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Geologic & Seismologic Conditions for an Undersea Tunnel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被引量:1
1
作者 Peng Funan 1, Ye Yincan 1,Qi Xiaojun 2 (1.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Hangzhou 310012) (2. Hydro electric Engineering Depart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工程科学(英文版)》 2003年第1期36-46,共11页
The Taiwan Strait tunnel, as a great project, has been studied for a long time and met many challenge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easibility study that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among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on both si... The Taiwan Strait tunnel, as a great project, has been studied for a long time and met many challenge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easibility study that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among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and around the world as well. The key question is whether this undersea tunnel can be constructed with present technologies under such complex geologic and seismologic conditions. Results of current researches indicate that the sea floor of the Strait is covered with a horizontal layer composed of both the Pleistocene and the Holocene sandstone and shale with a thickness of about 200~300 m, without any large fault belt or fold.This can serve as a good bearing and impermeable layer for constructing such an undersea tunnel. The Penghu Islands and Penghu terrace, which are composed of hard basaltic rock over a wide area of 70 km (NS)×40 km (EW), might be connected each othar by a bridge instead of an undersea tunnel, and serve as a construction site. Although there are several geologic units separated by faults under the upper horizontal layer, these faults do not cut through the upper layer. Only the NE offshore fault along the Fujian coast and that along the west coast of Taiwan should be noticed, between which a suspension tunnel instead of an undersea tunnel can be constructed. Therefore it is judged that the tunnel beginning from Amoy, through the Jinmen Island and the Penghu Islands to the Peigang harbour is worth recommen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wan strait GEOLOGIC & seismologic CONDITIONS tunnel Penghu ISLANDS
下载PDF
台湾海峡隧道工程的若干工程地质问题与选线方案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叶银灿 潘国富 +1 位作者 彭阜南 李起彤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63,共6页
对台湾海峡的地质状况了进行了分析 ,作者认为 ,台湾海峡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地震、活动断裂、岩土体稳定性、海底底床活动性等是隧道工程将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隧道的线路选择应进行全面、深入的技术、经济比较。
关键词 台湾海峡 隧道工程 工程地质问题 选线方案
下载PDF
台湾海峡地震危险性初析与海峡隧道修建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玶 彭阜南 +1 位作者 杨美娥 叶银灿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第11期12-18,共7页
欧亚和太平洋两板块沿大陆东缘相撞 ,形成一系列岛弧 ,台湾是其中之一。台湾海峡是弧陆碰撞带的前陆盆地 ,其上部为平整的第四纪细粒深水沉积 ,下部为上新世地层 ,中有阶梯状断裂 ,说明上新世以后构造运动有减弱之势。台岛的强震带释放... 欧亚和太平洋两板块沿大陆东缘相撞 ,形成一系列岛弧 ,台湾是其中之一。台湾海峡是弧陆碰撞带的前陆盆地 ,其上部为平整的第四纪细粒深水沉积 ,下部为上新世地层 ,中有阶梯状断裂 ,说明上新世以后构造运动有减弱之势。台岛的强震带释放了大量的板块逆冲撞压应力 ,对海峡起着屏障和保护作用 ;只在台岛南北两端外海N -W向类转换断层与滨海N -E向断裂的交汇地段才易发生强震。未来隧道拟选工区发生≥ 6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加上烈度由地表向下衰减较快 ,故海床下隧道所遭到的烈度将更小。从地震构造角度看 ,修建隧道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危险性 可行性研究 台湾海峡 海峡隧道 地质 地震分布
下载PDF
水下交通隧道发展现状与技术难题——兼论“台湾海峡海底铁路隧道建设方案” 被引量:134
4
作者 王梦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61-2172,共12页
与跨越江河湖海的其他交通方式相比,水下隧道有其独有的优势,因此近些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然而与一般的山岭隧道不同,水下隧道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点。在深入比较分析水下隧道相比桥梁方案的巨大优势后,论述国内外水下隧道的发展现... 与跨越江河湖海的其他交通方式相比,水下隧道有其独有的优势,因此近些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然而与一般的山岭隧道不同,水下隧道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点。在深入比较分析水下隧道相比桥梁方案的巨大优势后,论述国内外水下隧道的发展现状;详细阐述钻爆法、盾构法、沉管法及悬浮隧道等水下隧道修建方式的特点、技术难点、适用条件以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并比较这几种修建方法的优缺点;总结分析水下隧道设计、施工的重难点及其关键技术;基于上述施工要点,深入讨论台湾海峡海底铁路隧道的建设方案,阐述了台湾海峡海底铁路隧道的合理性、断面设计和施工要点。最后,提出修建水下隧道等大型地下工程的新理念,并概括其重大关键技术。这些技术要点和建议对中国水下隧道建设特别是大型跨海隧道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水下隧道 台湾海峡海底隧道 钻爆法 盾构法 沉管法 悬浮隧道
下载PDF
台湾海峡越海通道方案前期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梦恕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1,共8页
分析了台湾海峡的地貌形态、气象及水文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断裂带的分布;对比了台湾海峡越海通道的桥隧方案、公路与铁路隧道方案、隧道线位方案,并给出了隧道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设计方案;分析了台湾海峡铁路隧道技术的可行性。... 分析了台湾海峡的地貌形态、气象及水文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断裂带的分布;对比了台湾海峡越海通道的桥隧方案、公路与铁路隧道方案、隧道线位方案,并给出了隧道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设计方案;分析了台湾海峡铁路隧道技术的可行性。台湾海峡通道的修建可完善中国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也会引发新一轮的投资建设热潮,可对两岸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台湾海峡 隧道技术 海底隧道 铁路网 高速公路网
下载PDF
对兴建台湾海峡隧道的工程可行性及其若干技术关键的认识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 2009年第2期131-144,共14页
从10个方面对兴建台湾海峡隧道的工程可行性进行论述,并阐述对其中若干技术关键的认识和建议。1)从台湾海峡拟议中兴建隧位沿线的地质与地震灾害性条件,看跨海隧道设计施工的工程可行性——试以"北线"方案为例,说明其对隧道... 从10个方面对兴建台湾海峡隧道的工程可行性进行论述,并阐述对其中若干技术关键的认识和建议。1)从台湾海峡拟议中兴建隧位沿线的地质与地震灾害性条件,看跨海隧道设计施工的工程可行性——试以"北线"方案为例,说明其对隧道施工与日后运营的影响;2)海底隧道设计施工的特点和问题:对地质勘察、隧道最小埋置深度、隧道内交通运输工具的选择、关于服务隧道和海底渡线室等的设置、工程的安全设计与安全作业等提出意见和建议;3)隧道不良地质区段施工水情水患的预测与防治:对隧道场址的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与评价;对防塌治水的基本原则,难以预见的施工风险及施工整治处理要点进行了阐述;4)隧道围岩防塌险情预警、变形预测与控制——围岩施工稳定性评价:提出用"变形速率比值判别法"对围岩的施工稳定性进行评价,在施工期采用BMP软件对隧道衬护原设计参数进行调整和修正;5)隧道掘进机(TBM)与钻爆法施工方案的比选——隧道施工机械现代化:提出用TBM与钻爆法配合的海峡隧道施工方案,同时指出当隧道部分地段需改用钻爆法开挖时,隧道的主要施工机械及监测仪具应现代化(如自动化喷混凝土机器人、自动化量测及监测反馈系统等);6)耐腐蚀高性能海工混凝土材料和隧道支衬结构:指明采用常规材料配制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增强其耐久性的基本途径;给出不良地质区段岩体的隧道开挖、支护、施工排水和限压衬砌设计施工的建议;7)特长大隧道的运营期通风问题——暂按铁路隧道并以英法海峡隧道为例作考虑:阐述海峡隧道的空气动力学问题,介绍英法海底隧道的通风系统原理及结构布置措施;8)隧道防灾与减灾:建议学习参考西方一些国家和日本在隧道防灾方面的设计理念;9)海底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提出该隧道的主要技术风险类别,并阐述对风险管理的认识;10)关于悬浮式隧道:对本隧道情况而言,建议悬浮式隧道方案再另行慎议;最后指出下一步的地质和地震勘察尚有待深入进行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隧道 海底隧道 工程可行性 技术关键 设计 施工 防塌 水患 隧道掘进机(TBM) 钻爆法 通风 防灾 风险
下载PDF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18
7
作者 洪开荣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107,共13页
分析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现状,包括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地铁隧道、水工隧洞、市政隧道和地下能源洞库等。总结近年来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在各个方面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包括:勘测与地质预报、设计方面、施工方面、防灾救灾与通风照明、... 分析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现状,包括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地铁隧道、水工隧洞、市政隧道和地下能源洞库等。总结近年来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在各个方面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包括:勘测与地质预报、设计方面、施工方面、防灾救灾与通风照明、风险控制与运营管理、防水排水新材料与新工艺应用等方面。重点对施工技术方面的技术发展与创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包括:浅埋暗挖技术,盾构、TBM装备与施工技术,单护盾TBM,敞开式TBM,矩形顶管技术,盾构始发、到达零覆土技术,岩溶隧道处理技术,高地应力隧道变形控制及岩爆处理技术,钻爆法机械化作业线,瓦斯隧道问题,沉管隧道技术等。最后,对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进行展望,认为:特长隧道将成为我国隧道建设的"新常态",地铁工程将持续发展,城市铁路将逐步地下化,城市地下公路会悄然兴起,城市排蓄水工程深层隧道方案值得推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地下管廊工程将由原来的"单点建设、单一功能、单独运转"转化为"统一规划、多功能集成、规模化建设"的新模式,地下能源洞库将成为必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值得期待,三大海峡通道的建设势在必行,互联互通的国际通道建设其隧道工程将会很多,也会遇到诸多挑战。总之,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事业将会有更大的进步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及地下工程 铁路隧道 公路隧道 地铁隧道 水工隧洞 地下能源洞库 浅埋暗挖法 盾构法 TBM法 沉管隧道 矩形顶管技术 岩溶隧道 钻爆法机械化作业线 防灾救灾 通风照明 防水排水 南水北调工程 三大海峡通道 国际通道
下载PDF
台湾海峡隧道工程规划方案若干关键性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首先对台湾海峡隧道的若干技术关键问题作了简要归纳,包括地质地貌、线位选择、过海交通方式、耐久性问题、施工方法、加建中间服务隧道的必要性及主要功能等。简要分析了修建隧道过海的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对台海大通道桥、隧方... 首先对台湾海峡隧道的若干技术关键问题作了简要归纳,包括地质地貌、线位选择、过海交通方式、耐久性问题、施工方法、加建中间服务隧道的必要性及主要功能等。简要分析了修建隧道过海的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对台海大通道桥、隧方案的比选和优化,日后定将是前期方案和工程可行性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应从长计议。重点对隧道越海施工方案和工期的设想进行了阐述,推荐采用第1方案(中间服务隧道(5.5)先行,主洞大型TBM(8.0 m)和后面的车架先拆卸成块后从服务隧道和平洞进入主隧道内,经洞内组装后再开挖掘进),第2方案作为备选(先用5.5 m TBM开挖(经横洞时仍需拆卸,待进入主隧道后再在洞内组装);主洞先形成5.5 m小洞后,随后再用钻爆法扩挖成型8.0 m)。按第1种方案对150 km的隧道工期进度进行了估算,含地勘在内的估算工期约为3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隧道 隧方案比选 施工方案 工期
下载PDF
台海隧道工程建设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 2009年第3期257-262,271,共7页
只就技术风险角度试对台海隧道工程的各类技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对长大隧道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所已进行的风险分析情况;对采用隧道掘进机(TBM)开挖施工的技术性风险进行... 只就技术风险角度试对台海隧道工程的各类技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对长大隧道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所已进行的风险分析情况;对采用隧道掘进机(TBM)开挖施工的技术性风险进行分析;分析并提出隧道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工程安全性研究与评价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同时对工程风险管理提出了实行社会化的工程保险机制和保险体系及量化、科学化分析评价的要求。经风险识别得出的几种主要技术风险进行分析将有利于估计工程建造费用并掌控工期,进而讨论其诸多不确定性与风险程度,为确定这些重要指标的可信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隧道 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TBM隧道掘进机 设备选型 施工安全性评价 地震作用 综合防灾与减灾 监控与预警 风险分析 工程风险管理
下载PDF
台湾海峡海底铁路隧道建设方案 被引量:29
10
作者 王梦恕 《隧道建设》 2008年第5期517-526,共10页
从国内外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经验出发,根据长隧道及高速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经验,论述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铁路隧道方案的合理性;给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的断面形式、断面面积及洞门形式建议方案;提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选择施... 从国内外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经验出发,根据长隧道及高速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经验,论述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铁路隧道方案的合理性;给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的断面形式、断面面积及洞门形式建议方案;提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选择施工方案要点;介绍了国内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情况;重申审核工程修建好坏的理念,及修建过江、过海隧道比桥梁的优点;最后给出了修建海底水下隧道急需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海底隧道 铁路隧道 断面设计 施工方法 过江隧道 过海隧道
下载PDF
台湾海峡海底铁路隧道建设方案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梦恕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2期1113-1120,共8页
从国内外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经验出发,根据长隧道及高速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经验,论述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铁路隧道方案的合理性;给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的断面形式、断面面积及洞门形式建议方案;提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选择施... 从国内外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经验出发,根据长隧道及高速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经验,论述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铁路隧道方案的合理性;给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的断面形式、断面面积及洞门形式建议方案;提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选择施工方案要点;介绍了国内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情况;重申审核工程修建好坏的理念,及修建过江、过海隧道比桥梁的优点;最后给出了修建海底水下隧道急需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海底隧道 铁路隧道 断面设计 施工方法 过江隧道 过海隧道
下载PDF
台湾海峡地形地质特征及其通道工程选线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学杰 张以诚 +3 位作者 冯志强 郭连生 周昌范 万荣胜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22期80-87,共8页
台湾海峡地处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带的前沿,地壳活动强烈,地震也时有发生。海峡主体属台西盆地,西界为滨海断裂带,与闽浙隆起相邻。海峡中部主要断裂,包括晋江凹陷东界主断层(F2)和九龙江凹陷东南界主断层(F3),可能在晚上新世... 台湾海峡地处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带的前沿,地壳活动强烈,地震也时有发生。海峡主体属台西盆地,西界为滨海断裂带,与闽浙隆起相邻。海峡中部主要断裂,包括晋江凹陷东界主断层(F2)和九龙江凹陷东南界主断层(F3),可能在晚上新世,甚至第四纪仍有活动。海峡南北部地形明显不同,北部地形走向为NE向,总体呈槽隆相间的格局,最大水深约90m;南部相对平坦,地形走向NS-NNW,最大水深68~70m。从拟选通道线附近的地震剖面来看,A、B、C三线附近海底均有断层,其中A、B两线F2断层明显,至少切到上新统顶界,甚至可能切入第四系;C线断层切至上新统顶界部,但主断层F3似止于上新统中部,第四纪后不再活动。台湾海峡的地震活动,南部强于北部。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地震特征及设想隧道选线看,北线可能优于中线和南线。但由于现有资料不足以确定海底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建议对海峡进一步开展以工程地质、地质灾害为目的的中比例尺调查,为通道工程的科学选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地形 地质构造 地震活动性 跨海通道
下载PDF
台湾海峡通道工程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戚筱俊 《西部探矿工程》 CAS 1999年第6期4-9,共6页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latent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s of the Taiwan straits Tunnelling.
关键词 台湾海峡 通道工程 工程地质
下载PDF
台湾海峡隧道施工的可行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段朝静 《建筑技术开发》 2009年第4期37-40,72,共5页
简述了"台湾海峡隧道"这一伟大工程的提出,论述了各种海底隧道的施工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许多海峡隧道修建积累的丰富经验对台湾海峡隧道施工的可行性和工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 海底隧道 施工技术 台湾海峡隧道
下载PDF
台湾海峡海底隧道建设构想的多目标规划
15
作者 徐增德 刘恺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9年第5期48-52,共5页
根据台湾海峡通道工程学术研讨会构想等的资料,用多目标决策模型中的线性加权和法建立了台海底铁路建设方案的数学模型。综合台海铁路隧道的建设难度、安全因素、建设成本、预期达到的经济效益、人文交流、政治意义等情况做出合理的数... 根据台湾海峡通道工程学术研讨会构想等的资料,用多目标决策模型中的线性加权和法建立了台海底铁路建设方案的数学模型。综合台海铁路隧道的建设难度、安全因素、建设成本、预期达到的经济效益、人文交流、政治意义等情况做出合理的数学规划,主要目的是从专家学术研讨会讨论的三条路线中得出最优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加权和法 台湾海峡 海底 铁路隧道 多目标 决策 模型
下载PDF
台湾海峡隧道地质与地震条件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彭阜南 叶银灿 +3 位作者 施斌 杨树锋 钱祥麟 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75-188,共14页
“台湾海峡隧道”这一伟大工程 ,由构想到正式调研 ,历经许多过程 ,存在许多疑难。台湾海峡的海底地质情况较复杂 ,且是一个多地震地区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 ,到底能不能修海底隧道 ,引起两岸许多学者的关注。根据当前已经获得的各种科技... “台湾海峡隧道”这一伟大工程 ,由构想到正式调研 ,历经许多过程 ,存在许多疑难。台湾海峡的海底地质情况较复杂 ,且是一个多地震地区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 ,到底能不能修海底隧道 ,引起两岸许多学者的关注。根据当前已经获得的各种科技成果 ,在海峡北部的台湾桃园县沿海地区 ,分布着厚度较大、岩层水平、并已固结的第四纪砂页岩 ,形成良好的承力层和隔水层。海峡西端的福建平潭岛是大片的花岗岩分布区 ,场地开阔 ,是理想的隧道终端。因此 ,可以初步认为 ,从平潭到新竹一线 ,地质及地震条件较为稳定单一 ,可以考虑作为首选海底隧道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台湾海峡 地质条件 地震活动 可行性
下载PDF
对台湾海峡隧道通行方式与施工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克强 赵阿丽 杨浩 《隧道建设》 2013年第10期815-819,共5页
针对台湾海峡通道隧道与桥梁方案通行方式存在差异及施工技术更为复杂的问题,对通行电动汽车的可能性和隧道布置方案进行探讨,对台湾海峡隧道TBM施工的通风、运输、设备可靠性及工期控制等关键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从技术可靠、工期可... 针对台湾海峡通道隧道与桥梁方案通行方式存在差异及施工技术更为复杂的问题,对通行电动汽车的可能性和隧道布置方案进行探讨,对台湾海峡隧道TBM施工的通风、运输、设备可靠性及工期控制等关键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从技术可靠、工期可控的原则出发,有必要布置人工岛对隧道施工段落进行分割。对人工岛的功能、结构方案提出了设想,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隧道 通行方式 电动汽车 人工岛
下载PDF
论跨江越海建设隧道的技术优势与问题 被引量:40
18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 2013年第5期337-342,332,共6页
为商榷在以往规划跨江越海工程时对修建隧道方案有些场合只是作为修建桥梁方案的一种备选方案的观念,文中论证了修建水下隧道在技术、方法、经济等方面的优势、特色及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业界可较为全面而客观地认识水下隧道在跨江越... 为商榷在以往规划跨江越海工程时对修建隧道方案有些场合只是作为修建桥梁方案的一种备选方案的观念,文中论证了修建水下隧道在技术、方法、经济等方面的优势、特色及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业界可较为全面而客观地认识水下隧道在跨江越海工程中的地位。通过列举国内若干典型的已建、在建和正在进行方案研讨的水下隧道工程,从理论和实践经验出发提出了适合建桥、建隧以及桥隧结合方案有关的江床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当地实际条件,对修建桥梁和修建水下隧道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二者的优缺点、适用场合和局限性;通过列举水下高速铁路、公路隧道的典型范例,总结了适合修建水下隧道的有利条件,并对水下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在规划跨江越海工程时,应综合当地的自然、生态、地质、水文、河工、港口、航道和航运等诸相关条件,通过多方案比较,更加客观地妥慎优选适合各具体工程的最佳方案;水下建隧的优缺点共存,水下隧道有其独特的技术、经济优越性,事实上现已被越来越多的跨江越海工程所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江越海工程 水下隧道 建桥方案 琼州海峡大通道 台湾海峡大通道 港珠澳大通道 水下高速铁路隧道 方案比较
下载PDF
台湾海峡跨海工程初步设想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毅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20,共4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台湾海峡跨海工程的建设必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海峡两岸交通运输需求和经济据点的分布对通道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再进一步结合对海峡工程建设条件的分析,对通道位置和工程方案进行研究,提出工程建设的初步设想和对将来工... 研究目的:通过对台湾海峡跨海工程的建设必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海峡两岸交通运输需求和经济据点的分布对通道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再进一步结合对海峡工程建设条件的分析,对通道位置和工程方案进行研究,提出工程建设的初步设想和对将来工作的建议。研究结论:台湾海峡跨海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最终应形成南、北两大通道,优先实施北通道;就工程建设条件而言,水深、风大、浪高、地震及活动断裂、通航要求高是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但目前尚未发现对跨海工程产生颠覆性影响的不利因素,工程建设的难点通过技术攻关是可能克服的;从工程方案来讲,跨海工程采用桥梁、隧道或桥隧组合方案都具有可能性,还需要开展大量的基础工作和技术攻关后最终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跨海工程 总体规划 建设条件 桥梁 隧道
下载PDF
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概况与台湾海峡通道构想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宝春 刘织 林涵斌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1-55,共5页
简述了世界海底隧道的工程进展情况 ,分析了台湾海峡通道的工程背景、线路选择、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
关键词 世界 海底隧道工程 台湾海峡 海峡通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