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空图诗歌中的常用意象及其文化意蕴研究
1
作者 陈汝佳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司空图是晚唐著名诗论家、诗人,虽一生屡遭离乱,但其诗歌中很少反映混乱的社会状况,而以写景为主。意象是以象征性为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的表意之象,意象的选用反映了诗人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情。司空图在诗歌中最常选用菊、鹤、松... 司空图是晚唐著名诗论家、诗人,虽一生屡遭离乱,但其诗歌中很少反映混乱的社会状况,而以写景为主。意象是以象征性为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的表意之象,意象的选用反映了诗人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情。司空图在诗歌中最常选用菊、鹤、松这三种意象,偏爱描绘清淡自然的画面。联系司空图的意象观,其诗歌中菊、鹤、松意象的选用,蕴含着司空图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文化心理,该文化心理正是晚唐诗人的典型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空图 诗歌 意象 文化心理
下载PDF
翻译美学视角下济慈诗歌屠岸译本的审美再现
2
作者 陈常钰 《开封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约翰·济慈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其诗歌,语言瑰丽、意象丰富,充分表达了对美的赞颂。他提出的“客体感受力”(Negative Capability)这一诗学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翻译家屠岸在... 约翰·济慈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其诗歌,语言瑰丽、意象丰富,充分表达了对美的赞颂。他提出的“客体感受力”(Negative Capability)这一诗学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翻译家屠岸在济慈诗歌翻译实践中,充分运用“客体感受力”这一重要的诗学概念,在翻译美学理论框架下,对原作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进行深刻把握,精准传达了原作的精神实质,完美再现了济慈诗歌的审美意蕴,为文学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慈 屠岸 诗歌翻译 翻译审美客体 审美再现
下载PDF
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对中国美学和诗学的重要建树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凯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4-581,共8页
《二十四诗品》是盛唐诗歌各种美学风格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司空图对诗歌艺术多样化的审美追求,是盛唐诗人的审美理想在诗学理论上的集中反映,它所描绘的二十四种诗歌风貌,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诗歌的意境创造,对唐以后的美学和诗学产生了... 《二十四诗品》是盛唐诗歌各种美学风格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司空图对诗歌艺术多样化的审美追求,是盛唐诗人的审美理想在诗学理论上的集中反映,它所描绘的二十四种诗歌风貌,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诗歌的意境创造,对唐以后的美学和诗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二十四诗品》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在理论上已经步入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美学 诗学
下载PDF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与杜甫 被引量:5
4
作者 郑燕虹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65,共4页
美国现代著名诗人肯尼斯.雷克思罗斯对中国诗人杜甫推崇备至,他认为杜甫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非史诗、非戏剧性诗人。本文以两位诗人的生平以及作品为依据,挖掘雷克思罗斯喜爱杜甫的深层原因。文章主要从他们相似的性格爱好、博大的仁爱精... 美国现代著名诗人肯尼斯.雷克思罗斯对中国诗人杜甫推崇备至,他认为杜甫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非史诗、非戏剧性诗人。本文以两位诗人的生平以及作品为依据,挖掘雷克思罗斯喜爱杜甫的深层原因。文章主要从他们相似的性格爱好、博大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 杜甫 诗歌 比较
下载PDF
卢坤“五家评本”《杜工部集》考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微 王新芳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1年第2期83-85,共3页
卢坤是清末名臣,其"五家评本"《杜工部集》是中国刻板印刷史上最为精美的五色套印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和文物价值。从集评内容来看,该本辑录的王世贞、王慎中、王士禛、邵长蘅、宋荦五家评语,和此前刘浚的《杜诗集评》相比... 卢坤是清末名臣,其"五家评本"《杜工部集》是中国刻板印刷史上最为精美的五色套印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和文物价值。从集评内容来看,该本辑录的王世贞、王慎中、王士禛、邵长蘅、宋荦五家评语,和此前刘浚的《杜诗集评》相比互有优劣,不过它硕果仅存地保存了明人"严驳杜诗"之批语,显得弥足珍贵,具备很高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坤 五家评本 《杜工部集》 套印本
下载PDF
唐《诗人主客图》散论 被引量:4
6
作者 赵荣蔚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0-83,共4页
唐《诗人主客图》品第诗人,区别流派。主教化,倡美刺;尊清雅,重五律;贵新奇,求回味,从中反映出当时诗坛独特的审美风尚及诗歌创作情况。作为唐末诗歌批评中幸存至今的唯一的一部诗句图著作,其丰富的文献内涵,足以说明了它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诗人 五律 诗坛 诗歌批评 诗歌创作 新奇 独特 唯一 文献 诗句
下载PDF
司空图诗论及诗歌的佛禅内蕴 被引量:2
7
作者 马现诚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8-123,共6页
结合司空图生平事迹及其崇佛的思想倾向,针对其诗论核心观点“外三说”、《二十四诗品》中的境界说、形神说及其诗歌创作中所蕴含的佛禅认识思维特征进行剖析,具体就司空图诗论中的境界说、形神说与佛禅的禅观、形神观,诗论中主体性... 结合司空图生平事迹及其崇佛的思想倾向,针对其诗论核心观点“外三说”、《二十四诗品》中的境界说、形神说及其诗歌创作中所蕴含的佛禅认识思维特征进行剖析,具体就司空图诗论中的境界说、形神说与佛禅的禅观、形神观,诗论中主体性意识与佛禅顿悟说以及诗论所体现出的中观思想等问题逐一阐释。同时根据司空图的诗歌创作特征挖掘其与佛禅认识思维存在的内在联系,进而论述其诗歌创作是在融摄佛禅认识思维方式后对其诗论主张的具体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空图 诗学理论 诗歌创作 佛禅 思想倾向 《二十四诗品》 佛教 境界说 形神说 主体性意识 顿语 思维方式 "外主说"
下载PDF
杜甫诗歌“诗史”说溯源 被引量:7
8
作者 孙亭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90-93,共4页
孟棨首先提出杜甫诗歌是"诗史"的观点。他认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流离陇、蜀时所写的诗,全面反映杜甫此时的生活,也表现了杜甫的感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诗史"。宋祁认为,杜甫的律诗善于陈述时事,律切精湛,... 孟棨首先提出杜甫诗歌是"诗史"的观点。他认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流离陇、蜀时所写的诗,全面反映杜甫此时的生活,也表现了杜甫的感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诗史"。宋祁认为,杜甫的律诗善于陈述时事,律切精湛,气魄宏大,是"诗史"。胡宗愈认为,杜甫的诗歌抒情与叙事结合,表现个人与反映时代统一,是"诗史"。杜甫诗歌"诗史"观在北宋中期基本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史说 杜甫诗 孟柴 宋祁 胡宗愈
下载PDF
论初盛唐东北边塞诗及其政治军事背景 被引量:2
9
作者 余恕诚 王树森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2-28,共7页
初盛唐时期的东北边塞诗创作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唐太宗为代表;第二阶段以陈子昂为代表;第三阶段以高适为代表。东北边塞诗具有丰富的内容,情感基调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别是将陈子昂、高适的东北边塞诗与开元、天宝时... 初盛唐时期的东北边塞诗创作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唐太宗为代表;第二阶段以陈子昂为代表;第三阶段以高适为代表。东北边塞诗具有丰富的内容,情感基调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别是将陈子昂、高适的东北边塞诗与开元、天宝时期的西北边塞诗相对照,会发现前者写边疆负面现象较多,情绪不及西北边塞诗高昂。这种差异,只有统观唐代武后至玄宗后期从国家西陲到东北的总体边疆形势、民族关系态势以及朝廷的应对策略,将相关诗歌置于初盛唐时期总体民族关系态势影响下的各战区实际状况之中,方可获得更为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塞诗 东北 吐蕃 唐太宗 陈子昂 高适
下载PDF
论司空图《诗品》“冲淡”境界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景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2-135,共4页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述了文学创作的"冲淡美"境界,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创作主体具有澹泊素洁、虚静专注的精神心态;心物关系具有物我融通、心物妙契、物淡我亦淡的特征;取象造境具有幽柔、淡远、恬静的特色。
关键词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冲淡美 审美特征
下载PDF
论《二十四诗品》的体道诗境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慧姝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5,共4页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绘了超凡脱俗、浑然一体的道境。从道的境界描述、创作主体的超逸心性、诗境的道性展现、诗境的"全美"创作四方面可以透视《诗品》的体道诗境,展现了司空图以体道为基的诗歌审美思想,勾勒出《诗品》道...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绘了超凡脱俗、浑然一体的道境。从道的境界描述、创作主体的超逸心性、诗境的道性展现、诗境的"全美"创作四方面可以透视《诗品》的体道诗境,展现了司空图以体道为基的诗歌审美思想,勾勒出《诗品》道境———心性———诗境的路线,以及如何实现诗境与道境的融合,揭示了中国古代独特的以心为体悟之基的道家诗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体道 超逸心性 “全美”创作
下载PDF
司空图《诗品》与德勒兹“块茎”概念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志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5-142,共8页
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德勒兹在《千高原》导论中提出了"块茎"的概念。根据他的定义,中国晚唐诗论家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不仅在外在形态上犹如一个"块茎文本",而且在思维上确实也蕴含着"块茎思维"必备的六... 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德勒兹在《千高原》导论中提出了"块茎"的概念。根据他的定义,中国晚唐诗论家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不仅在外在形态上犹如一个"块茎文本",而且在思维上确实也蕴含着"块茎思维"必备的六个基本性能。《二十四诗品》并不属于后现代文本,然而它与"块茎"概念客观上存在的联系,不仅体现出后现代文化批评理论的东方化转向,也为借鉴后现代批评模式来重新发掘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价值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德勒兹 "块茎"概念
下载PDF
明代耕织图诗的俗化与推广——以邝璠《题〈农务女红之图〉竹枝词》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贠娟 李中耀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7-224,共8页
明邝璠在宋楼璹《耕织图》的基础上更易数事,简化了农桑过程,将其编入日用类书《便民图纂》,题为《农务女红之图》,并将题诗换为"通俗浅白"的竹枝词形式,为后世构建了一个经典的市民耕织图诗蓝本。其版本有三,其中日本内阁文... 明邝璠在宋楼璹《耕织图》的基础上更易数事,简化了农桑过程,将其编入日用类书《便民图纂》,题为《农务女红之图》,并将题诗换为"通俗浅白"的竹枝词形式,为后世构建了一个经典的市民耕织图诗蓝本。其版本有三,其中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弘治十五年(1502)刻本的手钞本最符合邝璠创作原貌,并补遗了一首竹枝词,凡32首。《农务女红之图》与竹枝词将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完美结合,弥补了"图画"语境的空白,有效促进了耕织过程的推广,并重现了传统家庭"男耕女织"的生活模式,反映了统治阶层为维护封建秩序所做出的文化改良与革新,也反映了竹枝词对"文化下移"所做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邝璠 便民图纂 耕织图诗 图像叙事 竹枝词
下载PDF
司空图的诗歌意境理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普列文 《河池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0-37,共8页
在中国古代美学的诗歌意境理论史上,司空图的地位无人能比。他是诗歌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就他的整个理论来讲,他像前人一样认为意境是诗的本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界定了意境的内涵,开创性地划分了诗歌意境的类型。这三方面奠定了他在... 在中国古代美学的诗歌意境理论史上,司空图的地位无人能比。他是诗歌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就他的整个理论来讲,他像前人一样认为意境是诗的本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界定了意境的内涵,开创性地划分了诗歌意境的类型。这三方面奠定了他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空图 诗歌 意境
下载PDF
《二十四诗品》的另一传本——《枝指生书宋人品诗韵语集》考辨 被引量:1
15
作者 查屏球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47-153,共7页
清初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中的《枝指生书宋人品诗韵语集》是传世本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另一传本。其中祝允明与冯梦祯跋语表明 :一、司空图作《二十四诗品》之说在当时 (万历三十一年 )尚不流行 ;二、文献标题说明《二十四诗品》... 清初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中的《枝指生书宋人品诗韵语集》是传世本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另一传本。其中祝允明与冯梦祯跋语表明 :一、司空图作《二十四诗品》之说在当时 (万历三十一年 )尚不流行 ;二、文献标题说明《二十四诗品》是由宋代流传下来。以王士祯为代表的清初诗家多认定司空图作《二十四诗品》之说 ,与他们维护钦定《全唐诗》权威性相关。他们虽见过祝允明这个作品 ,但多有意回避这则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文献流传
下载PDF
师尹《杜工部诗注》的特点与价值——兼论杜诗“自寓”说的源头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祥波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44,共6页
师尹撰《杜工部诗注》与其个人经历有关,成为宋人杜注个性鲜明的一家,其特点是善于体会杜诗深意,好将杜诗与杜甫行实、时事政局相联系阐释,其失则流于穿凿附会。师尹注的特点对宋人及后世杜诗注家有相当影响,如历来争论纷纭的《佳人》&q... 师尹撰《杜工部诗注》与其个人经历有关,成为宋人杜注个性鲜明的一家,其特点是善于体会杜诗深意,好将杜诗与杜甫行实、时事政局相联系阐释,其失则流于穿凿附会。师尹注的特点对宋人及后世杜诗注家有相当影响,如历来争论纷纭的《佳人》"自寓"说即是。师尹揭橥的"自寓"说对探究杜诗某些篇章本意不无启发。重视杜诗宋人注,并将文本细读与传统版本目录之学结合起来,是杜诗研究的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史 师尹注 自寓说 《佳人》 《萤火》
下载PDF
浅论崔涂诗
17
作者 宋尔康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1期76-78,共3页
崔涂是晚唐诗人,屡试不第,四处飘泊。他的羁旅诗,离家、飘流、战乱、思乡、失意、叹老是主旋律。 他的吊古诗,是晚唐社会造成的灰暗心理的反映。他与僧道的交往诗,是解除内心烦恼的精神慰藉。他的诗以 五言律诗为主,没有古体。他娴熟格... 崔涂是晚唐诗人,屡试不第,四处飘泊。他的羁旅诗,离家、飘流、战乱、思乡、失意、叹老是主旋律。 他的吊古诗,是晚唐社会造成的灰暗心理的反映。他与僧道的交往诗,是解除内心烦恼的精神慰藉。他的诗以 五言律诗为主,没有古体。他娴熟格律,善创意境,表达含蓄,情景相生,多为后人称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涂 主题 成就
下载PDF
司空图诗文相通论及其对柳宗元一篇序文的补说
18
作者 余恕诚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7-529,共3页
介绍司空图的有关理论,同时阐发司空图对柳宗元一篇序文所作的巧妙而微婉的补说。
关键词 司空图 柳宗元 诗文关系
下载PDF
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的诗歌与诗性人生
19
作者 刘国庚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47-51,共5页
唐代由盛及衰的离乱之世恰是中国诗坛群星璀璨的繁华时代。其中成就最为卓著、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是"诗圣"杜甫。杜甫诗歌沉郁顿挫、兼容并蓄,其恒久魅力在于强烈的思想穿透力、人格亲和力以及诗中蕴藉的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 唐代由盛及衰的离乱之世恰是中国诗坛群星璀璨的繁华时代。其中成就最为卓著、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是"诗圣"杜甫。杜甫诗歌沉郁顿挫、兼容并蓄,其恒久魅力在于强烈的思想穿透力、人格亲和力以及诗中蕴藉的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执著弘毅、挫而不折的品质。杜甫用一生的坚守和求索,筑起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圣殿,获得了崇高的历史地位。1 200多年来,杜甫的诗风与人品,相映生辉,相得益彰,一直被知识阶层当作情感凭藉和行为楷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诗歌 人生
下载PDF
论杜甫“戏作”之诗
20
作者 孙亭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95-98,共4页
"戏作"之诗虽不是杜甫的主要作品,却有助于研究诗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诗人生性诙谐,能在苦中作乐,处处流露真情。诗人采取历史评价与特色分析相结合的态度和方法评述诗坛,见识卓越。
关键词 戏作 诗歌 杜甫 生活情趣 艺术生活 诗学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