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泰州学派儒学叙事“事象”的原创性话语 被引量:1
1
作者 童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6,共8页
目前泰州学派思想研究以儒学平民化、世俗化转向为主要对象,鲜少从民间讲学、以“事”行“道”的“道”叙事行为方面进行考察。要理解泰州学派民间儒学“道”叙事的原创性话语,需要借助概念——“事象”。因为泰州学派依托《大学》格物... 目前泰州学派思想研究以儒学平民化、世俗化转向为主要对象,鲜少从民间讲学、以“事”行“道”的“道”叙事行为方面进行考察。要理解泰州学派民间儒学“道”叙事的原创性话语,需要借助概念——“事象”。因为泰州学派依托《大学》格物说,鼓倡以“身”为本,“身”参与进入“家国天下”连续体,而民间讲学的“道”叙事行为使人们面向这个世界并获得空间归属感,百姓日用也得以在叙事中敞开和呈现。所以“家国天下”乃空间叙事的“事象”,有别于历史叙事的家国同构和编年体时间叙事模式。它们既可指涉特定空间场所,也是具有形而上意味、虚实交融的空间之象。“事象”提供了理解中晚明民间叙事繁荣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叙事 泰州学派 事象 家国天下
下载PDF
儒学的身体转向及其文明史意义--重思晚明儒学中的泰州学派
2
作者 赖区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1,共8页
以儒学身体观为线索,从文明史和儒学史的交互视野,可以看到儒学在晚明时代发生了一次“身体转向”,即从以心为本转到以身为本,这种转向不只是内容上的修补,更是结构上的变革。由此可见以王心斋为核心的泰州学派在儒学史上的独特意义,及... 以儒学身体观为线索,从文明史和儒学史的交互视野,可以看到儒学在晚明时代发生了一次“身体转向”,即从以心为本转到以身为本,这种转向不只是内容上的修补,更是结构上的变革。由此可见以王心斋为核心的泰州学派在儒学史上的独特意义,及其在现代性叙事中的文明史意义。从“心本”到“身本”的结构转换,与西方文化中从意识到身体的转换有类似之处,但二者也有差别。从以身为本的一体感应论逻辑中,可以发现关于现代性的另一种叙事,即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儒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儒学 泰州学派 身体转向 儒学史 文明史
下载PDF
晚明泰州学派“王氏三贤”诗歌简论
3
作者 张泽如 钱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1-118,共8页
作为晚明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泰州学派促进了平民儒学化思潮在晚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形成、流行和发展。王艮、王栋和王襞,是泰州学派的创立者和杰出代表人物,素有“淮南王氏三贤”之称。“王氏三贤”的诗歌从百姓生存需要、物质需求... 作为晚明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泰州学派促进了平民儒学化思潮在晚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形成、流行和发展。王艮、王栋和王襞,是泰州学派的创立者和杰出代表人物,素有“淮南王氏三贤”之称。“王氏三贤”的诗歌从百姓生存需要、物质需求和情感渴望入手,面向民众并敦化民俗,是社会转型期主动推动文化发展的范例。他们的艺文实践表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其中蕴含的泰州义理为晚明通俗文艺思潮提供了思想空间。“王氏三贤”诗歌的发展脉络,深刻展示了“淮南心学”与文学如何一步步走向协调统一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王氏三贤 平民儒学 诗歌 泰州义理
下载PDF
从心本论到身本论的体悟和实践——徐樾传承发展泰州学派贡献研究
4
作者 张荣良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9,共5页
在泰州学派传承发展过程中,徐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术思想上,他是心斋大成学衣钵传人,亲身经历了明代理学从心本论向身本论转变过程,传承发展了“百姓日用即道”等理念;在学术影响上,将泰州学派从淮南一隅拓展至江西、贵州、山东... 在泰州学派传承发展过程中,徐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术思想上,他是心斋大成学衣钵传人,亲身经历了明代理学从心本论向身本论转变过程,传承发展了“百姓日用即道”等理念;在学术影响上,将泰州学派从淮南一隅拓展至江西、贵州、山东、湖南、四川、福建等地;在学术传承上,泰州学派诸多后学,如颜钧、罗汝芳、何心隐、孙应鳌、张后觉、赵贞吉、邓豁渠等都与其有着各种关联,徐樾是泰州学派传承发展的关键人物,他的人生历程印证了“尊身立本”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樾 心本论 身本论 泰州学派 传承发展
下载PDF
激活泰州学派“百姓日用”思想的当代价值
5
作者 张永龙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泰州学派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重要的思想流派,其学说和实践,深入地影响了明清之际社会文化心理,是儒学逐渐向基层百姓延伸的重要节点。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提出的“百姓日用即道”的民本思想,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泰州学派... 泰州学派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重要的思想流派,其学说和实践,深入地影响了明清之际社会文化心理,是儒学逐渐向基层百姓延伸的重要节点。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提出的“百姓日用即道”的民本思想,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泰州学派以“百姓日用”观照现实世界,在新时代依然焕发着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百姓日用 时代价值
下载PDF
从崇儒祠到坡子街——坡子街文化现象肌理模式研究
6
作者 朱启戎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8,共4页
崇儒祠和坡子街共同见证了泰州城千年的沧桑巨变,从崇儒祠诞生出的泰州学派到《泰州晚报》副刊坡子街的成功出圈,都印证了泰州民间文化、群众文学的永恒魅力,尽显泰州本土文化的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将泰州“百姓日用”的城市名片持续擦亮。
关键词 泰州学派 坡子街文学 大众读写 百姓日用即道
下载PDF
狂:泰州学派的审美归趋 被引量:1
7
作者 姚文放 童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5-119,共5页
泰州学派发扬光大了王学“狂”的本色。创始人王艮以“大人造命”开拓主体自由的审美心意;颜钧的“制欲非体仁”毫无忌惮地承认欲望之美;何心隐的“育欲”与“寡欲”则转向实践乌托邦社会理想的狂热情感。“狂”围绕着主体心、性、情、... 泰州学派发扬光大了王学“狂”的本色。创始人王艮以“大人造命”开拓主体自由的审美心意;颜钧的“制欲非体仁”毫无忌惮地承认欲望之美;何心隐的“育欲”与“寡欲”则转向实践乌托邦社会理想的狂热情感。“狂”围绕着主体心、性、情、欲的觉醒、生长这一核心发生变异、转换和断裂。“狂”是放纵感官享乐的欲望结构与渴求理想实现的情感结构之间生成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学派 审美归趋
下载PDF
从《大学》“格物”、“致知”的阐释看泰州学派的演进--以王艮、罗汝芳、李贽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姚文永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147-150,共4页
儒家经典《大学》本为《小戴礼记》中的第42篇,是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本的先秦儒家典籍。自从朱熹《大学》改本的出现和定型,此后数百年间,人们阅读《大学》时,一直受其影响。明代王学的发展... 儒家经典《大学》本为《小戴礼记》中的第42篇,是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本的先秦儒家典籍。自从朱熹《大学》改本的出现和定型,此后数百年间,人们阅读《大学》时,一直受其影响。明代王学的发展是伴随着《大学》的不断解读而逻辑不断缜密的过程,也是对《大学》核心概念诠释不断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过程。泰州学派的发展尤具有代表性,从王艮的"淮南格物"之说发展到李贽的"童心"说,既是对阳明先天预设之"良知"的不断消化的过程,也是对"良知"系统不断重建的必然;把"良知"先天预设还原到后天实践的演进,既是消融和降低"良知"动态性的过程,也标志着阳明心学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泰州学派 格物致知
下载PDF
论泰州学派美学的“身”范畴 被引量:3
9
作者 邵晓舟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99,共5页
泰州学派美学规定"身"范畴是躯体与精神和谐有机的结合统一,代表着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个性与价值的普通百姓个体。"身"与"道"同样重要,它是天地万物之本,也是天下国家之本。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美学
下载PDF
论“乐”:泰州学派韩贞美学思想的审美模式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石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88,共5页
泰州学派韩贞的美学思想是对传统儒家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人格美学思想呈现为"乐"的审美模式。而"乐"这一审美模式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乐"的审美人生态度,"乐"是一种知行合一的行... 泰州学派韩贞的美学思想是对传统儒家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人格美学思想呈现为"乐"的审美模式。而"乐"这一审美模式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乐"的审美人生态度,"乐"是一种知行合一的行为方式。二是"乐"的审美人格境界,这种境界既是道德人格本体与审美体验工夫的合二为一,也是道德实践工夫与审美体验工夫的合二为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学派 韩贞 人格美学 审美模式
下载PDF
论泰州学派对儒家经典诠释平民化的建构 被引量:3
11
作者 康宇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5-22,共8页
为了应对世人对于"阳明学"诠释经典日益"空疏"的责难,泰州学派发起了一场旨在不背叛阳明学立场而修正王学之弊,让经典解读与"百姓日用"相联系,建构平民化诠释学的运动。他们以"身本论"替代&qu... 为了应对世人对于"阳明学"诠释经典日益"空疏"的责难,泰州学派发起了一场旨在不背叛阳明学立场而修正王学之弊,让经典解读与"百姓日用"相联系,建构平民化诠释学的运动。他们以"身本论"替代"心本论",重建儒家经典诠释形上学;以"淮南格物"替代"穷理""正心",发明"百姓日用之道";以"践行"替代"践形",主张经典平民化诠释之实用性。在其学说建构中,充满了近代文化转型的启蒙因子,佛学元素在经典平民化诠释的生成中不断闪现,颇具美学意义的"狂"是其独具的学派个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经典诠释 平民化
下载PDF
泰州学派与晚明文学的情性思想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晓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21,共5页
泰州学派是阳明心学中思想最为殊异的一派,其学术思想在晚明时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其主张"人欲是合理的,百姓日用即是天理"的思想,冲击了主张存理去欲的程朱理学的官方意识形态,对晚明文学形成表现自我和享乐人生的情... 泰州学派是阳明心学中思想最为殊异的一派,其学术思想在晚明时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其主张"人欲是合理的,百姓日用即是天理"的思想,冲击了主张存理去欲的程朱理学的官方意识形态,对晚明文学形成表现自我和享乐人生的情性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晚明文学一改明初正统的诗文创作面貌,形成了更加自由的创作风气;同时,自然情性的完全释放,也导致此时文学创作某种程度上走向泛情化,真情、自我和滥情交织在一起,在极大兴盛的表象下,隐含着本然之性与合理之情的矛盾纠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学派 晚明文学 情性思想
下载PDF
纵横任我 生意活泼——罗汝芳对“狂禅”的整合与改造 被引量:2
13
作者 童伟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5-48,共4页
泰州学派被称为“狂禅”。罗汝芳对“狂禅”的整合与改造是重要的环节。他主张纵横任我,生意活泼,将活泼泼的生命存在的冲动置于审美心意结构的核心,由审美本体、审美工夫、审美体验三方面构成。罗汝芳融合周易、禅宗、道家学说,使“狂... 泰州学派被称为“狂禅”。罗汝芳对“狂禅”的整合与改造是重要的环节。他主张纵横任我,生意活泼,将活泼泼的生命存在的冲动置于审美心意结构的核心,由审美本体、审美工夫、审美体验三方面构成。罗汝芳融合周易、禅宗、道家学说,使“狂禅”虚灵的层面日益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范畴 狂禅 罗汝芳 泰州学派
下载PDF
浅析王栋的理欲观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树俊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12,共8页
王栋从关注民生的角度阐述了人欲的合理性,竭力反对"去人欲"的观点,提出了人欲不能无的主张。他认为"人欲不能无",理学家提出"察私防欲"的主张是由于对"慎独"的错误理解造成的。同时,王栋还指... 王栋从关注民生的角度阐述了人欲的合理性,竭力反对"去人欲"的观点,提出了人欲不能无的主张。他认为"人欲不能无",理学家提出"察私防欲"的主张是由于对"慎独"的错误理解造成的。同时,王栋还指出人的物质需求是不能遏制的,只是要注意"节约"罢了。孔子的"克己"、孟子的"寡欲"的核心乃实指"节欲"之意。不过,王栋所说的"人欲不能无"中的"人欲"也并非指一切人欲,而是指满足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合理的人欲。事实上王栋是反对"恶欲"的。他要人们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少忧戚,多坦荡。努力做到"淡而不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栋 理欲观 理学 泰州学派
下载PDF
泰州学派的人文主义精神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维定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14-17,共4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泰州学派的人格特征在传道论学中形成的人文主义精神 :布衣倡道的平民精神 ,持出位之思与现实参与的狂侠精神 。
关键词 泰州学派 人文主义精神 人格特征 王艮 平民精神 狂侠精神 主体精神
下载PDF
论“质美”:泰州学派王栋的人格美学思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石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71-78,共8页
王栋的"质美"人格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现世生存与修身的精神密切相关,其关注民生疾苦、尊重人的现实生存权利与修身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是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而开出的一剂药方。"质美"是王栋对君子人格修养的... 王栋的"质美"人格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现世生存与修身的精神密切相关,其关注民生疾苦、尊重人的现实生存权利与修身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是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而开出的一剂药方。"质美"是王栋对君子人格修养的内在要求,"良知"是"质美"的内核,"质美"人格不能离开"良知",但是又超越"良知"。其认为"良知"乃内在于人格之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不必刻意地用工夫去追寻它;"质美"的最高境界是"大","大"是王栋所追求的审美人格的最高境界;"质美"体现着王栋的平等审美人格思想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王栋 人格美学 质美
下载PDF
论泰州学派逆觉工夫之维 被引量:1
17
作者 阮春晖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147,共5页
孔子的"下学而上达"之语内含两种工夫路向:由下学而致上达和下学即上达。"下学即上达"是阳明心学采用的工夫形式,也是牟宗三先生所言之逆觉工夫。逆觉工夫在泰州学派表现为信、悟、求三个具有强烈主体意义的工夫层... 孔子的"下学而上达"之语内含两种工夫路向:由下学而致上达和下学即上达。"下学即上达"是阳明心学采用的工夫形式,也是牟宗三先生所言之逆觉工夫。逆觉工夫在泰州学派表现为信、悟、求三个具有强烈主体意义的工夫层次,形成泰州学派独有的逆觉工夫之维。泰州学派的逆觉工夫,突出了对道德本体的优先把握,但也潜存着过度张扬主体、消解实地工夫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学上达 泰州学派 逆觉工夫
下载PDF
黔中王门与泰州学案之思想互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晓昕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13,共13页
黔中王门学者孙应鳌与李渭,虽未曾与泰州学案当家人王艮有过直接交往,却受其影响颇深。但孙、李同王艮之外的泰州弟子则过往甚密:应鳌与徐樾有直接师承关系,与罗汝芳、颜山农有思想互动;李渭与汝芳既为同宦,又为挚友,李渭还与耿氏三兄... 黔中王门学者孙应鳌与李渭,虽未曾与泰州学案当家人王艮有过直接交往,却受其影响颇深。但孙、李同王艮之外的泰州弟子则过往甚密:应鳌与徐樾有直接师承关系,与罗汝芳、颜山农有思想互动;李渭与汝芳既为同宦,又为挚友,李渭还与耿氏三兄弟关系密切。在黔中王门与泰州学案的思想互动中,前者既有对后者思想上的认同,亦有反思和批评,然更多的是,黔中学者在此思想互动中,既体现出勤谨笃实的学风和尤重践行的品格,亦彰显了其逆时流而动之鲜明理论特色和独有之精神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王门 泰州学案 孙应鳌 李渭 王艮
下载PDF
儒学民间化研究——以泰州学派为考察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季芳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58-65,共8页
儒学的政治化、学术化、民间化,是儒学发展过程中并行不悖的三种不同趋势或类型,一般思想家或学派,往往游离于三者之间,或政治化、学术化倾向重或民间化色彩浓,因此之故,而成其为不同类型的代表。泰州学派则是偏重庶民的民间化的儒家学... 儒学的政治化、学术化、民间化,是儒学发展过程中并行不悖的三种不同趋势或类型,一般思想家或学派,往往游离于三者之间,或政治化、学术化倾向重或民间化色彩浓,因此之故,而成其为不同类型的代表。泰州学派则是偏重庶民的民间化的儒家学派,它产生于明代,是阳明后学的八大学派之一,他们活动的中心和关注的重点一直是乡村,为推广儒学思想,创立了"百姓日用是道"的理论和口语化的表达方法,并以侠义精神感召民众,大大促进了乡间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良好风俗之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化儒学 泰州学派 侠义
下载PDF
泰州学派宋代开山祖——胡瑗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文锦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依据《宋史》、胡瑗文、《蔡襄集》等历史资料 ,从胡瑗的学术思想、苏湖教法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到胡瑗所开创的泰州学派的文化基因对宋元明清的深远影响 ,着重论述泰州学派的宋代开山祖师胡瑗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 泰州学派 宋代 胡瑗 学术思想 历史地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