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臂型Takayasu’s动脉炎:评价多层螺旋CTA诊断价值
1
作者 周建军 周康荣 +3 位作者 陈祖望 曾蒙苏 严福华 王建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分析头臂型Takayasu’s动脉炎弓上分支及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表现,探讨MDCTA在头臂型大动脉炎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临床已确诊头臂型Takayasu’s动脉炎21例,行MDC.TA,范围从主动脉弓到颅底颈动脉,注射流率4m... 目的分析头臂型Takayasu’s动脉炎弓上分支及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表现,探讨MDCTA在头臂型大动脉炎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临床已确诊头臂型Takayasu’s动脉炎21例,行MDC.TA,范围从主动脉弓到颅底颈动脉,注射流率4ml/s,有效层厚为1.3mm,获得的容积数据采用最大密度投影重组。将头臂型Takayasu’s动脉炎弓上分支及颈动脉分段评价,采用NASCET标准判断颈动脉的狭窄程度。结果21例大动脉炎中,左侧弓上分支及颈动脉段正常或轻度狭窄31段,中度狭窄32段,重度狭窄45段,闭塞16段,瘤样扩张2段。累及右侧依次为60,26,29,8,3段。弓上分支及颈动脉近心段病变发病率为57.1%,中远段为61.9%。动脉管壁厚度为1.2—4.1mm,平均3.2mm。其他征象包括管壁模糊47段,管壁环状强化35段,管壁不均匀强化23段,双环征12段。结论头臂型Takayasu’s动脉炎弓上分支及颈动脉狭窄比闭塞多见,闭塞比动脉瘤样扩张多见。其中,左侧颈总动脉受累的概率高于右侧,狭窄程度重于右侧。原始横断面图像可显示大动脉炎特有的管壁改变,准确显示病变范围以及判断病变是否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yasu’s动脉炎 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诊断
下载PDF
Takayasu动脉炎妊娠期间临床管理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颖宏 杨晓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4483-4486,共4页
Takayasu动脉炎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引起血管狭窄、闭塞和动脉瘤形成,对育龄期妇女有重要影响。大多数研究表明Takayasu动脉炎患者在妊娠期间病情较为稳定,但其仍有可能导致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 Takayasu动脉炎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引起血管狭窄、闭塞和动脉瘤形成,对育龄期妇女有重要影响。大多数研究表明Takayasu动脉炎患者在妊娠期间病情较为稳定,但其仍有可能导致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早产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为了降低Takayasu动脉炎对孕产妇和胎儿的不利影响,在妊娠期间控制疾病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就Takayasu动脉炎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与妊娠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胎儿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同时对妊娠期及围生期的管理措施进行探讨,为今后Takayasu动脉炎妊娠期患者改善临床结局、提供多学科管理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yasu动脉炎 妊娠并发症 妊娠 高血压 妊娠性 临床管理 综述
下载PDF
一例Takayasu动脉炎血管旁路术的麻醉及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倪文 徐美英 +2 位作者 李永庆 许华 于布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6-57,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体重52kg,10个月前出现左眼黑朦、视物模糊、发作渐频繁。3个月前出现短暂突发性意识消失,双手持物不稳。入院后右股动脉血压在18~24/9~13kPa间波动。眼底镜示左眼视网膜静脉扩张、走行... 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体重52kg,10个月前出现左眼黑朦、视物模糊、发作渐频繁。3个月前出现短暂突发性意识消失,双手持物不稳。入院后右股动脉血压在18~24/9~13kPa间波动。眼底镜示左眼视网膜静脉扩张、走行纤曲。超声及造影检查提示双侧颈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 takayasu动脉炎 血管旁路术 麻醉
下载PDF
Takayasu氏动脉炎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4
作者 惠品晶 李勋 +1 位作者 陈谋森 刘春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6-267,i002,共3页
目的Takayasu氏动脉炎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炎性血管病变,本研究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探测16例大动脉炎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特征性改变。方法16例患者均行TCD检测,分析其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脉动指数(PI)、频谱... 目的Takayasu氏动脉炎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炎性血管病变,本研究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探测16例大动脉炎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特征性改变。方法16例患者均行TCD检测,分析其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脉动指数(PI)、频谱形态等改变,5例患者同时行主动脉造影。结果累及主动脉弓多支血管者,TCD表现为Willis环主干血管的Vd升高(P<0.05和P<0.01),PI均降低(P<0.001),频谱表现为波型衰减、波峰变钝、峰值后移,呈几乎无波动的频谱改变;累及主动脉弓单支血管者,TCD仅表现为锁骨下动脉狭窄伴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基底动脉分叉处狭窄。结论TCD检测显示颅内出现异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即Vd升高、PI明显减低或锁骨下动脉狭窄、频谱出现特征性的改变等,结合临床即可诊断为Takayasu氏动脉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超声多普勒 takayasu动脉炎 动脉造影 血流动力学改变
下载PDF
Takayasu动脉炎的经颅多普勒超声表现(附2例报告)
5
作者 姜亚平 高琼 郭光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9-79,共1页
Takayasu动脉炎的经颅多普勒超声表现(附2例报告)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科,武汉430030姜亚平,高琼,郭光关键词Takayasu动脉炎;超声诊断中图法分类号R543.5,R445.1经颅多普勒超声... Takayasu动脉炎的经颅多普勒超声表现(附2例报告)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科,武汉430030姜亚平,高琼,郭光关键词Takayasu动脉炎;超声诊断中图法分类号R543.5,R445.1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测脑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yasu动脉炎 动脉炎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Takayasu动脉炎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栾青霞 张效艳 王巧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3期2493-2496,共4页
Takayasu动脉炎(TA)是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的特发性慢性血管炎,可造成相应部位血管的狭窄乃至闭塞,从而引起局部缺血症状。但其发病初期临床特征不典型,难以评估疾病活动,疾病诊断依旧是一个重大难题。在治疗方面,药物主要基于皮质类固... Takayasu动脉炎(TA)是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的特发性慢性血管炎,可造成相应部位血管的狭窄乃至闭塞,从而引起局部缺血症状。但其发病初期临床特征不典型,难以评估疾病活动,疾病诊断依旧是一个重大难题。在治疗方面,药物主要基于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当疾病较重或合并相关并发症致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要手术治疗,其中创伤小的微创手术表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概括了TA的病因、临床表现、目前诊断标准、影像学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潜在的标志物和现今的治疗方式,以期为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yasu动脉炎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主动脉瓣置换对比主动脉根部置换治疗Takayasu动脉炎引起主动脉瓣反流的Meta分析
7
作者 卢晓峰 李俊玮 +2 位作者 王旭 高秉仁 柳德斌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1438-1442,共5页
目的本文通过Meta分析对比主动脉瓣置换和主动脉根部置换治疗Takayasu动脉炎引起主动脉瓣反流的疗效和预后,为临床实践提供最新依据。方法系统性检索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本文通过Meta分析对比主动脉瓣置换和主动脉根部置换治疗Takayasu动脉炎引起主动脉瓣反流的疗效和预后,为临床实践提供最新依据。方法系统性检索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关于Takayasu动脉炎和主动脉瓣反流的文献,检索截止2020年9月。由两名独立研究者筛选、评估文献质量,采用R软件Meta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结果共计1217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8篇文献,共计237例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患者中发生瓣膜脱落/瓣周漏比主动脉根部置换患者更常见(OR=5.85,95%CI:2.00~17.14;P=0.0013,I^(2)=0%)。而假性动脉瘤发生率(OR=2.89,95%CI:0.83~10.02;P=0.0945,I^(2)=0%)、早期死亡率(OR=0.83,95%CI:0.22~3.11;P=0.7879,I^(2)=0%)和晚期死亡率(OR=0.83,95%CI:0.22~3.11;P=0.4904,I^(2)=0%)在两种术式中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合成目前已有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结果表明在Takayasu动脉炎造成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中,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在术后瓣膜脱落发生风险明显低于主动脉瓣置换术。然而两种术式在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早期死亡率和晚期死亡率上并无显著性差异。目前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比较这两种术式的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yasu动脉炎 动脉瓣置换 动脉根部置换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Takayasu动脉炎的神经系统表现
8
作者 王纪佐 沈世鑫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CSCD 1992年第6期369-371,共3页
关键词 takayasu 动脉炎 侧支循环 症状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Takayasu动脉炎病变活动性的指标 被引量:1
9
作者 Seth S. Goyal N. K. +2 位作者 Jagia P. 吴晓燕(译) 孙凯(校)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6年第8期56-56,共1页
Background: Assessment of disease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Takayasu’s arteritis(TA) is difficult due to absence of definitive tests. Presence of carotid intima-medial thickening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possible mark... Background: Assessment of disease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Takayasu’s arteritis(TA) is difficult due to absence of definitive tests. Presence of carotid intima-medial thickening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possible marker of inflammation and disease activity. Methods: We evaluated common carotid artery carotid intima-medial thickness(CCA-IMT) in 56 common carotid arteries(CCAs) in 28 healthy controls and 74 CCAs in 37 patients of TA.We correlated these findings with the presence of activity as assess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 cri- teria. Results: CCA-IMT was increased(>0.8 mm) in 59% of the patients with TA. In patients with disease activity, the CCA-IMT was more than in those without activity(1.5± 0.16 vs. 0.9± 0.2 mm, P< 0.005). This is presumably because of ongoing inflammation causing abnormal thickening. Even among patients without active disease, CCA-IMT was more than in controls(0.9± 0.2 vs. 0.6± 0.1 mm, P< 0.05) possibly due to a milder degree of inflammation or healing with fibrosis. All patients with angiographic carotid obstruction had increased CCA-IMT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they were active or not. However, in patients with angiographically normal carotid arteries, CCA-IMT was increased only among the patients who were active(1.4± 0.2 vs. 0.7± 0.04, P< 0.05). Abnormal CCA-IMT as marker of disease activity had a sensitivity of 82% and specificity of 60% . On excluding patients with increased CCA-IMT who had angiographic carotid stenosis(because the increase in CCA-IMT cannot be attributed entirely to activity alone in these patients), the specificity increased to 70% . Conclusion: Increased CCA-IMT is a reliable marker of active disease, especially in the absence of angiographically visible carotid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takayasu动脉炎 病变活动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疾病活动性 血管造影 正常对照 活动期
下载PDF
Takayasu动脉炎并发脑梗塞(附两例报告)
10
作者 陈文军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89年第3期11-13,共3页
Takayasu动脉炎主要侵犯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病理特征为动脉壁明显增厚及管腔闭塞。临床表现与受累血管的脑部血供有关。
关键词 发脑 takayasu 多发性大动脉炎 受累血管 血供 左侧肢体无力 动脉 尾状核头部 右基底节区 双上肢血压
下载PDF
Takayasu动脉炎患者的低眼压性视网膜病
11
作者 Vedantham V. Ratnagiri P.K. +1 位作者 Ramasamy K. 杨建刚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9期45-46,共2页
Takayasu’s arteritis could result in chronic ocular ischemia with a spectrum of changes that is referred to as Takayasu retinopathy. The role of an ophthalmologist includes photocoagulation, monitoring for complicati... Takayasu’s arteritis could result in chronic ocular ischemia with a spectrum of changes that is referred to as Takayasu retinopathy. The role of an ophthalmologist includes photocoagulation, monitoring for complications, and timely referral for intervention.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one such case that was effectively manag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 低眼压 takayasu 动脉炎 慢性缺血 凝固术 眼科医师 定期随诊
下载PDF
Takayasu动脉炎的患儿主动脉弹性降低:病例报道和文献回顾
12
作者 Baumgartner D. Sailer-Hck M. +1 位作者 Baumgartner C. 李丹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6年第A03期56-57,共2页
Takayasu arteritis (TA)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vasculitis of the aorta and its major branches with a very low incidence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Our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affe... Takayasu arteritis (TA)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vasculitis of the aorta and its major branches with a very low incidence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Our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affected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aortic walls non-invasively in a 14-year-old Iraqi girl with a 3-year history of fever, fatigue, malaise and diffuse pain. Ultrasound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showed marked thickening of the aorticwall, dilatation of the aortic arch, and decreased luminal diameters of the abdominal aorta and both subclavian arteries, consistent with TA.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aortic elastic properties such as distensibility and stiffness index were markedly reduced compared to a group of healthy controls (n=39): ascending aortic distensibility was 20 kPa-1× 10-3 versus 63± 23 kPa-1× 10-3 in controls, and the ascending aortic stiffness index 9.6 versus 3.5± 1.3 in controls. Although the patient’ s general condition improved rapidly on oral prednisolone and azathioprine and inflammatory parameters normalised within 3 weeks, the aortic elastic parameters did not change during the first 2 weeks of anti-inflammatory treatment. Unfortunately, no further follow-up was possible.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Takayasu arteritis, non-invasive quantification of reduced aortic elastic properties can help to assess aortic involvement, and possibly to follow disease activity and vascular response to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弹性 takayasu 文献回顾 动脉炎 锁骨下动脉 升主动脉 动脉 疼痛病史 成像术 腹主动
下载PDF
坏疽性脓皮病伴随Takayasu动脉炎
13
作者 Ujiie H. Sawamura D. +1 位作者 Yokota K. 牛新武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1期13-13,共1页
Pyoderma gangrenosum(PG) is a neutrophilic dermatosis characterized by destructive,necrotizing and noninfective ulceration of the skin mostly on lower extremities PG is well known as a complication of Takayasus arte... Pyoderma gangrenosum(PG) is a neutrophilic dermatosis characterized by destructive,necrotizing and noninfective ulceration of the skin mostly on lower extremities PG is well known as a complication of Takayasus arteritis in Japan, However, this association is not commonly observed in North American and European patients We describe a case of PG that was associated with Takayasus arteritis who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systemic cyclosporin We have reviewed 35 well documented PG cases with Takayasus arteritis in comparison to 106 PG cases without Takayasus arteriti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is association occurs pred ominantly in young females and that these cases exhibit more widespread 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疽性脓皮病 takayasu 动脉炎 中性粒细胞浸润 皮损面积 环孢霉素 下肢皮肤 毁损性 文章报道 文献报道
下载PDF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特点及眼部表现
14
作者 肖迎 王梦雅 王琪 《眼科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71-380,共10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全身表现及眼部临床表现,提高眼科医生对大动脉炎的诊治能力。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8年3月至2022年5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后、经眼科会诊或治疗的大动脉炎患者14例,...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全身表现及眼部临床表现,提高眼科医生对大动脉炎的诊治能力。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8年3月至2022年5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后、经眼科会诊或治疗的大动脉炎患者14例,总结患者的全身表现、眼部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14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13例,年龄(35.57±9.77)岁。其中,Ⅰ型头臂动脉型7例(50%),Ⅱ型胸腹主动脉型2例(14.3%),Ⅲ型肺动脉型0例,Ⅳ型广泛型5例(35.7%)。85.7%病例累及头臂动脉干。患者全身表现多样,最常见的是上肢低血压相关表现,4例发生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28.6%)。5例(35.6%)患者以眼部症状为首发表现,3眼曾误诊为“白内障”(21.4%)。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为无光感~1.0,其中,21眼最佳矫正视力为1.0(占75%),4眼最佳矫正视力<0.1(占14.3%)。眼部检查正常者4眼(14.3%),其余24眼(85.7%)均存在眼部异常。晶体异常、结膜巩膜血管扩张充血及瞳孔散大是最常见的眼前节表现。眼底表现以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为主(20眼,71.4%),高血压视网膜病变4眼(14.3%)。与Ⅱ型患者比较,Ⅰ型患者更容易发生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缺血导致的异常动静脉交通及视盘旁花冠状血管是最典型的眼底表现,严重者导致新生血管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脱离。所有患者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眼部行视网膜光凝及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nti-VEGF)药物治疗后,3眼视网膜病变仍有进展,其余患者病情稳定。结论: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临床相对比较少见的慢性血管炎性阻塞性病变,年轻女性多发。本组病例以累及头臂动脉干为主,眼部受累概率高,缺血性眼前节表现是较容易被识别的体征,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是最典型的眼底表现,并可能引发严重的眼部并发症。眼科医生应提高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认识和诊断能力,并重视对大动脉炎患者的详细眼部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yasu动脉炎 眼底 眼表现 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下载PDF
79例新疆维吾尔族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15
作者 王凌鹏 罗健 +3 位作者 古丽巴哈尔 王勇 马青平 张源明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患者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诊断为TA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新疆维吾尔族男女患者TA临床特点的差别。结果:本研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患者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诊断为TA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新疆维吾尔族男女患者TA临床特点的差别。结果:本研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3.9;男性患者发病年龄显著大于女性患者[(32±13)岁比(24±9)岁,P<0.05],40岁以上发病的男性占29.4%,女性占4.8%(P<0.05);与男性患者比较,女性患者处于病情活动期的显著增加(47.1%比75.8%);血沉(17.6%比62.9%),C反应蛋白(11.8%比51.6%),白细胞计数(17.6%比40.3%)均显著增加(P均<0.05)。男女患者血管受累部位、分型比例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以女性为主,发病年龄早于男性,病情多处于活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yasu’s动脉炎 维吾尔族 性别特性
下载PDF
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慧敏 孙腾 +6 位作者 关婷 马文君 吴海英 蒋雄京 周宪梁 惠汝太 郑德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冠脉)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潜在的诊治难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10~2011-12年住院的连续580例大动脉炎患者中,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病变狭窄大于50%的病例,对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总结。结...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冠脉)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潜在的诊治难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10~2011-12年住院的连续580例大动脉炎患者中,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病变狭窄大于50%的病例,对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大动脉炎累及冠脉共43例,男性7例,女性36例,占同期住院大动脉炎患者的7.4%(43/580);心脏症状发作年龄15~64(41.0±13.2)岁。40例患者有典型心绞痛发作病史,其他主要症状包括外周血管杂音、无脉症和高血压。心电图示病理性Q波16例,ST-T缺血性改变33例,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10例,血沉升高27例。大动脉炎最常累及冠脉开口及近端,血管造影能明确诊断。1例冠脉造影时猝死,9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13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平均随访(5.8±3.3)年,死亡8例。结论:大动脉炎可累及冠状动脉,易导致心血管事件,严重病变应尽早行血运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术
下载PDF
大动脉炎患者心脏损害临床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朱卫国 林雪 +7 位作者 张文 王玉 沈敏 王迁 方理刚 张恒 赵久良 曾学军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1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目的总结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患者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7年至2010年确诊的45例TA合并心脏损害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TA患者心脏损害占同期所有TA的8.6%(45/524),45例患者中高血压心脏... 目的总结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患者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7年至2010年确诊的45例TA合并心脏损害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TA患者心脏损害占同期所有TA的8.6%(45/524),45例患者中高血压心脏病16例、心肌病变12例、心脏瓣膜病变8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冠状动脉病变3例、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衰竭2例、混合型4例。平均发病年龄21.31岁,男女比例为1:2.75。75.6%(34/45)的心脏损害患者有心脏症状。17.8%(8/45)的患者因心脏症状首发,其余82.2%患者约于TA起病后6年内出现心脏损害。除发病年龄在心脏瓣膜病变组、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衰竭组显著大于其他3组外,性别、临床分型、心脏症状、病情严重度、病情活动度、转归等方面,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动脉炎心脏损害并不少见。即使临床无心脏症状,亦应注意评估心脏受累情况。当临床遇到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变、冠状动脉病变或心力衰竭时,除考虑原发心脏疾病外,还应注意除外系统性疾病累及心脏的可能,譬如大动脉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 心脏损害
下载PDF
双源CT血管成像在大动脉炎诊断与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罗松 周长圣 +3 位作者 张龙江 赵艳娥 路莉 卢光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249-1253,共5页
目的关于大动脉炎国内外报道较少。文中总结分析大动脉炎的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表现,评价大动脉炎的CT表现及其在大动脉炎的诊断和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27例临床确诊为大动脉炎患者的CTA资料,其... 目的关于大动脉炎国内外报道较少。文中总结分析大动脉炎的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表现,评价大动脉炎的CT表现及其在大动脉炎的诊断和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27例临床确诊为大动脉炎患者的CTA资料,其中7例行颈胸腹部CTA、8例行胸腹部CTA、1例行颈胸部CTA、4例行腹部CTA、7例行颈部CTA。6例患者术后随访CT。结果所有患者共评价378段大血管,245段血管受累,管壁增厚。16例患者42段血管管腔重度狭窄或闭塞,15例患者20段管腔扩张,其中3例患者动脉瘤形成;11例患者主动脉管壁合并钙化。5例患者合并出现单侧肺动脉受累合并肺动脉高压(左侧4例、右侧1例);5例单侧肾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继发同侧肾脏萎缩;19例患者可见明显侧枝循环形成,其中以肠系膜上下动脉间的侧枝较多见。6例随访患者CTA中,4例行支架植入手术,2例行血管旁路手术,其中1例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另5例患者术后支架及旁路血管管腔均通畅。结论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侧枝循环以及狭窄后扩张是大动脉炎的常见CT表现。多层螺旋CT在大动脉炎的诊断和随访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 双源CT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肺动脉受累大动脉炎误诊为肺栓塞4例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岩 赵雪东 袁国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7期888-888,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炎 动脉 肺栓塞 takayasu动脉炎 慢性炎症性疾病 误诊 高安动脉炎 动脉扩张
下载PDF
针灸治疗大动脉炎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梦堃 赵治 韩景献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63-865,共3页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针灸治疗对大动脉炎(头臂动脉型)患者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EDD)的影响。方法:针灸治疗组31例和药物治疗组30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变化,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等血管活性物质...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针灸治疗对大动脉炎(头臂动脉型)患者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EDD)的影响。方法:针灸治疗组31例和药物治疗组30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变化,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等血管活性物质的浓度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EDD%、血浆中NO浓度升高(P<0.01),ET浓度降低(P<0.01),针灸疗法更显效。结论:针灸治疗大动脉炎(头臂动脉型)可以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yasu动脉炎 针灸疗法 血管内皮 血管舒张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