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PEX卫星高度计有效波高数据分析与极值统计预报 被引量:6
1
作者 纪永刚 张杰 杨永增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33,共9页
利用 TOPEX卫星高度计测量的有效波高资料 ,对中国近海 9个海域进行卫星高度计的 C,Ku两波段测量值的比较分析与处理 ,得出合理的有效波高数值。利用三参数 Weibull分布 ,以渤海海域、上海附近海域和南海东部海域作为特定区进行有效波... 利用 TOPEX卫星高度计测量的有效波高资料 ,对中国近海 9个海域进行卫星高度计的 C,Ku两波段测量值的比较分析与处理 ,得出合理的有效波高数值。利用三参数 Weibull分布 ,以渤海海域、上海附近海域和南海东部海域作为特定区进行有效波高的极值统计预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BULL分布 卫星遥感技术 topex卫星高度计 有效波高 数据分析 极值统计预报
下载PDF
海洋卫星测高技术和海洋地形试验TOPEX卫星计划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晓军 黄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7年第6期528-534,共7页
TOPEX卫星是目前精度最高的海洋测高卫星,利用SLR技术确定的TOPEX卫星轨道径向精度达到2.8cm,这使它可以有效地监测全球的海洋地形。TOPEX卫星主要用于全球的海面变化和洋流研究。利用TOPEX资料可以得到... TOPEX卫星是目前精度最高的海洋测高卫星,利用SLR技术确定的TOPEX卫星轨道径向精度达到2.8cm,这使它可以有效地监测全球的海洋地形。TOPEX卫星主要用于全球的海面变化和洋流研究。利用TOPEX资料可以得到新的地球引力场、海洋大地水准面和海潮模型。计算出全球海平面变化,监测到Kelvin波和Rossby波,发现海面变化和海温之间存在强的相关性。另外,还介绍了有关TOPEX卫星在进行摆动漂移改正时出现的错误,这一错误影响了根据TOPEX早期数据得到的海平面变化的结果,但对其它方面的研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topex卫星 海洋学 海洋测量
下载PDF
TOPEX卫星测高资料监测平均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黄珹 董晓军 吴宏秋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1996年第17期46-51,共6页
利用头两年的TOPEX卫星测高资料初步测定了全球平均海平面和上海邻近海域海平面上升速率分别为1.6mm/yr和21mm/yr,这与验潮站资料测得的结果相近,而且比后者有更高的精度。
关键词 卫星测高技术 topex海洋卫星 海平面变化 精度 验潮站
下载PDF
利用TOPEX卫星测高技术监测1997年度El Nino过程 被引量:4
4
作者 董晓军 黄城 +1 位作者 郑大伟 吴宏秋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9期2062-2064,共3页
ElNino事件期间 ,全球的海洋和大气都会出现大范围的异常变化 ,1 997年初开始了一次强ElNino事件 .利用TOPEX卫星的高精度海洋测高数据可以观测到这次ElNino期间海面高度的变化 ,并为研究ElNino的形成和发展机制以及对全球气候影响提供... ElNino事件期间 ,全球的海洋和大气都会出现大范围的异常变化 ,1 997年初开始了一次强ElNino事件 .利用TOPEX卫星的高精度海洋测高数据可以观测到这次ElNino期间海面高度的变化 ,并为研究ElNino的形成和发展机制以及对全球气候影响提供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ex卫星 厄尔尼诺现象 卫星测高技术
原文传递
利用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资料监测全球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32
5
作者 董晓军 黄珹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6-272,共7页
本文利用 1 993年 1月至 1 999年 5月的 TOPEX/ Poseidon卫星测高数据计算了全球海平面变化。海平面模型误差和不恰当的加权方法都会影响全球海平面序列的周年变化 ,潮汐模型误差对于季节性变化有明显的影响。利用两个高度计计算的海平... 本文利用 1 993年 1月至 1 999年 5月的 TOPEX/ Poseidon卫星测高数据计算了全球海平面变化。海平面模型误差和不恰当的加权方法都会影响全球海平面序列的周年变化 ,潮汐模型误差对于季节性变化有明显的影响。利用两个高度计计算的海平面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利用 TOPEX高度计和 Poseidon高度计得到的该时段全球平均海平面的变化率分别为2 .0 mm/ a和 -0 .5 mm/ a。与南方涛动指数的比较显示全球海平面的年际变化可能主要来自于 ENSO事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ex/Poseidon卫星 海平面 卫星测高
下载PDF
中国近海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海平面变化的CPCA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勇 许厚泽 詹金刚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用复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中国近海 TOPEX/ Poseidon卫星 6年的测高海平面变化资料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中国南海、黄海和东海的海平面变化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利用小波方法分析了主要主成分时间变化序列的时——频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 用复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中国近海 TOPEX/ Poseidon卫星 6年的测高海平面变化资料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中国南海、黄海和东海的海平面变化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利用小波方法分析了主要主成分时间变化序列的时——频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主要主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海洋环流相对应 ;南海、黄海和东海的海平面变化存在显著的年际和 2个月的非稳态振荡信号 ;南海具有较明显的半年周期信号 ,而黄海和东海的半年周期信号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变化 中国 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 复主成分分析 小波变换 黄海 东海
下载PDF
Topex-Poseidon卫星介绍 被引量:1
7
作者 庞之浩 常明媚 《航天器工程》 2003年第3期102-102,共1页
Topex-Poseidon卫星是美国与法国合作的海洋卫星。法国负责卫星的发射,并提供Po-seidon单频固态雷达测高计(SSALT)和多普勒卫星测轨与无线电定位系统(DORIS),美国提供卫星平台,一台双频雷达测高计、微波辐射计、激光后向反射器组件和实... Topex-Poseidon卫星是美国与法国合作的海洋卫星。法国负责卫星的发射,并提供Po-seidon单频固态雷达测高计(SSALT)和多普勒卫星测轨与无线电定位系统(DORIS),美国提供卫星平台,一台双频雷达测高计、微波辐射计、激光后向反射器组件和实验型GPS接收机,美国还负责卫星的飞行控制与数据接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ex—Poseidon卫星 海洋卫星 仪器舱 星载设备
下载PDF
用TOPEX/POSEIDON高度计数据研究南极绕极流流域海面高度的低频变化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琴 赵进平 何宜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6-266,共11页
采用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 1 993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海面高度数据 ,研究包含了整个南极绕极流流系 (40°— 6 0°S)的海面高度低频变化。首先采用EOF分解方法获取南大洋时空分布的主要模态 ,前 3个EOF模态分别... 采用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 1 993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海面高度数据 ,研究包含了整个南极绕极流流系 (40°— 6 0°S)的海面高度低频变化。首先采用EOF分解方法获取南大洋时空分布的主要模态 ,前 3个EOF模态分别占总方差的 2 4 .8%、1 3 .8%和 1 0 .7%。然后采用EMD方法分别分析了各个EOF模态的时间系数曲线的组成成分 ,对南极绕极流海域的各种时间尺度变化给出了清晰的描述 ,对于不同尺度变化所占的比例得到了定量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 ,EOF的各个模态不仅在形态上存在差异 ,而且具有相互独立的物理背景。EOF的第一模态主要体现了以太阳辐射冬夏差异形成的年周期变化 ,另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南极绕极流从 1 993— 2 0 0 0年海面的整体上升趋势。EOF的第二模态体现了陆地地形对南极绕极流的约束作用 ,同时也显示了ENSO过程对南极绕极流 ,特别是对南太平洋的海面高度变化的影响。EOF的第三模态则体现了南极绕极流对南大洋表面风场东西方向不均匀变化的响应。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绕极流流域 海面高度 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 经验正交函数 经验模态分解 时空分布
下载PDF
Estimates of global M_2 internal tide energy fluxes using TOPEX/POSEIDON altimeter data
9
作者 张艳伟 梁鑫峰 +1 位作者 田纪伟 杨丽芬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29-134,共6页
TOPEX/POSEIDON altimeter data from October 1992 to June 2002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global barotropic M2 tidal currents using long-term tidal harmonic analysis. The tides calculated agree well with ADCP data obtain... TOPEX/POSEIDON altimeter data from October 1992 to June 2002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global barotropic M2 tidal currents using long-term tidal harmonic analysis. The tides calculated agree well with ADCP data obtained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The maximum tide velocities along the semi-major axis and semi-minor axis can be computed from the tidal ellipse.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M2 internal tide vertical energy flux from the sea bottom is calculated based on a linear internal wave generation model. The global vertical energy flux of M2 internal tide is 0.96 TW, with 0.36 TW in the Pacific, 0.31 TW in the Atlantic and 0.29 TW in the Indian Ocean, obtained in this study. The total horizontal energy flux of M2 internal tide radiating into the open ocean from the lateral boundaries is 0.13 TW, with 0.06 TW in the Pacific, 0.04TW in the Atlantic, and 0.03 TW in the Indian Ocea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incipal lunar semi-diurnal tide Me provides enough energy to maintain the large-scale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of the oc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ex/POSEIDON altimeter M2 internal tide vertical energy flux horizontal energy flux
下载PDF
嵊泗地区风浪分布及其时间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红霞 范斌 +1 位作者 卢燕 华锋 《海岸工程》 2006年第1期23-28,共6页
通过对嵊泗地区实测波浪资料的分析,探讨了嵊泗地区的风浪分布形式。并且依据1992年12月至2002年8月的TOPEX卫星高度计资料给出了本地区长期有效波高的时间变化,为该地区海洋减灾防灾和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风浪分布 有效波高 topex卫星高度计资料
下载PDF
南海海面高度、动力地形和环流的周年变化——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李立 许金电 +2 位作者 靖春生 吴日升 郭小钢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78-986,共9页
用1993-1999年的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资料,分析了南海海面高度距平场(SSHA)的平均周年变化;结合历史水文资料,反演了多年平均的逐月海面动力地形;探讨了南海动力地形及其所反映的上层环流季节特征和演变规律.分析表明,南海大尺度环... 用1993-1999年的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资料,分析了南海海面高度距平场(SSHA)的平均周年变化;结合历史水文资料,反演了多年平均的逐月海面动力地形;探讨了南海动力地形及其所反映的上层环流季节特征和演变规律.分析表明,南海大尺度环流的周年演替可分为4个阶段.冬季(11-2月)南海环流表现为以北部气旋环流为主的气旋型双圈结构,相关的特征还包括吕宋海峡的黑潮入侵和加里曼丹岛西北外海的东北向离岸流,春季(3-4月)气旋型双圈结构解体,北部的气旋型环流依然维持,南部环流则向反气旋型演变,大尺度环流结构呈现偶极子特征.夏季(5-7月)和秋季(8-10月)海盆内部不存在明显封闭的大尺度环流,环流以西南-东北流向的季风急流为主要特征,但夏、秋流态有较大差别,5-7月季风急流贴中南半岛北上,在海南岛东南18°N附近沿地形折向东形成反气旋型弯曲,穿越南海后再折向东北.8-10月季风急流在13°N附近即离开中南半岛海岸进入海盆中部,其流态转变为气旋型.在春、夏、秋三季,黑潮的入侵都不明显.上述变化规律显示南海环流的动力调整在季风盛期过后就已经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年变化 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 南海 海面高度 动力地形 大洋环流 季节演变规律
原文传递
世界大洋潮波特征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春 左军成 +2 位作者 杜凌 李磊 李培良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3-529,共7页
对TOPEX/Poseidon(以下简称T/P)高度计资料直接分析得到4个主要分潮(M2,K1,S2和O1)的调和常数,并与5个全球大洋潮波模式的模拟结果和138个验潮站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进行了系统比较,得出如下结论:在深水大洋,高度计资料直接分析结果与潮... 对TOPEX/Poseidon(以下简称T/P)高度计资料直接分析得到4个主要分潮(M2,K1,S2和O1)的调和常数,并与5个全球大洋潮波模式的模拟结果和138个验潮站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进行了系统比较,得出如下结论:在深水大洋,高度计资料直接分析结果与潮波模式模拟结果较一致;模拟出的无潮点的个数和位置也较一致;半日分潮模拟结果比全日分潮要好。5个模式模拟结果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振幅的绝对偏差在1.0 cm左右,迟角的绝对偏差在10(°)左右。在陆架浅海,不同模型结果差异相对较大。高度计资料直接分析结果比模式模拟结果普遍偏小,尤其在陆架浅海更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ex/Poseidon卫星 大洋潮波模式 世界大洋潮波
下载PDF
太平洋东南海域表层地转流场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13
作者 林丽茹 胡建宇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8,共8页
利用1992-2001年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遥感资料分析了太平洋东南海域(5°~55°S,70°~120°W)表层流场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赤道流的季节变化主要体现在流速上,而秘鲁海流和西风漂流主要体现... 利用1992-2001年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遥感资料分析了太平洋东南海域(5°~55°S,70°~120°W)表层流场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赤道流的季节变化主要体现在流速上,而秘鲁海流和西风漂流主要体现在流轴位置的移动上。表层流场的年际变化受E1 Nino影响,在E1 Nino期间,南赤道流和秘鲁海流均发生流向偏转现象,大部分海区流场被削弱(除低纬度海区外),而在其后的1998年La Nina期间,流场则重新被加强,西风漂流无明显的年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东南海域 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遥感资料 表层地转流
下载PDF
海水密度对海面高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旭华 吴斌 钟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10-413,共4页
基于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资料,采用WOA98海水温度及盐度模型,计算了多层海水密度变化引起的海面高变化。结果表明,海水密度变化是引起季节性海面高变化的重要因素。另外,在考虑和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的情况下,估算了海面异常引起上海... 基于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资料,采用WOA98海水温度及盐度模型,计算了多层海水密度变化引起的海面高变化。结果表明,海水密度变化是引起季节性海面高变化的重要因素。另外,在考虑和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的情况下,估算了海面异常引起上海GPS测站位移和地球重力场位系数J2 的变化。表明,在研究许多地球动力学问题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高变化 海水密度 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资料 地球动力学 体膨胀 海水温度
下载PDF
太平洋潮波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春 左军成 +1 位作者 张建立 朱春琳 《海洋预报》 2008年第2期42-50,共9页
本文对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直接分析得到4个主要分潮(M2、K1、S2和O1)的调和常数,将其与全球大洋潮波模式TPXO6.2的模拟结果以及太平洋中48个验潮站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进行了系统比较,得出高度计资料直接分析结果与潮波模式模拟结... 本文对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直接分析得到4个主要分潮(M2、K1、S2和O1)的调和常数,将其与全球大洋潮波模式TPXO6.2的模拟结果以及太平洋中48个验潮站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进行了系统比较,得出高度计资料直接分析结果与潮波模式模拟结果总体比较一致。模拟出的无潮点的位置和高度计资料直接分析结果有差异,且K1和O1分潮差异较大。与站点结果比较表明TPXO6.2模式模拟结果与验潮站观测结果的振幅绝对偏差小于2cm的站点的百分比达到85%,迟角绝对偏差小于40°的站点的百分比达到70%以上,比高度计资料直接分析结果精确;矢量均方根误差比较表明,太平洋中部结果比整个太平洋结果准确,太平洋矢量均方根误差的值和其他研究者、其他模式的结果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ex/Poseidon卫星 大洋潮波模式 调和常数 太平洋
下载PDF
海洋潮汐模型在浅海区域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虞南华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2006年第1期17-25,共9页
海洋潮汐和大气、海洋、海冰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它对地球气候有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海潮对流经大陆沿岸或大陆架的洋流有很强烈的作用。潮汐流产生混合湍动;潮汐耗散和内潮波效应对海洋环流的传输和循环也有一定的影响。1995年前后... 海洋潮汐和大气、海洋、海冰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它对地球气候有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海潮对流经大陆沿岸或大陆架的洋流有很强烈的作用。潮汐流产生混合湍动;潮汐耗散和内潮波效应对海洋环流的传输和循环也有一定的影响。1995年前后,使用TOPEX/POSEIDON测高卫星资料。建立了十多个海潮模型。研究表明,1994-1996年期间发展起来的正压波海潮模型在深海的精度为2—3cm,空间分辨率为50km量级,在浅海区域的精度显著下降。近年来运用更加成熟精细的流体动力学理论模型,在数据同化技术中使用时间跨度更长的测高资料,已经建立了一些改进的海潮模型。该文使用验潮站潮汐常数、测高资料以及交叉点资料,评估了6个海潮模型在浅海区域(包括中国海海域)的表现,以应用于今后对海平面的研究。初步分析表明,浅海区域的海平面高度的误差仍然相当显著。要发展海洋潮汐模型需要进一步减小潮汐混淆效应,提高长周期潮汐的精度,尤其在浅海区域。模型的改进必将增进对潮汐现象的认识,促进学科间进行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的研究(例如潮汐摩擦引起的月球自转的长期缓慢减速、地球内部结构的物理学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潮汐模型 浅海海域 topex/POSEIDON测高卫星资料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ave fi el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using WAVEWATCH III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良明 李占斌 +1 位作者 牟林 王爱方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656-664,共9页
Wave field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from 1976 to 2005 were simulated using WAVEWATCH III by inputting high-resolution reanalysis wind field datasets assimilated from several meteorological data sources. Compari... Wave field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from 1976 to 2005 were simulated using WAVEWATCH III by inputting high-resolution reanalysis wind field datasets assimilated from several meteorological data sources. Comparisons of wave heights between WAVEWATCH III and TOPEX/Poseidon altimeter and buoy data show a good agreement. Our results show seasonal variation of wave direction as follows: 1. During the summer monsoon (April-September), waves from south occur from April through September in the southern SCS region, which prevail taking about 40% of the time; 2. During the winter monsoon (December-March), waves from northeast prevail throughout the SCS for 56% of the period; 3. The dominant wave direction in SCS is NE.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wave height Hs in SCS shows that in spring, Hs〉l m in the central SCS region and is less than 1 m in other areas. In summer, Hs is higher than in spring. During September- November, influenced by tropical cyclones, Hs is mostly higher than 1 m. East of Hainan Island, Hs〉2 m. In winter, Hs reaches its maximum value influenced by the north-east monsoon, and heights over 2 m are found over a large part of SCS. Finally, we calculated the extreme wave parameters in SCS and found that the extreme wind speed and wave height for the 100-year return period for SCS peaked at 45 m/s and 19 m, respectively, SE of Hainan Island and decreased from north to sou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SCS) wave fields WAVEWATCH III (WW3) return period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