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8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对药物耐药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及HBeAg阳性血清学转换率的影响
1
作者 杨伟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34-37,共4页
研究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对药物耐药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及乙肝肝炎E抗原(HBeAg)阳性血清学转换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共90位,选自2015.2-2018.2在我院诊治的耐药慢性乙肝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 研究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对药物耐药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及乙肝肝炎E抗原(HBeAg)阳性血清学转换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共90位,选自2015.2-2018.2在我院诊治的耐药慢性乙肝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阿德福韦酯胶囊,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用恩替卡韦。结果 对比二者的总有效率,观察组的更高,(P<0.05);治疗12周、24周、48周和96周观察组血清中HBV-DNA小于500 U/ml的患者比率、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医治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相关参数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降幅更大(P<0.05);医治过程中,观察组、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分别为11.11%、13.33%(P>0.05)。结论 医治耐药慢性乙肝患者时联合采取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可以提高疗效,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使血清中HBVDNA水平下降,提高HBeAg转阴率与HBeAg血清转换率,且不良反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耐药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乙肝肝炎E抗原阳性血清转换率
下载PDF
合肥地区献血者血液筛查非重复反应性标本与OBI标本间HBV血清学特征分析
2
作者 李明睿 王婷 +2 位作者 陈志超 王婷婷 何晴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05-411,共7页
目的 了解血液筛查非重复反应性标本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标本间HBV血清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本科室2021年1月—2023年1月血液筛查ELISA结果均为阴性,仅NAT反应性的标本共144份,其中TMA法联检反应性标本92份,PCR法单人份... 目的 了解血液筛查非重复反应性标本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标本间HBV血清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本科室2021年1月—2023年1月血液筛查ELISA结果均为阴性,仅NAT反应性的标本共144份,其中TMA法联检反应性标本92份,PCR法单人份检测HBV DNA反应性标本52份。联检反应性标本补充TMA法鉴别检测和PCR法单人份检测,2种方法检测均无反应性的标本纳入NRR标本组,任1种方法检出HBV DNA反应性的标本纳入OBI标本组。对2组标本完成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检测,分析NRR标本与OBI标本在血清学模式和阳性率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联检反应性标本补充检测均阴性标本53份,纳入NRR标本组。91份标本在任1种方法中检测出HBV DNA反应性,纳入OBI标本组。2组标本血清学检测均未检出HBsAg和HBeAg,抗-HBs检出率NRR标本组为64.15%,OBI标本组为47.25%;抗-HBc检出率NRR标本组为86.79%,OBI标本组为94.51%;抗-HBe检出率NRR标本组为35.85%,OBI标本组为52.75%。2组标本血清学模式:NRR标本组表现最多的模式为抗-HBs+、抗-HBc+(32.08%),OBI标本组表现最多的模式为抗-HBe+、抗-HBc+(37.36%)。结论 NRR标本与OBI标本在HBV血清学检测中的部分检测结果间存在差异,但NRR标本中较高的抗-HBc阳性率提示仍有较高的可能存在HBV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重复检测非反应性 OBI HBV血清阳性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祖代鸡群鸡传染性贫血的血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徐琦 胡迪 +5 位作者 刘颖昳 胡冬梅 于宁卫 陈姿锦 王传彬 顾小雪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为了解祖代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的感染情况,研究采集18个省(市)未免疫CIAV疫苗的44个祖代种鸡场4847份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对CIAV抗体进行检测,通过比较群间、空间、阳性场的抗体滴度,解析祖代鸡群CIAV感染状况。结果显示:... 为了解祖代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的感染情况,研究采集18个省(市)未免疫CIAV疫苗的44个祖代种鸡场4847份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对CIAV抗体进行检测,通过比较群间、空间、阳性场的抗体滴度,解析祖代鸡群CIAV感染状况。结果显示:祖代鸡群中CIAV感染较普遍,场阳性率为97.7%,个体阳性率为66.0%;不同生产用途、来源的种鸡群均有感染,且分布范围广泛;43个抗体阳性场中,有1个种鸡场抗体滴度高且变异系数小,42个种鸡场抗体滴度低或抗体滴度较高但离散程度大,有发生垂直传播的风险。结果表明,我国祖代鸡群中CIAV抗体阳性率较高,存在向父母代场垂直传播CIAV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 阳性 祖代种鸡场 血清
下载PDF
2020—2021年河南省部分猪场和屠宰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前磊 朱利峰 +7 位作者 刘敏 张利平 谢彩华 郭育培 宋丹 赵美雪 靳冬 闫若潜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第5期103-105,共3页
研究用ELISA方法对2020—2021年河南省18个市的猪进行猪伪狂犬病感染抗体检测,检测样品份数为39523份。结果显示,2020—2021年猪伪狂犬病感染抗体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0.93%、17.28%;种猪场阳性率分别为14.78%、9.54%,商品代养殖场阳性率... 研究用ELISA方法对2020—2021年河南省18个市的猪进行猪伪狂犬病感染抗体检测,检测样品份数为39523份。结果显示,2020—2021年猪伪狂犬病感染抗体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0.93%、17.28%;种猪场阳性率分别为14.78%、9.54%,商品代养殖场阳性率分别为21.56%、20.93%;屠宰场阳性率分别为24.45%、19.16%。可见,河南省部分猪场和屠宰场总体猪伪狂犬病感染情况2021年低于2020年,说明该病防控与净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血清调查 阳性 净化
下载PDF
2592份血清中梅毒血清学生物学假阳性结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尹建奇 李晓娥 +1 位作者 刘平英 花尔荣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梅毒 血清 生物 阳性
下载PDF
HIV血清学假阳性献血者的归队条件探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东 邓雪莲 +3 位作者 王新梅 陈辉 臧亮 梁晓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排除HIV血清学筛查中的假阳性献血者,探讨HIV血清学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条件。方法对2013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间大连市血液中心常规血液筛查中核酸检测(NAT)无反应性、HIV血清学反应性且不被免疫印迹法(WB)确证的献血者做归队复... 目的排除HIV血清学筛查中的假阳性献血者,探讨HIV血清学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条件。方法对2013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间大连市血液中心常规血液筛查中核酸检测(NAT)无反应性、HIV血清学反应性且不被免疫印迹法(WB)确证的献血者做归队复查。复查方式同血液筛查,但血清学检测不设"灰区"。结果共筛查出HIV血清学反应性且确证阳性83例,流行率为0.43‰(83/192 065),其中第3代ELISA漏检4例(漏检率0.2/万),第4代ELISA漏检2例(漏检率0.1/万);ELISA试剂设置"灰区"的特异性低于取消"灰区"的特异性(特异性差D的95%可信区间:第3代试剂0.06‰-0.17‰,第4代试剂0.18‰-0.32‰);研究期间归队复查献血者68人,归队检测总次数为112次,单次归队复查的时间跨度为47-867(中位数194)d,单人归队的时间总跨度为89-908(中位数373)d。41人仅做了1次复查,合格率为70.73%(29/41);14人做了2次复查,合格率为57.14%(8/14);10人做了3次复查,90.00%(9/10);3人做了≥4次复查,合格率为33.33%(1/3)。归队反应性标本的确证试验全部为阴性。结论采用NAT和第4代ELISA联合检测模式同时取消HIV血清学检测的"灰区"可以减少血液筛查及归队检测中的假阳性,利于更多的献血者归队;血清学HIV检测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标准宜为每次复查间隔时间≥3个月,2次复查合格者即可再次献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筛查 HIV 血清检测 ELISA 阳性 献血者归队
下载PDF
外科手术前7392例患者梅毒血清学及生物学假阳性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文其 王继昌 +3 位作者 郭伟 余育森 彭伟炜 谭介恒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25-1527,共3页
目的调查外科术前患者梅毒血清学生物学假阳性率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晨空腹静脉采血经快速血浆反应素环形卡片试验(RPR)初筛,阳性者测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队)和RPR抗体滴度。结果外科手术前患者7392例,梅毒血清学生物... 目的调查外科术前患者梅毒血清学生物学假阳性率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晨空腹静脉采血经快速血浆反应素环形卡片试验(RPR)初筛,阳性者测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队)和RPR抗体滴度。结果外科手术前患者7392例,梅毒血清学生物学假阳性114例,假阳性率1.54%。其中男性假阳性36例,假阳性率1.21%,女性假阳性78例,假阳性率1.77%。男女性假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0—39岁组及60岁以上组假阳性分别为32例(3.25%)、55例(2.80%),这两组患者各与其他年龄组患者比较假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原发甲亢假阳性68例(3.50%),恶性肿瘤假阳性17例(2.72%),两组假阳性率均高于其他病种,差异有显著性(P〈0.01);生物学假阳性者RPR滴度均≤1:4。结论外科术前患者男女性梅毒血清学假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老年人假阳性率较高;原发甲亢及恶性肿瘤假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种;生物学假阳性者RPR滴度均≤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前 梅毒 血清 生物阳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单项抗-HBc-IgG阳性结果的解释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8
作者 成军 谢珏 +3 位作者 王国政 孙长贵 葛海峰 孙关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HBV标志物单项抗-HBc-IgG(抗-HBc)阳性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微粒子酶免分析(MEIA)检测5213例、ELISA检测594例住院患者HBV标志物总抗-HBc阳性率和单项抗-HBc阳性率进行回顾性统计;对MEIA检测的124例单项抗-HBc阳性和167... 目的探讨HBV标志物单项抗-HBc-IgG(抗-HBc)阳性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微粒子酶免分析(MEIA)检测5213例、ELISA检测594例住院患者HBV标志物总抗-HBc阳性率和单项抗-HBc阳性率进行回顾性统计;对MEIA检测的124例单项抗-HBc阳性和167例HBV标志物全阴性住院患者的抗-HBs水平进行分析;对ELISA筛选的97例流行病学意义的单项抗-HBc阳性血清标本采用含10%小牛血清PBS进行稀释后分别采用ELlSA和MEIA检测抗-HBc并进行比较。结果ELISA检测抗-HBc“流行病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总抗-HBc阳性率及单项抗-HBc阳性率分别为72.1%、16.3%和62.6%、7.6%。MEIA检测抗-HBc的总抗-HBc阳性率及单项抗-HBc阳性率分别为78.1%、13.2%;MEIA检测HBV标志物单项抗-HBc阳性组和HBV标志物全阴性组的抗-HBs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P〈0.001),ELISA筛选的97例单项抗-HBc阳性标本不同倍数稀释后ELISA和MEIA检测抗-HBc结果提示,未稀释或低倍稀释存在较高的非特异性反应,高倍稀释则存在较高的漏检率。结论不同方法单项抗-HBc阳性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单项抗-HBc阳性可作为乙肝病毒感染的证据,但存在一定比例的非特异性反应和假阴性,日常工作中ELISA检测抗-HBc以5~10倍稀释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抗体 乙型 免疫球蛋白G 乙型肝炎 血清标志物 单项抗-HBc-IgG阳性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血清学阳性率时空分布格局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显红 周晓农 +2 位作者 吴晓华 杨坤 吕山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0-294,298,共6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我国湖区和山区以县为单位的人群血吸虫感染血清学阳性率时空分布格局。方法采用贝叶斯时空模型,对2002-2005年全国以县为单位的血吸虫病年报资料中血清学检查数据、中分辨率成像光谱辐射计(MODIS)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 目的分析和比较我国湖区和山区以县为单位的人群血吸虫感染血清学阳性率时空分布格局。方法采用贝叶斯时空模型,对2002-2005年全国以县为单位的血吸虫病年报资料中血清学检查数据、中分辨率成像光谱辐射计(MODIS)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表温度(LST)和土地覆盖类型以及经济水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湖区,人群血吸虫血清学阳性率与7~8月NDVI均值、水体比例和草地等比例呈正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650、0.662和0.832);在山区,人群血吸虫血清学阳性率与1~2月NDVI均值和草地等比例呈正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2.631和0.400),与7 ̄8月NDVI均值呈负相关(回归系数为-0.288)。湖区人群血吸虫血清学阳性率每年空间相关系数位于0.868~0.945之间,山区的多数年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湖区和山区,自然环境因素对血吸虫病的影响有所不同;湖区人群血吸虫血清学阳性率存在很强的空间相关性且每年略有差异,而山区的空间相关性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统计 日本血吸虫 时空分布 血清阳性
下载PDF
鼻咽癌血清学检测中的复合阳性判断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锡宾 张昌卿 +4 位作者 张峰 李经略 冯凯涛 孙韵 叶永照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鼻咽癌 血清检测 复合阳性 群体筛选 EB病毒 抗体
下载PDF
对上海市一农场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阳性的紧急调查 被引量:12
11
作者 夏炉明 孙泉云 +7 位作者 卢春光 沈朝建 朱九超 陈琦 沈素芳 赵洪进 卢军 王曲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3期13-16,50,共5页
2015年5月25日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区关于在养羊专业户羊群中检出10份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样品的报告,经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疾病诊断中心复检,这10份样品亦为布鲁氏菌病阳性。为掌握疫病的发生原因、调查... 2015年5月25日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区关于在养羊专业户羊群中检出10份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样品的报告,经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疾病诊断中心复检,这10份样品亦为布鲁氏菌病阳性。为掌握疫病的发生原因、调查疫病可能来源和追踪疫病去向,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会同某区相关人员组成工作组,赶赴该养羊专业户养殖现场,通过座谈、问卷调查、实地查看、样品采集和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开展了紧急调查。调查发现,本次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阳性的原因为养羊专业户私自使用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由此,建议收缴存留的羊布鲁氏菌病疫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私自滥用疫苗行为进行处罚,同时加强政策宣贯,及时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培训,杜绝再次出现私自滥用疫苗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布鲁氏菌病 血清阳性 现场调查 私自免疫.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M蛋白与梅毒血清学假阳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涛君 莫凡 +4 位作者 肖晓友 但巧云 李素洁 张银辉 陆学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8-481,共4页
背景:在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常规梅毒血清学筛查实验中发现了假阳性现象。目的:探讨MM的M蛋白与梅毒血清学假阳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固定电泳法(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IFE)对68例M M患者的M蛋白分型... 背景:在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常规梅毒血清学筛查实验中发现了假阳性现象。目的:探讨MM的M蛋白与梅毒血清学假阳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固定电泳法(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IFE)对68例M M患者的M蛋白分型,并对其进行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梅毒血清学筛查实验,再将筛查出阳性标本进行梅毒血清学的免疫印迹确认实验,最后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蛋白与梅毒血清学假阳性的关系。结果:68例MM患者中的4例梅毒血清学阳性标本,通过进一步的确认实验已明确其结果均为假阳性结果,假阳性率达到了近6%。在我院血液科住院的MM患者中M蛋白类型多以IgG、κ型为主,占绝大多数。其次为IgA、κ型,轻链κ型,总的来说κ∶λ=2.4∶1。与之对应的4例梅毒血清学阳性标本中,2例为IgG、κ型,1例为IgG、λ型,另外1例为IgA、κ型。结论:MM患者的IgG和IgA型的M蛋白导致了MM患者的梅毒血清学假阳性反应,因此确定MM患者的梅毒血清学筛查的阳性结果,应引起临床和检验医生的强烈关注,避免假阳性造成的误诊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M蛋白 梅毒血清 阳性
下载PDF
300例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方伟祯 谢文锋 +3 位作者 丁睿 梁少锋 陈梅 丁鹤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09年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结果进行初步分析,为梅毒的监控、确诊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09年住院患者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同时阳性或其中任何一项... 目的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09年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结果进行初步分析,为梅毒的监控、确诊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09年住院患者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同时阳性或其中任何一项阳性的病例进行分析,TRUST法测定梅毒血清非特异类脂质抗体,TPPA法测定梅毒血清特异性螺旋体抗体。结果 2009年住院患者梅毒血清试验结果阳性共300例,TRUST(+)/TPPA(+)188例,TRUST(+)/TPPA(-)37例,TRUST(-)/TPPA(+)75例。其中188例TRUST(+)/TPPA(+)均为梅毒患者;37例TRUST(+)/TPPA(-)均为非梅毒患者;75例TRUST(-)/TPPA(+)中有3例为梅毒患者,1例为既往感染梅毒并治愈,其余均为非梅毒患者。结论梅毒血清学试验TRUST或TPPA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发现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时必须详细询问病史,排除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血清试验 分析 阳性
下载PDF
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生物假阳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冯文莉 刘兵 +4 位作者 高谨 杨静 刘建立 马彦 王艳青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6期815-818,共4页
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密螺旋体的苍白亚种即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早期主要侵犯皮肤黏膜,传染性强。晚期可累及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破坏性强。人是梅毒唯一的传染源。主要... 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密螺旋体的苍白亚种即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早期主要侵犯皮肤黏膜,传染性强。晚期可累及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破坏性强。人是梅毒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性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少数人可经输血感染或其他间接途径传播。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血清 相关因素分析 住院患者 阳性 苍白密螺旋体 母婴垂直传播 生物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326例老年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迎 柳欣琦 周泷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9期834-834,共1页
关键词 梅毒血清试验 阳性结果分析 老年 血清标本 分离血清 阳性 梅毒病 检测
下载PDF
血清学阴性与血清学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及免疫学特征的差异 被引量:11
16
作者 耿研 张卓莉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1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可以根据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以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存在与否将其分为血清学阳性与血清学阴性两类。两种亚型在临床特点及免疫学特征方面都存在差异,提示他们可能是由不同发病机制所驱动。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阴性 血清阳性 临床及免疫特征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单项HBeAg阳性现象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雅茹 杨永泉 +3 位作者 李薇 李秋生 杨华文 谢闻悦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225-1226,共2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单项HBeAg阳性现象产生的原因。方法 对两次一步法HBV“两对半”检测结果均为单项HBeAg阳性的血清样本 ,分别进行HBsAg两步法复测、类风湿因子 (RF)测定及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  2 ...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单项HBeAg阳性现象产生的原因。方法 对两次一步法HBV“两对半”检测结果均为单项HBeAg阳性的血清样本 ,分别进行HBsAg两步法复测、类风湿因子 (RF)测定及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  2 3例单项HBeAg阳性的血清样本中 ,6例两步法HBsAg复测阳性 ,定量HBV -DNA均 >5 0× 10 7拷贝 /ml ,其中 1例RF亦为阳性 ;2例两步法HBsAg测定及RF均为阴性 ,HBV -DNA定量分别为 2 5× 10 3 和 >5 0× 10 7拷贝 /ml;15例两步法HBsAg测定阴性的血清样本均检出了RF ,其中 1例还可定量检测出HBV -DNA( 3 9×10 4拷贝 /ml) ,余下的 14例均低于最低检出限。结论 RF干扰、ELISA一步法带现象、HBV病毒低水平复制及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等因素单独或合并存在 ,是导致单项HBeAg阳性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物 检测 HBEAG阳性 原因
下载PDF
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康定华 薛燕宁 +3 位作者 袁艳霞 郑云燕 徐斌 张美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6-307,I0002,共3页
关键词 梅毒血清检查 阳性患者 临床分析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住院病人 入院病人 血凝试验 阳性
下载PDF
深圳市宝安区HBsAg阳性产妇所生儿童免疫后血清学检测现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维 罗雅丽 +2 位作者 唐伟平 陈佳虹 王利玲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80-883,共4页
目的掌握深圳市宝安区HBsAg阳性产妇所生儿童免疫后血清学检测(Post-vaccination serological test,PVST)现状,分析影响PVST开展的因素。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HBsAg阳性产妇所生活产儿为研究对象,各社康中心和助产医院于儿童7—1... 目的掌握深圳市宝安区HBsAg阳性产妇所生儿童免疫后血清学检测(Post-vaccination serological test,PVST)现状,分析影响PVST开展的因素。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HBsAg阳性产妇所生活产儿为研究对象,各社康中心和助产医院于儿童7—15月龄时进行随访并填报随访登记卡。结果宝安区乙肝暴露儿童随访成功率为81.71%(9520/11651),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在15月龄内进行PVST 5132例,PVST比例为53.91%(5132/9520)。其中:免疫接种成功5042例(98.25%),免疫接种无应答72例(1.40%),免疫接种失败18例,乙肝母婴传播率为0.3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为深圳户籍(OR=1.142,P=0.018)、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1.362,P<0.001)、初检孕周<13周(OR=1.441,P<0.001)和分娩医院为公立医院(OR=1.308,P<0.001)的乙肝暴露儿童PVST比例更高。未进行PVST的前3位原因分别是:家长不知道应该为孩子检测(2061例,65.18%),孩子已回老家无法安排检测(323例,10.22%)和家长忘记带孩子去检测(270例,8.54%)。结论在"社康-医院一体化"服务模式下,宝安区乙肝暴露儿童的随访和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须创新宣教策略,提高基层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乙肝暴露儿童PVST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阳性 乙肝暴露儿童 免疫后血清检测 随访
下载PDF
1例外伤性气胸伴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五项全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韶霞 郑文 +2 位作者 刘振军 郭爱萍 徐秀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9-109,共1页
关键词 外伤性气胸 乙型肝炎 血清指标 五项全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