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分期及浸润转移呈负相关,对预测3年复发转移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分型 乳腺癌 E-CADHERIN TNBC
下载PDF
ERK-1和p27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秦景云 王蕾 +2 位作者 牛丽辉 李兰梅 苏钰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2496-2498,共3页
目的:检测三阴乳腺癌(TNBC)组织中ERK-1和p27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TNBC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ERK-1和p27的表达情况。结果:TNBC组织中ERK-1和p27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其表达率分别为55.36%(31/56)和... 目的:检测三阴乳腺癌(TNBC)组织中ERK-1和p27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TNBC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ERK-1和p27的表达情况。结果:TNBC组织中ERK-1和p27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其表达率分别为55.36%(31/56)和30.36%(17/56),分别高于和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56例TNBC组织中,ERK-1和p27蛋白在组织学分级G3级表达率高于G1+G2级(P<0.05),ERK-1的病理分期III期的表达率高于I-II期(P<0.05),ERK-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类型无关(P>0.05),而p27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ERK-1和p27在TNBC中分别呈高表达和低表达,提示ERK-1、p27与TNB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ERK-1 P27 免疫组化 TNBC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CCR4和CCR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祥锦 张茂泉 +3 位作者 张惠灏 朱有志 吴坤琳 张德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0-584,共5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CC族趋化因子受体4(ccchemokine receptor 4,CCR4)和CCR7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TNBC、HER-2过表达型乳...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CC族趋化因子受体4(ccchemokine receptor 4,CCR4)和CCR7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TNBC、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TNBC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3组,各38例)和管腔型乳腺癌组织(40例)中CCR4和CCR7的表达。结果在TNBC组织中,CCR4和CCR7的表达率分别为47.4%(18/38)和50%(19/38),与非TN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04)。CCR4表达与TNBC肿瘤直径(P=0.023)、腋窝淋巴结转移(P=0.006)、肿瘤分期(P=0.016)和远处转移(P=0.028)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CR4表达与TNBC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相关(P=0.018)。CCR7表达和TNBC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8),而与TNBC患者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survival,DFS)和OS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是TNBC患者DF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25),而CCR4是TNBC患者O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22)。结论 TNBC中CCR4和CCR7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CCR4可作为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TNBC) CC族趋化因子受体4(CCR4) CC族趋化因子受体7(CCR7) 预后
下载PDF
长春瑞滨加醛氢叶酸和大剂量氟尿嘧啶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 被引量:3
11
作者 庞世权 陈茵 +3 位作者 余海清 吴江 林晓辉 张岚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4期75-76,79,共3页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NVB)加醛氢叶酸(CF)和大剂量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35例晚期TNB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NVB联合CF、大剂量5-FU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化疗后的有效率、...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NVB)加醛氢叶酸(CF)和大剂量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35例晚期TNB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NVB联合CF、大剂量5-FU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化疗后的有效率、毒副反应、疾病进展时间(TTP)、1年生存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74.29%,其中CR为5例,PR为21例,SD为5例,PD为4例,RP为26例。绝经前后有效率分别为40.00%、34.29%;浸润性导管癌和小叶癌有效率分别为42.85%、31.43%;转移灶单个和多个有效率分别为62.85%、8.57%;既往治疗包含紫杉类和不含紫杉类有效率均为37.14%。主要副作用有白细胞下降和口腔溃疡,其中白细胞下降总发生率为60.00%,口腔溃疡总发生率为74.29%,毒副反应大多为Ⅱ~Ⅲ级,在病患可承受范围内,疾病进展时间为(9.5±2.3)个月、1年生存率为(76.36±8.21)%。结论 NVB联合CF、大剂量5-FU治疗TNBC能提高有效率以及患者生存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BC 长春瑞滨 醛氢叶酸 氟尿嘧啶 晚期
下载PDF
西黄胶囊治疗术后化疗后三阴乳腺癌3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毛丹 黄立中 +4 位作者 周春花 冯磊 吕宇 张旻昱 张慧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4期155-157,共3页
目的:观察西黄胶囊治疗术后化疗后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2组患者均手术及化疗后进行定期复查及随访。对照组不施加针对性治疗;治疗组加用西黄胶囊治疗。定期复查,观察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及局部... 目的:观察西黄胶囊治疗术后化疗后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2组患者均手术及化疗后进行定期复查及随访。对照组不施加针对性治疗;治疗组加用西黄胶囊治疗。定期复查,观察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及局部复发转移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生存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生存质量改善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5年复发率、转移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西黄胶囊治疗术后化疗后三阴乳腺癌患者,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效预防复发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TNBC) 手术 化疗 西黄胶囊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三阴乳腺癌组织中p57和ki67的表达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亚男 孙冬霞 王蕾 《西部医学》 2013年第5期654-656,共3页
目的研究三阴乳腺癌组织(TNBC)中p57、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乳腺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石蜡切片中p57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各蛋白分子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 目的研究三阴乳腺癌组织(TNBC)中p57、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乳腺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石蜡切片中p57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各蛋白分子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TNBC组织中p57和ki67表达定位于细胞核。①56例TNBC组织中p57、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32.14%(18/56例)和71.43%(40/56例),分别低于和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②p57和ki67的表达与TNBC的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原发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大小、病理类型无关(P>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 p57和ki67表达与TNBC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TNB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P57 KI-67 免疫组化 TNBC组织芯片技术
下载PDF
郭勇应用中医药治疗辅助期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经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丽丹 郑贤炳 +1 位作者 邹建华 郭勇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2期99-101,共3页
郭勇教授系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会员。郭老师运用中医药治疗辅助期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 郭勇教授系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会员。郭老师运用中医药治疗辅助期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cancer,TNBC)取得显著疗效。笔者有幸师跟师随诊,受益颇多,现将其中医药治疗辅助期TNBC的经验归纳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BC 辅助期 中医药 郭勇 临床经验
下载PDF
LETM1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吕金燕 王刚 +2 位作者 王若雨 朱金明 姜佳宁 《癌症进展》 2018年第11期1404-1407,共4页
目的探讨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TM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TNBC患者的TNBC组织标本,另选取同期100例导管原位癌患者的导管内原位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 目的探讨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TM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TNBC患者的TNBC组织标本,另选取同期100例导管原位癌患者的导管内原位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LETM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LETM1蛋白表达与TNB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TNBC组织中LETM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导管内原位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导管内原位癌组织中LETM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组织学分级为Ⅱ~Ⅲ级、临床分期为Ⅲ期、有淋巴结转移的TNBC患者的LETM1蛋白中等-强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组织学分级为Ⅰ级、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绝经状态、肿瘤直径和p53表达情况的TNBC患者的LETM1蛋白中等-强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绝经后、组织学分级为Ⅱ~Ⅲ级、有淋巴结转移、LETM1蛋白表达为中等-强阳性的TNB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均短于年龄﹤50岁、绝经前、组织学分级为Ⅰ级、无淋巴结转移、LETM1蛋白表达为阴性+弱阳性的TNB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和LETM1蛋白强阳性表达是影响TNB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LETM1蛋白可作为临床上判断TNBC恶性程度的指标,是影响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TNBC预后预测的指标,有望成为TNBC潜在的生物学指标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 TNBC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AIF1L低表达及其抑制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常志坤 闫立果 +1 位作者 王丹丹 段倞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4096-4102,共7页
目的:探究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样(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1 like,AIF1L)的表达及其对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分别选取132例乳腺癌组织和39例... 目的:探究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样(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1 like,AIF1L)的表达及其对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分别选取132例乳腺癌组织和39例癌旁组织标本以及TNBC细胞系MDAMB231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验证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AIF1L表达情况。通过构建过表达AIF1L腺病毒载体转染MDAMB231细胞系,采用MTT实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细胞伸展实验分别检测AIF1L对TNB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伸展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IF1L对FAK-RhoA信号通路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探究其分子作用机制。结果:乳腺癌组织中AIF1L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TNBC组织中AIF1L阳性表达率最低。AIF1L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伸展能力。AIF1L抑制FAK-RhoA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活性,逆转癌细胞EMT表型。结论:AIF1L在TNBC组织中极低表达,对TNBC细胞生物学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FAK-RhoA信号通路和(或)EMT相关通路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BC AIF1L 生物学功能 分子机制
下载PDF
2010年乳腺癌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耿翠芝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53-55,共3页
乳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始终是肿瘤研究的热点,原因在于:近年来,全球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没有明显下降,反而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次,作为实体肿瘤的乳腺癌位置浅表、易于观察治疗效果,始终是实体肿瘤治疗研究中的先锋。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三阴乳腺癌 保乳手术 TNBC 2010
下载PDF
Aberrant Vimentin Methylation Is Characteristic of Breast Cancer 被引量:1
18
作者 F. I. Dwedar G. I. Khalil +1 位作者 S. A. Nayer A. Farouk 《Advances in Breast Cancer Research》 2016年第4期150-162,共14页
Background: Epigenetic mechanisms including DNA methylation are key regulators of gene activity and may play key roles in carcinogenesis through cumulative activation and inactivation of oncogenes, tumor suppressor ge... Background: Epigenetic mechanisms including DNA methylation are key regulators of gene activity and may play key roles in carcinogenesis through cumulative activation and inactivation of oncogenes, tumor suppressor genes, and other genes. Increased vimentin gene expression has been reported in various tumor cell lines and tissues including breast cancer. In addition, methylation of the vimentin gene was described as a marker in several malignant tumors.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existence of a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thylation state of the vimentin gene and its prognostic valu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vimentin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serum. Patients and Methods: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the vimentin gene was examined in primary infiltrating ductaltumors and the surrounding normal tissues derived from 50 breast cancer patients enrolled for either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or conservative breast surgery using quantitative 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MSP), serum vimentin levels were determined using ELISA,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ethylation status an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indings was evaluated. Results: Out of 50 breast cancer patients, 18 (36%) exhibited positive methylation of vimentin gene while 32 (64%) exhibited negative vimentin genemethylation in their tumors. Subsequently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vimentin genemethylation score.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negative vimentin methylation, and both serum vimentin protein level (p 0.001) and the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subtype (TNBCs) (p = 0.004). Using 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analysis, a cut off value of <0.49 was set for the negative vimentin methylation scor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early and late stage breast cancer, and the ROC curve showed an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of 0.684 (p = 0.029). Conclusion: Our study showed that the vimentin gene is frequently hypomethylated in breast cancer tissues, and that negative methylation status is always associated with high serum vimentin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Also we reported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negative vimentin methylation and TNBC subtype which is known to have an aggressive clinical course.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might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novel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However, further studies with larger sample size are needed to validate these observ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Methylation Breast Cancer VIMENTIN EPIGENETIC tnbcs
下载PDF
BRCA1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泰 张思明 +1 位作者 朱文标 范苑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80-84,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PubMed、西文生物医学、万方、维普以及CNKI检索平台对相关文献进行检... 目的研究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PubMed、西文生物医学、万方、维普以及CNKI检索平台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设置检索年限范围为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整理公开发表于该期间的关于TNBC患者BRCA1表达与预后情况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使用Review Manager 5.3对符合标准的研究结果进Meta分析。结果本文共纳入文献18篇,涵盖患者19802人(TNBC患者3431人;non-TNBC患者16371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TNBC患者群体BRCA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on-TNBC患者群体(OR=1.85,95%CI:1.55~2.21,P=0.001);TNBC患者群体中,淋巴结转移(+)的群体BRCA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淋巴结转移(-)患者(OR=0.61,95%CI:0.44~0.86,P=0.02);TNBC患者中,TNM分期TI^TII期患者群体BRCA1阳性表达率高于TIII^TIV期患者(OR=2.75,95%CI:1.42~7.47,P=0.03);TNBC患者五年生存率与BRCA1的表达水平无关(OR=0.92,95%CI:0.60~1.41,P=0.39)。结论与non-TNBC患者相比,BRCA1在TNBC患者中高表达,提示BRCA1可能是影响TNBC患者淋巴结转移和肿瘤TNM分期等预后指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BC BRCA1 META分析
下载PDF
PD-L1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关系探究
20
作者 林伟 陈仲辉 +3 位作者 李金秋 李魁 方建禅 陈宇 《莆田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55-60,共6页
探讨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临床病理的相关性,为TNBC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提供参考。收集我院88例经病理确诊为TNBC患者的病理组织,利用PD-L1抗体检测试... 探讨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临床病理的相关性,为TNBC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提供参考。收集我院88例经病理确诊为TNBC患者的病理组织,利用PD-L1抗体检测试剂,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将TNBC病理组织制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PD-L1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88例TNBC患者中,共检出23例(26.1%)PD-L1阳性。PD-L1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和肿瘤大小、发生部位、脉管瘤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Ki-67、身体质量指数(BMI)无统计学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高组织学分级和角蛋白5/6(CK5/6)表达有着显著相关(P<0.05)。结果表明,PD-L1表达一定程度上与TNBC患者的预后相关,但在预测预后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BC PD-L1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