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台湾地区日据时期的民俗与大戏
1
作者 吴刚毅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9-94,共6页
探讨日据时期中国台湾地区的民俗与大戏,以文献为基础结合调研进行综合分析论述;认为中国台湾地区的民间戏曲活动具有两大特色,一是与民间信俗关系密切,二是借此处理人际关系;论述中国台湾地区早期民间戏曲主要源自内地闽、粤地区,可分... 探讨日据时期中国台湾地区的民俗与大戏,以文献为基础结合调研进行综合分析论述;认为中国台湾地区的民间戏曲活动具有两大特色,一是与民间信俗关系密切,二是借此处理人际关系;论述中国台湾地区早期民间戏曲主要源自内地闽、粤地区,可分为大戏、歌舞小戏、偶戏三大类,在日据时期中国台湾地区盛行的大戏包括南管戏、北管戏、四平戏、歌仔戏及京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台湾地区 日据时期 民俗 大戏
下载PDF
闽台“送王船”仪式中民间航海知识的传承
2
作者 陈辰立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4-31,共8页
闽台地区的“送王船”仪式蕴含着濒海社群海上生产与生活的智慧,是一种能够整合沿海社区人群、凝聚社区认同的重要海洋民俗活动,承载了人类由陆地走向海洋的历史,突出表现为它所包纳的民间航海知识体系。具体而言,闽台“送王船”仪式中... 闽台地区的“送王船”仪式蕴含着濒海社群海上生产与生活的智慧,是一种能够整合沿海社区人群、凝聚社区认同的重要海洋民俗活动,承载了人类由陆地走向海洋的历史,突出表现为它所包纳的民间航海知识体系。具体而言,闽台“送王船”仪式中的民间航海知识,体现在造船仪式、海上航路以及航运制度三个方面,分别显示了沿海民众在航海活动过程中所积累的海洋技术知识、海洋自然知识和海洋人文知识,并通过独特宗教仪式的构建和演绎得以保留并传承,反映的是沿海民众开拓海洋的历史记忆和智慧,丰富了中国海洋文明的内涵,是中国海洋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地区 “送王船”仪式 航海知识 中国海洋文明 民间宗教
下载PDF
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林国平 王炳庆 《闽江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3-17,共5页
在明清时期福建宗教文化随闽籍移民传入台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福建祖庙为根、台湾开基庙为枝、台湾分灵庙为叶的宗教联系,为了维持和强化这种联系,闽台宗教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往来关系,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 在明清时期福建宗教文化随闽籍移民传入台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福建祖庙为根、台湾开基庙为枝、台湾分灵庙为叶的宗教联系,为了维持和强化这种联系,闽台宗教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往来关系,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闽台关系更加密切,大批台湾善男信女来福建祖庙进行谒祖,客观上推动了福建经济的发展,升华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并促进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 宗教文化 两岸关系
下载PDF
日据时期台湾地区延平郡王祠改号“开山神社”事件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巍巍 陈丹妮 《闽台关系研究》 2022年第3期110-118,共9页
郑成功信仰是台湾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日据时期,为了全面掌控台湾地区,日本殖民政府对台湾地区宗教状况展开全面调查。基于对郑成功血统、形象、精神的认知和对郑成功信仰政治功效的判断,日本殖民政府在肆意压制... 郑成功信仰是台湾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日据时期,为了全面掌控台湾地区,日本殖民政府对台湾地区宗教状况展开全面调查。基于对郑成功血统、形象、精神的认知和对郑成功信仰政治功效的判断,日本殖民政府在肆意压制台湾地区传统宗教发展的同时,以延平郡王祠改号“开山神社”事件为标志改造和吸纳郑成功信仰,从而体现日本统治台湾地区的“合理性”。通过延平郡王祠改号、改列县社社格、吸纳郑成功信仰进入神道体系等一系列改造,郑成功信仰产生“异化”,并在建筑形态、祭祀活动、精神价值等方面表现出较为浓重的日本色彩,日本殖民统治者操纵台湾地区民众思想信仰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期 延平郡王祠 “开山神社” 郑成功信仰 台湾宗教
下载PDF
全球宗教变迁与华人社会——世俗化、宗教化、理性化与躯体化 被引量:5
5
作者 魏乐博 宋寒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5,共8页
20世纪的宗教变迁带来了一些影响全球社会生活并在今天持续产生重要作用的新发展,这其中最重要的四个趋势就是世俗化、宗教化、理性化与躯体化。这些发展趋势也影响了华人社会,通过考察两个相当不同的华人地区——中国江苏和中国台湾,... 20世纪的宗教变迁带来了一些影响全球社会生活并在今天持续产生重要作用的新发展,这其中最重要的四个趋势就是世俗化、宗教化、理性化与躯体化。这些发展趋势也影响了华人社会,通过考察两个相当不同的华人地区——中国江苏和中国台湾,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地在全球化宗教变迁中的差异性与共同性。通过观察与研究可以看出,两地的相似性显示出在不同政治背景下,两地共享的文化传统和共同受到的全球影响的相对重要。与此同时,一些明显的差异性也在两地宗教生态上表现出来,尤其重点表现在地方寺庙崇奉状况,以及佛教和基督教发展的各自特点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化 宗教化 理性化 躯体化 江苏 台湾
下载PDF
台湾佛教发展轨迹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海波 龚衍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4-18,共5页
佛教在台湾的发展历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自明代传入到日据时期为原始阶段,缺乏自觉意识,民间色彩浓厚,日据时期日化严重;此后至六十年代为中国佛教在台的奠基阶段,“人间佛教”为指导思想,台湾佛教萌发自觉意识... 佛教在台湾的发展历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自明代传入到日据时期为原始阶段,缺乏自觉意识,民间色彩浓厚,日据时期日化严重;此后至六十年代为中国佛教在台的奠基阶段,“人间佛教”为指导思想,台湾佛教萌发自觉意识;六十年代至今为发展阶段,主体意识基本确立,以本土化和现代性为特色呈现多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佛教 斋教 中国佛教 日本佛教
下载PDF
台湾原住民服饰艺术研究——以泰雅族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崔之进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05-109,共5页
通过对泰雅族服饰的探究,可挖掘台湾原住民服饰的艺术特征与民族文化内涵。从服饰的制作与族群的性别认同感,服饰与宗教仪式功能的关系,贝珠衣含有的象征体系,红白、红黑菱形体现出的意象表现形式等方面,管窥台湾原住民服饰艺术的原创... 通过对泰雅族服饰的探究,可挖掘台湾原住民服饰的艺术特征与民族文化内涵。从服饰的制作与族群的性别认同感,服饰与宗教仪式功能的关系,贝珠衣含有的象征体系,红白、红黑菱形体现出的意象表现形式等方面,管窥台湾原住民服饰艺术的原创艺术的审美价值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这对当代少数民族服饰艺术产业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原住民 泰雅族服饰 民族文化
下载PDF
论瑜珈教与台湾的闾山派法师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晓望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5-10,共6页
流行于福建与台湾的闾山教一向被当作道教,但在事实上,闾山派巫法原属于佛教密宗的瑜珈派。在历史上,闾山派从瑜珈教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巫法,而后成长为巫教,再后被纳入道教系统,完成了从佛入道的变化。
关键词 闽台宗数 瑜珈教 闾山派 小法师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与台湾人间佛教的发展——从比较宗教学的多元视角着眼 被引量:2
9
作者 万里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4-78,共5页
20世纪初叶,中国佛教界发起了"人间佛教"运动,这是传统佛教因应社会时代变迁而兴起的一种"复兴"运动,其实质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对佛教原典精神进行新的诠释与实践,以促进中国佛教的现代化和人间化。近几十年,人间... 20世纪初叶,中国佛教界发起了"人间佛教"运动,这是传统佛教因应社会时代变迁而兴起的一种"复兴"运动,其实质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对佛教原典精神进行新的诠释与实践,以促进中国佛教的现代化和人间化。近几十年,人间佛教运动在台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与其他世界性宗教相比,佛教具有极大的文化包容性和社会普适性特质,具体体现在对异质文化的宽容与兼融,故可以随着时代、地域、社会性质的不同而改变其外在的形式,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但也由于缺乏自身坚固的稳定性特质,因而容易产生诸多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佛教 人间佛教 比较宗教 社会变迁 文化特质
下载PDF
泉州天后宫对推动两岸交流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正义 《莆田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10,共6页
泉州天后宫保留有不少该宫近年在接待台湾进香团留下的往来文件资料。利用这些资料,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泉州天后宫对推动两岸交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泉州天后宫 妈祖信仰 宗教 两岸交流
下载PDF
妈祖研究的新成果——评李天锡先生的《海外与港澳台妈祖信仰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福铸 《学术问题研究》 2011年第1期61-64,共4页
李天锡的《海外与港澳台妈祖信仰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填补了海外妈祖信仰研究的空白。该书比较系统地披露海外妈祖信仰的史料,论述并未面面俱到,而是有详有略,对于港澳与台湾只是各自有所侧重地简要介绍,突出了海外妈祖信仰研... 李天锡的《海外与港澳台妈祖信仰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填补了海外妈祖信仰研究的空白。该书比较系统地披露海外妈祖信仰的史料,论述并未面面俱到,而是有详有略,对于港澳与台湾只是各自有所侧重地简要介绍,突出了海外妈祖信仰研究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与港澳台妈祖信仰研究》 李天锡 妈祖信仰 研究特色
下载PDF
台湾学者对近20年来大陆宗教学研究的评述
12
作者 陈卫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60,74,共8页
台湾学者对大陆近 2 0年来的宗教学研究颇为关注 ,对于宗教学理论、宗教文献以及各大宗教研究的主要论著和观点 ,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了介绍和评论。梳理这方面的资料 ,对于全面了解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的进展 。
关键词 宗教学 研究进展 台湾学者 评述
下载PDF
台湾原住民作家小说普化宗教“百科全书式”叙事风格论——以布农族作家霍斯陆曼?伐伐为例
13
作者 李瑛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2-64,共3页
"百科全书式"叙事源于福楼拜的"客观化写作",特点在于发掘平淡、自然的日常、世俗及人的活动,只表现出人类日常生活的日常行为。原住民作家小说创作中特有的普化宗教叙事与"百科全书式"叙事特点相吻合,... "百科全书式"叙事源于福楼拜的"客观化写作",特点在于发掘平淡、自然的日常、世俗及人的活动,只表现出人类日常生活的日常行为。原住民作家小说创作中特有的普化宗教叙事与"百科全书式"叙事特点相吻合,故称之为普化宗教"百科全书式"叙事,该特征建立起原住民作家小说乡土审美具有原创性价值的特有叙事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原住民 普化宗教 “百科全书式”叙事
下载PDF
论海峡两岸的妈祖文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田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B03期78-80,共3页
妈祖文化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一部分 ,它是海峡两岸民间共同信奉的保护神。妈祖文化作为从大陆出去的“移民”文化 ,它深深影响着台湾民众的信仰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台湾同胞回大陆寻根的宗教文化纽带。
关键词 文化研究 民间信仰 妈祖文化 两岸纽带
下载PDF
台湾的宗教格局与宗教慈善:基于多重契约理论框架的解释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俊魁 《中国非营利评论》 CSSCI 2017年第1期75-92,共18页
近几十年来,和在台西方宗教相比,台湾本土宗教的发展更为迅猛和繁荣,在以不同信仰为基础的慈善实践中也是如此。基于多重契约理论框架的研究发现,经过政教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的逐渐分离与关系重构,秉承古老禁欲主义传统的佛教、道教... 近几十年来,和在台西方宗教相比,台湾本土宗教的发展更为迅猛和繁荣,在以不同信仰为基础的慈善实践中也是如此。基于多重契约理论框架的研究发现,经过政教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的逐渐分离与关系重构,秉承古老禁欲主义传统的佛教、道教中所包含的更为纯粹的利他主义和普世主义,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台湾本土宗教,并推动了以信仰为基础的现代慈善的勃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宗教 宗教慈善 多重契约理论框架
下载PDF
崩毁的神像:吴凤传说的流变
16
作者 白奕凡 赵肖为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吴凤传说与台湾的社会和政治变化交织在一起,不同的政治集团都要利用之。吴凤因此由小官员转变为英雄人物,进而被树立为具有儒家价值的典范,后来其神像遭受销毁。而吴凤传说借助于其主角的神圣化渗透、植根于台湾民间宗教之中,延续其生命。
关键词 吴凤 台湾地区 民间宗教 传说 流变 建构
下载PDF
台湾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变迁及其社会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维斌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1-152,共12页
台湾少数民族是古代东亚族群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中的边缘环节。自17世纪以来的四百多年里,受汉移民宗教信仰和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台湾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文化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迁。这些外来宗教文化在台湾少... 台湾少数民族是古代东亚族群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中的边缘环节。自17世纪以来的四百多年里,受汉移民宗教信仰和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台湾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文化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迁。这些外来宗教文化在台湾少数民族社会传播的方式和程度不同,且由于接受与涵化外来宗教文化的形式与历史条件不同,导致台湾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与社会的变迁呈现出不同的历史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少数民族 传统宗教 变迁
下载PDF
闽台妈祖古庙运签的主要类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文琦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6年第3期67-75,共9页
闽台地区供奉妈祖的信仰香火向来兴盛,而上庙求签之举在华人社会虽已时贯千余载,至今尚仍历久不衰。是故,本文的研究对象,乃以闽台数百年来历代的妈祖古庙所采行之运签为主,并参考相关的文物古籍、文献资料,期能以此非全面普查式的重点... 闽台地区供奉妈祖的信仰香火向来兴盛,而上庙求签之举在华人社会虽已时贯千余载,至今尚仍历久不衰。是故,本文的研究对象,乃以闽台数百年来历代的妈祖古庙所采行之运签为主,并参考相关的文物古籍、文献资料,期能以此非全面普查式的重点类型研究,概括梳理出妈祖信仰分布最密集的闽台妈祖宫庙所采运签之主要组别、特色,进而探讨影响签诗传播演变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妈祖信仰 天上圣母灵签 运签
下载PDF
末端仪式:台湾汉人宗教仪式结构及其圆满观
19
作者 林美容 《闽台文化研究》 2013年第4期69-80,共12页
汉人的宗教仪式往往都被要求要"有头有尾",才能构成仪式的整体,因此在仪式最后阶段的"末端仪式"特别值得重视。末端仪式,其一代表仪式结束之末端,例如相对于建醮之始的醮头,醮尾是指整个建醮仪式的完成,象征整个仪... 汉人的宗教仪式往往都被要求要"有头有尾",才能构成仪式的整体,因此在仪式最后阶段的"末端仪式"特别值得重视。末端仪式,其一代表仪式结束之末端,例如相对于建醮之始的醮头,醮尾是指整个建醮仪式的完成,象征整个仪式的彻底完成。另一层涵意是指一系列仪式程序(a sequence of rituals)的末尾,着重于其为特定仪式末端所举行者,譬如建醮、平安戏、礼斗法会当中最后一定是普施饿鬼,这和汉人信仰祭祀对象里的尊卑层次有关。末端仪式常与台湾汉人民间信仰中的"圆满观"有关,包含信仰者的两个心理层面:一是对圆满的终极追求,显示所有参与仪式者对于仪式圆满的渴望,另一则是基于害怕仪式不够圆满的恐惧。很多的末端仪式名称,都存在"圆":圆醮、圆斗、圆功,有圆满完成的深刻含意。圆满往往代表成功而平安;不圆满则显示不平安和祸端。但到底怎样才意味着圆满,则取决于是否顺利执行了末端仪式,因而使末端仪式的地位更形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结构 末端仪式 台湾民间信仰 汉人宗教 圆满观
下载PDF
闽台妈祖信仰习俗中体育宗教濡化与传承
20
作者 郑雷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93-99,共7页
闽台妈祖信仰习俗中体育宗教文化濡化推演大致分为探源期、传播期和繁荣期三个阶段交流史;民族迁徙与人口流动、古代海上丝路和宗教直航构成两岸妈祖体育宗教濡化的外在动力;传统与后现代宗教文化变奏冲突、妈祖草根“小众化”与体育宗... 闽台妈祖信仰习俗中体育宗教文化濡化推演大致分为探源期、传播期和繁荣期三个阶段交流史;民族迁徙与人口流动、古代海上丝路和宗教直航构成两岸妈祖体育宗教濡化的外在动力;传统与后现代宗教文化变奏冲突、妈祖草根“小众化”与体育宗教“边际效应”、体育宗教工具理性膨胀与价值理性衰落是闽台妈祖信仰习俗中体育宗教传承危机的内因。要加强“后传教时代”体育宗教文化自适应,创建妈祖体育宗教跨文化空间“顶层设计”,共建闽台妈祖体育宗教“信仰圈”,打造文化联袂关系,挖掘“在地文化”资源,实现由“小众化”走向“大舞台”传承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信仰习俗 体育宗教 闽台 濡化 传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