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抗战时期津报文艺副刊中的抗日爱国思潮——以《益世报》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李维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11,共5页
九一八事变以来,天津报界迅速成为涉日信息与对日舆论的重要集散地。与比肩齐名的《大公报》稍显暧昧的对日态度不同,《益世报》旗帜鲜明地抨击日军侵华行为与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其文艺副刊《语林》更通过发表战斗檄文、储备文化力量等... 九一八事变以来,天津报界迅速成为涉日信息与对日舆论的重要集散地。与比肩齐名的《大公报》稍显暧昧的对日态度不同,《益世报》旗帜鲜明地抨击日军侵华行为与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其文艺副刊《语林》更通过发表战斗檄文、储备文化力量等方式弘扬了激荡的抗日爱国思潮。凭借应时的文风转向与笃定的立场坚持,《益世报》文艺副刊在这一时期成为进步作家的集结地、左翼文学的同盟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抗战时期 益世报 文艺副刊 抗日爱国思潮
下载PDF
香港报章文艺副刊电子化计划及其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马辉洪 陈露明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124,45,共5页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2000年展开"香港报章文艺副刊电子化计划",收录了23种香港报章文艺副刊逾17万项数据。文章简述近年报章文艺副刊的研究概况,介绍本计划的内容和特色,分析期间遇到的挑战及其解决方案。
关键词 报章副刊 香港文学 电子化 香港文学资料库 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图书馆系统
下载PDF
《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淑玲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3期129-135,共7页
作为现代传播媒体,《大公报》独特的存在方式对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它论政而不参政,经营不为赢利,始终保持着只对时代发言不参与党派政治的文人立场。这个空间下聚集起来的作家群和他们的文学活动,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元化格局中也同样... 作为现代传播媒体,《大公报》独特的存在方式对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它论政而不参政,经营不为赢利,始终保持着只对时代发言不参与党派政治的文人立场。这个空间下聚集起来的作家群和他们的文学活动,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元化格局中也同样具有独特性。他们希望文学超越政治影响,保持自身的纯粹和完美,与革命文学的宏大叙事和政治主题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对文学独立性的强调,对作家个人身份自由性的重视,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公报》中国现代文学 副刊 文人立场 文学独立性
下载PDF
近现代报纸资源的整理与开发研究——以津版时期《大公报》文艺副刊数据库建设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田立忠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1,共3页
文章简述了津版时期《大公报》文艺副刊的发展状况,对津版时期《大公报》文艺副刊数据库的内容和特色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在建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大公报 数据库 文艺副刊
下载PDF
关于办好高校校报副刊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1-64,共4页
文章指出提高副刊版面的新闻性是高校校报副刊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所在;新闻性与文艺性的有机结合是办好校报副刊的关键;校报编辑对副刊应从内容和版式两个方面进行策划,增强副刊版面的新闻性,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关键词 高校校报 副刊 新闻性 文艺性 校报编辑
下载PDF
《大公报·文艺》对《日出》主题思想的集体评论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群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469-472,共4页
对任何一部经典作品的解读都离不开其独特的历史语境。《大公报.文艺》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副刊,主编萧乾组织了由当时文学界著名作家、评论家参与的对《日出》的集体评论。曹禺也发表了《我如何写〈日出〉》,对这些评论进行回应... 对任何一部经典作品的解读都离不开其独特的历史语境。《大公报.文艺》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副刊,主编萧乾组织了由当时文学界著名作家、评论家参与的对《日出》的集体评论。曹禺也发表了《我如何写〈日出〉》,对这些评论进行回应。此次评论对于《日出》中"光明"与"希望"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刻的探讨。文章通过对此次集体评论的梳理,还原出《日出》主题形成及其批评的历史语境,为今天解读《日出》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公报·文艺 日出 主题 集体评论
下载PDF
《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 被引量:3
7
作者 崔银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79-85,共7页
《晨报》副刊作为舆论空间之一在现代文学刚刚发生的那个年代里发挥出了重要的文学传播作用力,鲁迅、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等现代文学名家的许多重要作品和其文学理论文章先后发表在了这份副刊上;使得这份报刊给当时的读者留下了一个... 《晨报》副刊作为舆论空间之一在现代文学刚刚发生的那个年代里发挥出了重要的文学传播作用力,鲁迅、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等现代文学名家的许多重要作品和其文学理论文章先后发表在了这份副刊上;使得这份报刊给当时的读者留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传媒影响力,同时亦充分显示出进步报刊所独具的文学启蒙力量。因而《晨报》副刊就和当时的其他进步文学期刊一样,在“五四”大潮的影响下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向前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推波助澜的贡献,使得中国现代文学刚一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发生,便留下了一个坚实的脚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晨报》副刊 公共空间 文学启蒙
下载PDF
《大公报·文学副刊》对中国传统诗歌的文化认同 被引量:2
8
作者 汤林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10,共4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体诗"的僵化和"新体诗"的不确定性,使得诗歌成了当时中国文坛新旧交锋最激烈的领域之一。《大公报.文学副刊》对传统诗歌的关注更多地放在了诗学批评上,对传统诗学进行了现代阐释;提出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体诗"的僵化和"新体诗"的不确定性,使得诗歌成了当时中国文坛新旧交锋最激烈的领域之一。《大公报.文学副刊》对传统诗歌的关注更多地放在了诗学批评上,对传统诗学进行了现代阐释;提出了"以新材料入旧格律"的主张,强调浪漫情感与古典艺术的完美融合,对诗歌音韵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认为诗韵是诗歌的本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公报·文学副刊》 旧体诗 音韵
下载PDF
《大公报·文学副刊》与新文学姻缘 被引量:1
9
作者 沈卫威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0-54,共5页
 吴宓主编的《大公报·文学副刊》本是反对新文学的,由于朱自清的介入和时代的急剧变化,刊物逐步向新文学让步,最终被沈从文主持的《大公报·文艺副刊》所取代。
关键词 文学副刊 新文学 大公报 姻缘 文艺副刊 朱自清 沈从文 主编 刊物 主持
下载PDF
启蒙立场与编辑实践——丁玲在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的编辑活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家洋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4-46,共3页
丁玲身兼作家和编辑两种身份,在她主编《解放日报》文艺栏时,延安的文艺空气还比较轻松,她的创作活动和编辑活动构成某种程度的互文性,从这个角度考察,可以发现其编辑活动中存在着编辑主体的启蒙立场;另外,这一编辑活动又要基于现实状况... 丁玲身兼作家和编辑两种身份,在她主编《解放日报》文艺栏时,延安的文艺空气还比较轻松,她的创作活动和编辑活动构成某种程度的互文性,从这个角度考察,可以发现其编辑活动中存在着编辑主体的启蒙立场;另外,这一编辑活动又要基于现实状况,并在与延安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受众的读者的交往实践中进行,从而使丁玲表现出对革命话语的认同。因此,丁玲在《解放日报》文艺栏的编辑活动显示出“启蒙”与“革命”两种话语的共同作用,折射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体验和文化选择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解放日报》 文艺栏 编辑实践 启蒙话语 革命话语
下载PDF
台湾《联合报》副刊的文学传承与角色变迁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红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2-98,共7页
报纸副刊是文学与传媒结合的产物,兼具了文学与传媒的双重特点。台湾《联合报》副刊继承与发扬中国报纸副刊“名家办刊”与“文学摇篮”这两大文学传统,在传播的空间构建想像的文学社群,用传播的方式培育时代的文学新锐,并在50年风云变... 报纸副刊是文学与传媒结合的产物,兼具了文学与传媒的双重特点。台湾《联合报》副刊继承与发扬中国报纸副刊“名家办刊”与“文学摇篮”这两大文学传统,在传播的空间构建想像的文学社群,用传播的方式培育时代的文学新锐,并在50年风云变幻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社会角色:从“文学的伊甸园”,到“启蒙的前沿阵地”,再到“精致的文学堡垒”。其主编从“文学的园丁”,到“媒体英雄”,再到“新文学的守门人”。《联合报》副刊不仅折射出台湾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也为世人留下了文学与传媒互动关系的经典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联合报》 报纸副刊 文学传承
下载PDF
文本的生产与文学经典的诞生--基于《阿Q正传》文本生产过程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宗刚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14,F0002,共15页
文本生产的状态对文学经典的诞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学经典的诞生并不一定为作家自觉地意识到,但正是在这种无意识的自由自然状态下,文学经典获得了其所需要的诸多内部和外部条件。在创作《阿Q正传》时,鲁迅一如既往地按照既有的节... 文本生产的状态对文学经典的诞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学经典的诞生并不一定为作家自觉地意识到,但正是在这种无意识的自由自然状态下,文学经典获得了其所需要的诸多内部和外部条件。在创作《阿Q正传》时,鲁迅一如既往地按照既有的节奏生活着、工作着、创作着。这样一种自由自然状态是鲁迅创作出《阿Q正传》这部文学经典的原因之所在。《晨报》副刊编辑孙伏园则通过催稿等方式参与并影响到了《阿Q正传》这一文本的生产过程,而“边写边发”的现代报刊连载方式及由此带来的“反响—回应”,又使得编辑、读者乃至批评家也深度参与到了鲁迅的文学生产过程中。创作、传播与接受等多个“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完成了《阿Q正传》经典化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阿Q正传》 孙伏园 《晨报》副刊 文学生产 文学经典
下载PDF
论《大公报·文学副刊》的德国文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汤林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102,共5页
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大公报.文学副刊》,对德国文学的研究在看似散乱中却隐含着一条主线:通过对歌德、莱辛、施莱格尔兄弟等代表性作家的研究,重点展示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文学发展的几个亮点,勾勒了该时期德国文学发展的主线;《... 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大公报.文学副刊》,对德国文学的研究在看似散乱中却隐含着一条主线:通过对歌德、莱辛、施莱格尔兄弟等代表性作家的研究,重点展示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文学发展的几个亮点,勾勒了该时期德国文学发展的主线;《大公报.文学副刊》传播与研究德国文学的主要原因是18———19世纪的德国文坛与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坛有很大的相似性,其探讨的某些问题也是20世纪初期中国文坛所关注的话题;《大公报.文学副刊》的德国文学研究,特别是其歌德研究对当今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有两方面的启示:一是对研究对象要整体把握和全方位阐释,二是重视以往的研究成果,在构建知识谱系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公报·文学副刊 歌德 莱辛 施莱格尔
下载PDF
论《大公报·文学副刊》的法国文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汤林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0-134,共5页
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大公报·文学副刊》对法国文学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大公报·文学副刊》对法国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均有批判与质疑,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话;对启蒙主义的代表人物伏尔泰与卢梭的思想和艺术风... 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大公报·文学副刊》对法国文学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大公报·文学副刊》对法国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均有批判与质疑,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话;对启蒙主义的代表人物伏尔泰与卢梭的思想和艺术风格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公报·文学副刊》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下载PDF
高校校报文艺副刊编辑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邢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2-156,共5页
校报副刊作为校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文艺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展现着兼具学术气息和青春朝气的大学校园文化特色。校报文艺副刊不应当是其他几个新闻版面的机械延伸,而应当立足校园文化,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栏目;要抓住营建校... 校报副刊作为校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文艺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展现着兼具学术气息和青春朝气的大学校园文化特色。校报文艺副刊不应当是其他几个新闻版面的机械延伸,而应当立足校园文化,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栏目;要抓住营建校报网络电子版的契机,协力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报 文艺副刊 校园文化 编辑实践 编辑理论
下载PDF
华文报纸副刊与马华文学论述的“本土化”转向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颖妮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2,共7页
1990年代马华文学论述的本土化,某种程度上是华文报纸副刊建构的产物。副刊的作为有二:一是大力扶持新生代批评,初步建构马华文学诠释的本土视域;二是开展史料爬梳与谱系建构工作,为马华文学论述的本土化提供扎实的考据材料。报纸副刊... 1990年代马华文学论述的本土化,某种程度上是华文报纸副刊建构的产物。副刊的作为有二:一是大力扶持新生代批评,初步建构马华文学诠释的本土视域;二是开展史料爬梳与谱系建构工作,为马华文学论述的本土化提供扎实的考据材料。报纸副刊积极推动文学论述的本土化,反映出华文报纸于马华族群的精神纽带意义,也是集体为承认而进行的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华文学 本土化 副刊 文学论述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删节原作”和“增补原作”现象的文化透视——兼论钱钟书《林纾的翻译》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汉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22-126,共5页
翻译 ,尤其是文学翻译 ,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 ,其复杂性、多义性和模糊性是其它任何一门人文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引起无休止的是是非非之争论也就不足为奇。传统翻译对“信”(忠实 )的追求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已成为不攻自破... 翻译 ,尤其是文学翻译 ,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 ,其复杂性、多义性和模糊性是其它任何一门人文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引起无休止的是是非非之争论也就不足为奇。传统翻译对“信”(忠实 )的追求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已成为不攻自破的神话 ,所谓的“化境”也不过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林译小说中“删节原作”和“增补原作”的现象不止是翻译问题的一个特殊个案 ,它所涉及的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 ,而是直接指向文化多元系统内的各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删节原作 增补原作 文化透视 钱钟书
下载PDF
论《大公报·文学副刊》的英国文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汤林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39,共5页
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大公报·文学副刊》对英国文学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大公报·文学副刊》在文学观上具有明显的古典主义倾向;在道德观上注重维护传统道德伦理;在人性论上强调理性与感性的均衡;在艺术论上认... 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大公报·文学副刊》对英国文学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大公报·文学副刊》在文学观上具有明显的古典主义倾向;在道德观上注重维护传统道德伦理;在人性论上强调理性与感性的均衡;在艺术论上认为诗歌与绘画是不同的艺术类型,其评判标准不能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公报·文学副刊》 英国文学研究 古典主义 伦理
下载PDF
王利器“范注”订补柬释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平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59-64,共6页
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1929~1931年由北平文化学社分上、中、下 3册出版,1936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7册线装本,至此“范注”基本定型。1958年经作者又一次核对订正,人民文学出版社分2册重印,这就是现在流行的本子。人们一直以为“范注”... 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1929~1931年由北平文化学社分上、中、下 3册出版,1936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7册线装本,至此“范注”基本定型。1958年经作者又一次核对订正,人民文学出版社分2册重印,这就是现在流行的本子。人们一直以为“范注”由开明书店本到人民文学本的修订工作就是范老本人做的。然而,据王利器回忆,他曾担任范文澜《文心雕龙注》重版的责任编辑,在整理过程中,他订补了五百多条注文。笔者从增补、订正、补充、厘正4个方面,对王利器所做的“订补”进行考辨,以期澄清事实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校注 补正 考辨
下载PDF
《大公报·文学副刊》与中国早期比较文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汤林峄 诸辰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4-38,共5页
20世纪初期,中国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创办于此时的《大公报·文学副刊》也促进了这门新生学科在中国的传播。从20世纪初期我国学界的状况来看,《大公报·文学副刊》构筑了完整的欧美文学知识谱系,强调全... 20世纪初期,中国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创办于此时的《大公报·文学副刊》也促进了这门新生学科在中国的传播。从20世纪初期我国学界的状况来看,《大公报·文学副刊》构筑了完整的欧美文学知识谱系,强调全面地介绍欧洲文学;从我国当下的比较文学发展来看,对《大公报·文学副刊》的研究将有助于整合我国比较文学初期的学术资源,进一步规范我国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式,促进我国文学中人文精神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公报·文学副刊》 比较文学 吴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