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材制造技术在散热器件研制中的应用与最新进展
1
作者 薛亚辉 张金超 +3 位作者 高洁 郭明 陈杰睿 段慧玲 《铜业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1-30,共30页
5G技术的普及以及高性能算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导致电子器件的功率不断增加,因此对散热器件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优化散热器件的结构是提高散热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传统制造工艺在处理复杂结构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对更高性能... 5G技术的普及以及高性能算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导致电子器件的功率不断增加,因此对散热器件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优化散热器件的结构是提高散热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传统制造工艺在处理复杂结构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对更高性能散热器件的探索。增材制造技术采用逐层累加的方式,可制备出具有复杂内部几何形状的结构,从而制造出更高性能的散热器件。本文对增材制造技术在散热器件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的常用方法和基础材料;其次,综述了利用增材制造技术研发微流道散热器、热管/均热板、热沉以及其他散热器的最新进展;最后,归纳了散热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本文着眼于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制备具有优化结构的散热器件,为应对电子器件、航空航天、 5G通讯、移动设备、汽车、相控雷达、柔性穿戴等领域日益增长的散热需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散热器件 微流道散热器 热管/均热板 热沉 散热结构优化
下载PDF
相分离结构与电场协同作用下微细通道流动沸腾传热
2
作者 罗小平 李晓婷 杨书斌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8,共14页
为研究相分离结构与电场协同作用下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以质量分数为30%的甘油水溶液为试验工质,在入口温度为70℃、质量流率为121.25 kg·m^(-2)·s^(-1)、热流密度为90.31~151.23 k W·m^(-2)的工况下,针对0、800... 为研究相分离结构与电场协同作用下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以质量分数为30%的甘油水溶液为试验工质,在入口温度为70℃、质量流率为121.25 kg·m^(-2)·s^(-1)、热流密度为90.31~151.23 k W·m^(-2)的工况下,针对0、800、1 600 V不均匀电场,在截面为2 mm×2 mm的不同相分离结构逆流微细通道内开展流动沸腾试验,研究不同电场和不同相分离结构协同作用下微细通道内局部饱和沸腾传热系数及影响规律,结合可视化结果分析相分离结构与电场协同作用下受限气泡长径比变化以及强化机理。利用平均传热综合性能评价指标评估相分离结构与电场协同作用下微细通道的传热综合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无电场无相分离结构,相分离结构与电场协同作用下,局部饱和沸腾传热系数和受限气泡单位时间长径比变化比率ζ分别最大提高了61.22%、605.5%;平均传热综合性能评价指标最高可达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通道 相分离结构 电场 流动沸腾 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人工鱼群算法的惯性延时微通道优化
3
作者 赵川霆 聂伟荣 +2 位作者 袁君鑫 席占稳 曹云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9,44,共8页
为了保证中、小口径弹引信的炮口安全性控制要求,设计了具有肋板阻尼结构的惯性延时微通道,同时为了保证其具有稳定的延时性能,研究了该微通道在高离心转速下的延时响应性能。采用了神经网络模型和人工鱼群算法对蛇形微通道内肋板的结... 为了保证中、小口径弹引信的炮口安全性控制要求,设计了具有肋板阻尼结构的惯性延时微通道,同时为了保证其具有稳定的延时性能,研究了该微通道在高离心转速下的延时响应性能。采用了神经网络模型和人工鱼群算法对蛇形微通道内肋板的结构位置进行优化设计。用两相流水平集模型以微通道的延迟时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到180组样本数据,分析发现肋板结构在微通道内的不同位置与延迟时间呈现出高度的非线性关系。根据样本数据建立神经网络模型用以拟合设计变量与优化目标之间的映射函数,并采用人工鱼群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拟合的映射函数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过结构优化之后,在1 000 g离心环境下微通道中流体的延迟时间从最短的11.446 ms提升到了25.054 ms,延时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最后研究了优化后的结构在中、小口径弹引信使用环境下的延时特性,验证了其满足大部分中、小口径弹引信的延时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 阻尼结构 肋板 延时微通道 人工鱼群算法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内嵌式微通道芯片散热结构设计研究综述
4
作者 熊园园 刘沛 +2 位作者 付予 焦斌斌 芮二明 《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系统》 2024年第7期12-18,共7页
电子芯片/系统的尺寸微型化、功能复合化导致了其功率密度的增大,伴随着发热也越来越严重,如何应对电子芯片/系统逐渐增加的热流密度,成为散热设计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详细论述了传统散热技术的优缺点,对国内外... 电子芯片/系统的尺寸微型化、功能复合化导致了其功率密度的增大,伴随着发热也越来越严重,如何应对电子芯片/系统逐渐增加的热流密度,成为散热设计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详细论述了传统散热技术的优缺点,对国内外正在开展的内嵌式微通道散热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着重对基于内嵌式微通道芯片散热技术原理、散热性能和创新性解决方案进行了归纳总结。在分析当前国内外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总结了基于内嵌式微通道的芯片散热设计经验和结论,以及面临的挑战,基于此给出了芯片散热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散热 内嵌式微通道 热流密度 散热结构 分层复杂歧管
下载PDF
动力电池复合材料微通道结构主动液冷换热性能研究
5
作者 陈勇 李东明 +3 位作者 程安宇 唐凯威 黄琼 宋政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67,共8页
大容量圆柱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导致电池包轻量化和热管理设计需求日益突出。以新型4680大号圆柱电池为研究对象,设计具有4种不同微通道网络(平行、分叉、蛇形和螺旋)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圆筒散热结构,并分析微通道... 大容量圆柱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导致电池包轻量化和热管理设计需求日益突出。以新型4680大号圆柱电池为研究对象,设计具有4种不同微通道网络(平行、分叉、蛇形和螺旋)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圆筒散热结构,并分析微通道网络结构、冷却剂流速、微通道直径以及微通道进出口数量对其散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4种微通道CFRP圆筒结构中,平行网络微通道CFRP圆筒结构的整体换热性能最佳;微通道直径对CFRP圆筒散热性能的影响较小,但对泵压影响较大;二进二出CFRP散热圆筒的换热性能比一进一出圆筒换热结构具备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微通道 散热结构 热学性能 圆柱电池
下载PDF
实现微通道流量均匀分配的集流器优化研究
6
作者 钟凯强 韩飞 +1 位作者 焦永刚 石向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7,共7页
集流器结构设计效率低下是导致微通道散热器流量分配不当的关键因素。为实现多通道散热器中均匀流动,采用ANSYS-Fluent数值模拟传统与优化集流器下微通道中的流动性能,利用气液两相流模型分析微通道中质量流量分布情况,对比2种集流器的... 集流器结构设计效率低下是导致微通道散热器流量分配不当的关键因素。为实现多通道散热器中均匀流动,采用ANSYS-Fluent数值模拟传统与优化集流器下微通道中的流动性能,利用气液两相流模型分析微通道中质量流量分布情况,对比2种集流器的微通道散热器在不同流动状态下的适用状况。结果表明:传统集流器沿壁面边界层的生长以及高低速分布是导致流量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在入口流速0.5 m/s时,传统集流器中各支管质量流量偏差达到32.2%,而优化集流器仅为8.9%,各支管流量均匀性提高72.36%;优化集流器下的散热器中压能利用效率高,高压区域面积大,末端压力处于140~260 Pa的中压区域;在层流和湍流2种流动状态下,优化型散热器中各支管间流量差异能控制在±15%以内,而传统结构在±40%左右,优化结构具有更强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器 流量均匀分配 结构优化 微通道
下载PDF
基于表面层级结构的亲水微槽道减阻特性研究
7
作者 朱明 姚朝晖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85-1594,共10页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日益加剧,流动减阻研究引起众多学者注意.超疏水微槽道内表面的层级结构有助于形成气液界面,从而实现减阻,但亲水微槽道内表面层级结构的减阻特性尚不清楚.文章结合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对亲水微槽道内空间立柱结构(tran...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日益加剧,流动减阻研究引起众多学者注意.超疏水微槽道内表面的层级结构有助于形成气液界面,从而实现减阻,但亲水微槽道内表面层级结构的减阻特性尚不清楚.文章结合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对亲水微槽道内空间立柱结构(transverse post structure,TPS)、二次内凹的空间立柱结构(doubly reentrant transverse post structure,DR-TPS)和二次内凹的微脊结构(doubly reentrant surface groove structure,DR-SGS),共3种表面层级结构的减阻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当气液界面稳定时,3种结构均有一定的减阻效果,其中,TPS和DR-TPS减阻效果相似,DR-SGS减阻效果最好,减阻率最高可达11.8%.经模拟发现,TPS和DR-TPS减阻效果低于DR-SGS的原因是它们的层级结构附近存在涡结构,造成了局部增阻.此外,流速对于3种结构的减阻效果也有影响,当流速较大时,结构中的气液界面容易失稳,从而使减阻效果减弱甚至出现增阻现象,TPS,DR-TPS和DR-SGS 3种结构维持气液界面稳定的能力依次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槽道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层级结构 气液界面 减阻特性
下载PDF
扩散焊参数对316L不锈钢微通道结构板片的焊接影响研究
8
作者 蒋健安 《科技资讯》 2024年第5期95-97,共3页
基于高效紧凑扩散焊微通道热交换器领域,为了研究扩散焊接参数对微通道结构板片的焊接性能影响,从而保证扩散焊微通道热交换器的扩散焊接强度,对其在不同焊接压力曲线与保温时间下的样品性能进行了协同研究。结果表明:在升温至1 060℃时... 基于高效紧凑扩散焊微通道热交换器领域,为了研究扩散焊接参数对微通道结构板片的焊接性能影响,从而保证扩散焊微通道热交换器的扩散焊接强度,对其在不同焊接压力曲线与保温时间下的样品性能进行了协同研究。结果表明:在升温至1 060℃时,保温80 min后进行一次焊接压力释放,将焊接压力由8 MPa降到2 MPa,然后再进行阶段性升压,并且升压速率控制在0.4 MPa/min及以下时,有助于增加微通道板片的焊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焊接 微通道结构 316L不锈钢 升压速率
下载PDF
LTCC基板微通道进出口布局结构散热性能仿真分析
9
作者 廖志平 罗冬华 《电子与封装》 2024年第3期50-55,共6页
微通道作为微集成系统的主流散热渠道,与其结构相关的多种因素会影响系统的散热性能,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研究微通道流体进出口布局结构对微系统散热性能的影响,采用ANSYS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建立了一种采用LTCC基板的微波TR... 微通道作为微集成系统的主流散热渠道,与其结构相关的多种因素会影响系统的散热性能,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研究微通道流体进出口布局结构对微系统散热性能的影响,采用ANSYS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建立了一种采用LTCC基板的微波TR组件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该组件微通道流体4种进出口布局结构的散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4种微通道流体进出口布局结构中通道内流体在进水口处的压强最大,在出水口处的压强最小;对角方式进出口布局结构中流体压强损失最大,流速、压强分布均匀性相对较差,中间方式进出口布局结构中微通道内流体的流速、压强分布相对其他3种较均匀,整体的压强损失最小。在边界条件一致、组件芯片功率相同的情况下,4种流体进出口布局结构仿真结果表明中间方式的微通道进出口布局结构整体热量分布较均匀,没有出现明显的热量集中现象,综合散热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CC 微通道 进出口布局结构 有限元仿真 散热特性
下载PDF
某微通道液冷板的结构设计与优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健 马雷 +1 位作者 倪志江 蔡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108,共4页
这里以某雷达T/R组件的液冷散热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型两进两出U型微通道液冷冷板设计。在保证计算机模拟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利用ICEPAK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分析比较仿真结果,对原单层支流道的冷板进行结构优化,引入双层微通道支流... 这里以某雷达T/R组件的液冷散热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型两进两出U型微通道液冷冷板设计。在保证计算机模拟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利用ICEPAK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分析比较仿真结果,对原单层支流道的冷板进行结构优化,引入双层微通道支流道设计理念。同时,对这两种总体方案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ICEPAK仿真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双层微通道流道的引入显著改善了冷板的散热性能;综合分析液冷板散热效果和进出口冷却液压差,最终选定双层梯形微通道流道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冷板设计 数值模拟 结构优化 双层流道 散热性能
下载PDF
不同结构形式微通道热沉的传热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光攀 向立平 +2 位作者 罗振兵 王维龙 倪浪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12,共6页
为有效提高微通道热沉的散热性能,设计一种微针肋交错排布微通道热沉,即微针肋垂直于底面或通道侧面的微通道,旨在适当牺牲部分压降的同时提高热沉的换热性能,并与传统矩形微通道热沉做对比。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微通道流动特性、... 为有效提高微通道热沉的散热性能,设计一种微针肋交错排布微通道热沉,即微针肋垂直于底面或通道侧面的微通道,旨在适当牺牲部分压降的同时提高热沉的换热性能,并与传统矩形微通道热沉做对比。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微通道流动特性、传热特性和熵产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几种微通道相比,当采用相邻微针肋间距为1 mm的交错排布微通道SC2时,在牺牲一定压降的同时传热性能得到提高,改善微通道底面温度分布均匀性。相较于传统矩形微通道,在入口雷诺数为716时,其底面最高温度下降25.84 K,热阻下降约55.1%,努塞尔数增大158%左右,整体传热性能CPE达1.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热沉 传热 结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复杂外形约束下的多形态特征TPMS微通道设计方法
12
作者 杨冠华 吴蕾 +1 位作者 王清辉 池梓鹏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5-802,共8页
对复杂外形约束下的三周期极小曲面(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TPMS)微通道结构,提出一种基于共形映射的多形态特征设计方法。首先,将自由曲面边界映射至平面,在二维参数域上进行通道拓扑结构设计;然后,提出一种基于环的Beta生... 对复杂外形约束下的三周期极小曲面(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TPMS)微通道结构,提出一种基于共形映射的多形态特征设计方法。首先,将自由曲面边界映射至平面,在二维参数域上进行通道拓扑结构设计;然后,提出一种基于环的Beta生长算法,实现多种TPMS形态特征的平滑过渡;最后,将在二维参数域上设计的微通道结构逆映射至自由曲面约束下的三维空间,完成设计。实例分析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设计的微通道结构对复杂曲面边界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能实现内部形态特征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MS微通道结构 多形态特征 共形映射 过渡区域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Heat Transfer in Microchannel with Inlet Cavitation Structure 被引量:1
13
作者 YUAN Junfei WANG Lin +1 位作者 WANG Zhanwei TAN Yingyi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294-301,共8页
Heat transfer of R134 a through the microchannel with an inlet reentrant cavitation structure was investigated for high flux thermal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devices.The cavitating flow patterns,pressure,and heat tran... Heat transfer of R134 a through the microchannel with an inlet reentrant cavitation structure was investigated for high flux thermal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devices.The cavitating flow patterns,pressure,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in the range of effective heat fluxes from 0 to 138.4 W/cm2 with mass flow velocities from 2.12 to 5.23 m/s.A stable and ideal starting point of two phas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was commendably provided by the inlet cavitation orifice.There existed an axis deviation liquid jet after the micro-orifice.The refrigeration vapor was generated from the cavitation structure but liquidized at the downstream of the channel.The wall temperature along flow orientation presented an opposite trend under the test states with or without heat input.The cavitation structure can significantly suppress the flow oscillation in microchannels and the outlet pressure fluctuation reduced about 72%compared with the fluctuation at the entrance.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had been distinctly impacted by heat flux at lower heat input and then maintained the value nearly constant of 11.0 W/(cm^(2)·K)with the critical heat flux of 88.4 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transfer cavitation structure flow pattern pressure oscillation microchannel
原文传递
Cooling Augmentation with Microchanneled Structures 被引量:1
14
作者 X.F.Peng B.X.Wa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98-110,共13页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and cooling performance of subcooled liquid,water,flowing through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microchanneled structures machined on a stainless...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and cooling performance of subcooled liquid,water,flowing through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microchanneled structures machined on a stainless steel plate.Heat transfer or flow mode stransition was observed when the heating rate or wall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This transition was found to be suggestively induced by the variation in liquid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due to the significant rise of liquid temperature in the microstructures.The influence of such parameters as liquid velocity,subcooling,property variation,and microchannel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on the heat transfer behavior,cooling performance and the heat transfer and liquid flow mode transition were also investigated.The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both single-phase forced convection and flow boil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normal-sized tubes and the heat transfer was obviously intens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交换器 对流 沸腾流 微型管结构
原文传递
多芯片LTCC基板微通道进出口结构散热性能数值仿真分析
15
作者 廖志平 罗冬华 陈婕 《电子测试》 2023年第3期29-33,共5页
微通道结构作为多芯片低温共烧陶瓷(LTCC)基板的主流散热渠道,其相关结构因素如微通道流体进出口布局结构、流体进出口半径等会影响其散热性能。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建立多芯片LTCC射频组件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热-流... 微通道结构作为多芯片低温共烧陶瓷(LTCC)基板的主流散热渠道,其相关结构因素如微通道流体进出口布局结构、流体进出口半径等会影响其散热性能。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建立多芯片LTCC射频组件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热-流耦合分析,研究了微通道流体进出口布局结构、流体进出口半径、流体进口流速对组件散热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不同结构因素的参数水平设计了9组模型,获取相应的温度数据并进行极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微通道流体进出口半径对多芯片LTCC射频组件散热性能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微通道流体进出口布局结构,流体进水口流速的影响最小。在保持边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进出口布局结构中“I”型布局结构散热效果最好,增大微通道流体进出口半径与流体进口处流速有助于提高组件的散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低温共烧陶瓷 微通道 流体进出口结构 热-流耦合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三维表面微观形貌建模与微通道流动特性仿真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清辉 郑旭 +1 位作者 潘敏强 李静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共6页
针对金属表面功能结构的多尺度数字化设计问题,基于机械加工表面微观形貌中存在的自仿射分形特性,探索了将W 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与三维参数曲面相合成的数学方法.该方法能够将表面功能结构的微观粗糙形貌与宏观模型相集成,从而... 针对金属表面功能结构的多尺度数字化设计问题,基于机械加工表面微观形貌中存在的自仿射分形特性,探索了将W 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与三维参数曲面相合成的数学方法.该方法能够将表面功能结构的微观粗糙形貌与宏观模型相集成,从而有效支持表面功能结构的多尺度形貌建模.以犁削成形的V型毛细微通道的微流体特性为仿真研究对象,建立了具有多尺度形貌特征的三维实体模型,同时分析了雷诺数、表面高度尺度系数和分形维数等对该微通道流动特性的影响,发现:阻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减小,随表面高度尺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粗糙表面产生的漩涡对流体的影响不能忽视,且随粗糙度的增加越来越突出;根据W eierstrass-Mandelbrot函数构造的表面形貌分形维数的增加将导致通道阻力系数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功能结构 分形 微观形貌 微通道 流动特性
下载PDF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叠层无氧铜微通道热沉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云 廖新胜 +1 位作者 秦丽 王立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建立了叠层无氧铜微通道热沉的散热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和近似分析,优化了微通道热沉的结构参数;在t=200μm, ωc=60μm, ωf=100μm,p=2. 02×106 Pa时,可获得最小热沉热阻Rthm =4. 205×10-3 K·cm2 /W。根据优化结果,考虑... 建立了叠层无氧铜微通道热沉的散热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和近似分析,优化了微通道热沉的结构参数;在t=200μm, ωc=60μm, ωf=100μm,p=2. 02×106 Pa时,可获得最小热沉热阻Rthm =4. 205×10-3 K·cm2 /W。根据优化结果,考虑微通道取向对液压降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型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叠阵用五层结构叠层无氧铜微通道热沉,并结合实际工艺制备了无氧铜微通道热沉。在实际工作中,优化结果往往要跟实际工艺相结合,如优化所得的水压降为 2 02×106 Pa,这在实际工艺中较难实现。但在热沉实际工作的水压降条件下,热阻为 4. 982×10-3 K·cm2 /W,它能满足高功率激光器叠阵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热沉 散热模型 结构参数 液压降
下载PDF
表面反应功能结构制造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
18
作者 汤勇 潘敏强 王清辉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4,共8页
表面反应功能结构是指在反应载体表面加工出具有不同形貌、不同尺度、不同维数,并具有反应功能的结构。表面反应功能结构设计和制造是微反应器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核心技术。文中在对当前表面反应功能结构的表现形式和主动设计方法分析基础... 表面反应功能结构是指在反应载体表面加工出具有不同形貌、不同尺度、不同维数,并具有反应功能的结构。表面反应功能结构设计和制造是微反应器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核心技术。文中在对当前表面反应功能结构的表现形式和主动设计方法分析基础上,较详细论述了表面反应功能结构新的制造技术,指出未来表面反应功能结构研究的重点应集中在不同功能结构的优选、特定功能结构的主动设计以及适合不同反应功能结构的高效、低成本制造方法探索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功能结构 微反应器 微通道 微结构
下载PDF
微槽板内的对流换热和流动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晓峰 胡杭英 项光明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1996年第1期65-72,共8页
在单相强迫对流情况下,对刻有水力直径为0.133mm~0.367mm微矩形槽的微槽结构进行了换热和流动特性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层流换热受槽道高宽比、水力直径与槽间距比值影响,而紊流换热则与水力直径、槽间距和无量纲参数Z有关,对紊流换热而... 在单相强迫对流情况下,对刻有水力直径为0.133mm~0.367mm微矩形槽的微槽结构进行了换热和流动特性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层流换热受槽道高宽比、水力直径与槽间距比值影响,而紊流换热则与水力直径、槽间距和无量纲参数Z有关,对紊流换热而言Z=0.5是最佳参数.实验表明Z对流动阻力因子亦有很大影响,层流情况下当Z为0.5时,摩擦因子或流动阻力都可达最小值;紊流流动阻力比经典理论预示值小,流动向充分发展紊流过渡的临界Re数也比常规值小。文中给出了计算换热和阻力降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槽 微槽结构 对流换热 流动阻力
下载PDF
SOR微型混合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素芬 傅新 +1 位作者 杨华勇 谢海波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02-1906,共5页
为实现微尺度条件下流体的均匀混合,按层流混合原理设计了一种三维结构的新型静态微型混合器.通过在微通道内设置周期交叉排列的导流块,在轴向的压力梯度作用下产生横向的流动,从而在微管道内产生对流体的搅拌作用,达到促进混合的目的.... 为实现微尺度条件下流体的均匀混合,按层流混合原理设计了一种三维结构的新型静态微型混合器.通过在微通道内设置周期交叉排列的导流块,在轴向的压力梯度作用下产生横向的流动,从而在微管道内产生对流体的搅拌作用,达到促进混合的目的.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分析了静态微型混合器内速度场的分布规律,阐述了发生混合的机理.采用罗丹明染料与去离子水的混合试验检测该微型混合器的混合性能,同时分析了微型混合器的混合效果与结构参数、雷诺数的关系.混合试验表明,交叉导流式Ⅱ型(SOR-Ⅱ)微混合器在低雷诺数和高雷诺数条件下都可以获得好的混合效果,而交叉导流式Ⅰ型(SOR-Ⅰ)微混合器只能在高雷诺数条件下获得好的混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混合器 流动显示 微流道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