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民政府初期的货币危机与“废两改元”政策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爱 吕桂霞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4,共6页
1933年,随着西方国家相继放弃金本位和美国在国际上的大量购银,长期处于“两”“元”并存局面的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货币危机。为了应对危机、发展经济和巩固政权,国民政府实施“废两改元”政策,虽然步履维艰,但“废两改元”最终完成了中... 1933年,随着西方国家相继放弃金本位和美国在国际上的大量购银,长期处于“两”“元”并存局面的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货币危机。为了应对危机、发展经济和巩固政权,国民政府实施“废两改元”政策,虽然步履维艰,但“废两改元”最终完成了中国币制的统一,确立了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促进了工商业的极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初期 货币危机 废两改元
下载PDF
清末天津化宝银危机与制度调整 被引量:2
2
作者 荣晓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71,共10页
清末天津发生了由于化宝银银色降低而导致的货币危机,这场危机虽然受到庚子事变外力冲击的影响,但主要原因在于天津银两制度的内部缺陷,由于炉房阻碍等因素而未能有效和及时地建立起更为先进的公估局制度。为应对危机,中外各谈判力量进... 清末天津发生了由于化宝银银色降低而导致的货币危机,这场危机虽然受到庚子事变外力冲击的影响,但主要原因在于天津银两制度的内部缺陷,由于炉房阻碍等因素而未能有效和及时地建立起更为先进的公估局制度。为应对危机,中外各谈判力量进行了反复的博弈和制度设计,天津的关平银制度和银锭保证制度发生重大变化,公估局制度最终建立。化宝银危机的主要特点是引发了两场较大的次生危机,即由于关平银制度调整而导致的关税补色风波和公估局制度建立而导致的外国银行低色化宝补色风波,外国政治力量的介入使化宝银危机从一场货币危机演变为政治危机。两场风波都以天津地方政府的妥协退让而平息,前者以津海关退还多收税银而化解,而后者则最终以损害天津银钱业商人利益的解决方案而平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宝银 清末天津 银两制度 公估局
下载PDF
近代天津行化银两制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荣晓峰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0-146,共17页
天津“行化银”是近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区域银两制度,它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并在银两市场的整合中取得优势,行用范围不断扩大。经过庚子事变冲击后,行化银两制度在政府、商会、银行、炉房等多方力量的博弈下不断调整,其实银基础化宝银逐... 天津“行化银”是近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区域银两制度,它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并在银两市场的整合中取得优势,行用范围不断扩大。经过庚子事变冲击后,行化银两制度在政府、商会、银行、炉房等多方力量的博弈下不断调整,其实银基础化宝银逐步退出货币市场,但其价值尺度和记账货币功能不断强化并在20世纪10年代发展成为天津的标准虚银两。行化银在近代天津货币兑换市场、国内外汇兑市场和商业清算市场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与作用,为天津贸易及其商业覆盖区域提供重要的交易媒介和信用工具。然而,由于清末民初以来银元势力的扩大,南京国民政府强力推行以银元为主导的货币政策,导致以行化银为代表的虚银两制度处于危机之中,最终完全被银元取代而退出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化银 近代天津 银两制度 虚银两
原文传递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Indemnity Revisited
4
作者 蒋立文 Li Cunn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5年第4期113-137,共25页
The question of the amount of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indemnity involves three main elements: Japan's military expenditure on the war, China's actual payment, and the actual amount Japan received. On all of the... The question of the amount of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indemnity involves three main elements: Japan's military expenditure on the war, China's actual payment, and the actual amount Japan received. On all of these issues, there have always been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 relevant archives and documents and the main scholarly work in both China and Japan and provide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several scholarly points of views and their basis, and examine the pre- and postwar exchange rates between the yen, the Chinese treasury standard (Kuping) silver tael, and the pound sterling, taking account of the fluctuating value of the yen before and after the war. On this basis, we calculate that Japan's actual military spending on the war was no more than 125 million yen, while the actual payments by the Qing government, converted to pounds sterling and then to yen, totaled 358.36 million yen. Japan extorted 233.36 million yen from China, or three times Japan's total annual revenue at the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war indemnity Li Hongzhang Chinese treasury standard silver ta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