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栽培小麦Brock中抗白粉病相关基因TaRPP13-1B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1
作者 刘晓颖 张驰 +6 位作者 王雪晴 杨晨晓 王光钰 卞云迪 方芳 王颖 王振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2-401,共10页
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发掘抗病基因并实现抗病基因转育是提高作物抗病性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克隆了一个位于小麦染色体1B上、具有典型CC、NBS和LRR结构域的基因TaRPP13-1B。接种白粉菌后,TaRPP13-1B基因在抗病小麦B... 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发掘抗病基因并实现抗病基因转育是提高作物抗病性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克隆了一个位于小麦染色体1B上、具有典型CC、NBS和LRR结构域的基因TaRPP13-1B。接种白粉菌后,TaRPP13-1B基因在抗病小麦Brock和BJ-1中表达量虽然出现上下调波动,但平均表达水平一直高于感病小麦品种京411。采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和转基因过表达技术进行功能分析,发现抑制目标基因表达,抗病小麦品种Brock对白粉菌的抗性显著降低;过表达TaRPP13-1B的转基因小麦津强5号对白粉菌抗性明显提高。说明TaRPP13-1B基因参与小麦抗白粉病的防御反应过程。该研究为小麦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备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NbS-LRR类基因 tarpp13-1b 抗白粉病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STAT6 mRNA、HMGB1、MMP-13水平分析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司玲 崔蕾 +2 位作者 边百川 韩雪 赵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mRN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水平与病情、炎症反应和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5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纳入...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mRN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水平与病情、炎症反应和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5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纳入研究作为牙周炎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80例)和中重度组(76例),另选取72例无口腔疾病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STAT6 mRNA、HMGB1、MMP-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水平以及牙周炎患者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TAT6 mRNA、HMGB1、MMP-13和炎症因子、牙周临床指标之间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TAT6 mRNA、HMGB1、MMP-13诊断慢性牙周炎的价值。结果牙周炎组血清STAT6 mRNA、HMGB1、MMP-13、TNF-α、IL-1α、IL-1β、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组血清STAT6 mRNA、HMGB1、MMP-13、TNF-α、IL-1α、IL-1β、IL-6水平及PD、BI、AL均高于轻度组(P<0.05)。牙周炎组STAT6 mRNA、HMGB1、MMP-13与TNF-α、IL-1α、IL-1β、IL-6水平及PD、BI、AL均呈正相关(P<0.05)。联合检测STAT6 mRNA、HMGB1和MMP-13用于诊断慢性牙周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STAT6 mRNA、HMGB1和MMP-13单项检测(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STAT6 mRNA、HMGB1、MMP-13水平增高与炎症反应和牙周组织破坏有关,STAT6 mRNA、HMGB1、MMP-13可作为慢性牙周炎诊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下载PDF
BBS掺杂的Ca_(0.3)(Li_(1/2)Sm_(1/2))_(0.7)TiO_3微波介质陶瓷的中温烧结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婷婷 李月明 +1 位作者 张斌 廖润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70,共5页
采用传统电子陶瓷制备工艺,以42BaO-45B2O3-13SiO(2BBS)玻璃为烧结助剂,制备了可以中温烧结的Ca0.3(Li1/2Sm1/2)0.7TiO3微波介质陶瓷,对陶瓷的晶相组成、烧结性能及微波介电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液相烧结,BBS玻璃能有效降... 采用传统电子陶瓷制备工艺,以42BaO-45B2O3-13SiO(2BBS)玻璃为烧结助剂,制备了可以中温烧结的Ca0.3(Li1/2Sm1/2)0.7TiO3微波介质陶瓷,对陶瓷的晶相组成、烧结性能及微波介电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液相烧结,BBS玻璃能有效降低Ca0.3(Li1/2Sm1/2)0.7TiO3陶瓷的烧结温度,由1300℃降低至1000℃。XRD结果显示陶瓷主晶相为斜方钙钛矿,没有发现杂相。随着BBS添加量的增大,陶瓷的介电常数,品质因素以及频率温度系数均呈下降趋势,当BBS的添加量为10wt%时,1000℃下保温5h烧结的陶瓷的致密度、体积密度以及介电常数达到最大值,并具有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εr=62.5,Qf=1019GHz,τf=21.6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0.3(Li1/2Sm1/2)0.7TiO3 42baO-45b2O3-13SiO2 中温烧结 微波介电性能
下载PDF
ZZ30-1C型转速表指针摆动的原因及排除
4
作者 张青 《新疆农垦科技》 2012年第1期39-40,共2页
航空维修是飞机安全、正常飞行的重要保障,是航空公司运营的重要基础,飞机维修及排除故障作为飞机维修中最普通的行为,对正常飞行尤为重要。针对公司经营的主机型运五、运五B飞机,研究故障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故障的... 航空维修是飞机安全、正常飞行的重要保障,是航空公司运营的重要基础,飞机维修及排除故障作为飞机维修中最普通的行为,对正常飞行尤为重要。针对公司经营的主机型运五、运五B飞机,研究故障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故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机型运五、运五b GZ-13传感器 ZZ30-1C型转速表
下载PDF
动态监测创伤脓毒症患者血浆中的HMGB-1和IL-13及IL-17含量的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毛商 李瑛 +7 位作者 尹进南 楚鹰 潘奕尧 岳茂兴 陆洁 钱武强 朱晓梅 沈文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52-53,共2页
目的动态监测创伤脓毒症及非脓毒症血浆中HMGB-1、IL-13、IL-17的量,初步探究创伤脓毒症发生发展中部分细胞因子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2013-10-2015-10收治的28例患者及体检中心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 目的动态监测创伤脓毒症及非脓毒症血浆中HMGB-1、IL-13、IL-17的量,初步探究创伤脓毒症发生发展中部分细胞因子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2013-10-2015-10收治的28例患者及体检中心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分为创伤脓毒症组、创伤非脓毒症组。其中创伤脓毒症组14例、创伤非脓毒症组14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其血浆中HMGB-1、IL-13、IL-17的量。结果:HMGB-1、IL-13、IL-17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在创伤脓毒症组及创伤非脓毒症组均明显升高(P<0.05);在创伤脓毒症组,与创伤非脓毒症组比较HMGB-1和IL-1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IL-17含量并没有显著提高,且各组组内各时间点件没有显著差异。结论HMGB-1、IL-17,IL-13含量在创伤脓毒症的病情演变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及时监测HMGB-1、IL-13的变化,可更敏感地判断创伤脓毒症的发生,评估其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脓毒症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白介素-13 白介素-17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吸入用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干预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幼鼠模型血清白介素13水平及CD2^(+)T淋巴细胞占比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董伟然 张燕 +2 位作者 安会波 张建伟 周亮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0期75-80,共6页
目的分析吸入用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干预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幼鼠模型血清白介素13(IL-13)水平及CD2^(+)T淋巴细胞占比的影响。方法本实验时间为2020-07-23至2020-08-0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SPF级Wistar... 目的分析吸入用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干预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幼鼠模型血清白介素13(IL-13)水平及CD2^(+)T淋巴细胞占比的影响。方法本实验时间为2020-07-23至2020-08-0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SPF级Wistar幼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布地奈德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滴鼻法建立RSV感染幼鼠模型;从实验第4天开始,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幼鼠给予0.9%氯化钠溶液雾化干预,布地奈德组幼鼠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干预,联合用药组幼鼠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干预,各组均连续雾化干预5 d。雾化干预结束后,观察各组幼鼠的一般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幼鼠血清IL-13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幼鼠血清CD2^(+)T淋巴细胞占比。结果本实验过程中各组幼鼠均未出现死亡情况,其中空白对照组幼鼠毛发光滑、有光泽,呼吸频率正常,活动自如,精神状态良好,进食正常,体温正常;阳性对照组幼鼠毛发无光泽、竖立,呼吸急促、喘息,伴有发热、寒战,行动迟缓,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厌食;布地奈德组和联合用药组幼鼠毛发光滑、有光泽,呼吸频率稍快,行动、饮食基本正常,精神状态一般。阳性对照组幼鼠血清IL-13水平、CD2^(+)T淋巴细胞占比高于空白对照组,布地奈德组、联合用药组幼鼠血清IL-13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布地奈德组、联合用药组幼鼠血清IL-13水平、CD2^(+)T淋巴细胞占比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幼鼠血清IL-13水平低于布地奈德组(P<0.05)。结论吸入用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干预可降低RSV感染幼鼠模型血清IL-13水平、CD2^(+)T淋巴细胞占比,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布地奈德 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干预 白细胞介素13 CD2^(+)T淋巴细胞
下载PDF
不同剂量雷公藤多苷对小鼠结肠炎模型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瑜鸿 苗新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32-243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雷公藤多苷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UC)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将78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0)、空白对照组(BC组,n=10)及模型组(n=58),将模型组建模成功的55只小鼠随机...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雷公藤多苷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UC)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将78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0)、空白对照组(BC组,n=10)及模型组(n=58),将模型组建模成功的55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C组,n=10)、雷公藤多苷低剂量组(LD组,n=15)、雷公藤多苷中剂量组(MD组,n=15)和雷公藤多苷高剂量组(HD组,n=15)。灌胃给予LD组、MD组和HD组剂量为9.01、27.03和81.09 mg·kg^(-1)·d^(-1)的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而MC组、NC组及BC组均灌胃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小鼠的结肠组织病理学表现,并比较其大体形态改变及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4蛋白及核因子(NF)-κB p65的表达水平,测定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3的浓度,并比较各组间的水平差异。结果显微镜下LD组、MD组和HD组小鼠的结肠组织炎症反应较MC组明显减轻;各模型组小鼠的大体形态学评分、组织损伤评分、TLR4含量及NF-κB p65 IHC评分均显著高于BC组及NC组,LD组、MD组和HD组值均明显低于MC组,且HD组<MD组<LD组(P<0.05);各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中IL-1α、TNF-α的浓度均明显高于BC组和NC组,LD组、MD组、HD组小鼠IL-1α、TNF-α浓度均明显低于MC组,且HD组<MD组<LD组(P<0.05),而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的IL-13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雷公藤多苷可有效改善UC小鼠的组织病理损伤,且高剂量组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 p65通路激活及下游促炎因子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结肠炎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P65 白细胞介素-1Α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3
下载PDF
Rare Earths and Magnetic Refrigeration 被引量:20
8
作者 Karl A Gschneidner Vitalij K Pecharsky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41-647,共7页
Magnetic refrigeration is a revolutionary, efficient,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ooling technology, which is on the threshold of commercialization. The magnetic rare earth materials are utilized as the magnetic refrige... Magnetic refrigeration is a revolutionary, efficient,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ooling technology, which is on the threshold of commercialization. The magnetic rare earth materials are utilized as the magnetic refrigerants in most cooling devices, and for many cooling application the Nd2Fe14B permanent magnets are employed as the source of the magnetic field. The status of the near room temperature magnetic cooling was review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refrigeration magnetocaloric effect GADOLINIUM Gd5 Si1- x Gex 4 La Fe 13 - x Six Hy Nd2 Fe14 b permanent magnets active magnetic regenerator cycle rare earths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口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岩石 《中医正骨》 2021年第2期1-11,共11页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口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oste 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2例。单纯PRP注射组采用PR...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口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oste 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2例。单纯PRP注射组采用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每2周注射1次,3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联合治疗组在PRP注射的基础上联合独活寄生汤口服治疗,每天1剂,早晚分服,6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1个、2个疗程后,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骨关节炎指数,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MMP-13血清含量,以及抗沉默因子1a(anti-silencing factor 1a,ASF1a)、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mating-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1,SIRT1)mRNA表达量,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膝关节疼痛VAS评分。2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随时间呈降低趋势[联合治疗组:(5.48±1.34)分,(2.27±0.48)分,(1.03±0.31)分,F=34.667,P=0.001;单纯PRP注射组:(5.63±1.27)分,(3.02±0.61)分,(2.51±0.28)分,F=14.657,P=0.001];治疗1个、2个疗程后联合治疗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低于单纯PRP注射组(t=6.968,P=0.001;t=25.549,P=0.002)。②WOMAC骨关节炎指数。2组患者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均随时间呈降低趋势[联合治疗组:(43.25±10.16)分,(24.69±9.07)分,(17.42±8.15)分,F=24.368,P=0.001;单纯PRP注射组:(44.07±12.48)分,(30.74±7.65)分,(23.14±10.03)分,F=41.572,P=0.001];治疗1个、2个疗程后联合治疗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低于单纯PRP注射组(t=3.677,P=0.001;t=3.192,P=0.002)。③5-HT血清含量。2组患者的5-HT血清含量均随时间呈降低趋势[联合治疗组:(876.59±46.59)μg·L^(-1),(677.59±19.79)μg·L^(-1),(635.22±15.80)μg·L^(-1),F=246.729,P=0.001;单纯PRP注射组:(881.34±41.52)μg·L^(-1),(701.25±20.61)μg·L^(-1),(676.34±17.18)μg·L^(-1),F=158.776,P=0.001];治疗1个、2个疗程后联合治疗组5-HT血清含量低于单纯PRP注射组(t=5.971,P=0.001;t=12.686,P=0.002)。④β-EP血清含量。2组患者的β-EP血清含量均随时间呈升高趋势[联合治疗组:(157.68±24.49)ng·L^(-1),(233.69±34.27)ng·L^(-1),(276.58±31.78)ng·L^(-1),F=56.724,P=0.001;单纯PRP注射组:(160.05±23.18)ng·L^(-1),(198.57±30.50)ng·L^(-1),(237.64±35.39)ng·L^(-1),F=84.172,P=0.001];治疗1个、2个疗程后联合治疗组β-EP血清含量高于单纯PRP注射组(t=5.520,P=0.001;t=5.904,P=0.001)。⑤PGE2血清含量。2组患者的PGE2血清含量均随时间呈降低趋势[联合治疗组:(368.18±25.16)μg·L^(-1),(254.48±16.27)μg·L^(-1),(211.35±15.09)μg·L^(-1),F=78.642,P=0.001;单纯PRP注射组:(371.05±22.79)μg·L^(-1),(285.69±13.78)μg·L^(-1),(246.79±14.63)μg·L^(-1),F=67.744,P=0.001];治疗1个、2个疗程后联合治疗组PGE2血清含量低于单纯PRP注射组(t=10.556,P=0.001;t=12.159,P=0.001)。⑥IL^(-1)β血清含量。2组患者的IL^(-1)β血清含量均随时间呈降低趋势[联合治疗组:(24.51±7.69)ng·L^(-1),(10.24±4.79)ng·L^(-1),(8.17±2.15)ng·L^(-1),F=65.338,P=0.001;单纯PRP注射组:(23.15±9.16)ng·L^(-1),(15.04±5.33)ng·L^(-1),(12.34±3.07)ng·L^(-1),F=57.428,P=0.001];治疗1个、2个疗程后联合治疗组IL^(-1)β血清含量低于单纯PRP注射组(t=4.830,P=0.001;t=8.023,P=0.001)。⑦IL-6血清含量。2组患者的IL-6血清含量均随时间呈降低趋势[联合治疗组:(40.24±14.17)ng·L^(-1),(13.52±3.50)ng·L^(-1),(11.10±2.24)ng·L^(-1),F=146.387,P=0.001;单纯PRP注射组:(41.97±12.01)ng·L^(-1),(19.52±4.27)ng·L^(-1),(16.28±3.59)ng·L^(-1),F=89.387,P=0.001];治疗1个、2个疗程后联合治疗组IL-6血清含量低于单纯PRP注射组(t=7.837,P=0.001;t=8.829,P=0.001)。⑧TNF-α血清含量。2组患者的TNF-α血清含量均随时间呈降低趋势[联合治疗组:(36.78±11.25)ng·L^(-1),(14.15±6.05)ng·L^(-1),(10.15±3.97)ng·L^(-1),F=36.743,P=0.001;单纯PRP注射组:(34.97±10.11)ng·L^(-1),(18.52±7.10)ng·L^(-1),(15.26±4.88)ng·L^(-1),F=8.739,P=0.001];治疗1个、2个疗程后联合治疗组TNF-α血清含量低于单纯PRP注射组(t=3.365,P=0.001;t=5.858,P=0.001)。⑨LTB4血清含量。2组患者的LTB4血清含量均随时间呈降低趋势[联合治疗组:(54.89±15.26)ng·L^(-1),(35.26±8.25)ng·L^(-1),(18.66±6.19)ng·L^(-1),F=26.432,P=0.001;单纯PRP注射组:(55.63±13.18)ng·L^(-1),(41.67±9.78)ng·L^(-1),(24.98±7.52)ng·L^(-1),F=18.731,P=0.001];治疗1个、2个疗程后联合治疗组LTB4血清含量低于单纯PRP注射组(t=3.613,P=0.001;t=4.679,P=0.001)。⑩ASF1amRNA表达量。2组患者的ASF1amRNA表达量均随时间呈降低趋势(联合治疗组:1.12±0.25,0.62±0.20,0.58±0.11,F=41.965,P=0.001;单纯PRP注射组:1.09±0.23,0.78±0.16,0.69±0.14,F=39.756,P=0.001);治疗1个、2个疗程后联合治疗组ASF1amRNA表达量低于单纯PRP注射组(t=4.505,P=0.001;t=4.455,P=0.001)。⑾SIRT1mRNA表达量。2组患者的SIRT1mRNA表达量均随时间呈升高趋势(联合治疗组:0.91±0.11,1.29±0.20,1.47±0.15,F=246.388,P=0.001;单纯PRP注射组:0.89±0.14,1.15±0.23,1.26±0.13,F=187.654,P=0.001);治疗1个、2个疗程后联合治疗组SIRT1mRNA表达量高于单纯PRP注射组(t=3.313,P=0.001;t=7.629,P=0.001)。⑿MMP-9血清含量。2组患者的MMP-9血清含量均随时间呈降低趋势[联合治疗组:(785.59±132.14)ng·L^(-1),(574.63±89.77)ng·L^(-1),(402.83±51.24)ng·L^(-1),F=72.915,P=0.001;单纯PRP注射组:(790.17±127.68)ng·L^(-1),(611.25±81.65)ng·L^(-1),(457.85±47.19)ng·L^(-1),F=59.155,P=0.001];治疗1个、2个疗程后联合治疗组MMP-9血清含量低于单纯PRP注射组(t=2.176,P=0.032;t=5.696,P=0.001)。⒀MMP-13血清含量。2组患者的MMP-13血清含量均随时间呈降低趋势[联合治疗组:(806.77±145.76)ng·L^(-1),(651.14±91.66)ng·L^(-1),(415.49±38.72)ng·L^(-1),F=16.728,P=0.001;单纯PRP注射组:(813.28±150.07)ng·L^(-1),(707.29±88.57)ng·L^(-1),(468.35±33.50)ng·L^(-1),F=14.365,P=0.001];治疗1个、2个疗程后联合治疗组MMP-13血清含量低于单纯PRP注射组(t=3.177,P=0.002;t=7.445,P=0.001)。⒁并发症。单纯PRP注射组4例出现轻度局部肿胀不适,联合治疗组1例出现轻度局部肿胀不适,均未经任何处理肿胀自行消失。联合治疗组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调整饮食后胃肠道反应消失。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674)。结论:独活寄生汤口服联合关节腔内注射PRP治疗KOA,安全可靠,能有效缓解疼痛和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单纯关节腔内注射PRP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关节炎症反应和保护关节软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 富血小板血浆 5-羟色胺 β-内啡肽 前列腺素E2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三烯b4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抗沉默因子1a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冷蒿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丹 师宁宁 +3 位作者 吴叶红 李玮桓 张嫚丽 史清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5090-5098,共9页
目的研究冷蒿Artemisia frigida全草的化学成分,并初步筛选其药理活性。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冷蒿全草的粗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采用光谱学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 目的研究冷蒿Artemisia frigida全草的化学成分,并初步筛选其药理活性。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冷蒿全草的粗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采用光谱学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活性及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抑制活性的筛选。结果从冷蒿全草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柳穿鱼黄素(1)、棕矢车菊素(2)、金圣草黄素(3)、麦黄酮(4)、3-羰基-吉玛-1(10),11(13)-二烯-6α,12-内酯(5)、蓍素(6)、1,10β-环氧蓍素(7)、滨蒿内酯(8)、4-羟基苯乙酮(9)、猫眼草黄素(10)、棕鳞矢车菊黄酮素(11)、11α,13-二氢魃蒿内酯(12)、chrysanthemin A(13)、异泽兰黄素(14)、泽兰黄素(15)、南艾蒿烯内酯(16)、6-甲氧基麦黄酮(17)、hanphyllin(18)、蓟黄素(19)、利得亭(20)、desacetylmatricarin(21)、subchrysine(22)、木犀草素(23)、咖啡酸(24)、藿香苷(25)、田蓟苷(26)。结论化合物5、7、11、18、25、26为首次从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12、13、16、17、2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15有较弱的PPARγ激动活性,化合物1和3对PTP1B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蒿 猫眼草黄素 11α 13-二氢魃蒿内酯 南艾蒿烯内酯 6-甲氧基麦黄酮 藿香苷 田蓟苷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