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mass Productivity of Taiwania flousiana Plantation and Successive Rotation Plantation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in Cutover Forest Land of C.Lanceolata 被引量:5
1
作者 Kai LIU Jiaguo WEI +3 位作者 Bin HE Ji LIANG Fansheng LIU Zhengwen Y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8年第4期178-180,186,共4页
[Objectives] The aim was to reveal the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of biomass productivity of Taiwania flousiana plantation and successive rotation plantation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Methods] The... [Objectives] The aim was to reveal the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of biomass productivity of Taiwania flousiana plantation and successive rotation plantation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Methods] The biomass and productivity of the 23-year-old T. flousiana plantation and successive rotation plantation of C. lanceolata were studied at Nandan Shankou Forestry Farm of Guangxi., China.[Results]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biomass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organs of T. flousiana plantation and successive rotation plantation of C.lanceolata. The biomass for the T. flousiana plantation was distributed in the order of stem 〉 branch 〉 leaves 〉 bark, and the successive rotation plantations of C. lanceolata was stem〉 root 〉 branch 〉 bark 〉 leaves. The biomass of tree layer of 23-years-old T. flousiana plantation and successive rotation plantations were 195.21 and 136.82 t/hm^2, respectively, including 113.32 and 87.91 t/hm^2 of economic biomass (stem). The annual net productivity of tree layer of the 2 plantations were 8.49 and 5.95 t/(hm^2·a), respectively, including 5.14 and 3.82 t/(hm^2·a) of stem. Therefore, T. flousiana plantation has higher biomass accumulation ability than that of successive rotation plantations of C.lanceolata, and can be used as an excellent substitute tree species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C.lanceolata cutover plantation.[Conclu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wania flousiana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Successive rotation BIOMASS PRODUCTIVITY
下载PDF
5种柏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思琦 张麒功 +6 位作者 叶泽霖 覃兴化 汪其双 林协全 郑智位 林文锋 邹小兴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20,共7页
【目的】通过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5种柏科植物(秃杉、水杉、杉木、福建柏、日本柳杉)的亲缘关系,筛选出与秃杉亲缘相近者作为异种砧木,为秃杉无性繁殖与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NCBI下载并筛选5种柏科植物的蛋... 【目的】通过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5种柏科植物(秃杉、水杉、杉木、福建柏、日本柳杉)的亲缘关系,筛选出与秃杉亲缘相近者作为异种砧木,为秃杉无性繁殖与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NCBI下载并筛选5种柏科植物的蛋白编码序列,使用CUSP、CodonW、SPSS、MAFFT等软件分析密码子偏好性形成模式,并构建聚类树和系统发育树。【结果】5种柏科植物叶绿体密码子的A/T碱基均较多,且第3位以A/T结尾为主;有效密码子数基本高于35,密码子使用偏好性总体较弱;由中性绘图分析、ENC-plot分析、PR2-plot分析可得,密码子偏好性的形成同时受自然选择、碱基突变等多种因素影响,且自然选择是主导因素;通过相对同义密码子分析和最优密码子分析确定AAA、CCA、GCU同时为秃杉、水杉、杉木与福建柏的最优密码子,无以G/C结尾的密码子;秃杉与水杉、杉木、福建柏、日本柳杉共有的最优密码子分别为9、7、11、7个,数量上差异较小;基于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与基于蛋白编码序列构建的进化树结构相似,基于全序列和蛋白编码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均显示秃杉与杉木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结论】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可用于异砧嫁接中砧木选择方法的优化,杉木与秃杉的亲缘关系相近,推荐使用杉木作为秃杉嫁接的异种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柏科植物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偏好性 亲缘关系
下载PDF
不同药剂浸种对秃杉低温贮藏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晴 刘同 +3 位作者 戴渺鸿 谷凤平 阿米乃 杜克兵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17,25,共8页
为探索提高低温贮藏种子活力、促进种子萌发的适宜方法,以4℃条件下贮藏365 d的秃杉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6-BA、GA_(3)、NAA、Ca(NO_(3))2、NH_(4)NO_(3)和KNO_(3)浸种处理对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 为探索提高低温贮藏种子活力、促进种子萌发的适宜方法,以4℃条件下贮藏365 d的秃杉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6-BA、GA_(3)、NAA、Ca(NO_(3))2、NH_(4)NO_(3)和KNO_(3)浸种处理对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低温贮藏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同种药剂不同质量浓度间亦存在差异。与清水浸种空白对照(control check,CK)相比,NAA、KNO_(3)浸种的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有显著提高。发芽率以12 mg/L NAA最高,达到35.56%,约为CK的2.7倍;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以4 mg/L NAA最高,分别达到14.44%、1.94、2.70,约为CK的13.0、3.5、4.0倍。NAA、KNO_(3)、NH_(4)NO_(3)浸种的平均苗高显著高于CK,以12 mg/L NAA最高,达到1.48 cm,约为CK的1.2倍。NAA、KNO_(3)、Ca(NO_(3))_(2)浸种的平均根长显著高于CK,以12 mg/L NAA最高,达到0.98 cm,约为CK的1.6倍。NAA、KNO_(3)浸种有利于秃杉低温贮藏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以12 mg/L NAA浸种为最优。该研究结果将为经过低温贮藏的秃杉种子的播种育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外源化合物 浸种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
下载PDF
铝胁迫对秃杉种子萌发与根尖生理特征的影响
4
作者 黄媚 何斌 吴庆标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3期352-358,共7页
为探究铝胁迫对秃杉(Taiwania flousiana)种子萌发和根尖生理特征的影响,分别进行不同铝浓度处理下秃杉种子萌发和根尖试验。在种子萌发试验中,设置11个处理,包括2个铝浓度为0 mg/L处理(pH值分别为7.0和4.0)和9个不同铝浓度处理(20、50... 为探究铝胁迫对秃杉(Taiwania flousiana)种子萌发和根尖生理特征的影响,分别进行不同铝浓度处理下秃杉种子萌发和根尖试验。在种子萌发试验中,设置11个处理,包括2个铝浓度为0 mg/L处理(pH值分别为7.0和4.0)和9个不同铝浓度处理(20、50、100、500、1000、1500、2500、3000和3500 mg/L,pH值为4.0),测定种子萌发能力、根尖铝含量和根系活力。在根尖试验中,设置7个不同铝浓度处理(0、50、100、500、1000、2000和4000 mg/L,pH值为4.0),对发芽种子进行处理,测定根尖铝和丙二醛(MDA)含量、根系活力及根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结果表明,铝浓度低于50 mg/L可提升秃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随铝浓度增加,发芽率、发芽势、第15和25天胚根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平均鲜重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1500 mg/L铝浓度为种子半致死浓度;3500 mg/L铝浓度为种子致死浓度。随铝浓度增加,胚根根尖MDA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SOD活性呈下降趋势;POD和PPO活性呈上升趋势;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APX活性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随铝浓度增加,胚根根尖铝含量增加,活力下降。在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秃杉耐铝能力较强,可在铝浓度低于1500 mg/L的土壤中萌发和生长;受铝胁迫后,秃杉种子通过调节自身抗氧化能力增强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特征 秃杉
下载PDF
秃杉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
5
作者 段金龙 苏永 +2 位作者 杨雪峰 段洪 李志钦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9期52-53,共2页
秃杉为速生树种,也是一种优良的木材加工原料,在建筑、家具、造船、矿柱、农具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开展秃杉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对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多年的秃杉人工林培育经验及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我国秃杉人... 秃杉为速生树种,也是一种优良的木材加工原料,在建筑、家具、造船、矿柱、农具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开展秃杉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对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多年的秃杉人工林培育经验及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我国秃杉人工林培育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人工林 培育 昌宁县
下载PDF
贵州雷公山秃杉的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77
6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3 位作者 杨满元 邹芳平 陈志阳 林仲桂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00-2105,共6页
在贵州雷公山秃杉分布区域选择6类典型样地,运用相邻格子法,对秃杉种群进行生态学调查,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编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与存活曲线,并应用均值(-X)、聚集度指数(I)、聚集指数(Ca)、扩散系数(C)、负二项分布指... 在贵州雷公山秃杉分布区域选择6类典型样地,运用相邻格子法,对秃杉种群进行生态学调查,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编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与存活曲线,并应用均值(-X)、聚集度指数(I)、聚集指数(Ca)、扩散系数(C)、负二项分布指数(K)等聚集强度指数分析种群分布格局,为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的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秃杉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幼苗严重不足,成年阶段个体较为丰富,种群有衰退趋势;(2)秃杉种群的死亡率qx从Ⅰ龄级至Ⅶ龄级增大,其中在Ⅴ龄级与Ⅵ龄级有两次死亡高峰,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Ⅱ型;(3)种群分布格局整体上呈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珍稀濒危植物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雷公山
下载PDF
秃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积累的动态特征 被引量:56
7
作者 何斌 黄寿先 +3 位作者 招礼军 陈玉萍 荣薏 罗柳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1-157,共7页
Carbon accumul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their variations in three different age(8-year-old,14-year-old and 28-year-old) stands of Taiwania flousiana plantation eco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in Nandan Sha... Carbon accumul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their variations in three different age(8-year-old,14-year-old and 28-year-old) stands of Taiwania flousiana plantation eco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in Nandan Shankou Forestry Station of Guangxi,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rbon content in different organs of T.flousiana ranged form 418.4 g·kg-1 to 516.4 g·kg-1,which was in order as follows:bark>branch>stem>root>leaf.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 content within the stand was in the following order:tree layer>shrub layer>herb layer.Carbon content in the soil obviously declined with increased soil depth from 0 to 80 cm. Total carbon storage in the ecosystems was 159.37,194.21 and 278.22 t·hm-2,respectively for 8-year-old,14-yea-old and 28-yea-old stands. The tree layer in the three-age stands respectively accounted for 18.30%、28.37% and 43.59%;the shrub and herb layers for 0.14%、1.17% and 1.44%;the litter layer for 0.33%、0.89% and 1.11%;the soil for 81.23%、69.58% and 54.78% of the total storage of carbon. Carbon storage in different organs was roughly in proportion to the biomass of corresponding organ. For example,stem occupied the greatest proportion of carbon storage in the trees,up to 46.37%,and increased with the stand age while branches,leaves,bark and roots occupied more than 37.32%. The annual net productivity of the 8-year-old,14-year-old and 28-year-old T.flousiana plantation was respectively 8.93,10.82 and 12.53 t·hm-2a-1,and annual net carbon storage was respectively 4.19,5.07 and 5.93 t·hm-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人工林 林分年龄 碳素含量 碳贮量 碳分配
下载PDF
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生活史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48
8
作者 陈志阳 杨宁 +2 位作者 姚先铭 田小梅 杨满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58-2165,共8页
秃杉是一种珍稀濒危植物,以斑块状分布于雷公山东南面斜坡海拔800—1300 m之间的沟谷两侧。从年龄结构、生命表特征、存活曲线以及种群不同龄级个体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研究了雷公山秃杉种群生活史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秃... 秃杉是一种珍稀濒危植物,以斑块状分布于雷公山东南面斜坡海拔800—1300 m之间的沟谷两侧。从年龄结构、生命表特征、存活曲线以及种群不同龄级个体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研究了雷公山秃杉种群生活史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秃杉的种群结构存在波动性,成年阶段个体较丰富,幼苗与老龄数目相对较少,秃杉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及环境因素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秃杉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出现2个死亡率高峰,一个出现在第6龄级阶段,另一个出现在第12龄级阶段,期望寿命单调下降;秃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为聚集分布,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秃杉种群,其分布格局随时间而发生变化,从幼龄期到中龄期再到老龄期,种群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逐渐变为随机分布,秃杉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与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密切相关,同时受群落小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分布格局 雷公山
下载PDF
贵州雷公山秃杉林不同林冠环境下箭竹分株种群结构特征 被引量:44
9
作者 杨宁 陈璟 +4 位作者 杨满元 郭锐 赵林峰 林仲桂 陈志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26-2331,共6页
通过对贵州雷公山秃杉林的4种林冠环境,即林下(FU)、中林窗(MG)、大林窗(LG)和林缘旷地(FEW)内的箭竹的分株种群结构(包括株高、基径、生物量、叶和分株数等)和年龄结构进行较系统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从林下→中林窗→大林窗,箭竹分... 通过对贵州雷公山秃杉林的4种林冠环境,即林下(FU)、中林窗(MG)、大林窗(LG)和林缘旷地(FEW)内的箭竹的分株种群结构(包括株高、基径、生物量、叶和分株数等)和年龄结构进行较系统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从林下→中林窗→大林窗,箭竹分株种群的株高(h)、基径(bd)与生物量显著增加。(2)在4种林窗环境中,箭竹各构件的生物量的百分比发生相应变化,枝和叶片生物量的百分比沿林下→中林窗→大林窗→林缘旷地的顺序显著减小,在林缘旷地,地下茎、粗根(d>0.5mm)和细根(d≤0.5mm)生物量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3种林冠环境。(3)箭竹分株单位叶面积叶重沿林下→中林窗→大林窗→林缘旷地的顺序显著增大,单叶生物量与叶面积以中林窗最大,林缘旷地次之,二者与大林窗或林下差异显著;大林窗的单株叶片数显著高于其余3种林冠环境。(4)在4种林冠环境中,箭竹分株种群死亡率以林下最低,但各种群平均年龄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箭竹分株种群对林冠环境变化的响应主要体现在形态与生物量的分配上,而非种群的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竹 分株种群 种群结构 秃杉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秃杉的物种确立、天然林种群特征、保护、引种和种源选择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强 袁明 +4 位作者 刘云彩 刘永刚 苏俊武 毕波 周筑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6,共16页
根据秃杉有关的研究文献,对秃杉物种的确立,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动态和更新演替等种群特征,原生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引种地气候和立地的适应性,速生性,抗寒、耐高温干旱、耐萌、抗风和抗病虫害能力等抗逆性,种源的遗传多样性,... 根据秃杉有关的研究文献,对秃杉物种的确立,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动态和更新演替等种群特征,原生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引种地气候和立地的适应性,速生性,抗寒、耐高温干旱、耐萌、抗风和抗病虫害能力等抗逆性,种源的遗传多样性,种源地理变异和生态适应性,种子、苗期及林木生长的变异,不同年龄林木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优良种源选择和种源区划等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物种确立 种群特征 保护 引种 种源选择 研究
下载PDF
桂西北秃杉人工林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何斌 卢万鹏 +5 位作者 唐光卫 吴显军 廖倩苑 李远航 舒凡 刘俊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2,共5页
采用时空互换法,于广西南丹县山口林场选取不同林龄(9、14、20 a)的秃杉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年龄土壤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8、14、20 a秃杉人工林表层... 采用时空互换法,于广西南丹县山口林场选取不同林龄(9、14、20 a)的秃杉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年龄土壤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8、14、20 a秃杉人工林表层土壤(0 20 cm)土壤密度分别为0.978、0.914、0.890 g·cm-3,总孔隙度分别为63.10%、65.53%、66.40%,土壤最大持水量分别为64.55%、71.70%、74.58%。随着林龄的增长,土壤各化学和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不尽相同,但林分年龄到20年生时,多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指标都有所升高,土壤肥力状况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人工林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秃杉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55
12
作者 陈卓梅 郑郁善 +3 位作者 黄先华 王舒凤 董林水 陈礼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6-269,共4页
对秃杉混交林及秃杉纯林的地上部分持水能力及土壤孔隙度、渗透性能及持水能力等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 :秃杉混交林的水源涵养能力优于秃杉纯林 ,其中以秃杉杉木檫树混交林最好 ,其土壤稳渗速度和稳渗系数分别为 44.1和 2 6.4mm&#... 对秃杉混交林及秃杉纯林的地上部分持水能力及土壤孔隙度、渗透性能及持水能力等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 :秃杉混交林的水源涵养能力优于秃杉纯林 ,其中以秃杉杉木檫树混交林最好 ,其土壤稳渗速度和稳渗系数分别为 44.1和 2 6.4mm· min-1,林分总持水量达1 0 97.33t·hm-2 .其它依次为秃杉杉木混交林 >秃杉纯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功能 秃杉 混交林
下载PDF
秃杉林与杉木连栽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林木生长量比较 被引量:31
13
作者 黄承标 曹继钊 +3 位作者 吴庆标 韦家国 蒙跃环 李保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共7页
选择在杉木1代林采伐迹地上营造的8,11和14年生秃杉林及8,11和14年生杉木连栽2代林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及林木生长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11和14年生秃杉林地土壤密度依次为0.893~1.112,0.797~1.256和0.598~1.211g.cm-3,比杉木林下降0... 选择在杉木1代林采伐迹地上营造的8,11和14年生秃杉林及8,11和14年生杉木连栽2代林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及林木生长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11和14年生秃杉林地土壤密度依次为0.893~1.112,0.797~1.256和0.598~1.211g.cm-3,比杉木林下降0.9%~6.9%;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总孔隙度依次为45.69%~65.33%,46.45%~68.74%和39.82%~68.26%,比杉木林提高6.6%~8.7%;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通气度依次为3.43%~11.43%,4.15%~19.73%和2.28%~12.23%,比杉木林提高14.2%~24.4%;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饱和持水量依次为46.89%~66.50%,40.90%~68.09%和42.36%~98.15%,比杉木林提高12.4%~14.9%;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pH值依次为4.30~5.10,4.40~4.80和4.13~4.55,比杉木林降低1.3%~6.3%;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46.03~71.45,34.96~68.67和25.59~79.38g·kg-1,8年生比杉木林略低,11和14年生比杉木林提高23.4%~77.1%;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全氮含量依次为1.78~3.55,1.97~3.04和2.01~3.12g·kg-1,水解氮含量依次为146.9~355.3,185.0~370.5和136.6~365.9mg·kg-1,均表现为8年生秃杉林比杉木林略低,11和14年生秃杉林比杉木林提高20.1%~35.6%;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速效磷含量依次为0.5~2.7,0.6~1.5和0.6~2.8mg·kg-1,比杉木林提高11.1%~54.5%;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速效钾含量依次为15.4~137.5,34.5~115.5和18.7~89.1mg·kg-1,比杉木林降低23.6%~47.6%;3个林龄秃杉林分平均胸径依次为10.70,12.67和14.13cm,比杉木林提高12.4%~36.7%;3个林龄秃杉林分平均树高依次为8.63,11.47和13.33m,比杉木林提高11.7%~30.2%;3个林龄秃杉林分平均蓄积量依次为93.308,153.418和203.824m3.hm-2,比杉木林提高37.7%~1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连栽 秃杉引种 土壤理化性质 林木生长量 广西南丹县
下载PDF
速生阶段秃杉与杉木人工林营养元素积累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17
14
作者 何斌 罗柳娟 +4 位作者 梁机 邓荣艳 刁海林 陈玉萍 荣薏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1,共5页
对广西南丹山口林场相似立地条件下速生阶段(11年生)的秃杉与杉木(第2代)人工林5种营养元素(N、P、K、Ca和Mg)的含量、积累量、年净积累量和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秃杉与杉木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排序均为树叶>干皮>树枝>... 对广西南丹山口林场相似立地条件下速生阶段(11年生)的秃杉与杉木(第2代)人工林5种营养元素(N、P、K、Ca和Mg)的含量、积累量、年净积累量和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秃杉与杉木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排序均为树叶>干皮>树枝>树根>干材,林木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均以N最高,其次是Ca和K,Mg和P最低。秃杉人工林分营养元素贮存量为573.40kg.hm-2,明显高于杉木人工林(330.33kg.hm-2),其中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分别为517.97、11.05和47.05kg.hm-2,分别占林分营养元素积累量的89.91%、1.92%和8.17%。5种营养元素贮存量在秃杉与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的分配均为树叶>树枝>干材>干皮或树根。秃杉人工林营养元素平均年净积累量为47.09kg.hm-.2a-1,是杉木人工林(26.55kg.hm-.2a-1)的1.77倍。秃杉的营养元素利用效率低于杉木,但明显高于马尾松、刺槐和马占相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杉木 人工林 速生阶段 营养元素 积累 分配
下载PDF
广东省秃杉引种栽培效果及栽培区划分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陈建新 王明怀 +3 位作者 殷祚云 林军 陈木发 梁胜耀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9-405,共7页
198 1年以来在广东 12个点开展了秃杉引种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秃杉在我省显示了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引种潜力 ,在粤北地区其生长量从幼林起高于速生树种杉木 ,在全省范围内 7a以前略低于杉木。秃杉生长状况受土壤质地和小地形影响 ,在海... 198 1年以来在广东 12个点开展了秃杉引种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秃杉在我省显示了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引种潜力 ,在粤北地区其生长量从幼林起高于速生树种杉木 ,在全省范围内 7a以前略低于杉木。秃杉生长状况受土壤质地和小地形影响 ,在海拔 5 0 0m以上的山地比杉木更适生。用 12个造林点和 10个环境因子材料建立了秃杉生长数量模型。根据栽培区气候因子与秃杉生长表现 ,可将秃杉造林区划分为 :Ⅰ区 :粤北区 ,Ⅱ区 :粤东北区 ,Ⅲ区 :粤西沿海丘陵区 ,Ⅳ区 :粤东、粤中丘陵区 ,其中 ,Ⅰ、Ⅱ区为秃杉适宜引种栽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引种栽培 栽培区划分 生长模型
下载PDF
不同林龄秃杉人工林凋落物储量及其持水特性 被引量:24
16
作者 何斌 黄承标 +4 位作者 韦家国 莫限农 韦明宝 荣薏 陈玉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46,共3页
对广西南丹山口林场不同林龄(8、14和28年生)秃杉(Taiwania flousiana)人工林凋落物的储量及其最大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等水分特征参数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秃杉人工林凋落物储量为1.31~7.39t.hm-2,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各... 对广西南丹山口林场不同林龄(8、14和28年生)秃杉(Taiwania flousiana)人工林凋落物的储量及其最大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等水分特征参数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秃杉人工林凋落物储量为1.31~7.39t.hm-2,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各林分凋落物的最大持水量大小依次为28年生(22.35t.hm-2)>14年生(11.83t.hm-2)>8年生(3.54t.hm-2)。8、14和28年生秃杉人工林凋落物的最大持水率分别为270.2%、292.8%和302.4%。3个林分凋落物的吸水速率均随浸泡时间的增长按方程W=a+b.t-1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人工林 凋落物 持水特性
下载PDF
秃杉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25
17
作者 何斌 刁海林 +4 位作者 黄恒川 黄承标 黄海仲 曹明 韦明宝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18,27,共3页
对广西南丹山口林场秃杉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及其随林分年龄(8、14和28年生)增长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平均木和各器官(除树叶和枯枝外)生物量随林分年龄增加而增加,平均木和林分以14~28年生的增加量最大。林木各器... 对广西南丹山口林场秃杉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及其随林分年龄(8、14和28年生)增长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平均木和各器官(除树叶和枯枝外)生物量随林分年龄增加而增加,平均木和林分以14~28年生的增加量最大。林木各器官比例与林分年龄相关,林分年龄增加,干材和干皮生物量组成比例随之增加,而树叶和活枝则呈下降趋势。8和14年生各器官所占百分比由大到小依次为:干>枝>叶或根>皮,28年生则为:干>根>枝>皮>叶。林分生物量随林分年龄的增大而逐渐积累,8、14和28年生的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60.17、112.98和247.61t·hm-2,其中经济生物量(干材)分别为26.92、60.27和155.72t·hm-2,林分乔木层净生产力分别为7.52、8.07和8.84t·hm-2·a-1,林下植被生物量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人工林 林分年龄 生物量 生产力
下载PDF
杉木和秃杉群体的叶绿体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陈伯望 洪菊生 施行博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6-51,共6页
对 5个杉木和 7个秃杉天然群体进行胚的叶绿体微卫星分析 ,每个群体分析了 1 2~ 36粒种子。试用了两种DNA提取方法 ,这两种方法获得的DNA数量和质量相仿 ,可以采用较为经济的方法。研究了各种DNA扩增条件并获得了合适的条件组合。应用A... 对 5个杉木和 7个秃杉天然群体进行胚的叶绿体微卫星分析 ,每个群体分析了 1 2~ 36粒种子。试用了两种DNA提取方法 ,这两种方法获得的DNA数量和质量相仿 ,可以采用较为经济的方法。研究了各种DNA扩增条件并获得了合适的条件组合。应用Arlequin和PHYLIP软件分析了群体分子变异模式及群体遗传关系 ,结果表明叶绿体微卫星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出杉木和秃杉的群体以及树种内的变异情况 ,对于研究针叶树种的进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秃杉 叶绿体微卫星 聚类分析 群体遗传
下载PDF
秃杉种源-家系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明怀 陈建新 +3 位作者 殷祚云 梁胜耀 黄越茂 沈维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20,共4页
4年生秃杉种源 -家系试验表明 ,秃杉种源间、种源内家系生长性状差异显著 .在遗传方差中 ,种源所占比例大于家系遗传方差 ,秃杉选择应优先选择种源 ,在此基础上选择家系 .用主成分遗传指数得分值综合树高、胸径、材积性状评价种源 ,优... 4年生秃杉种源 -家系试验表明 ,秃杉种源间、种源内家系生长性状差异显著 .在遗传方差中 ,种源所占比例大于家系遗传方差 ,秃杉选择应优先选择种源 ,在此基础上选择家系 .用主成分遗传指数得分值综合树高、胸径、材积性状评价种源 ,优良种源有贵州格、贵州交、贵州昂、云南龙陵、贵州丹 ,单株材积遗传增益为 2 6 33% ,实际增益为 30 7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种源-家系 遗传变异 试验 生长量 方差分析 特征特性
下载PDF
秃杉混交林生产力和林分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卓梅 郑郁善 +3 位作者 黄先华 王舒凤 董林水 陈礼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3-115,共3页
对秃杉杉木檫树混交林、秃杉杉木混交林以及秃杉、杉木纯林的生物量及其空间结构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秃杉混交林比秃杉纯林具有更高的生产力 ,混交林中又以秃杉杉木檫树混交林的生产力最高 ,林分总蓄积量达 87.59m3·hm-2 ,总生物... 对秃杉杉木檫树混交林、秃杉杉木混交林以及秃杉、杉木纯林的生物量及其空间结构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秃杉混交林比秃杉纯林具有更高的生产力 ,混交林中又以秃杉杉木檫树混交林的生产力最高 ,林分总蓄积量达 87.59m3·hm-2 ,总生物量达 77.58t·hm-2 ,分别比秃杉纯林高 43 .3 %和 3 2 .4% .混交林林分具有一定成层性 ,林分结构比秃杉纯林更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 ,而且秃杉的生长比杉木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混交林 生物量 林分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