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多线化疗后进展且塞利尼索无效的TP53突变Burkitt淋巴瘤
1
作者 董丽丽 黄赛 +3 位作者 赵志艺 胥灵敏 李猛 窦立萍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Burkitt淋巴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B-NHL),其特征为IGH/MYC基因易位及MYC蛋白高表达。多线化疗后进展且在使用小分子核输出蛋白1(XPO1)抑制剂塞利尼索后仍无效的TP53突变Burkitt淋巴瘤是目前的治疗难点,可选择的治... Burkitt淋巴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B-NHL),其特征为IGH/MYC基因易位及MYC蛋白高表达。多线化疗后进展且在使用小分子核输出蛋白1(XPO1)抑制剂塞利尼索后仍无效的TP53突变Burkitt淋巴瘤是目前的治疗难点,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十分有限,目前仍无有效治疗手段,且预后极差。本文报道伴TP53突变Burkitt淋巴瘤多线化疗后进展且塞利尼索治疗无效的患者2例。患者均接受奥妥珠单抗(G)联合二线方案治疗(1例G-DA-EPOCH方案、1例Ibru+GB方案),目前疗效评估均达到完全缓解(CR),主要不良反应为输液相关反应,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明显缓解。以奥妥珠单抗为代表的新药治疗可为目前多线化疗后进展且塞利尼索无效的TP53突变Burkitt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妥珠单抗 tp53突变 BURKITT淋巴瘤
下载PDF
基于TP53突变型胃癌患者DAXX表达特征的预后模型及其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黄京京 毛亮亮 +2 位作者 林康明 陈琛斌 赵志光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252-1257,I0005,I0006,共8页
目的分析TP53突变型胃癌(GC)患者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表达特征并构建预后模型,评价该模型对G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TP53野生型和突变型GC患者的DNA变异特征;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 目的分析TP53突变型胃癌(GC)患者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表达特征并构建预后模型,评价该模型对G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TP53野生型和突变型GC患者的DNA变异特征;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GC标本,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表达状态和DAXX的亚细胞定位。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不同DAXX表达状态TP53突变型GC患者的生存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TP53突变型GC患者DAXX细胞核表达水平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建立可视化临床预后模型。结果GC患者的TP53突变主要集中于p53 DNA结合区域,且与肌联蛋白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B基因和丝聚蛋白基因的突变水平有关。与TP53野生型GC患者相比,TP53突变型GC患者DAXX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与TP53野生型GC患者相比,TP53突变型GC患者DAXX细胞质表达显著下降,细胞核表达显著升高,核质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TP53突变型GC患者中,DAXX高表达,尤其是DAXX细胞核高表达提示预后良好。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7岁、肿瘤分期Ⅲ期、DAXX细胞核低表达是影响TP53突变型G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10)。基于这3个指标建立的预后模型能准确预测TP53突变型GC患者的预后;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740,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DAXX细胞核表达联合年龄、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可较好地预测TP53突变型G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突变 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 胃癌 亚细胞定位 预后
下载PDF
泽布替尼治疗伴中枢神经系统侵犯TP53突变的复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3
作者 朱影 李雅楠 +3 位作者 梁春耕 李建英 马传宝 吴维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65-167,共3页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以克隆性小B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CLL具有惰性倾向,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10年,但不同患者的预后呈高度异质性[1]。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年龄、功能状态、T...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以克隆性小B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CLL具有惰性倾向,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10年,但不同患者的预后呈高度异质性[1]。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年龄、功能状态、TP53突变状态、核型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本文报道伴中枢神经系统侵犯TP53突变的复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经泽布替尼治疗后获得缓解1例,并行相关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p53突变 中枢CNS侵犯 泽布替尼
下载PDF
TP53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接受阿扎胞苷联合西达本胺维持治疗1例
4
作者 郑雅龄 吴明 +3 位作者 杨楚婷 林晓楠 黄睿 李玉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61-862,共2页
患者男性,28岁。因“反复发热1周,胸痛3天”于2021年7月22日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入院血常规显示:白细胞(WBC)1.3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Neu)0.27×10^(9)/L,血红蛋白(Hb)60 g/L,血小板计数(PLT)4×10^(9)/L... 患者男性,28岁。因“反复发热1周,胸痛3天”于2021年7月22日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入院血常规显示:白细胞(WBC)1.3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Neu)0.27×10^(9)/L,血红蛋白(Hb)60 g/L,血小板计数(PLT)4×10^(9)/L。骨髓形态:考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原始幼稚细胞占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突变 急性髓系白血病 干细胞移植 维持 治疗
下载PDF
RITA对TP53突变人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华佳叶 周旭红 +1 位作者 王焱 徐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80-1784,共5页
目的:研究RITA对TP53突变的人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Mino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ino细胞,不同浓度(0-16μmol/L) RITA作用于Mino细胞24、48、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RITA对Min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0-8μmol/L浓度RITA作用于Min... 目的:研究RITA对TP53突变的人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Mino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ino细胞,不同浓度(0-16μmol/L) RITA作用于Mino细胞24、48、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RITA对Min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0-8μmol/L浓度RITA作用于Mino细胞48 h,采用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检测RITA对Mino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BCL-2、Caspase-3、Cleaved Caspase-3、PARP、MDM2、P53的表达。结果:RITA能显著抑制TP53突变细胞株Mino增殖,经0.5、1、2、4、8、16μmol/L的RITA作用Mino细胞48 h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5.6)%、(14.9±4.9)%、(41.7±5.0)%、(61.8±2.4)%、(70.2±2.8)%和(70.8±2.4)%,随着RITA作用浓度的增加,抑制率也增加(r=0.767)。Mino细胞经4μmol/L的RITA作用24、48和72 h后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5.2±3.8)%、(61.8±2.4)%和(87.0±0.7)%,随着RITA作用时间增加,抑制率亦增加(r=0.978)。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Mino细胞经0、2、4、8μmol/L的RITA作用48 h后的凋亡率分别为(5.4±0.4)%、(15.3±0.6)%、(38.7±1.7)%和(50.8±1.1)%,随着RITA作用浓度增加,诱导Mino细胞凋亡的作用增强(r=0.96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RITA浓度的增加,BCL-2蛋白表达下降(r=0.932),出现PARP切割和Caspase-3激活,而MDM2、P53蛋白表达无变化。结论:P53小分子RITA对套细胞淋巴瘤TP53突变细胞株Mino有显著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依赖于Caspase途径,而与P53通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突变 RITA 套细胞淋巴瘤 凋亡
下载PDF
TP53突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周旭艳 欧阳桂芳 +1 位作者 牧启田 盛立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2-876,共5页
目的:探讨伴TP53突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DS患者中TP53突变与单体核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初发MDS患者TP53基因的突变情况,比较基因突变组和非突变组的临床特征,并探讨TP53突变与染色体核型尤其是单体核... 目的:探讨伴TP53突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DS患者中TP53突变与单体核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初发MDS患者TP53基因的突变情况,比较基因突变组和非突变组的临床特征,并探讨TP53突变与染色体核型尤其是单体核型的关系结果:102例MDS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50例,中位年龄59.5(23-83)岁,基因TP53突变的检出率为12.7%,突变多发生于MDS伴原始细胞增多亚型患者。与非突变组相比,TP53突变组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偏低(P=0.001,P=0.033),而乳酸脱氢酶水平、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明显偏高(P=0.002,P <0.001),且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血清铁蛋白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P53突变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率为90.9%,其中72.7%为单体核型。TP53基因突变组单体核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突变组(P <0.001)。TP53突变合并单体核型的MDS患者出现在IPSS-R预后评分系统中预后差及预后极差组。结论:伴TP53突变的MDS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且单体核型发生率高,总体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tp53突变 单体核型
下载PDF
Chk1抑制剂逆转TP53突变型乳腺癌细胞的顺铂耐药 被引量:1
7
作者 秦凯 简丹妮 +3 位作者 熊慧华 彭慧 袁响林 程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cell cycle checkpoint kinase 1 inhibitor,Chk1 i)AZD7762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的作用,以及AZD7762逆转TNBC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及其机制。方法将AZD7762孵育BT-549、HCC70、MDA-MB-231、T47D和...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cell cycle checkpoint kinase 1 inhibitor,Chk1 i)AZD7762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的作用,以及AZD7762逆转TNBC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及其机制。方法将AZD7762孵育BT-549、HCC70、MDA-MB-231、T47D和MCF-7细胞,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构建MCF-7-shp53细胞系,利用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MCF-7-shp53与野生型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流式细胞术与膜联蛋白-Ⅴ染色法检测两组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情况。将AZD7762和顺铂加入两组细胞联合孵育72 h,利用Chou-Talalay方程计算两种化合物的协同效应,并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通过评估AZD7762对5种TNBC细胞活力的影响,发现MCF-7是最具AZD7762耐药性的细胞系。TNBC对AZD7762的敏感性依赖于TP53状态。探讨AZD7762对TNBC细胞毒性作用的潜在机制:AZD7762终止TP53突变细胞S期和G2/M期阻滞,通过促进DNA损伤和凋亡导致细胞死亡。AZD7762联合顺铂作用可以逆转TP53突变型乳腺癌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并可诱导TP53突变型乳腺癌细胞有丝分裂改变。结论AZD7762通过促进DNA损伤、凋亡、终止G2/M期阻滞和诱导有丝分裂改变而导致细胞死亡。对AZD7762的敏感性取决于TNBC细胞中的TP53状态。此外,AZD7762逆转TNBC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Chk1 i是治疗TNBC患者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tp53突变 顺铂耐药 CHK1
下载PDF
中国乳腺癌患者循环肿瘤DNA中TP53突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13
8
作者 易宗毕 马飞 +3 位作者 荣国华 管彦芳 李春晓 徐兵河 《癌症》 SCIE CAS 2021年第5期193-203,共11页
背景与目的TP53突变在乳腺癌中很常见,但是,目前尚无对中国乳腺癌患者的TP53基因图谱的大规模队列研究。TP53突变对预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靶向治疗乳腺癌疗效的价值仍存有争议。本研... 背景与目的TP53突变在乳腺癌中很常见,但是,目前尚无对中国乳腺癌患者的TP53基因图谱的大规模队列研究。TP53突变对预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靶向治疗乳腺癌疗效的价值仍存有争议。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乳腺癌患者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中TP53突变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4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DNA样本中TP53突变特征。通过目标序列捕获和二代测序检测TP53突变。分析了444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TP53突变状态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相关性。此外,分析了55例HER2阳性、接受曲妥珠单抗一线治疗的患者的TP53突变状态与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相关性。对不同亚组进行Kaplan-Meier分析,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对数秩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回归模型估算多变量校正后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其与DFS和PFS相关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在804例患者中,有431(53.6%)例患者存在TP53突变。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TP53突变情况差异显著(P<0.05)。TP53突变患者的DFS比TP53野生型患者短(HR=1.32;95%CI:1.09–1.61;P=0.005)。外显子5–8的TP53突变与预后不良相关(HR=1.50;95%CI:1.11–2.03,P=0.009)。但是,在接受曲妥珠单抗一线治疗的HER2阳性患者中,TP53突变与PFS不相关(P=0.966)。有趣的是,在紫杉醇联合治疗组中,TP53突变患者的PFS比无TP53突变患者更长(HR=0.08;95%CI:0.02–0.30,P<0.001);然而,在非紫杉醇联合治疗组中,TP53突变患者的PFS比TP53野生型患者短(HR=4.84,95%CI:1.60–14.66,P=0.005)。结论外显子5–8的TP53突变可能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DFS短的独立预后标志物。TP53突变对接受曲妥珠单抗联合或不联合紫杉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的作用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tp53突变 循环肿瘤DNA 二代测序 中国人 预后 曲妥珠单抗 紫杉醇
下载PDF
CD22CAR-T挽救治疗CD19CAR-T治疗后短期复发的TP53突变阳性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穆娟 吕海容 +5 位作者 李静怡 江嫣雨 张蕊 孟娟霞 袁婷 邓琦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8-312,共5页
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死率极高,CAR-T细胞免疫治疗为此提供新的选择。本文介绍1例CD19 CAR-T细胞治疗缓解后短期复发的TP53突变阳性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经CD22CAR-T联合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功的病例。本研究采用... 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死率极高,CAR-T细胞免疫治疗为此提供新的选择。本文介绍1例CD19 CAR-T细胞治疗缓解后短期复发的TP53突变阳性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经CD22CAR-T联合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功的病例。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患者CD19CAR-T细胞和CD22CAR-T细胞两次治疗的外周血CAR-T细胞比例,PCR法检测CAR基因表达;临床观察患者2次CAR-T细胞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CD19CAR-T和CD22CAR-T细胞2次治疗均于第14天达到骨髓完全缓解,且不良反应轻微。但CD19CAR-T细胞治疗缓解后2周骨髓复发,患者外周血检测到异常19CAR基因表达,同时TP53突变水平亦增高。最终CD22CAR-T细胞挽救治疗桥接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成功。由此表明在细胞制备过程中应进一步提高CD3+细胞纯度;CD22CAR-T治疗可以作为CD19CAR-T治疗复发的一个挽救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D19 CAR-T CD22 CAR-T tp53基因突变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西达本胺联合CHOP样方案治疗伴TP53突变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包毓函 杨理 +6 位作者 杨漾 徐皓 陈丽婷 汪智琼 刘娴 王滢 郑邈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2年第4期347-349,共3页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是成熟胸腺后T细胞肿瘤的一种常见类型,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0%~12%。临床表现多为结外疾病与淋巴结疾病共存,可影响任何部位,胃肠道、皮肤和...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是成熟胸腺后T细胞肿瘤的一种常见类型,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0%~12%。临床表现多为结外疾病与淋巴结疾病共存,可影响任何部位,胃肠道、皮肤和骨髓更多见。常见渐进性乏力,低热盗汗,食欲减退等B症状,也可出现噬血细胞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非特指型 tp53突变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西达本胺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阿霉素对TP53突变弥漫大B淋巴瘤细胞株的影响及临床意义研究
11
作者 郑艳丽 贺建霞 +3 位作者 白斯君 耿晔 高轶男 张彩霞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对TP53突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细胞株DB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并评估地西他滨联合治疗TP53突变DLBC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体外培养细胞,不同浓度(5~80μmol/L)地西他滨和...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对TP53突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细胞株DB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并评估地西他滨联合治疗TP53突变DLBC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体外培养细胞,不同浓度(5~80μmol/L)地西他滨和阿霉素作用于DB细胞后采用CCK-8法计算增殖抑制率;地西他滨(20μmol/L)和阿霉素(12μmol/L)作用于DB细胞24/48 h,采用Annexin V-FITC/PI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比较不同组间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差异。另收集5例地西他滨联合治疗TP53突变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对DB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随着地西他滨浓度的增加(5、10、20、40、80μmol/L)而增强,联合阿霉素(12μmol/L)后抑制率较单药明显增大[(78.51±1.19)%vs(40.80±1.62)%,(87.48±0.29)%vs(46.83±1.47)%,(92.59±0.15)%vs(47.07±1.50)%,(94.57±0.58)%vs(52.68±0.84)%,(95.56±0.53)%vs(54.95±1.07)%,P<0.01];采用IC50浓度(20μmol/L地西他滨、12μmol/L阿霉素)药物处理细胞,抑制率随时间增加(12、24、48 h)而增大[(50.40±0.19)%、(61.65±0.16)%、(85.08±0.78)%,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地西他滨作用于DB细胞24 h显示S期细胞比例增加[(10.54±0.40)%vs(2.03±0.01)%,P<0.01],48 h显示G2/M期细胞比例增加[(17.45±0.19)%vs(3.69±0.09)%,P<0.01]。5例复发/难治TP53突变DLBCL患者使用含有地西他滨方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40%(2/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地西他滨可增强阿霉素对TP53突变DLBCL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阻滞细胞周期。含地西他滨方案治疗TP53突变DLBCL显示出一定疗效,安全性良好,值得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复发/难治 tp53突变 阿霉素 地西他滨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以及与T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
12
作者 张娜 周婕 +3 位作者 徐锋 邹文婷 程丽华 傅媛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TP 53突变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MDS病人共52例,所有病人按照入院先后及适应证分为A组(地西他滨20 mg/d×5 d)28例...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TP 53突变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MDS病人共52例,所有病人按照入院先后及适应证分为A组(地西他滨20 mg/d×5 d)28例、B组(地西他滨10 mg/d×10 d)24例,比较2组6周期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地西他滨疗效与TP 53基因突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39.3%,B组总有效率为37.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3~4级血小板减少、3~4级贫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感染、肝脏受损、发热、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 53突变型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TP 53野生型组有效率为12.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西他滨20 mg/d×5 d和地西他滨10 mg/d×10 d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但TP 53突变型病人对地西他滨的反应率明显高于野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tp 53突变 有效率
下载PDF
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铂类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合并TP53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预后分析
13
作者 王伟 周伟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究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铂类对EGFR合并TP53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间诊治的80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合并TP53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纳入本次... 目的探究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铂类对EGFR合并TP53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间诊治的80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合并TP53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行奥希替尼治疗,研究组行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铂类化疗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水平、用药安全性以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4(IL-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1年后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测定表(EORTC QLQ-C30)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铂类化疗方案用于EGFR合并TP53基因突变的NSCLC的临床治疗,可有效发挥抗肿瘤效果,下调炎症水平,提升疗效,改善患者预后,且用药具有较高安全性,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GFR合并tp53基因突变 培美曲塞 顺铂 奥希替尼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治疗TP53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探究
14
作者 张莉 《系统医学》 2024年第6期172-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TP53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联用信迪利单抗和含铂双药化疗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于2020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72例TP53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TP53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联用信迪利单抗和含铂双药化疗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于2020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72例TP53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含铂双药化疗,观察组采用信迪利单抗+含铂双药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指标、肿瘤标注物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指标、CD4^(+)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53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联用信迪利单抗和含铂双药化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不仅能够提高免疫功能水平,同时还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缓肿瘤发展,且不会增加更多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tp53基因突变 化疗 信迪利单抗
下载PDF
TP53等位基因状态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和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沈凯 胡德媛 陈苏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1-818,共8页
目的:探讨TP53等位基因状态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二代测序的858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位年龄为52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3.8(0.4-109.6... 目的:探讨TP53等位基因状态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二代测序的858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位年龄为52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3.8(0.4-109.6)个月。401例患者(46.7%)至少有一个染色体异常,其中,复杂核型106例,单体核型78例。共发现103例TP53突变,突变率为12%。与TP53野生型患者相比,各种类型的染色体异常情况明显更多见于TP53突变型患者(均P<0.001)。TP53突变型患者相比野生型具有更低的血红蛋白含量、更低的血小板计数和更高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均P<0.05),总生存期(OS)也明显更短。在97例可评估的患者中,33例(34%)为单等位基因TP53突变,64例是双等位基因突变。与单等位基因相比,双等位基因TP53突变亚组中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比例更高,共突变数目更少。单等位基因患者的中位OS为33.6个月,而双等位基因患者仅为11.4个月(HR=2.138,95%CI:1.053-4.343,P>0.05)。TP53野生型患者的中位OS未达到,野生型、单等位基因和双等位基因TP53突变患者中位OS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双等位基因TP53突变为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HR=2.808,95%CI:1.487-5.003,P=0.001),而单等位基因TP53突变与野生型TP53不是。结论:伴TP53突变的患者预后不良,双等位基因TP53突变相比单等位基因TP53突变预后更差,并且独立地影响MDS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tp53突变 等位基因状态 预后
下载PDF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治疗TP53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被引量:5
16
作者 侯聪霞 孙芳 +1 位作者 梁亚林 史会影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4期585-588,共4页
目的 研究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治疗TP53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选取64例TP53基因突变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2组采用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基于此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比较2组... 目的 研究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治疗TP53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选取64例TP53基因突变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2组采用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基于此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比较2组疗效、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水平、免疫球蛋白指标(IgA、IgG、IgM)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78.13%)高于对照组(53.13%)(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下降,但研究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g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但研究组IgA、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发生的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及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可有效改善TP53基因突变NSCLC患者病情,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基因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 特瑞普利单抗 含铂双药化疗 疗效 免疫功能
下载PDF
TP53-EGFR共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琪 何明旭 +2 位作者 贾科良 苗健龙(综述) 韩丽萍(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62-266,共5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EGFR-TKI)是目前NSCLC患者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EGFR-TKI)是目前NSCLC患者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突变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法,然而原发性或获得性耐药会导致治疗中断和疾病进展。TP53突变是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中最常见的共突变,研究表明TP53-EGFR共突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对这类突变患者的治疗方案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就TP53突变在晚期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和TP53-EGFR共突变晚期NSCLC患者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t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共突变 预后 治疗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伴TP53基因突变的髓系肿瘤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莹 王安迪 +9 位作者 张春玲 万理萍 杨隽 蔡宇 许晓倩 黄崇媚 邱慧颖 童茵 魏道林 宋献民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5期314-320,共7页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伴TP53基因突变髓系肿瘤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allo-HSCT治疗的患者267例,回顾分析31例伴T...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伴TP53基因突变髓系肿瘤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allo-HSCT治疗的患者267例,回顾分析31例伴TP53突变髓系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并与236例无TP53突变患者比较分析。结果:伴和不伴有TP53突变患者中位年龄分别为55(2665)岁和41(767)岁(P=0.001);移植时突变组缓解期患者比例(45.2%)显著低于无突变组(64.8%)(P=0.004)。供受者ABO血型相合比例显著低于无突变组(35.5%比53.0%,P=0.013)。所有移植时未缓解(no remission,NR)患者移植后均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植入率、粒系和巨核系植入时间2组无差别。伴TP53突变患者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发生率(33.3%)与无突变组相当(30.0%)(P=0.648);移植后1年中重度慢性GVHD (chronic GVHD,cGVHD)发生率2组相当(18.5%比20.3%,P=0.831)。TP53突变患者与无突变组患者2年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incidences of relapse,CIR)分别为65.6%±1.4%比15.1%±0.1%(P=0.035),2年无复发生存(relapse free survival,RFS)率(10.1%±8.6%比72.2%±3.7%,P<0.001)及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19.4%±10.7%比74.0%±3.4%,P<0.001)显著降低。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5岁)、移植时NR同时是伴TP53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OS和RFS的预后不良因素,移植前NR患者复发风险是CR患者的3.591倍[风险比(hazard ratio, HR)=3.591,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3611.355, P=0.029]。减低强度预处理(reduced intensity conditioning,RIC)预处理方案、高危核型和未发生cGVHD分别是OS和RFS的预后不良因素。发生cGVHD患者的CIR率显著下降(HR=0.558, 95%CI:0.0825.493, P=0.034)。结论:早期获得缓解并行allo-HSCT是治疗伴TP53突变的AML和MDS的首选方法,高龄、高危核型、移植时NR及RIC预处理方案及未发生cGVHD是影响TP53突变患者移植后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突变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伴TP53突变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9
作者 郑湧智 乐少华 +4 位作者 李健 陈再生 华雪玲 胡建达 郑浩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2年第6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伴TP53突变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征、疗效及TP53突变与儿童ALL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应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骨髓标本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的141例初诊ALL患儿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伴TP53突变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征、疗效及TP53突变与儿童ALL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应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骨髓标本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的141例初诊ALL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TP53突变患儿临床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是否伴TP53突变患儿总生存(OS)和无事件生存(EFS)。结果141例初诊ALL患儿中5例(3.5%)检出TP53突变,均为急性前体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儿中未检出TP53突变,TP53突变者占B-ALL患儿的4.0%(5/126)。TP53突变类型均为单核苷酸变异。5例伴TP53突变的ALL患儿均为男性,中位年龄60个月(16~156个月);初诊时均贫血、乳酸脱氢酶升高,4例皮下出血及高尿酸血症;免疫表型均为前体B细胞型,4例伴有髓系抗原表达。接受规范治疗的4例伴TP53突变ALL患儿中,2例复发,复发时间分别为8.9个月和12.1个月。伴TP53突变ALL患儿的预计15个月EFS率和OS率均低于TP53未突变ALL患儿(37.5%比97.7%,χ^(2)=29.90,P<0.001;37.5%比98.3%,χ^(2)=24.90,P<0.001)。结论伴TP53突变ALL患儿以男性、B细胞型多见,早期复发率高,疗效差;TP53突变可能成为预后评估的必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性 急性 tp53突变 二代测序 儿童 预后
原文传递
Li-Fraumeni综合征合并儿童颅脑肿瘤TP53基因胚系突变及临床特征分析
20
作者 王颖 张莎娜 +8 位作者 李建康 郭思成 田沛艺 刘海龙 杨宝 李亚农 刘振强 李春徳 姜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Li-Fraumeni综合征(Li-Fraumeni syndrome,LFS)合并颅脑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门诊确诊为LFS患儿的临床信息,分析TP53基因突变位点、患者临床表型及预... 目的探讨儿童Li-Fraumeni综合征(Li-Fraumeni syndrome,LFS)合并颅脑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门诊确诊为LFS患儿的临床信息,分析TP53基因突变位点、患者临床表型及预后。结果共纳入8例脉络丛乳头状癌(choroid plexus carcinoma,CPC)和4例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患儿,均伴有TP53基因胚系突变。12例患儿随访时间3~48个月,1例患儿伴有膝关节骨肉瘤,3例患儿亲属可见LFS相关肿瘤,1例患儿母亲TP53胚系突变阳性。截止随访时,8例脉络丛癌患儿年龄14~102个月,5例复发,3例死亡。髓母细胞瘤患儿4例,年龄5~9岁,均属于SHH亚型,手术后接受全脑脊髓放疗+化疗,均因肿瘤复发死亡。结论SHH亚型髓母细胞瘤及脉络丛癌可能会合并LFS综合征,需要行基因检测排除TP53胚系突变,并给予患儿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脑肿瘤 Li-Fraumeni综合征 髓母细胞瘤 脉络丛乳头状癌 tp53胚系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