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iwan New Cinema: A Movement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1
作者 James Udden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3年第2期159-182,共24页
Taiwan New Cinema movement that began in the 1980s is arguably one of Taiwan's greatest cultural breakthroughs; the movement eventually led to numerous awards for Taiwan Residents filmmakers at the biggest festivals,... Taiwan New Cinema movement that began in the 1980s is arguably one of Taiwan's greatest cultural breakthroughs; the movement eventually led to numerous awards for Taiwan Residents filmmakers at the biggest festivals, such as Venice, Berlin and Cannes. This implies that the New Cinema movement was ultimately the result of a carefully orchestrated policy on the part of the Taiwan authority. In truth, however, the New Cinema was more accidental than planned. The initial factors behind the movement were more domestic in orientation than foreign; the movement represented a makeshift attempt to save a domestic film industry that was slowly dying. The multiple awards received by Taiwan Residents filmmakers were thus unexpected benefits, which the authority and others were slow to recognize. Regardless of its origins, however, the New Cinema's lasting impact is undeniable. To this day, many of the controversies first raised about the New Cinema remain core issues for Taiwan cine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wan new cinema movement film festivals film policy culturalexchange James Soong Ming Ji
原文传递
The Sandwich Man:A Representative Rhetoric of Ressentiment toward the Empire in Taiwan Residents New Wave Cinema
2
作者 QIN Hong-lia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2年第10期1076-1081,共6页
The Sandwich Man(1983),the groundbreaking work of Taiwan Residents New Wave Cinema,had a significant impact.The movie are made up of three short films The Sandwich Man(Hou Hsiao-hsien),Xiaoqi’s Hat(Tseng Ch’ang-hsia... The Sandwich Man(1983),the groundbreaking work of Taiwan Residents New Wave Cinema,had a significant impact.The movie are made up of three short films The Sandwich Man(Hou Hsiao-hsien),Xiaoqi’s Hat(Tseng Ch’ang-hsiang),and The Taste of Apples(Wan-ren),are typically seen as tales of modernity from the countryside to the city,but also contains native Taiwan Residents imperial ressentiment,particularly the ressentiment toward the American Empire in The Taste of Apples and the social sentiment of being wounded by Japan that haunts Xiaoqi’s hat,while The Sandwich Man attempts to seek to position themselves in their r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wan Residents new Wave cinema the trauma from Japan ressentiment towards America SELF-POSITIONING
下载PDF
台湾新电影三十年:乡土与本土的纠结 被引量:3
3
作者 韩琛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2年第1期79-86,共8页
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新电影表征了当代台湾社会思潮的巨大转向:由乡土转为本土,由中华认同转为台湾认同。反帝反压迫、反思殖民现代性等批判性向度,是早期台湾新电影的乡土意识的主要内容;而继起的本土... 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新电影表征了当代台湾社会思潮的巨大转向:由乡土转为本土,由中华认同转为台湾认同。反帝反压迫、反思殖民现代性等批判性向度,是早期台湾新电影的乡土意识的主要内容;而继起的本土意识则失去了乡土意识的开放性与批判性,其以族群对立、省籍区隔为基础的电影叙事,反映了一种"反外省"、"去中国化"的台湾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乡土与本土是重估台湾新电影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想类型、身份认同及国族想象,二者在台湾新电影中的对立纠结,也显示了"中国结"与"台湾结"在当代台湾社会之差异互现的结构性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新电影 乡土意识 本土意识 中华民族主义 台湾民族主义
下载PDF
劳动·城乡·认同:台湾“后新电影”中的地方性空间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灿 《文化艺术研究》 2016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经济全球化时代,由于都市的不断扩张,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线朝向乡村靠拢。台湾的都市发展也不再像"亚洲四小龙"时期那样充满生机,能够提供更多的资源来促使人们往城市移动、生存。在台湾"后新电影"剧情中受挫、离... 经济全球化时代,由于都市的不断扩张,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线朝向乡村靠拢。台湾的都市发展也不再像"亚洲四小龙"时期那样充满生机,能够提供更多的资源来促使人们往城市移动、生存。在台湾"后新电影"剧情中受挫、离开城市的主角们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他们面对着城市扩张的状态,不得不以"失败者"的面目重返故乡,进而试图探寻重新认识故乡和都市的方式。在空间和叙事的表现上,"后新电影"逐步地尝试重构城乡关系,以及劳动者、居民与地方空间的社会关系,在这一层次上正视迫使电影中主角离开城市返回家乡的原因以及主角返乡后的后续发展,同时对影片中大量出现的地方空间所蕴含的目标及意义进行自我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后新电影” 劳动空间 城乡空间 认同空间
下载PDF
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再审视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青青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1年第3期36-40,共5页
台湾新电影运动是台湾电影史上一次重要的、承前启后的电影革新运动,不仅是台湾本土电影业的自我救亡运动,也促进了台湾电影美学的新旧更替。新电影运动在电影创作主题和形式美学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对台湾电影的美学风貌和产业发展有着... 台湾新电影运动是台湾电影史上一次重要的、承前启后的电影革新运动,不仅是台湾本土电影业的自我救亡运动,也促进了台湾电影美学的新旧更替。新电影运动在电影创作主题和形式美学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对台湾电影的美学风貌和产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考察台湾电影产业的发展,台湾新电影的影响至今无法回避和忽略,重新研究和审视有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新电影 新新电影
下载PDF
世纪末的新气象──内地、香港、台湾电影的回顾与前瞻
6
作者 吕剑虹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50-54,共5页
本文突破单纯评价内地电影的局限,从更广泛的意义上,阐述了内地、香港和台湾三地电影的不断融合和发展;并试图从中国电影历史的阶段性出发,探讨和分析三地电影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来的面貌和特征。在对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电影进行回... 本文突破单纯评价内地电影的局限,从更广泛的意义上,阐述了内地、香港和台湾三地电影的不断融合和发展;并试图从中国电影历史的阶段性出发,探讨和分析三地电影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来的面貌和特征。在对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电影进行回顾的同时,展望中国电影的美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 台湾新电影运动 第五代 新生代
下载PDF
黄春明小说与台湾新电影的文学改编
7
作者 黄钟军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2020年第3期47-55,共9页
台湾作家黄春明在长达六十多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小说、散文、儿童绘本、漫画等多种样式的作品,又以乡土小说最为人所称道,其中多篇文章被改编成电影,影响了台湾新电影的创作风格,并直接带动上世纪80年代台湾乡土小说改编成文学电影... 台湾作家黄春明在长达六十多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小说、散文、儿童绘本、漫画等多种样式的作品,又以乡土小说最为人所称道,其中多篇文章被改编成电影,影响了台湾新电影的创作风格,并直接带动上世纪80年代台湾乡土小说改编成文学电影的风潮。文章拟从黄春明乡土小说的文本出发,探讨其主题、风格,进而讨论其作品被台湾新电影导演选中的缘由——讲述自己成长的土地的故事,然后再从文本和视觉再现台湾经验的角度,分析黄春明小说是如何深度影响了台湾新电影以及80年代台湾电影的创作风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春明 乡土小说 台湾新电影
原文传递
新台湾电影的疾病书写与时代隐喻 被引量:4
8
作者 黄钟军 翟嘉璇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124,共7页
近五年,疾病叙事进入新台湾电影的趋势愈演愈烈。疾病进入影视创作,一方面以直接具象的方式展现患病的症状与痛苦,并一定程度上将患者化为被动和碎片的他者。另一方面,在患者被剥离主体性的基础上,电影通过叙事还原了病患主动、完整、... 近五年,疾病叙事进入新台湾电影的趋势愈演愈烈。疾病进入影视创作,一方面以直接具象的方式展现患病的症状与痛苦,并一定程度上将患者化为被动和碎片的他者。另一方面,在患者被剥离主体性的基础上,电影通过叙事还原了病患主动、完整、中心的身份。同时,疾病叙事在爱情、家庭、科幻和恐怖等类型中呈现出不同的功用。在影片的显性呈现背后,疾病也成为切入当下台湾地区社会现实的隐性途径,不同类型的疾病呈现也是社会中集体无意识焦虑的各异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台湾电影 疾病叙事 时代隐喻 触感影像
原文传递
纽约:通往中国的途径
9
作者 大卫.德瑟 黄兆杰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共7页
在本论文中我预计会囊括海峡两岸暨香港的电影,不过会更多专注于香港及内地的影片。同时,我也会展示多年以来,纽约市作为一个引进外语影片的枢纽是如何将这些影片带入美国市场的。我将通过几波抵达了纽约,尤其是参加了纽约电影节的中国... 在本论文中我预计会囊括海峡两岸暨香港的电影,不过会更多专注于香港及内地的影片。同时,我也会展示多年以来,纽约市作为一个引进外语影片的枢纽是如何将这些影片带入美国市场的。我将通过几波抵达了纽约,尤其是参加了纽约电影节的中国影片的潮流来展示中国形象的建构,并展示围绕这些影片的话语论述,以及中国电影研究是如何伴随着纽约电影节开展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约电影节 华语电影 香港电影 台湾新电影 第五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