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rogenesis of Two Types of Archean TTGs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A Case Study of Intercalated TTGs in Lushan and Non-intercalated TTGs in Hengshan 被引量:2
1
作者 SHAN Houxiang ZHAI Mingguo DEY Sukant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2049-2065,共17页
TTG (Tonalite-Trondhjemite-Granodiorite) gneisses, a major component of Precambrian continental crust,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the crustal evolution in the early periods... TTG (Tonalite-Trondhjemite-Granodiorite) gneisses, a major component of Precambrian continental crust,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the crustal evolution in the early periods of the Earth. In terms of field occurrence, there are two kinds of Archean TTGs in the NCC (North China Craton): intercalated and non-intercalated TTGs.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make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these two types of TTGs from the typical areas (Lushan and Hengshan) in the NCC with an aim to constrain their petrogenesi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y have similar mineral assemblages of Pl + Qtz + Bt ± Amp ± Kfs but different field appearances and geochemical compositions, thus probably reflecting different source materials and tectonic settings.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s of characteristic elements, such as Sr, REE and HFSE, suggest that the non-intercalated TTGs in Hengshan were generated at deeper levels than those of intercalated TTGs in Lushan. Constraints from element contents and geochemical modeling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derivation from dual sources involving both garnet amphibolite and rutile-bearing eclogite residues for the non-intercalated TTGs in Hengshan, whereas the compositions of intercalated TTGs in Lushan indicate that they were formed by partial melting with amphibolite to garnet-amphibolite residues. Moreover, accumulation of plagioclase is also required in the petrogenesis of intercalated TTGs in Lusha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m. In addition, the non-intercalated TTGs in Hengshan display distinctly higher MgO, Mg#, Cr and Ni values and lower SiO2 average contents compared to the intercalated TTGs in Lushan. These features suggest that the former magma, at least a part, might have interacted with the mantle wedge during ascent. Considering all the above factors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whole-rock Nd and zircon Hf isotopic data,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non-intercalated TTGs in Hengshan were produc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subducted slab contaminated by the overlying mantle wedge at deeper levels and high pressures, whereas the intercalated TTGs in Lushan were generated by melting of the thickened lower crust at lower pressures and shallower depths. The tectonic settings of the two types of TTGs shed new light on the growth of the N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s PETROGENESIS crustal growth ARCHEAN North China Craton
下载PDF
太古宙花岗质岩石Si-O同位素对岩石成因和板块构造的约束
2
作者 张晴 李献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688,共12页
板块构造的起源是地球科学核心问题之一,而表壳物质循环是现代板块构造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检验地球表壳物质循环起始时间是约束板块构造启动时间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岩浆岩的Si-O同位素联合示踪开始被用来约束太古宙构造环境,但由于... 板块构造的起源是地球科学核心问题之一,而表壳物质循环是现代板块构造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检验地球表壳物质循环起始时间是约束板块构造启动时间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岩浆岩的Si-O同位素联合示踪开始被用来约束太古宙构造环境,但由于大多太古宙样品经历了强烈的变质作用,Si同位素数据是否代表原岩信息需要进一步的评估;此外,Si同位素在高温岩浆分异过程中变化非常小,在分析精度不够高的情况下,其分析结果则很可能无法揭示其潜在的变化规律。本文结合当前地球早期构造环境研究进展以及Si-O同位素的应用情况:(1)重点总结介绍了太古宙花岗质岩石(主要包括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简称TTG)的Si同位素应用原理,及应用Si-O同位素约束地球早期构造环境的优势;(2)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方法;(3)进一步总结了太古宙TTG Si同位素和全球规模的O同位素,Ge/Si比值,及其他地质学和地球化学指标,确认了在大约3.8Ga开始有表壳物质再循环特征的出现;(4)最后依据当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具体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宙 Si同位素 O同位素 TTG 岩石成因 板块构造
下载PDF
乳腺癌耐阿霉素细胞MCF-7/ADR外泌体传递tTG参与MCF-7细胞耐药的研究
3
作者 张桓海 沈媛媛 +2 位作者 王晓红 张湘生 程凯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耐阿霉素细胞MCF-7/ADR通过外泌体传递tTG参与敏感细胞MCF-7耐药的过程。方法:本实验首先培养MCF-7、MCF-7/ADR细胞,然后检测MCF-7、MCF-7/ADR细胞中外泌体的含量,并将外泌体提取后备用。MCF-7/ADR细胞外泌体(EXO/ADR)与... 目的:研究乳腺癌耐阿霉素细胞MCF-7/ADR通过外泌体传递tTG参与敏感细胞MCF-7耐药的过程。方法:本实验首先培养MCF-7、MCF-7/ADR细胞,然后检测MCF-7、MCF-7/ADR细胞中外泌体的含量,并将外泌体提取后备用。MCF-7/ADR细胞外泌体(EXO/ADR)与MCF-7细胞共培养建立MCF-7的外泌体耐药细胞(MCF-7+EXO/ADR)。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MCF-7/ADR、MCF-7+EXO/ADR细胞中的tTG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敏感细胞株外泌体(EXO/S)、耐药细胞株外泌体(EXO/ADR)中tTG的表达水平。使用CCK-8法分别检测MCF-7、MCF-7/ADR、MCF-7+EXO/ADR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EXO/S、EXO/ADR中均可以表达CD63、TSG101,但是较低表达Calnexin。经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EXO/S、EXO/ADR中的tTG表达水平分别为(18.3±3.63)%、(46.07±8.31)%,二者tTG的表达有明显差异。经过Western blot检测MCF-7、MCF-7/ADR、MCF-7+EXO/ADR细胞中tTG的表达情况,我们发现MCF-7+EXO/ADR细胞的tTG表达水平较MCF-7细胞升高。MCF-7、MCF-7/ADR和MCF-7+EXO/ADR细胞对阿霉素的IC50分别为(1.91±0.18)μg/mL、(82.11±3.51)μg/mL、(6.16±1.15)μg/mL。结论:MCF-7/ADR细胞可能经分泌外泌体来传递tTG参与MCF-7细胞对阿霉素耐药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TTG 乳腺癌 阿霉素耐药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东南部太古宙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形成及演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磊 康诗胜 +3 位作者 刘恒 胡天杨 周炜鉴 张云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75,共27页
华北克拉通是世界范围内少数保存有大量太古宙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及多期次岩浆事件记录的克拉通之一,相关研究对揭示全球太古宙时期壳—幔动力学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笔者等在华北克拉通东南部归纳总结了5... 华北克拉通是世界范围内少数保存有大量太古宙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及多期次岩浆事件记录的克拉通之一,相关研究对揭示全球太古宙时期壳—幔动力学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笔者等在华北克拉通东南部归纳总结了52个太古宙时期TTG岩石样品的有效地球化学资料。根据地区与岩石成因差异,将样品主要分为3类:霍邱、五河地区低铝、低压型TTG岩石,鲁西(C带)、丰县张河地区中铝、中低压型TTG岩石以及登封地区高铝、高压型TTG岩石。华北克拉通东南部的TTG片麻岩经历了两期明显的地壳生长事件:2.95~2.70 Ga,2.58~2.48 Ga(峰值为约2.52 Ga)。主、微量数据表明,华北克拉通东南部的TTG片麻岩主体源于低钾镁铁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并且源区可能受到来自于壳—幔相互作用的影响。其中,霍邱、登封地区的TTG分别受到流体、熔体交代作用;鲁西和张河地区则同时受到熔体和流体交代作用。霍邱地区TTG片麻岩形成于约2.70 Ga,成因可能受鲁西地区地幔柱垂向构造的影响;太古宙末期,鲁西及张河地区与登封地区TTG片麻岩的形成具有一定联系,主要表现为受洋内岛弧地体侧向的洋内俯冲与弧陆碰撞增生控制,并经历了区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片麻岩 壳—幔相互作用 华北克拉通 弧陆增生
下载PDF
地球早期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樊海龙 杨高学 +2 位作者 郭建明 马雪云 刘翔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69-690,共22页
现代地球岩石圈主要由镁铁质上地幔和长英质地壳两个储集层组成,研究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对揭示地球早期地质过程和物质循环、厘定板块构造启动时限具有重要意义。冥古宙—始太古代具有更高的地幔潜能温度和地温梯度,岩浆海冷却形成薄... 现代地球岩石圈主要由镁铁质上地幔和长英质地壳两个储集层组成,研究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对揭示地球早期地质过程和物质循环、厘定板块构造启动时限具有重要意义。冥古宙—始太古代具有更高的地幔潜能温度和地温梯度,岩浆海冷却形成薄的原始地壳;大洋岩石圈表现为韧性,主要构造机制应为停滞盖层模式,有地幔柱参与。太古宙片麻岩中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TTG)的出现标志着镁铁质原始地壳向长英质陆壳转变的开始。本文总结了地球早期停滞盖层模式到现代板块构造模式下含水玄武岩部分熔融、结晶分异形成大陆地壳的过程,主要包含幔源岩浆停滞盖层(“自下而上”的热管火山岩和“自上而下”的深成侵入岩构造模式)、增厚镁铁质地壳部分熔融、俯冲洋壳、岛弧及洋底高原部分熔融模式;陆壳的破坏和消减主要受陨石撞击、分层沉降、重力不稳导致拆沉控制;板块构造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地球内部的热量扩散,俯冲作用加快了洋壳和陆壳之间的物质循环。最后,结合太古宙变质岩、古老克拉通岩石学特征和锆石Hf、O及全岩Nd、Sr、Ar、Ti同位素组成,讨论了陆壳的形成时间和演化过程:3.0 Ga之前形成了现有陆壳体积的60%~70%,厚度约为20~40 km;3.0~2.5 Ga,地壳改造速率明显增加,陆壳生长和破坏速率达到动态平衡,表明全球性现代板块构造体制逐渐成为控制大陆形成、裂解和陆壳演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起源 陆壳演化 部分熔融 板块构造 地幔潜能温度 TTG岩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辽南地块新太古代晚期TTG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6
作者 张洪祥 刘锦 +3 位作者 孙博 刘正宏 于泓超 董亚超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2-1209,共18页
为加深对华北克拉通辽南地块太古宙大陆地壳形成与演化历史的认识,以辽南地块十间房地区新太古代TTG(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片麻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锆石U-Pb定年、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以及全岩地球... 为加深对华北克拉通辽南地块太古宙大陆地壳形成与演化历史的认识,以辽南地块十间房地区新太古代TTG(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片麻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锆石U-Pb定年、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以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十间房地区TTG片麻岩的结晶年龄为(2499.7±5.4)Ma。TTG片麻岩样品具有高的SiO_(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66.1%~69.1%)和Al_(2)O_(3)含量(14.6%~15.6%),富Na、贫K(K_(2)O/Na_(2)O值为0.41~0.51),具有弱的Eu正异常(1.06~1.59),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Rb、K等)和高场强元素(Zr、Hf等),具有相对高的Sr/Y值(44.3~69.5)和(La/Yb)_(N)值(11.8~24.0)以及亏损的锆石Hf同位素特征,Hf二阶段模式年龄为2903~2687 Ma;相比源自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TTG岩石,十间房地区TTG片麻岩具有相对高的MgO、Cr、Ni含量。上述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十间房地区TTG片麻岩为典型的中压TTG岩石,是中—新太古代玄武质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其源区富集石榴子石和角闪石,缺乏金红石和斜长石。综合前人研究认为,十间房地区TTG片麻岩形成于俯冲板片的部分熔融,指示古老大陆边缘的暖俯冲构造体制,且新太古代晚期华北克拉通可能同时受控于板块构造和地幔柱构造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成因 新太古代 TTG岩石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辽南地块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扬子地块中太古宙地壳增生:来自黄陵背斜南部地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的证据
7
作者 王庆 蒋幸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3-442,共10页
扬子地块黄陵背斜南部出露的花岗闪长质片麻岩是太古宙TTG片麻岩的重要组成单元,具有高Al2O3、Na2O、Sr以及低Rb、Nb等特征,属于高铝TTG系列,且具埃达克质岩石属性。结合片麻岩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的Nb、Ta和Hf等高场强元素富集以及Th、P... 扬子地块黄陵背斜南部出露的花岗闪长质片麻岩是太古宙TTG片麻岩的重要组成单元,具有高Al2O3、Na2O、Sr以及低Rb、Nb等特征,属于高铝TTG系列,且具埃达克质岩石属性。结合片麻岩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的Nb、Ta和Hf等高场强元素富集以及Th、Pb和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的特征,本文认为该岩石形成于俯冲环境下玄武质洋壳的部分熔融作用。黄陵背斜北部出露的2.9~3.0 Ga TTG片麻岩和弧性质角闪岩,反映该时期是扬子地块陆壳生长的一次重要阶段,且以洋壳俯冲产生岛弧或安第斯型岩浆作用的陆壳水平增生为主,通过微陆块拼贴或规模较小的板块构造模式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块 黄陵背斜南部 花岗闪长质片麻岩 高铝TTG系列 地壳增生
下载PDF
内蒙古固阳地区角闪石等矿物分离结晶形成的新太古代TTG片麻岩——来自元素地球化学和热力学模拟的证据
8
作者 佟鑫 施建荣 +2 位作者 王惠初 张家辉 任云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34-1759,共26页
内蒙古固阳地区存在大量的新太古代末期(石英)闪长质-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花岗闪长质(DTTG)片麻岩组合。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得到了石英闪长质片麻岩和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2504±11)和(2514±7)Ma,在... 内蒙古固阳地区存在大量的新太古代末期(石英)闪长质-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花岗闪长质(DTTG)片麻岩组合。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得到了石英闪长质片麻岩和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2504±11)和(2514±7)Ma,在石英闪长质片麻岩中同时得到了约2.6 Ga的继承锆石年龄。这些石英闪长质(D)片麻岩具有相对较低的w(SiO_(2))(62.08%~62.62%)和Sr/Y值(23.3~39.8),w(MgO)(2.08%~3.06%)和w(TFe_(2)O_(3))(5.43%~6.01%)相对较高,不具有或具有弱的Eu负异常(Eu/Eu^(*)为0.91~0.98),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相对不明显((La/Yb)N为7.59~21.60),显示岛弧钙碱性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其锆石Hf同位素组成,本文认为其形成于相对低压较浅层次古老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同时有幔源熔体的加入。固阳新太古代末期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TT)片麻岩则显示较高的w(SiO_(2))(67.95%~77.01%)和Sr/Y值(120.00~941.00),相对低的w(MgO)(0.14%~1.29%)和w(TFe_(2)O_(3))(0.63%~2.66%),具有显著的Eu正异常(Eu/Eu^(*)为1.48~8.73),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Yb)N为29.70~140.00)。TTG岩石一般被认为是来自水化变质玄武岩的部分熔融。而固阳新太古代末期(石英)闪长质-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DTT)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则指示了角闪石分离结晶过程。固阳堆晶角闪石岩和奥长花岗质片麻岩的混合模拟可很好地复现出固阳地区石英闪长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热力学模拟和微量元素的定量模拟则揭示了固阳新太古代末期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岩石是在含水且相对低压条件下,闪长质岩浆经过多阶段分离结晶后形成,主要分离结晶矿物相为角闪石,同时伴有少量斜长石和榍石的分离结晶;其高的全岩Sr/Y、Eu/Eu^(*)值并不是指示其具有相对高压源区的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麻岩 TTG 元素地球化学 热力学模拟 分离结晶 固阳
下载PDF
胶北地体早前寒武纪重大岩浆事件、陆壳增生及演化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建辉 刘福来 +2 位作者 丁正江 刘平华 王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42-2958,共17页
早前寒武纪重大岩浆事件是早期陆壳增生及演化的主要地质作用。本文通过系统总结最近几年胶北地体早前寒武纪重大岩浆事件代表性岩石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的最新成果,厘定出太古宙~2.9Ga、2.7Ga及... 早前寒武纪重大岩浆事件是早期陆壳增生及演化的主要地质作用。本文通过系统总结最近几年胶北地体早前寒武纪重大岩浆事件代表性岩石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的最新成果,厘定出太古宙~2.9Ga、2.7Ga及2.5Ga三期以TTGs岩浆事件为代表的陆壳增生事件。这些TTGs具有典型太古宙高铝TTGs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正的εHf(t)值,锆石Hf模式年龄主要集中在ca.3.2~2.7Ga。两种不同的构造模式被用来理解胶北太古宙TTGs(陆壳)的成因:(1)加厚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2)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根据胶北TTGs在时间上呈事件性侵位,空间上呈面状分布,以及相对较低的Mg#、Cr及Ni含量,前者可能更适合胶北TTGs的成因。确定了胶北古元古代2.2~2.0Ga黑云母/角闪石二长花岗片麻岩及~1.8Ga以二长(正长)花岗岩为代表的多期陆壳重熔事件。综合这些研究结果,初步总结出胶北早前寒武纪陆壳形成及演化历史:1)〉2.9Ga,主要为基性地壳(洋壳)的增生,并可能存在规模有限的、被剥蚀殆尽的太古宙早期陆壳;2)在~2.9Ga、~2.7Ga及~2.5Ga,由于地幔(热)柱上涌,ca.3.3~2.7Ga新生的加厚基性玄武质下地壳发生事件性部分熔融,并伴随有早期陆壳的重熔,形成主要由TTGs及少量陆壳重熔型(高钾)花岗岩组成的太古宙陆壳;3)ca.2.2~2.0Ga,可能由于地幔物质上涌,陆壳伸展,形成裂谷,陆壳物质重熔,形成ca.2.2~2.0Ga花岗质岩石;4)ca.1.95~1.85Ga,发生强烈的挤压碰撞构造作用,裂谷闭合,卷入挤压作用的物质发生高角闪岩相到高压麻粒岩相变质;5)~1.8Ga,地幔物质上涌,陆壳伸展减薄,陆壳物质重熔,形成~1.8Ga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北地体 早前寒武纪地质 陆壳增生 太古宙ttgs片麻岩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BjuA03.TTG2基因启动子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
10
作者 喻文聪 袁玉辉 +4 位作者 李湘 余子怡 伍佳好 向国红 刘显军 《作物研究》 2023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进一步分析芥菜型油菜BjuA03.TTG2启动子在调控该基因表达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含有该基因的BAC单克隆质粒DNA为模板,通过普通PCR获得BjuA03.TTG2上游1 839 bp的DNA序列。利用PlantCARE在线分析软件分析BjuA03.TTG2启动子序列,含有许多... 为进一步分析芥菜型油菜BjuA03.TTG2启动子在调控该基因表达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含有该基因的BAC单克隆质粒DNA为模板,通过普通PCR获得BjuA03.TTG2上游1 839 bp的DNA序列。利用PlantCARE在线分析软件分析BjuA03.TTG2启动子序列,含有许多与应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如激素、光、低温等。根据BjuA03.TTG2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的位置设计引物,采用5’端系列缺失分析法,利用PCR方法对BjuA03.TTG2基因上游启动子序列进行特异扩增,分别克隆了1 839、1 497、1 165、863、627、377和297 bp的启动子片段并构建到pCAMBIA1304植物表达载体中。鉴定结果说明7个BjuA03.TTG2启动子不同区段与GUS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BjuA03.TTG2启动子的功能作用提供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BjuA03.TTG2 启动子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下载PDF
河北怀安地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研究
11
作者 韩明洋 曹斌华 +2 位作者 张乐冲 马伟 李亚超 《华北地质》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华北古陆的南北缘广泛分布着地球上目前已知年代最久远的早前寒武纪TTG岩系,其地球化学特征因起源和成因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河北怀安地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开展地球化学分析和年代学的研究工作,对认识华北古陆地壳的演化、增生... 华北古陆的南北缘广泛分布着地球上目前已知年代最久远的早前寒武纪TTG岩系,其地球化学特征因起源和成因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河北怀安地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开展地球化学分析和年代学的研究工作,对认识华北古陆地壳的演化、增生和再造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的结晶年龄为2551 Ma,形成于新太古代五台旋回。岩体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细粒含紫苏花岗闪长质片麻岩,SiO_(2)含量介于67.30%~74.94%,平均70.94%,总碱度K2O+Na2O=5.57%~8.01%,平均6.37%,A/CNK平均1.53,属于偏铝质花岗岩。通过对该岩体构造环境分析,认为该花岗闪长质片麻岩主要形成于岩浆弧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岩系 怀安 花岗闪长质片麻岩 岩石学 地球化学 年代学
下载PDF
对麸质敏感的免疫性乳糜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春 李惠 +2 位作者 吴静 符布清 陆为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634-1637,共4页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乳糜泻(CD)的发病与血清抗麦胶抗体(IgG-AGAs)、血清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IgA-tTGs)的相关性及HLA-DQ基因SNP rs2187668位点多态性与乳糜泻的关系。同时探讨中国腹泻型组人群HLA-DQ基因SNP位点(...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乳糜泻(CD)的发病与血清抗麦胶抗体(IgG-AGAs)、血清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IgA-tTGs)的相关性及HLA-DQ基因SNP rs2187668位点多态性与乳糜泻的关系。同时探讨中国腹泻型组人群HLA-DQ基因SNP位点(rs2187668)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方法:采用ELISA法对73例腹泻型IBS病例进行血清学IgG-AGAs、IgA-tTGs检测,采用TaqMan-PCR方法检测腹泻型IBS病例HLA-DQ基因SNP位点(rs2187668)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73例乳糜泻患者中有7例(9.6%)乳糜泻抗体阳性,其中5例(6.8%)IgG-AGAs阳性,合并IDDM-IgG-AGAs阳性1例(1.4%),2例(2.7%)IgA-tTGs阳性,1例(1.4%)2种抗体均为阳性。71例腹泻型IBS组(A型为4.93%)和正常对照组(A型为3.64%)在位点rs2187668上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血清学阳性患者中,1例IgA-tTGs阳性患者rs2187668位点含有A等位基因。结论:血清IgG-AGAs和IgA-tTGs检测可辅助诊断免疫性乳糜泻,对早期诊断麸质敏感的免疫性乳糜泻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泻 抗麦胶抗体(IgG—AGAs) 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IgA—ttgs)
下载PDF
豫西宜阳地区TTG质片麻岩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地质学 被引量:108
13
作者 第五春荣 孙勇 +2 位作者 林慈銮 柳小明 王洪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3-262,共10页
本文报道对华北地块南缘、豫西宜阳穆册TTG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研究。宜阳穆册TTG质片麻岩SiO_2含量为59~73%,Al_2O_3>15%、CaO、MgO、Al_2O_3、TiO_2、Na_2O/K_2O与SiO_2的含量呈负相关,表明在岩浆演化中... 本文报道对华北地块南缘、豫西宜阳穆册TTG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研究。宜阳穆册TTG质片麻岩SiO_2含量为59~73%,Al_2O_3>15%、CaO、MgO、Al_2O_3、TiO_2、Na_2O/K_2O与SiO_2的含量呈负相关,表明在岩浆演化中有镁铁矿物和斜长石的分离,岩浆成分随着分异而富钾。P_2O_5与SiO_2含量呈正相关,反映出磷灰石的分离。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_N=9~23);重稀土相对于轻稀土轻度分异;无明显的Eu异常(Eu*=0.95~1.07)。岩石富Rb、Sr、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低Y(13.25~25.27μg/g)和Yb(1.27~1.98μg/g);高Sr(507.14~606.85μg/g)及Sr/Y(34.15~39.97),上述地球化学特征一致表明,研究区片麻岩为一套高铝的TTG质岩石。这套片麻岩可能是在角闪岩相条件下部分熔融的产物。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测得TTG质片麻岩的年龄为2.3Ga。片麻岩中的锆石大部分具负ε_(Hf)(t)值(最高达-4.95),揭示其源区可能主要为古老陆壳物质;部分锆石的ε_(Hf)(t)为正值,说明在其形成过程中有一定比例的亏损地幔物质的加入。宜阳TTG质片麻岩的Hf同位素数据表明,其两阶段模式年龄主要2.57~3.01Ga之间,平均值为2.82Ga,所以说穆册灰色片麻的源区可能存在年龄为2.8Ga左右(或更老)的地壳物质,说明代表该区基底的太华杂岩形成时代可能为2.8Ga(或更老)。虽然华北地块陆壳最主要的增生时代被认为发生在2500Ma,但宜阳TTG质片麻岩的研究结果和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都说明华北地块大陆地壳在古元古代早期仍然存在相当规模的陆壳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质岩 锆石 U-PB年代学 HF同位素 地壳增生
下载PDF
晚太古代Sanukite(赞岐岩)与地球早期演化 被引量:44
14
作者 张旗 王焰 +4 位作者 钱青 翟明国 金惟浚 王元龙 简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55-1362,共8页
Shirey and Hanson(1984)将某些太古代的高镁闪长岩套称为sanukite(赞岐岩),类似于日本中新世(11~15 Ma)Setouchi火山岩带的高镁安山岩.Sanukitoids由闪长岩-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组成,不同于TTG岩套(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 Shirey and Hanson(1984)将某些太古代的高镁闪长岩套称为sanukite(赞岐岩),类似于日本中新世(11~15 Ma)Setouchi火山岩带的高镁安山岩.Sanukitoids由闪长岩-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组成,不同于TTG岩套(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Sanukitoids具有下列地球化学特征:富Mg,Mg#>0.60,Ni和Cr>100μg/g,Sr和Ba>500μg/g,LREE富集(大于球粒陨石100倍),无Eu异常.高镁安山岩在太古代很少见,而其相应的侵入岩高镁闪长岩或sanukitoids,虽然数量也很少,但却是各地晚太古代地体中随处可见的.Sannkitoids的原始岩浆是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的,随后可能经历了广泛的分离结晶作用.TTG和sanukitoids岩套可以相伴产出,二者均与板片熔融有关,TTG与其直接有关,sanukitoids可能与其间接有关.全球Sanukitoids主要集中在晚太古代时期,可能暗示板块的消减作用在~3.0 Ga以后才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ukite 赞岐岩 TTG 晚太古代 成因 形成环境 板块构造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TTG岩石的时空分布、组成特征及形成演化:综述 被引量:57
15
作者 万渝生 董春艳 +5 位作者 任鹏 白文倩 颉颃强 刘守偈 谢士稳 刘敦一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05-1419,共15页
华北克拉通具有3.8Ga以上的演化历史,TTG是其地质记录的最重要载体。华北克拉通太古宙(特别是中太古代以前)地质演化在很大程度上与TTG岩石密切相关。在华北克拉通,始太古代(3.6~4.0Ga)TTG岩石仅在鞍本地区被发现,但冀东地区已在多种变... 华北克拉通具有3.8Ga以上的演化历史,TTG是其地质记录的最重要载体。华北克拉通太古宙(特别是中太古代以前)地质演化在很大程度上与TTG岩石密切相关。在华北克拉通,始太古代(3.6~4.0Ga)TTG岩石仅在鞍本地区被发现,但冀东地区已在多种变质碎屑沉积岩中发现大量3.6~3.88Ga碎屑锆石;古太古代(3.2~3.6Ga)TTG岩石在鞍本、冀东、信阳地区被识别出来;中太古代(2.8~3.2Ga)TTG岩石在鞍本、冀东、胶东、鲁山等地存在;可把新太古代(2.5~2.8Ga)进一步划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新太古代早期(2.6~2.8Ga)TTG岩石已在10余个地区被发现,新太古代晚期(2.5~2.6Ga)TTG岩石几乎在每一个太古宙基底岩石出露区都存在。野外地质、锆石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和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中太古代以前TTG岩石局部存在,主要分布于Wan et al.(2015)所划分的三个古陆块中;新太古代TTG岩石广泛分布,是陆壳增生最重要时期岩浆作用的产物。TTG岩石类型随时代变化,3.1~3.8Ga和2.7~2.9Ga TTG岩石分别主要为奥长花岗岩和英云闪长岩;2.5~2.6Ga期间花岗闪长岩大规模出现,并有壳源花岗岩广泛分布,表明这时陆壳已有相当的成熟度。奥长花岗岩轻重稀土分异程度从弱到强的时间出现在~3.3Ga;2.5~3.3Ga的TTG岩石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变化很大,表明其形成条件存在很大差异。TTG岩石主要为新生地壳,但也有相当部分为壳内再循环产物或形成过程中受到陆壳物质影响。华北克拉通中太古代以前的主要构造机制是板底垫托或地幔翻转作用,新太古代晚期板块构造体制可能已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 华北克拉通 太古宙 锆石年龄 Nd-Hf同位素
下载PDF
登封地区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制约 被引量:67
16
作者 万渝生 刘敦一 +6 位作者 王世炎 赵逊 董春艳 周红英 殷小艳 杨长秀 高林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82-999,共18页
河南中部登封地区早前寒武纪基底主要由新太古代登封群、古元古代嵩山群和早前寒武纪花岗质岩石组成。登封群主要由斜长角闪岩、角闪变粒岩、黑云变粒岩、云母石英片岩及少量磁铁石英岩(BIF)组成,变质原岩主要为基性火山岩、中酸性火山... 河南中部登封地区早前寒武纪基底主要由新太古代登封群、古元古代嵩山群和早前寒武纪花岗质岩石组成。登封群主要由斜长角闪岩、角闪变粒岩、黑云变粒岩、云母石英片岩及少量磁铁石英岩(BIF)组成,变质原岩主要为基性火山岩、中酸性火山岩和碎屑沉积岩。3个登封群变质酸性火山岩样品给出2.51~2.53Ga岩浆锆石年龄,存在2.61~2.69Ga残余锆石。它们高SiO2,tDM(Nd)和εNd(t)分别为2.52~2.79Ga和0.51~4.41。嵩山群主要由石英岩和片岩组成,经受绿片岩相变质。石英岩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为2.5Ga,与华北克拉通孔兹岩系变泥砂质岩石中存在大量2.1~2.3Ga碎屑锆石明显不同。石英岩中可靠的最年轻碎屑锆石年龄为2.45Ga,部分碎屑锆石年龄大于2.65Ga,最大达3.26Ga。会善寺奥长花岗岩、大塔寺英云闪长岩、路家沟钾质花岗岩和石秤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分别为2.55Ga、2.53Ga、2.51Ga和1.78Ga,会善寺奥长花岗岩中存在2621~2638Ma残余锆石,并有~2.51Ga变质增生边存在。花岗质岩石在元素地球化学组成上存在较大变化,但具有类似Nd同位素组成,tDM(Nd)为2.60~2.80Ga(钾质花岗岩样品除外)。根据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和认识:①登封群形成于新太古代末期(2.51~2.53Ga),与前人认识一致。②不同类型花岗质岩石,与登封群表壳岩一道,形成于一个相对较小的时间范围(2.50~2.55Ga),结合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组成特征,推测其形成与板底垫托作用有关。③在岩石组合和形成时代等方面,五台和箕山地区花岗绿岩带与登封地区的十分类似,可能为同一大型花岗绿岩带的不同部分。④可把嵩山群形成时代限制在2.0~2.45Ga之间,与五台地区高凡群(2.14~2.47Ga)或滹沱群(2.08~2.14Ga)对比。⑤石秤花岗岩是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之后拉张构造体制下壳内岩浆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封群 嵩山群 TTG SHRIMP测年 Hf同位素 早前寒武纪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扬子地台西缘新元古代TTG的厘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38
17
作者 杜利林 耿元生 +5 位作者 杨崇辉 王新社 任留东 周喜文 王彦斌 杨铸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3-281,共9页
对原划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康定杂岩的雅江桥片麻状奥长花岗岩、花滩奥长花岗岩和磨盘山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具有低Mg#、Na2O>K2O,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异,无或略具微弱的负Eu异常,低YbN、Cr、Ni、V、Nb、Ta、Ti,高Ba,Sr变化较... 对原划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康定杂岩的雅江桥片麻状奥长花岗岩、花滩奥长花岗岩和磨盘山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具有低Mg#、Na2O>K2O,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异,无或略具微弱的负Eu异常,低YbN、Cr、Ni、V、Nb、Ta、Ti,高Ba,Sr变化较大,与TTG类似。雅江桥奥长花岗岩的SHRI MP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为778±11Ma。初步认为本次工作所选的康定杂岩为形成于新元古代的TTG花岗岩。结合TTG的形成环境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扬子地台西缘新元古代花岗岩是板块俯冲环境体制下玄武质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西缘 康定杂岩 TTG 新元古代 板块俯冲环境
下载PDF
内蒙古武川西乌兰不浪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锆石SHRIMP定年及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36
18
作者 马铭株 徐仲元 +5 位作者 张连昌 董春艳 董晓杰 刘守偈 刘敦一 万渝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1-516,共16页
本文报道了华北克拉通西部武川西乌兰不浪地区太古宙变质基底的锆石SHRIMP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一个片麻状奥长花岗岩样品的锆石具核边结构,核部岩浆锆石和边部变质锆石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692±17Ma和2528±16Ma... 本文报道了华北克拉通西部武川西乌兰不浪地区太古宙变质基底的锆石SHRIMP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一个片麻状奥长花岗岩样品的锆石具核边结构,核部岩浆锆石和边部变质锆石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692±17Ma和2528±16Ma。对9个样品进行了锆石Hf同位素分析。新太古代早期(2692~2697Ma)片麻状奥长花岗岩(2个样品)的岩浆锆石的εHf(t)、tDM1(Hf)和tDM2(Hf)分别为4.78~8.83、2646~2780Ma和2632~2845Ma;新太古代二辉麻粒岩(2个样品)中的捕获锆石的εHf(t)、tDM1(Hf)和tDM2(Hf)分别为-2.30~8.62、2543~2954Ma和2529~3189Ma;新太古代变质深成岩(4个样品)的岩浆锆石的εHf(t)、tDM1(Hf)和tDM2(Hf)分别为-2.60~8.09、2529~2880Ma和2538~3089Ma;古元古代蓝晶石榴长英质片麻岩(1个样品)的碎屑锆石的εHf(t)、tDM1(Hf)和tDM2(Hf)分别为1.52~6.59、2432~2774Ma和2498~2925Ma。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和认识:1)该区存在新太古代早期片麻状奥长花岗岩,太古宙岩石在新太古代晚期普遍遭受高级变质作用影响;2)新太古代早期为该区地壳形成主要时期,新太古代晚期则主要表现为陆壳物质再循环;3)作为阴山地块的典型代表,固阳-武川地区与华北克拉通东部太古宙基底十分类似,可能表明华北克拉通在新太古代晚期已成为统一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宙基底 TTG 麻粒岩 SHRIMP锆石定年 HF同位素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河南嵩山地区新太古代TTG质片麻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来自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的制约 被引量:38
19
作者 周艳艳 赵太平 +2 位作者 薛良伟 王世炎 高剑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1-347,共17页
河南嵩山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是我国记录前寒武纪地质的典型地区之一。该区广泛出露新太古代TTG质片麻岩套,主要以英云闪长岩类为主,闪长岩类次之,测得的锆石SHRIMP年龄在2600~2500Ma。该套TTG质片麻岩富Na_2O (3%~7%)、SiO_2(>... 河南嵩山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是我国记录前寒武纪地质的典型地区之一。该区广泛出露新太古代TTG质片麻岩套,主要以英云闪长岩类为主,闪长岩类次之,测得的锆石SHRIMP年龄在2600~2500Ma。该套TTG质片麻岩富Na_2O (3%~7%)、SiO_2(>67%)、贫铁、镁,高的Na_2O/K_2O比值(多在1.5~5.2),Al_2O_3=13.72%~16.37%,A/CNK=0.97~1.21,属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系列,显示新太古代富铝型TTG岩石特征。岩石富Sr(平均433×10^(-6)),Rb/Sr比值(<0.5)较低,Sr/Y比值高(平均165),Nb、Ta和Ti负异常,∑REE偏低,强烈分异((La/Yb)_N=27~150),基本无Eu异常,低的Nb/Ta(14左右)、La/Nh(平均约为7)比值及其它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其与岛弧或大陆边缘弧玄武质岩石特征相似。全岩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数据显示岩石源区是来自亏损地幔的约2.66Ga的初生地壳;Mg~#值变化较大反映存在地幔楔不同程度的混染。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该岩浆是在较高温度和压力(约700~1000℃,>1.5Gpa)下由俯冲的含水玄武质洋壳部分熔融形成,残留相中有石榴石和角闪石而不含斜长石。嵩山地区TFG片麻岩的这种成因机制表明当时陆壳以水平方式增生,也说明在随后的2.5Ga左右微陆块碰撞拼合事件之前不同陆块之间很可能被一个古大洋所分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太古代 TTG质片麻岩 地球化学 年代学 华北克拉通南缘
下载PDF
甘肃敦煌党河水库TTG地球化学特征、锆石SHRIMP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志诚 郭召杰 +2 位作者 邹冠群 冯志硕 李建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5-505,共11页
甘肃敦煌党河水库岩体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并构成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的TTG组合。锆石SHRIMP U-Pb年为440±12Ma(MSWD=2.5),代表TFG系列岩石的侵位时代。岩石化学成分中SiO_2含量约为57.02%~72.75%,随着SiO_2含量的增加... 甘肃敦煌党河水库岩体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并构成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的TTG组合。锆石SHRIMP U-Pb年为440±12Ma(MSWD=2.5),代表TFG系列岩石的侵位时代。岩石化学成分中SiO_2含量约为57.02%~72.75%,随着SiO_2含量的增加,TiO_2、Al_2O_3、MgO、CaO和FeO等的含量相应下降,这表明该套岩石具岩浆成因,是角闪石和斜长石的分离作用控制下岩浆分异的产物。岩石的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_N=4.70~58.88,无或略具微弱的Eu异常,近于平行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明所有岩石具有同成因的亲缘关系。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Sr等,亏损Nb和Ta等高场强元素以及P和Ti。在Rb/30-Hf-3×Ta和Rb/30-Hf-0.25×Nb图解上,所有岩石的投影点落到岛弧到后碰撞区。但从区域地质背景、TTG的产出环境、形成时代及与敦煌地块南北缘火成岩对比分析,认为该TTG系列岩石并非形成于岛孤构造环境,而是加里东造山作用晚期(约440Ma)红柳河缝合带和(或者)阿尔金北缘红柳沟-拉配泉俯冲碰撞带,引发富含角闪石的下地壳源岩部分熔融形成岩浆,上侵过程中同化部分陆壳物质形成具有岛弧性质的岩浆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党河水库 TTG 锆石SHRIMP U-PB定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