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敞水区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和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邓思明 臧增嘉 +1 位作者 詹鸿禧 李圣法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5-142,共8页
太湖敞水区鱼类群落组成,除人工放流的种类外,河湖洄游性鱼类已基本消失,种群数量以湖鲚、银鱼、虾类和小型鲤科鱼类占绝对优势。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值表明属温带水域范围,具有明显的年、月变化。群落内群体结构中,生命周期长的种... 太湖敞水区鱼类群落组成,除人工放流的种类外,河湖洄游性鱼类已基本消失,种群数量以湖鲚、银鱼、虾类和小型鲤科鱼类占绝对优势。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值表明属温带水域范围,具有明显的年、月变化。群落内群体结构中,生命周期长的种类,小型化、低龄化和早熟化现象明显,而1年周期的种类中太湖新银鱼的产卵期已有明显延长的趋势。6种优势种种间关系显示,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之间,除产卵期有先后外,时空分布几呈重叠状,饵料组成也基本一致。敞水区鱼类群落属全局稳定类型。实施人工放流后,原区系组成中的外源种数量,从近十年产量分析,尚没有因种类丰度交替而瓦解群落结构的情况发生。1994年的超强度捕捞已使银鱼生物量明显下降,远离了平衡点,故当前应优先通过内源种增殖恢复其资源量,到达平衡点后再考虑外原种的移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敞水区 鱼类群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