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tribution of Turbidity and Fluorescence of SPM in Adjacent Waters of Taiwan Bank in Summer
1
作者 胡毅 陈坚 和转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09年第2期45-54,共10页
The turbidity and fluorescence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SPM) in the Taiwan Bank and adjacent waters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July-August, 2004,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marine sediments re-suspension an... The turbidity and fluorescence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SPM) in the Taiwan Bank and adjacent waters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July-August, 2004,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marine sediments re-suspension and sedimentary processes on the turbidity and fluorescence distribution of SP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urbidity of SPM is affected by the re-suspension of marine sediment in the near shore and continental shelf outer fringe, but not obvious in the shoal. The enrichment of phytoplankton has some effects on the turbidity i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uter fringe, but not evident in the near shore. This is helpful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urbidity and fluorescence in the adjacent waters of Taiwan Ban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wan bank suspended Matter TURBIDITY FLUORESCENCE
下载PDF
Priori knowledge based a bathymetry assessment method using the sun glitter imagery:a case study of sand waves on the Taiwan Banks 被引量:3
2
作者 SHAO Hao LI Yan LI L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20-126,共7页
High resolution optical satellite imageries containing the sun glitter,similar to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mageries,are useful in identifying and mapping of bottom topography in shallow waters.The errors in th... High resolution optical satellite imageries containing the sun glitter,similar to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mageries,are useful in identifying and mapping of bottom topography in shallow waters.The errors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are corrected,and a method for mapping submarine bottom topography is developed using the sun glitter satellite imagery.The method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description of a sand wave using an equation with two unknowns named r and k.In order to determine r and k,a "trial and error" approach is introduced and testified by a case study on the Taiwan Banks using an ASTER imager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versed water depths match well with the sounding water depths.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inversed results and the in situ measurements is about 78% by comparing 371 points.Moreover,this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 in keeping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a sand wave,especially in positions around the sand wave crest.The fine agreement indicates that the imaging model is flexible and the approach developed is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n glitter submarine topography sand wave taiwan banks
下载PDF
FinTech in Taiwan:a case study of a Bank’s strategic planning for an investment in a FinTech company 被引量:3
3
作者 Jui-Long Hung Binjie Luo 《Financial Innovation》 2016年第1期186-201,共16页
Introduction:Since 2015 is the year of FinTech in Taiwan,it is worth investigating the challenges that emerged when banks were encouraged to invest in FinTech companies for collaboration.This study aims to identify th... Introduction:Since 2015 is the year of FinTech in Taiwan,it is worth investigating the challenges that emerged when banks were encouraged to invest in FinTech companies for collaboration.This study aims to identify the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searching for FinTech investment targets.Case description:This study used a case study investigation of a top-5 bank in Taiwan.The major data sources include the meeting notes of the FinTech investment task force and interviews with the team members.Co-opetition theory was adopted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interview questions were derived from the PARTS strategies in co-petition theory.The results relate to:(1)the strategic goals of FinTech investment,(2)the added value from FinTech companies,(3)criteria in selecting candidates in the same FinTech area,(4)choosing to work as either a cooperator or a competitor,and(5)barriers from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Discussion and evaluation:This study has several findings:(1)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shape FinTech’s development;(2)banks,technology companies,and customers are not“FinTech ready;”(3)Compare top-down with bottom up strategies;(4)banks and FinTech companies have complex relationships;(5)it is unlikely that Taiwan will produce FinTech disruptors in the near future.Conclusion:The findings and discussion can benefit resear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in finance-related industries.More studies are desired to observe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how companies collaborate or compete in specific FinTech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Tech taiwan FinTech Industry Investment in FinTech bank 3.0 taiwan bank industry Co-opetition Theory PARTS
下载PDF
The First cord blood banking program in taiwan
4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413-,共1页
关键词 The First cord blood banking program in taiwan
下载PDF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West Bank of Taiwan Strait Led by Spar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
作者 Chaocan LI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3年第6期104-107,共4页
According to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spark program for 26 years in Quanzhou,the main model and their effects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west bank of Taiwan Strait led by spar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re expound... According to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spark program for 26 years in Quanzhou,the main model and their effects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west bank of Taiwan Strait led by spar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re expounded. Six spark program systems were established,consisting of policy support guide,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lead,experts' intelligence support,spar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ining,scitech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spark program demonstration. Five spark projects were implemented to promot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west bank of Taiwan Strait,such as 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spark industrial zone,organizing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l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nstituting spark sci-tech innovation center,developing the rural informatization,and establis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er bases. Finally,enlightenment of spark program and its development ways in the future were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and LEADING T
下载PDF
“随军营业”:日据末期台湾银行在海南岛的金融侵略
6
作者 苏颂 《台湾历史研究》 2024年第2期77-90,共14页
1939年2月日军攻占海南岛后,作为日本殖民统治中国台湾的“中央银行”,拥有丰富的战时“随军营业”经验的台湾银行,随即被日本军部指定为统辖银行进驻该岛,协助日军在岛内开展金融掠夺和各项“开发事业”,包括开展各种情报调查、为岛内... 1939年2月日军攻占海南岛后,作为日本殖民统治中国台湾的“中央银行”,拥有丰富的战时“随军营业”经验的台湾银行,随即被日本军部指定为统辖银行进驻该岛,协助日军在岛内开展金融掠夺和各项“开发事业”,包括开展各种情报调查、为岛内各日本会社提供大量资金融通、协助军队强制推广军票等,成为日军将海南打造成“南进基地”和实现“以战养战”战略企图的御用金融工具。在营业过程中,台湾银行在海南通过“牺牲性”的营业方针,以损失该分行的利益为代价,竭力促进各日资会社在岛内的资源掠夺以及该行在内地的整体扩张,充分暴露了其作为日本殖民统治国策银行的属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银行 海南岛 金融侵略 “随军营业”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六种主要中上层鱼类的脂肪酸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吴志强 丘书院 +2 位作者 杨圣云 陈明茹 王瑁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64,65,66,共6页
研究了蓝圆鱼参、金色小沙丁鱼、颌圆鱼参、鲐鱼、竹鱼、羽鳃鲐肌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鱼油中都含有C12 C2 2 系列脂肪酸。饱和脂肪酸 (SFA)占总脂肪酸 (TFA)的 35 .2 4%~ 38.6 0 % ,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占 2 3... 研究了蓝圆鱼参、金色小沙丁鱼、颌圆鱼参、鲐鱼、竹鱼、羽鳃鲐肌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鱼油中都含有C12 C2 2 系列脂肪酸。饱和脂肪酸 (SFA)占总脂肪酸 (TFA)的 35 .2 4%~ 38.6 0 % ,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占 2 3.5 9%~ 30 .0 7% ,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占 33.0 6 %~ 40 .33% ,EPA占2 .35 %~ 3.6 2 % ,DHA占 1 7.95 %~ 2 4.49%。 3FA/ 6FA均大于 2。SFA中 ,C16∶0 、C18∶0 占主要成分 ;MUFA中C18∶1占主要成分 ;PUFA中 ,含量最高的是DHA ,其次为C2 0∶4 、EPA、C2 2∶5等。周年变化表明 :鱼类繁殖期 ,PUFA、DHA含量较高。EPA整年保持较低水平 ,波动不大。随鱼肌脂含量的升高 ,PUFA呈下降趋势。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 :各种脂肪酸的含量及所占的百分比的变化更多地依赖于鱼肌中脂肪含量的变化 ,与季节有一定关系 ,但与体长的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鱼油 中上层 鱼类 大陆架渔场 季节 种类
下载PDF
台湾浅滩大型沙波、潮流结构和推移质输运特征 被引量:27
8
作者 杜晓琴 李炎 高抒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4-136,共13页
对2006年8月所获台湾浅滩的底质、水深、多层位流速、流向以及CTD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台湾浅滩大型沙波区水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沉积物输运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台湾浅滩动力作用较强,底质为粗砂,其上发育的沙波波长为325... 对2006年8月所获台湾浅滩的底质、水深、多层位流速、流向以及CTD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台湾浅滩大型沙波区水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沉积物输运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台湾浅滩动力作用较强,底质为粗砂,其上发育的沙波波长为325-822 m,波高为14.4-20.3 m,较接近由前人总结的沙波波高、波长的关系式计算出的波高和波长。沙波波峰、波谷、迎水面和背水面流速以12.5 h为周期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底部最大流速出现在半日潮周期的同一时段,对应的方向均为偏南方向,且沙波迎水面的流速大于背水面的。在两个半日潮过程中研究区域的沉积物输入量大于输出量,处于淤积状态。在潮流作用下沉积物输运量较少,沙波脊线移动较小,而台湾浅滩有较大规模的沙波运动,故认为改造沙波的主要作用力应该是风暴流。在观测的断面中涨潮推移质输运量大于落潮的,且第一个半日潮涨落潮的输运能力均较第二个半日潮的大,这可能与潮流的流速-时间不对称特征及潮能变化形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床形态 推移质输运 水流结构 台湾浅滩 台湾海峡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海表温度对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年际变动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学敏 商少平 +3 位作者 张彩云 卢振彬 商少凌 李雪丁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96,共6页
利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1986-1997年遥感海表温度资料与同期灯光围网渔业信息船的渔捞日志,对该渔场海表温度与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年际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沿着25.5℃等温线形成一个中心渔场,空间位置的年际摆动范... 利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1986-1997年遥感海表温度资料与同期灯光围网渔业信息船的渔捞日志,对该渔场海表温度与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年际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沿着25.5℃等温线形成一个中心渔场,空间位置的年际摆动范围在纬向上小于0.5°;海表温度距平(SSTA)与鲐鲹鱼类资源指数的变动在年际尺度上没有关联,但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一定关联,1988年起SSTA摆动的频度和幅度在正值态大于负值态,而资源指数则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UE 鲐鳢鱼类 遥感SST 长期变动 闽南一台湾浅滩渔场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监测 被引量:10
10
作者 汪伟洋 张壮丽 +1 位作者 叶孙忠 黄培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13-117,共5页
本文根据闽南、台浅渔场1987~1995年间灯围渔业逐年各月生产统计资料,以及渔获物组成、生殖群体结构和幼鱼发生量对中上层鱼类进行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80年代末期以来,福建闽南地区灯围作业船组不断减少,但平均单产逐年上升,从而保... 本文根据闽南、台浅渔场1987~1995年间灯围渔业逐年各月生产统计资料,以及渔获物组成、生殖群体结构和幼鱼发生量对中上层鱼类进行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80年代末期以来,福建闽南地区灯围作业船组不断减少,但平均单产逐年上升,从而保持了渔业质量在下降中相对稳定。中上层鱼类种群结构非常稳定,蓝圆鲹和金色小沙丁鱼一直是最重要的渔获对象,占灯围产量约2/3。其生殖群体几乎是一成不变,该两个鱼种叉长优势组均为180~200mm,各占60~80%,1龄鱼补充群体数量雄厚,且其幼鱼发生量连年增长,闽中、闽东沿海小型灯围和夏缯等作业夏汛产量逐年迅速上升,由此认为,90年代以来,闽南、台浅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利用不足,建议扶持灯围作业,加大对中上层鱼类资源的开发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 台湾 浅海渔场 中上层鱼类 资源监测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地形及水深与中上层鱼类群聚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方水美 杨圣云 +1 位作者 张澄茂 朱进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463-1467,共5页
根据闽南 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信息船 1989~ 1999年的渔捞纪录 ,研究闽南 台湾浅滩渔场海底地形、水深与中上层鱼类群聚的关系 .结果表明 ,渔场地形起伏 ,水深变化大 ,中上层鱼类分布较为密集 ,但各渔区间的分布不均匀 .南北方向上... 根据闽南 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信息船 1989~ 1999年的渔捞纪录 ,研究闽南 台湾浅滩渔场海底地形、水深与中上层鱼类群聚的关系 .结果表明 ,渔场地形起伏 ,水深变化大 ,中上层鱼类分布较为密集 ,但各渔区间的分布不均匀 .南北方向上渔获产量分布是由北向南递增 ,东西方向上渔获产量分布是由浅滩两侧向浅滩的南、北中部靠拢 ;中上层鱼类主要分布在海峡南部混合水和海峡暖水区 ,其中心渔场位于上升流终年存在的高盐区 ,同时群聚于海底断裂区和海底隆起边缘区 ;中上层鱼类群聚区或中心渔场随海峡南部混合水和海峡暖水的季节变化而变化 ,不仅与渔场地形、水深有关 ,还与影响海区季风的风向、风力和不同水系强弱有关 ;本渔场中上层鱼类在不同季节群聚水深 ,春、夏季为 30~ 6 0m ,秋、冬季为 4 0~ 80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台湾浅滩 渔场 地形 水深 群聚分布 关系 中上层鱼类 围网
下载PDF
台湾浅滩海底沙波精细特征、分类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9
12
作者 余威 吴自银 +1 位作者 周洁琼 赵荻能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25,共15页
迄今由于缺乏高精度的实测水深数据,对台湾浅滩沙波的精细结构缺乏详细的阐述。本文基于多波束实测资料研究台湾浅滩沙波形态的精细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多波束探测结果显示:研究区沙波的平均波高达到13.5m,沙波波峰处水深为20.42m,沙波... 迄今由于缺乏高精度的实测水深数据,对台湾浅滩沙波的精细结构缺乏详细的阐述。本文基于多波束实测资料研究台湾浅滩沙波形态的精细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多波束探测结果显示:研究区沙波的平均波高达到13.5m,沙波波峰处水深为20.42m,沙波平均波高约为水深的2/3,沙波的波长大多数处于500~700m之间。研究区内主要发育3种类型的沙波,即摆线型沙波、余弦型沙波和双峰型沙波。研究区西部主要发育双峰型沙波,中部则主要发育余弦型和摆线型沙波,而东部主要发育摆线型沙波,整个区域以摆线型沙波为主。海平面波动、台湾海峡复杂的水动力条件以及台湾岛丰富的山溪河流携带的大量沉积物进入海峡,对浅滩区的沙波具有强烈的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沙波 特征 分类 分布 多波束测深 台湾浅滩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二长棘鲷群体集群行为宏观量化与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蔡建堤 马超 +3 位作者 姜双城 吴建绍 蔡玉婷 刘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5-190,共6页
根据1998年7月到2000年6月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开展二长棘鲷资源的专项调查资料,计算出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二长棘鲷的各月E值,定量分析其集群行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闽南-台湾浅滩二长棘鲷全年月平均E为7.4409×108J,生殖期间12月到翌... 根据1998年7月到2000年6月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开展二长棘鲷资源的专项调查资料,计算出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二长棘鲷的各月E值,定量分析其集群行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闽南-台湾浅滩二长棘鲷全年月平均E为7.4409×108J,生殖期间12月到翌年3月,其月平均E 2.4949×108J,是全年月平均E的0.34倍,鱼群集中;4—5月,幼鱼大量出现,月平均E为4.556×108J,是全年月平均E的0.61倍,鱼群相对集中;主要索饵季节6—8月,月平均E为1.3448×109J,是全年月平均E的1.81倍,鱼群分散;9—11月,E分别为1.435×109、9.7409×108、5.769×108J,分别是全年月平均E的1.93、1.31、0.78倍,鱼群为适应水温和寻找产卵场,在外移过程中逐渐集中。可见,闽南-台湾浅滩二长棘鲷的生殖群体集群性最强,其次是幼鱼群体、以适应水温和寻找产卵场为目的的群体,而索饵群体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行为 宏观量化 重心 二长棘鲷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渔业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志强 丘书院 杨圣云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40,共5页
1994一1997年的渔业统计显示:夏、秋汛渔获量高于冬、春汛。本文还探讨了1987—1998年中上层鱼类渔获量的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等的可能关系,提出了保护中上层鱼类资源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渔业 中上层鱼类 闽南 台湾 浅滩渔场
下载PDF
秋初台湾浅滩水体浊度和荧光叶绿素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毅 陈坚 黄财宾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0-494,共5页
阐述了台湾浅滩邻近海域秋初的水体浊度、荧光叶绿素a的分布变化特征,指出荧光叶绿素a的分布除与营养盐的限制相关外,温盐等水文动力条件对其分布特征也起着重要控制作用,尤其在控制荧光叶绿素a极值分布下界方面可能起着关键作用。而在... 阐述了台湾浅滩邻近海域秋初的水体浊度、荧光叶绿素a的分布变化特征,指出荧光叶绿素a的分布除与营养盐的限制相关外,温盐等水文动力条件对其分布特征也起着重要控制作用,尤其在控制荧光叶绿素a极值分布下界方面可能起着关键作用。而在上升流涌升强烈的地区往往出现了浊度最大值,这可能与底层物质的再悬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浅滩 浊度 叶绿素 上升流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六种主要中上层鱼类的生化组成检测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志强 丘书院 杨圣云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28-431,共4页
检测了闽南 -台湾浅滩渔场六种主要中上层鱼类 (蓝圆、金色小沙丁鱼、鲐鱼、颌圆、竹鱼、羽鳃鲐 )鱼肌的生化组成 ,蛋白质含量为 16 .94%~ 18.77% ,脂肪含量为 2 0 .12 %~ 2 5 .15 %。随鱼体体长的增加 ,脂肪含量增长。鱼肌脂... 检测了闽南 -台湾浅滩渔场六种主要中上层鱼类 (蓝圆、金色小沙丁鱼、鲐鱼、颌圆、竹鱼、羽鳃鲐 )鱼肌的生化组成 ,蛋白质含量为 16 .94%~ 18.77% ,脂肪含量为 2 0 .12 %~ 2 5 .15 %。随鱼体体长的增加 ,脂肪含量增长。鱼肌脂肪含量与繁殖活动存在密切相关的季节变动。鱼肌中均含 17种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 45 .2 5 %~ 49.39% ,极性氨基酸占 42 .82 %~ 45 .16 % ,非极性氨基酸占 39.2 4%~ 41.5 9% ,鲜味氨基酸占 42 .5 6 %~ 46 .0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组成 中上层鱼类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 营养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鱼类及其不同生态类群的资源生产量 被引量:8
17
作者 卢振彬 戴泉水 +1 位作者 肖方森 朱进福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9-366,共8页
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历次海洋科学调查所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并于2000-2001年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组成结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生态效率、52种主要经济鱼类的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等的调查、分析和检测,获得相关的生态参数后,应... 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历次海洋科学调查所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并于2000-2001年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组成结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生态效率、52种主要经济鱼类的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等的调查、分析和检测,获得相关的生态参数后,应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g模型,估算鱼类资源的生态容量(潜在生产量),同时也应用Steele模型分别估算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进而从鱼类资源生产量中分离出近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然后采用Cadima模式和MSY简单模式估算鱼类及其各生态类群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并从捕捞现状和主要种群生态学参数的变化,讨论鱼类及其不同生态类群的开发利用水平。旨在为渔业决策部门今后在该渔场实行TAC和渔获量配额制度提供科学依据。估算结果:鱼类资源生态容量为98.63×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48.35×104t。其中中上层鱼类资源生产量为56.90×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28.35×104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资源生产量分别为19.45×104t和22.28×104t,合计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21.28×104t。然而,底层和近底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自1994年以来已连续9年超过其最大持续可开发量,呈过度捕捞。中上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至今尚未超过其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因此,对于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资源必须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防止资源继续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生态类群 资源生产量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
下载PDF
夏季台湾浅滩周边海域叶绿素a荧光垂直分布对温盐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毅 陈坚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4,共7页
根据2004年7—8月台湾海峡南部台湾浅滩周边海域的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荧光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调查期间温度、盐度、叶绿素a荧光垂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温盐环境因子的变化对叶绿素a荧光垂直分布有重要影响。夏季浅滩西侧... 根据2004年7—8月台湾海峡南部台湾浅滩周边海域的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荧光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调查期间温度、盐度、叶绿素a荧光垂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温盐环境因子的变化对叶绿素a荧光垂直分布有重要影响。夏季浅滩西侧近岸区出现的温盐跃层控制着叶绿素a荧光的垂直分层特征;浅滩南部陆架斜坡区中下层涌升水较强,于温盐跃层之中出现叶绿素a荧光的单峰;浅滩区水浅,基本上无(或弱)温盐跃层,叶绿素a荧光的垂向分布也较均匀;在浅滩区边缘,受上升流与浅滩强潮混合作用影响,叶绿素a对温盐的响应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浅滩 叶绿素a荧光 温盐 响应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二长棘鲷群体景观多样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建堤 苏国强 +4 位作者 马超 席英玉 罗娟 刘勇 叶孙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47-2355,共9页
根据1998年7月到2000年6月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开展二长棘鲷资源的专项调查资料,以各个渔区CPUE(Catch Per Unit Effort)及其到渔场重心距离为参数,构建基于渔场重心动能的景观要素,运用景观多样性,并结合因子分析,分析了二长棘鲷群体景... 根据1998年7月到2000年6月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开展二长棘鲷资源的专项调查资料,以各个渔区CPUE(Catch Per Unit Effort)及其到渔场重心距离为参数,构建基于渔场重心动能的景观要素,运用景观多样性,并结合因子分析,分析了二长棘鲷群体景观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探究了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旨在揭示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二长棘鲷的生态境况及空间变异特征,为从生态水平上合理综合利用二长棘鲷渔业资源提供新的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月份鱼群的分布特征差别明显,8月鱼群分布范围最广,11月鱼群分布最为均匀,2月和12月鱼群分布最集中,而9月鱼群占据渔场空间能力最强;(2)不同群体之间具有不同分布特征,生殖群体分布范围最小,且最集中,其占据渔场空间能力最弱,幼鱼群体分布范围小,且相对均匀,其占据渔场空间能力强,索饵群体分布范围最广,且较均匀,鱼群分散索饵,其占据渔场空间能力最强,而9—11月群体平均分布范围较广,且最均匀,其占据渔场空间能力较弱;(3)鱼群综合景观指数是具空间结构的CPUE指数,从生态水平上反映了鱼群CPUE,其排名依次为8月、6月、7月、9月、10月、11月、5月、1月、4月、3月、2月、12月;(4)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指示的生态学意义分别为鱼群的分布范围、均匀程度和鱼群空间竞争能力,其中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正相关;(5)水温是影响鱼群景观均匀度的主要因子,索饵是增加鱼群景观多样性和优势度的主要因子,而生殖因子则降低鱼群景观多样性和优势度,水温、索饵和生殖是二长棘鲷群体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多样性 因子分析 海洋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渔业资源 二长棘鲷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渔业状况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叶孙忠 何文成 +1 位作者 张壮丽 张澄茂 《南方水产》 2005年第6期39-43,共5页
根据福建省1987~2003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116°00′~119°30′E,22°00′~24°30′N)灯光围网作业生产统计数据和资源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福建省在该渔场灯光围网作业状况、发展演变和资源利用现状。结果表明:由... 根据福建省1987~2003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116°00′~119°30′E,22°00′~24°30′N)灯光围网作业生产统计数据和资源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福建省在该渔场灯光围网作业状况、发展演变和资源利用现状。结果表明:由于单拖作业和流刺网作业的发展,灯光围网作业持续萎缩,在海洋渔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渔船大型化,渔场向深水推进,灯源配置及集鱼并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渔获物中蓝圆鲹占绝对优势,鲐鱼所占比例有上升的趋势,金色小沙丁鱼年间波动明显,颌圆鲹则快速减少,竹鱼近年来产量快速增长。文章还提出改进和提高灯光围网作业捕捞技术和自身竞争力,合理引导部分疏目快拖作业参与中上层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优化海区捕捞作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海区渔业资源的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光围网 渔业状况 管理建议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