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帝内经》“劫刺”与《太素》“却刺”之辨 被引量:1
1
作者 申玮红 周琦 顾漫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9-214,共6页
从《黄帝内经》篇中的"劫刺"和仁和寺本《太素》篇中的"却刺"之异入手,逐条罗列传世本《黄帝内经》及其历代不同注本、传本、校本中"劫刺""却刺"之不同。"却""劫"二字,字... 从《黄帝内经》篇中的"劫刺"和仁和寺本《太素》篇中的"却刺"之异入手,逐条罗列传世本《黄帝内经》及其历代不同注本、传本、校本中"劫刺""却刺"之不同。"却""劫"二字,字形相似,笔者详细分析了导致"却刺"误作"劫刺"的字形演变因素。以此为基础,运用音韵学和训诂学方法,因"卻"与"郤(郄)"二字的上古音完全相同,遵"因声求义"之旨,而将"却刺"释为"郤(郄)刺",其义当为"隙刺"或"穴刺"解。最后,对"郤刺"的学术意义作了探讨,认为这是刺灸部位由脉到穴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特定认识阶段,与刺脉、刺肉、刺筋等刺法相区别而言。所以,历代诸书中的"劫刺"当为"却刺"之误,从而澄清了自北宋以降,诸家对"燔针却刺"的误解误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劫刺 却刺 太素 黄帝内经
原文传递
杨上善经络理论框架解析与相关概念诠释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建斌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3-167,共5页
杨上善类编《黄帝内经》的同时,构建了经络理论的系统框架。考察《黄帝内经太素》可以发现,杨上善是基于经脉理论的立场构架经络系统框架的。该框架主要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两部分,其中经别与经脉是正别关系,络脉、皮部、根结、标本都... 杨上善类编《黄帝内经》的同时,构建了经络理论的系统框架。考察《黄帝内经太素》可以发现,杨上善是基于经脉理论的立场构架经络系统框架的。该框架主要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两部分,其中经别与经脉是正别关系,络脉、皮部、根结、标本都从属于经脉,经筋理论当有别于经络系统。杨上善对于经络系统的构建和诠释,有着独特的思考和立场,作为早期经络理论形式之一,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杨上善 针灸学 经脉 络脉 经络 皮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