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S约束下的2022年台湾地区M_(W)6.9地震破裂滑动分布
1
作者 胡晓斌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利用9个GPS站水平和垂直向形变数据反演2022年台湾地区M_(W)6.9地震破裂滑动分布。结果表明,此次地震破裂至地表,滑移以走滑为主兼逆冲分量,主要沿NNE向延伸,有2个破裂集中区,共释放地震矩约5.73×10^(19) Nm。基于GPS观测和位错理... 利用9个GPS站水平和垂直向形变数据反演2022年台湾地区M_(W)6.9地震破裂滑动分布。结果表明,此次地震破裂至地表,滑移以走滑为主兼逆冲分量,主要沿NNE向延伸,有2个破裂集中区,共释放地震矩约5.73×10^(19) Nm。基于GPS观测和位错理论模型对此次地震的地表形变进行分析,认为同震形变整体上符合台湾岛东海岸区域构造运动特征,菲律宾海板块俯冲欧亚板块是中央山脉断裂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m_(w)6.9地震 GPS同震形变 断层滑动分布
下载PDF
利用反投影技术快速测定中强震矩震级及破裂过程——以2023年9月9日摩洛哥M_(W)6.9地震为例
2
作者 韩光洁 孙丽 杨志高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0-688,共9页
利用远场台阵反投影技术可以较少地依赖先验经验,于震后快速获得震源破裂过程时空分布特征,并据此估算矩震级。本文使用美国阿拉斯加宽频带台阵记录到的远场直达P波数据,基于反投影方法,对2023年9月9日摩洛哥M_(W)6.9地震震源破裂过程... 利用远场台阵反投影技术可以较少地依赖先验经验,于震后快速获得震源破裂过程时空分布特征,并据此估算矩震级。本文使用美国阿拉斯加宽频带台阵记录到的远场直达P波数据,基于反投影方法,对2023年9月9日摩洛哥M_(W)6.9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及震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震破裂走向以NE-SW向为主,地震能量在10~20s集中在震中距10km范围内释放,与震源机制解和震中区亚特拉斯山脉走向基本一致。震源破裂持续时间结合在全球分布均匀的GSN台网记录到的P波最大位移数据,在震后约15min即可快速估算出本次地震矩震级为M_(W)7.0,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震级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洛哥m_(w)6.9地震 反投影 震源破裂过程 矩震级快速估算
下载PDF
Coseismic fault model of the 2017 M_(W)6.5 Jiuzhaigou earthquake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regional fault slip pattern 被引量:1
3
作者 Yang Liu Yangmao Wen +2 位作者 Zhicai Li Ying Peng Caijun Xu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CSCD 2022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On August 8,2017,an M_(W)6.5 earthquake occurred in Jiuzhaigou County,Sichuan Province,China,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oseismic deformation field and fault model w... On August 8,2017,an M_(W)6.5 earthquake occurred in Jiuzhaigou County,Sichuan Province,China,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oseismic deformation field and fault model with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Sentinel-1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images,aftershock distribution,and elastic half-space dislocation model.The regional fault slip pattern is then quantita-tively examined using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coseismic deformation fields display an overall NNW-SSE trend,with more significant deformation on the southwest side of the fault.The coseismic fault geometry is divided into NW and SE sub-faults with strikes of 162.1°and 149.3°,respectively.The coseismic fault slip is dominated by a left-lateral strike-slip movement with an average rake of-2.31°,mainly occurring at a depth of 0-13.04 km with a shape of an approximately inverted triangle.The fault slip features two peak slip zones,with a maximum of 1.39 m.The total seismic moment is 6.34×10^(18) N·m(M_(W)6.47).The boundary element calculation quantitatively indicates that the regional fault slip pattern may be mainly attributable to the changing strike and dip.The strike changes from NNWeSSE to nearly NS direction,and the dip gradually decreases from the Jiuzhaigou earthquake fault in the north to the Huya fault in the south.With these characteristics,the Huya and the Jiuzhaigou earthquake faults form the eastern boundary of the Minshan uplift zone and accommodate the accumulated de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 m_(w)6.5 Jiuzhaigou earthquake INSAR Fault model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regional fault slip pattern
下载PDF
大地震震前热异常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以2014年M_(W)6.9于田地震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玮莹 单新建 +1 位作者 屈春燕 李新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03-1520,共18页
地震震前热参数异常提取方法的可靠性对于地震震前热参数异常变化研究至关重要。文中以2014年2月12日于田M_(W)6.9地震为典型震例,以2008年汶川M_(W)7.9地震为验证震例,对目前研究中广泛使用的2种异常提取方法:ZS(Z-score)法和RST(Robus... 地震震前热参数异常提取方法的可靠性对于地震震前热参数异常变化研究至关重要。文中以2014年2月12日于田M_(W)6.9地震为典型震例,以2008年汶川M_(W)7.9地震为验证震例,对目前研究中广泛使用的2种异常提取方法:ZS(Z-score)法和RST(Robust satellite technology)法在实际震例中的提取效果、对异常变化的敏感程度、对背景信息的抑制能力和对地震信息的指示性4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定性和定量化评估。于田地震震前,地表温度和长波辐射出现了多次间歇性突发异常,随着地震的邻近,异常出现的频次增加,异常空间分布逐渐向断裂带周围集中,最大异常变化出现在地震前一个月。2种方法提取结果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异常变化出现的频率和幅度上,RST法得到的异常频次和幅度都高于ZS法。为探究造成差异的原因,我们进一步结合地震前后2个地震平静年的数据,对2种方法进行了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1)ZS法和RST法对于微弱异常变化都具有一定的敏感性;(2)ZS法相较于RST法对于其他因素引起的热参数异常变化的抑制作用更强;(3)针对地表温度数据,ZS法的提取结果对地震震中的指示性略优于RST法,而RST法对于长波辐射数据的效果则更好;ZS法的归一化距离指数最大值出现的时段距离发震时段更近;(4)汶川地震的定量化对比结果与于田地震略有不同,这可能是受到研究区地物类型分布的影响。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我们认为ZS法是更为简便有效的地震热参数异常提取方法。针对震前热参数异常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提高地震热参数异常提取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m_(w)6.9地震 震前热异常 ZS法 RST法 定性与定量对比
下载PDF
汶川M_(W)7.9地震前华北和东北亚地块区的预滑活动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健生 吴琼 +2 位作者 荆强 张子良 李彦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64-2475,共12页
2008年5月12日汶川M_(W)7.9地震前,在华北和东北亚地块区上55个地震台的水位仪和形变仪从2008年3月20日起陆续记录到了数次预滑震相Xp,震中距范围为582.5~2921.9 km.在对各台的水位仪和形变仪记录作分析后发现,在华北和东北亚地块区最... 2008年5月12日汶川M_(W)7.9地震前,在华北和东北亚地块区上55个地震台的水位仪和形变仪从2008年3月20日起陆续记录到了数次预滑震相Xp,震中距范围为582.5~2921.9 km.在对各台的水位仪和形变仪记录作分析后发现,在华北和东北亚地块区最早记录到预滑震相的时间比青藏地块区上各台记录到预滑震相的时间要迟.据此推测,汶川M_(W)7.9地震发生前,在同一构造力作用下,在青藏地块区发生预滑活动之后,华北和东北亚地块区也发生了“准同步”地预滑活动.这些预滑活动弱化了华北和东北亚地块区对青藏地块区的阻挡作用,使得青藏地块区获得了较大动能,打破了龙门山断裂带“闭锁”的稳定状态,发生了突然破裂和失稳滑动,形成了汶川M_(W)7.9地震.特别是2008年4月6日后,幅度逐渐加大、频次逐渐加密、发生时间上更加协同的预滑活动可能是构造力进一步集中的征兆.因此,关注临震预滑活动的频度、幅度和发生时间的协同度以及滑动地块区尺度的大小对预测未来强震的发震时间和震级有一定的前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_(w)7.9地震 预滑 颗粒物理 预滑震相Xp 华北和东北亚地块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