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印度橄蝗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邱忠营
黄原
茹凝玉
崔媛媛
-
机构
西安医学院基础医学部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4期471-479,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00211)
西安医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7DOC20,2018DOC08)
+1 种基金
西安医学院配套基金项目(No.2017PT28,No.2018PT11)
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项目。
-
文摘
从分子水平分析印度橄蝗(Tagasta indica)与近缘昆虫的系统发生关系,采用一代PCR测序方法对印度橄蝗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对序列进行拼接、注释和特征分析,并利用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PCGs)和2个核糖体RNA(rRNAs)构建贝叶斯(BI)树。结果表明,印度橄蝗的线粒体基因组长度为15531 bp,包括13个PCGs、22个转运RNA(tRNAs)、2个rRNAs和1个控制区;线粒体基因排列紧凑,基因排序与祖先序列相同。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中,除nad2、cox1和nad6为非标准起始密码子GTG、ACT和TTG外,其余均为标准起始密码子ATN;终止密码子中,除cox3为不完全终止密码子TA外,其余均为完整终止密码子TAA或TAG。线粒体的22个tRNAs中,除trnSAGN缺少DHU臂外,其余均为典型三叶草结构。错配方式主要为G-U错配。构建的贝叶斯树支持瘤锥蝗科(Chrotogonidae)的单系性。
-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组
印度橄蝗
瘤锥蝗科
-
Keywords
mitochondrial genome
tagasta indica
Chrotogonidae
-
分类号
Q963
[生物学—昆虫学]
-
-
题名福建省红叶石楠害虫调查及其4种新害虫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林曦碧
-
机构
明溪县林业局
-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10期18-21,共4页
-
基金
2020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闽[2020]TG11号)
福建省林业科研项目(闽林科[2017]3号)
福建省森林培育与林产品加工利用重点实验室项目。
-
文摘
采用野外调查、室内饲养等方法对福建省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 Dress)害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红叶石楠害虫共计确认37种,隶属7个目21科。其中鳞翅目害虫为13种,占35.1%;半翅目害虫12种,占32.4%;鞘翅目害虫6种,占16.2%。按危害方式分:食叶害虫17种,占45.9%;刺吸性害虫13种,占35.1%;蛀干(根)害虫6种,占16.2%;蛀梢害虫1种,占2.7%。同时,记述了印度橄蝗(Tagasta indica)、梨眼天牛(Bacchisa fortunei)、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和脉黄毒蛾(Euproctis albovenosa)等4种红叶石楠新害虫。
-
关键词
红叶石楠
害虫
印度橄蝗
脉黄毒蛾
-
Keywords
Photinia×fraseri
pests
tagasta indica
Euproctis albovenosa
-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