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岭太白山弃耕地植物群落演替的生态学研究 Ⅱ演替系列的群落α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07
1
作者 高贤明 黄建辉 +1 位作者 万师强 陈灵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19-625,共7页
应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Alatalo均匀度指数研究了太白山弃耕地植物群落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群落α多样性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群落在由一年生草本植物群... 应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Alatalo均匀度指数研究了太白山弃耕地植物群落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群落α多样性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群落在由一年生草本植物群落阶段向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灌丛、混交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群落多样性指数逐渐上升,至混交林阶段达到最高值。若以分布在这一垂直地带的代表性森林群落锐齿栎林为演替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则由多样性指数在锐齿栎混交林、锐齿栎林阶段呈下降趋势。不同演替阶段不同生长型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为:在演替的初期,草本层多样性指数>灌木层>乔木层;在混交林阶段,这3个不同生长型的多样性指数相差无几,乔木生长型稍占优势;在锐齿栎混交林和锐齿栎林阶段,灌木生长型的物种多样性最大,草本次之,乔木生长型的物种多样性则迅速降低。首次利用群落各生长型的叶层相对厚度和相对盖度作为加权参数,对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这种加权处理是比较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演替系列 Α多样性 植物生态学 植物群落
下载PDF
太白山北坡夏秋季鸟类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5
2
作者 高学斌 赵洪峰 +3 位作者 刘明时 侯玉宝 马勇 李先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516-4526,共11页
2006年5月~7月(夏季),9月~10月(秋季)在秦岭主峰太白山的北坡根据海拔和典型植被划分生境类型,在6种生境中选择典型样区划定样线并采用样线法对鸟类进行调查,根据鸟类的绝对数量和估算面积计算鸟类的绝对密度,并根据密度等级划分各生... 2006年5月~7月(夏季),9月~10月(秋季)在秦岭主峰太白山的北坡根据海拔和典型植被划分生境类型,在6种生境中选择典型样区划定样线并采用样线法对鸟类进行调查,根据鸟类的绝对数量和估算面积计算鸟类的绝对密度,并根据密度等级划分各生境类型中优势物种和常见物种。共观察到鸟类144种,其中留鸟102种,夏候鸟41种,冬候鸟1种。不同的海拔和不同生境类型中的鸟类物种丰富度和多度有较大差异,而且同一生境中鸟类多样性的季节性变化也很明显。无论是夏季还是秋季,低海拔农田带生境中鸟类的总密度最高,而高山灌丛草甸生境中的鸟类总密度最低。优势物种和常见物种在不同的生境类型组成也不相同,而且在不同季节也有变化。夏秋季的鸟类食性组成在农田带有显著差异,而其它生境类型中的鸟类食性夏秋季无明显差异,但是秋季植食性鸟类在各个生境类型中都有增多的趋势。物种丰富度和海拔梯度的关系显示在中海拔地区的鸟类丰富度最高。总体上,和20世纪80年代相比,太白山北坡的鸟类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多样性 密度 太白山北坡
下载PDF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杜俊平 廖超英 +4 位作者 田联会 刘莉丽 李智军 李学林 马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4-87,共4页
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依据土壤类型选择典型样地取样,在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土壤6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Zn>C r>Pb>Cu>A s>... 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依据土壤类型选择典型样地取样,在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土壤6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Zn>C r>Pb>Cu>A s>Cd。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相比较,保护区土壤质量总体上保持着自然背景水平;随着海拔的升高,Zn、Cr、Pb含量呈升高趋势,Cu、Cd含量呈下降趋势,As含量变化不大,分布较均匀;重金属元素在各类型土壤剖面中分布不同,在褐土剖面中主要表现为表层富集和淋溶,棕壤、暗棕壤和森林草甸土剖面下层元素富集现象较明显,而高山草甸土剖面中元素的垂直分布不明显,分布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土壤 重金属 分布
下载PDF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生态分布及资源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田呈明 王吉忍 +3 位作者 杨俊秀 代栓发 何世林 张文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2-67,共6页
经调查太白山食用药用真菌 97种 ,隶属 5 9属 2 4科。其中食用真菌 5 7种 ,药用真菌 6 6种 ,有毒菌 11种 ,菌根菌 2 7种。其中发生于常绿或落叶阔叶栎林的有 5 8种 ,发生于桦木林带的有 31种 ,发生于针叶林的 43种 ,高山灌丛及草甸带仅... 经调查太白山食用药用真菌 97种 ,隶属 5 9属 2 4科。其中食用真菌 5 7种 ,药用真菌 6 6种 ,有毒菌 11种 ,菌根菌 2 7种。其中发生于常绿或落叶阔叶栎林的有 5 8种 ,发生于桦木林带的有 31种 ,发生于针叶林的 43种 ,高山灌丛及草甸带仅有 6种。营养方式有寄生、腐生 (木生和土生 )、菌根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 食用菌 药用菌 生态分布 资源评价 秦岭
下载PDF
太白山芳香寺剖面孢粉记录的古气候重建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俊牌 童敏 +1 位作者 王书兵 童国榜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15-320,共6页
本文利用秦岭太白山表土孢粉建立的孢粉 -气候模型 ,对芳香寺剖面孢粉数据进行了气候重建 ,取得了近千年的气候序列 (包括年均温、 1月均温、 7月均温及年降水量 )。认为小冰期开始于 1 2 0 0aAD ,结束于 1 92 0aAD ,其中冰盛期为1 3 50... 本文利用秦岭太白山表土孢粉建立的孢粉 -气候模型 ,对芳香寺剖面孢粉数据进行了气候重建 ,取得了近千年的气候序列 (包括年均温、 1月均温、 7月均温及年降水量 )。认为小冰期开始于 1 2 0 0aAD ,结束于 1 92 0aAD ,其中冰盛期为1 3 50aAD~ 1 70 0aAD。这与史料、古湖泊、树轮、冰川研究的结果基本相近。本区的气候变化与太白山南坡佛爷池地区气候的变化基本一致。由于本区位置较低 ,且位于北坡 ,所以气温数值较高 ,波动幅度大 ,降温幅值较大及年降水量稍大。本区升温时年较差增大 ,降温时相反 ,标志着 7月均温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 ,从而显示夏季风的兴衰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 孢粉记录 古气候重建 气温 年降水量 冰川 地层剖面 古湖泊 树轮
下载PDF
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勇 马亦生 +3 位作者 巩会生 宋鸣涛 肖红 杨俊涛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7-280,共4页
1996年6~8月,在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代表不同生境样带8条,对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1997~2005年的每年4~9月,又在每条样带上设置1~3个调查样点,对两栖爬行动物进行重复调查.结果显示,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 1996年6~8月,在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代表不同生境样带8条,对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1997~2005年的每年4~9月,又在每条样带上设置1~3个调查样点,对两栖爬行动物进行重复调查.结果显示,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11种,其中:东洋界5种,占45%;广布6种,占55%.爬行动物19种,其中:东洋界11种,占57.89%;古北界4种、广布4种,分别占21.05%.区系组成东洋界成分占优势.此外,该区域分布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区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独叶草的分布及现状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雷永吉 任毅 岳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9-243,共5页
通过对国内各相关标本馆 (室 )标本的查阅及实地调查 ,确定独叶草呈岛屿状分布于云南的德钦、川西北—甘南及秦岭中部的太白山周围 3个地区 ;独叶草的环境压力主要来自于旅游开发 ;在调查中未发现独叶草的实生苗。因此 。
关键词 独叶草 珍稀濒危植物 云南 秦岭中部 地理分布
下载PDF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结构与分布 被引量:6
8
作者 何晓军 杨兴中 +1 位作者 童开林 朱慧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0-175,198,共7页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为了准确了解保护区大熊猫的生态生物学资料,并制订科学的保护管理对策,2005年4月-2006年4月利用间接推算和直接统计法对保护区大熊猫种群数量与结构进行了深入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为了准确了解保护区大熊猫的生态生物学资料,并制订科学的保护管理对策,2005年4月-2006年4月利用间接推算和直接统计法对保护区大熊猫种群数量与结构进行了深入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大熊猫种群估计数量为16只,比第3次全国大熊猫调查多3只;保护区存在1个野生大熊猫分布的高密度区:太白河-龙洞沟-海棠河区域;厚畛子区域出现一定程度的竹子开花,影响了太白山大熊猫种群分布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 大熊猫 种群与分布
下载PDF
陕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均阳 刘建军 韩其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83,共7页
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太白山共有蕨类植物21科、39属、110种,并且优势科属明显,蹄盖蕨科、鳞毛蕨科、水龙骨科为优势科,卷柏属、铁线蕨属、耳蕨属、瓦韦属、鳞毛蕨属、铁角蕨属为优势属;科的地理... 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太白山共有蕨类植物21科、39属、110种,并且优势科属明显,蹄盖蕨科、鳞毛蕨科、水龙骨科为优势科,卷柏属、铁线蕨属、耳蕨属、瓦韦属、鳞毛蕨属、铁角蕨属为优势属;科的地理分布主要以世界分布为主,占该区总科数的47.6%,属的分布以温带成分为主,占总属数的58.3%,种的地理分布也以温带分布为主,占总种数的48.2%;该区在地理亲缘关系上与河南伏牛山和陕西化龙山最为密切,与四川唐家河、山西五鹿山、北京松山、河北茅荆坝、湖北神农架为其次,与湖南壶瓶山、甘肃祁连山较为疏远,与宁夏南华山的的联系最为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蕨类植物 区系分析 地理亲缘关系
下载PDF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皓 王玛丽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1-955,共5页
目的分析陕西太白山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类型。方法野外调查和对已有资料的整理。结果太白山有蕨类植物21科40属110种,其中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鳞毛蕨科为优势科;卷柏属、耳蕨属、鳞毛蕨属、铁线蕨属、瓦韦属等为优势属。结论区系... 目的分析陕西太白山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类型。方法野外调查和对已有资料的整理。结果太白山有蕨类植物21科40属110种,其中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鳞毛蕨科为优势科;卷柏属、耳蕨属、鳞毛蕨属、铁线蕨属、瓦韦属等为优势属。结论区系属中仅一种的类群多,起源古老,科属结构较简单,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为主,并与温带区系有着较强的联系;属的分布以温带成分为主,同时也表现出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性;种的分布以中国特有分布为主,温带分布次之。区系特征与其古老的地质和优越的水热条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 蕨类植物 区系分析
下载PDF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与保护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晓军 赵芳 +1 位作者 李先敏 梁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24-128,共5页
2005年4月-2006年7月,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共有两栖爬行动物36种,隶属于5目11科26属.其中,两栖动物10种,区系组成以广布种和东洋界成分为主;爬行动物26种,以东洋界华中区和华中... 2005年4月-2006年7月,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共有两栖爬行动物36种,隶属于5目11科26属.其中,两栖动物10种,区系组成以广布种和东洋界成分为主;爬行动物26种,以东洋界华中区和华中与华南区种类为主要成分.受气候和植被的影响,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两栖爬行动物亦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特征,基本上分布于4个带,并且古北界与东洋界种类交汇过渡分布.分析了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提出了今后保护管理的具体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多样性 保护 区系
下载PDF
太白山古冰川地貌与地质构造 被引量:14
12
作者 夏正楷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太白山分布有更新世冰川地形,其冰川槽谷在平面上呈“十”字型排列;横剖面EW向的呈宽谷形,NS向是呈U型:纵剖面EW向比较平坦,SN向呈阶梯状,其中有许多断裂陡坎。冰斗均位于断裂交汇点,面积不大而深度却相当大。这些地形的形态特征可以用... 太白山分布有更新世冰川地形,其冰川槽谷在平面上呈“十”字型排列;横剖面EW向的呈宽谷形,NS向是呈U型:纵剖面EW向比较平坦,SN向呈阶梯状,其中有许多断裂陡坎。冰斗均位于断裂交汇点,面积不大而深度却相当大。这些地形的形态特征可以用构造加以解释,断裂破碎带是最有利于冰川刨蚀的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冰川 冰川地貌 地质构造 太白山
下载PDF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评价 被引量:43
13
作者 杨瑞卿 肖扬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2000年第1期75-78,共4页
根据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特征,确定7个评价指标,运用指标赋分和层次分析法进行生态评价。
关键词 太白山 自然保护区 生态评价指标 环境生态
下载PDF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保护观念和态度取向调查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佳 赵清 +2 位作者 杨兴中 田联会 何晓军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5期41-45,共5页
通过对陕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群众进行随机问卷调查以及半结构访谈,对收集到的资料经过Logistic二项回归方法分析,结果显示:保护区周边群众性别和文化程度是影响其观念和态度取向的最重要方面,其总体趋势是积极态度占主导地位,也发... 通过对陕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群众进行随机问卷调查以及半结构访谈,对收集到的资料经过Logistic二项回归方法分析,结果显示:保护区周边群众性别和文化程度是影响其观念和态度取向的最重要方面,其总体趋势是积极态度占主导地位,也发现了许多冲突和矛盾问题。对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和谐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周边社区 利益冲突 社区经济
下载PDF
太白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初步调查 被引量:5
15
作者 万红莲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在对太白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风景资源特点。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结果自然景观良好,生态质量较好,适合开展生态旅游。结论生态旅游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旅游,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一种... 目的在对太白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风景资源特点。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结果自然景观良好,生态质量较好,适合开展生态旅游。结论生态旅游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旅游,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一种高层次的旅游类型,也是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开展太白山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是进行太白山森林公园开发宏观决策、制定太白山森林公园旅游区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山森林公园 生态旅游 资源调查
下载PDF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干扰因素调查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清 杨佳 +2 位作者 杨兴中 田联会 何晓军 《林业勘查设计》 2007年第4期63-66,共4页
强烈干扰会对大熊猫栖息地产生严重影响。针对太白山保护区内所受到的干扰类型及强度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地区主要存在竹子开花及其他自然干扰,割竹、旅游、挖药、采伐、偷猎、放牧等6种人为干扰,干扰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540m范围内... 强烈干扰会对大熊猫栖息地产生严重影响。针对太白山保护区内所受到的干扰类型及强度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地区主要存在竹子开花及其他自然干扰,割竹、旅游、挖药、采伐、偷猎、放牧等6种人为干扰,干扰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540m范围内。竹子开花是最严重的干扰因素,占所有干扰样方的41.9%,其次是旅游活动、割竹的干扰,所占比例依次为25.7%、15.2%,其他的干扰影响较小。根据调查结果,并针对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栖息地 干扰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威胁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先敏 余玲江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6期6-9,共4页
地处秦岭山脉中段的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6 325hm2.1996~1997年进行了一次多目标调查.1998~2001年进行了保护野生动物、宗教活动、旅游等对环境影响的监测和研究.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具有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种性、遗传多样性等... 地处秦岭山脉中段的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6 325hm2.1996~1997年进行了一次多目标调查.1998~2001年进行了保护野生动物、宗教活动、旅游等对环境影响的监测和研究.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具有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种性、遗传多样性等的特点.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目前受到的威胁,提出了今后保护管理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威胁因素 保护管理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太白山冰川湖泊资源的特征及其保护 被引量:3
18
作者 傅志军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太白山是我国旅游名山之一.在太白山海拔3000 m以上的高山区,第四纪冰川地貌保存完整,其中大太白海、二太白海、三太白海、玉皇池、三清池等冰川湖泊成为太白山地区的一大胜景.提出了加强科学研究,采取人工维护和开展科普宣传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冰川湖泊 资源 保护 太白山
下载PDF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浅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宇红 李喜梅 +1 位作者 蒲平娟 屈经略 《陕西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55-57,共3页
在总结分析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活动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从挖掘景观特色,做好生态旅游整合与规划,建立协调运行机制,创新旅游产品等方面提出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关键词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逊涛 卜书海 +3 位作者 李先敏 李琦 薛华 郭继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0-175,共6页
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研究,在保护区的黄柏塬(秦岭南坡)和蒿坪(秦岭北坡)安装了22台红外相机,19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 384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62张,其中67.3%为拍摄到兽类的... 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研究,在保护区的黄柏塬(秦岭南坡)和蒿坪(秦岭北坡)安装了22台红外相机,19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 384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62张,其中67.3%为拍摄到兽类的照片,23.8%为鸟类,7.0%为工作人员,1.9%为其他人员。共监测到野生动物6目14科24种,其中兽类16种,鸟类8种,拍摄频次较高的动物是羚牛、野猪、小麂和血雉。各种动物四季活动规律不同,不同海拔、不同季节所拍摄动物的拍摄率也不同,同时,利用红外相机研究了大熊猫、金丝猴、野猪等野生动物的行为特征。监测中观测到大熊猫好奇玩相机、梳理毛发、倒立撒尿、采食开花的竹子和金丝猴下地活动;野猪以采食、走动和站立为主,分别占总行为次数的45.2%、37.9%和15.3%;羚牛以站立、采食和走动为主,分别占总行为次数的57.1%、31.0%和7.1%。监测结果有助于了解野生动物的行为活动和种群动态,为后期的科研工作及保护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野生动物 监测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