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因子分析分光光度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世庆 袁波 +1 位作者 张玉琴 张敬宝 《沈阳药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88-92,共5页
本文用目标检验因子分析-分光光度法对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3组分混合体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用该方法确定了体系中存在的组分数,并测定了各组分的含量。对12个模拟样品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特点是既能鉴定组分数,又能进行... 本文用目标检验因子分析-分光光度法对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3组分混合体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用该方法确定了体系中存在的组分数,并测定了各组分的含量。对12个模拟样品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特点是既能鉴定组分数,又能进行大批量试样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法 分光光度法 含量
下载PDF
复方青黛片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潘登 黄明 时新颖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44-346,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青黛片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方法:将APL患者随机分22例,21例及18例3组,分别给予全反式维甲酸(ATRA),复方青黛片及ATRA联合复方青黛片治疗,观察APL的缓解率,无... 目的:观察复方青黛片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方法:将APL患者随机分22例,21例及18例3组,分别给予全反式维甲酸(ATRA),复方青黛片及ATRA联合复方青黛片治疗,观察APL的缓解率,无病生存期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可减少达缓解所需时间,较快速恢复凝血功能。结论:复方青黛片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是一种更为有效及合理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性 急性 复方青黛片 全反式维甲酸
下载PDF
多元逐步回归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阿司匹林片中的组分及含量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世庆 袁波 刘红 《沈阳药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39-43,51,共6页
本文将多元逐步回归用于分光光度分析中多组分混合物组分数的确定和含量测定.着重介绍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步骤和基本计算。本文用人工合成多组分混合物测得的吸收度数据,以浓度为已知量,用多元线性回归求得各组分在各波长点的吸收... 本文将多元逐步回归用于分光光度分析中多组分混合物组分数的确定和含量测定.着重介绍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步骤和基本计算。本文用人工合成多组分混合物测得的吸收度数据,以浓度为已知量,用多元线性回归求得各组分在各波长点的吸收系数代替纯组分测定换算的吸收系数,以复方阿斯匹林片为样品进行逐步回归,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水杨酸 分光光度法 组分 含量
下载PDF
多组分计算分光光度分析-AKC法与CPA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世庆 袁波 佟可今 《沈阳药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167-172,共6页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用矩阵表达进行多组分同时定量计算时,将比尔定律表示成矩阵形式的方法通常叫AKC法,而将浓度做为吸收度的函数的矩阵表示方法叫CPA法。本文用复方阿司匹林片剂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用〔det(K_TK)〕_(1/2)做为...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用矩阵表达进行多组分同时定量计算时,将比尔定律表示成矩阵形式的方法通常叫AKC法,而将浓度做为吸收度的函数的矩阵表示方法叫CPA法。本文用复方阿司匹林片剂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用〔det(K_TK)〕_(1/2)做为灵敏度指标,指导确定波长间隔和波长点数,获得非常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AKC法 CPA法
下载PDF
新癀片及其中药组分对次黄嘌呤致高尿酸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晨 包侠萍 +4 位作者 邱慈鑫 王春凤 南淑华 黄文绮 王瑞国 《海峡药学》 201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癀片及其中药组分对次黄嘌呤所致的高尿酸小鼠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次黄嘌呤引起的高尿酸小鼠动物模型和正常小鼠,分别以新癀片及其中药组分不同剂量组进行灌胃,给药结束后测定血尿酸水平以及肝脏中黄... 目的探讨新癀片及其中药组分对次黄嘌呤所致的高尿酸小鼠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次黄嘌呤引起的高尿酸小鼠动物模型和正常小鼠,分别以新癀片及其中药组分不同剂量组进行灌胃,给药结束后测定血尿酸水平以及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结果腹腔注射次黄嘌呤1h后,阳性组、新癀片低中高剂量组(23.75、47.5、95mg·kg-1)、新癀片中药组分低中高剂量组(23.75、47.5、95mg·kg-1),能明显对抗次黄嘌呤引起的高尿酸作用(P<0.01),且对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新癀片及其中药组分可能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来降低血尿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癀片 新癀片中药组分 吲哚美辛 次黄嘌呤 尿酸 痛风
下载PDF
HPLC-DAD法同时测定精制冠心片中7种指标成分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玲艳 雷勇胜 葛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092-2095,共4页
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精制冠心片中丹参酮IIA、芍药苷、丹酚酸B、阿魏酸、红花黄色素A、藁本内酯、丹参素7种指标成分的量。方法采用HPLC法,ZorbaxEclipseXDB—C18色谱柱(250mm×4.6mm,5.0gm),甲醇.乙腈(25:75,A... 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精制冠心片中丹参酮IIA、芍药苷、丹酚酸B、阿魏酸、红花黄色素A、藁本内酯、丹参素7种指标成分的量。方法采用HPLC法,ZorbaxEclipseXDB—C18色谱柱(250mm×4.6mm,5.0gm),甲醇.乙腈(25:75,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mL/min,梯度洗脱:0~10.0min,95%B;10.0~16.0min,95%~85%B;16.0~18.0min,85%B;18.O~22.0min,85%~75%B;22.0~26.0min,75%~65%B,26.0~40.0min,65%~15%B;分段变波长测定:0~19.0min为270mm,19.0~22.0min为230nm,22.O~27.0min为320nm,27.0~40.0min为402nm;柱温30℃;进样量10此。分别对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样回收率进行考察。结果7种指标成分丹参酮IIA在0.4~8.0mg/L(r=0.9995)、芍药苷在1.2~24.0mg/L(r=0.9991)、丹酚酸B在3.2~64.0mg/L(r=0.9993)、阿魏酸在O.08~1.60mg/L(r=0.9995)、红花黄色素A在1.2~24.0mg/L(r=0.9993)、藁本内酯在0.24~4.80mg/L(r=0.9997)、丹参素在0.32~6.40mg/L(r=0.9997)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良好,RSD均小于2.0%;重复性良好,RSD均小于2.0%;在室温条件下12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05%~101.27%,RSD均小于2.0%。6批样品中丹参酮IIA在0.704~0.797mg/g,芍药苷在3.124~3.411mg/g,丹酚酸B在7.129~7.611mg/g,阿魏酸在0.180~0.198mg/g,红花黄色素A在2.718~2.966mg/g,藁本内酯在0.590~0.683mg/g,丹参素在0.811~0.899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精制冠心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制冠心片 多指标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参酮IIA 芍药苷 丹酚酸B 阿魏酸 红花黄色素A 藁本内酯 丹参素
原文传递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水杨酸校正片在流通池中的释放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悦 唐素芳 高立勤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43-1247,共5页
目的:采用水杨酸校正片考察流通池法对非崩解型片剂释放的影响,了解非崩解型片剂在其中的释放行为。方法:以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释放条件进行优化,以溶出介质流速和玻璃珠的用量为考察因素,以水杨酸校正片在30,60,90,120min的释放度为... 目的:采用水杨酸校正片考察流通池法对非崩解型片剂释放的影响,了解非崩解型片剂在其中的释放行为。方法:以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释放条件进行优化,以溶出介质流速和玻璃珠的用量为考察因素,以水杨酸校正片在30,60,90,120min的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及二次多项式拟合,建立指标与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最优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再根据效应面优选最适条件进行验证。结果:二次多项式是描述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最佳模型,在选定区域水杨酸校正片释放度的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考察非崩解型片剂在流通池中的释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校正片 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 流通池法
原文传递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解酒泡腾片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7
8
作者 周绍春 王志萍 +2 位作者 邓家刚 邱春会 曹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19-1821,共3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解酒泡腾片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倍量,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绿原酸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解酒泡腾片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水,提取2次,每...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解酒泡腾片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倍量,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绿原酸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解酒泡腾片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提取30min。结论: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解酒泡腾片提取工艺简便易行,预测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酒泡腾片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提取工艺 绿原酸
原文传递
UPLC法同时测定荷丹片中8种指标成分 被引量:7
9
作者 赵莉 唐生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257-2260,共4页
目的 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荷丹片中荷叶碱、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丹参酮IIA、丹参素、番泻苷A、番泻苷B、熊果酸8种指标成分的量。方法 采用UPLC法,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甲醇-乙腈(40∶60,A... 目的 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荷丹片中荷叶碱、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丹参酮IIA、丹参素、番泻苷A、番泻苷B、熊果酸8种指标成分的量。方法 采用UPLC法,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甲醇-乙腈(40∶60,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6 mL/min,梯度洗脱:0~4.0 min,90% B;4.0~6.0 min,90%~80% B;6.0~9.0 min,80%~70% B;9.0~10.5 min,70%~60% B;10.5~12.0 min,60%~50% B,12.0~16.0 min,50%~10% B;分段变波长测定:0~4.0 min为215 nm,4.0~12.0 min为270 nm,12.0~16.0 min为340 nm;柱温40 ℃;进样量1 μL。分别对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样回收率进行考察。结果 被测定的8种指标成分分别在选定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良好,RSD均小于3.0%;重复性良好,RSD均小于3.0%;在室温条件下24 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21%~101.91%,RSD均小于3.0%。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荷丹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丹片 多指标成分 UPLC 荷叶碱 补骨脂素 丹参素 番泻苷 熊果酸
原文传递
基于微环境pH调控的双嘧达莫缓释片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武晓迪 于佳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采用基于微环境pH(pHm)调控技术制备双嘧达莫缓释片,并评价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双嘧达莫缓释片(DSRT),通过考察不同种类羟丙甲纤维素(HPMC)和有机酸对DSRT药物释放的影响,确定HPMC K15M作为双嘧达莫缓释片... 目的采用基于微环境pH(pHm)调控技术制备双嘧达莫缓释片,并评价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双嘧达莫缓释片(DSRT),通过考察不同种类羟丙甲纤维素(HPMC)和有机酸对DSRT药物释放的影响,确定HPMC K15M作为双嘧达莫缓释片的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富马酸作为DSRT微环境pH调节剂,最终以HPMC K15M和富马酸用量作为考察因素,以双嘧达莫缓释片在2、6、10 h的药物累积释放量作为评价指标,利用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得到双嘧达莫缓释片的最优处方,并评价其在4种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双嘧达莫缓释片的最佳处方为:HPMC K15M用量为25%,富马酸用量为20%,所制双嘧达莫缓释片在4种释放介质中释药均平稳且完全,差异性较小,释放度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基于微环境pH调控技术制备的双嘧达莫缓释片在不同pH释放介质中药物释放差异性较小,有望进一步放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嘧达莫缓释片 微环境pH 羟丙甲纤维素 有机酸 富马酸 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 释放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