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生理论指导下产业要素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困境、因由及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雪琴 李玉君 +2 位作者 程长清 刘涛 吉莉莉 《江苏高职教育》 2024年第2期34-42,共9页
共生理论是产业要素融入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产业要素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既是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亦是提高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途径。在共生理论指导下,选取资本、土地、人力、生产及管理、信息五大产业要素,对产业要素与人才... 共生理论是产业要素融入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产业要素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既是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亦是提高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途径。在共生理论指导下,选取资本、土地、人力、生产及管理、信息五大产业要素,对产业要素与人才培养要素进行匹配分析,并就目前职业教育“产”融入“教”所面临的困境及因由,从资本共投、土地共存、人才共培、教学共管、资源共建五个方面挖掘产业要素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及人才培养成效的实现路径与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产业要素 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高校高层次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
2
作者 杨聚鹏 王雪晶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48,共10页
高层次青年人才是高校未来发展和竞争力凸显的关键要素,研究高校高层次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在逻辑,对提升高校竞争力、全面实现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三位统筹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年排名前100所高校建设的高层次青年人才储备... 高层次青年人才是高校未来发展和竞争力凸显的关键要素,研究高校高层次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在逻辑,对提升高校竞争力、全面实现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三位统筹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年排名前100所高校建设的高层次青年人才储备数据为样本,借助多元回归模型对高校高层次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高校综合得分、高校层次和科技经费均对高校建设高层次青年人才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学科建设、经费预算对建设高层次青年人才没有显著影响。提出高校要通过扩大高校办学水平宣传、优化科研环境、加强学科建设、多元筹措教育经费增加经费预算等方式来加强高层次青年人才建设,以便在未来的高校竞争中赢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青年人才 人才建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共治的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吕万刚 季彦霞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文章主要采用建构式案例研究方法,以扎根理论编码技术为辅助,对参与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治理的组织进行多案例分析,构建出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共治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共治的影响因素包括价值... 文章主要采用建构式案例研究方法,以扎根理论编码技术为辅助,对参与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治理的组织进行多案例分析,构建出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共治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共治的影响因素包括价值认同、资源投入、合作机制、组织能力和制度环境。其中,价值认同是实现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共治的原动力;资源投入和合作机制均对多元共治绩效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组织能力和制度环境通过与其他因素产生交互作用而对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共治绩效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操 后备人才 多元共治 影响因素 体教融合
下载PDF
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裴雷 胡志伟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作为回应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教育模式变革,跨学科人才培养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保持活力的重要源泉。首先,在梳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契机和实践模式的基础上,解析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其次,从知识生产框架和潜在空间领域的... 作为回应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教育模式变革,跨学科人才培养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保持活力的重要源泉。首先,在梳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契机和实践模式的基础上,解析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其次,从知识生产框架和潜在空间领域的角度分析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再次,分析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路径:优化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关注学生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机制,创新质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人才培养 跨学科教育 实践逻辑 影响因素 新文科
下载PDF
基于DEMATEL模型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苏彦红 刘敏 于丽静 《物流科技》 2024年第7期45-47,共3页
通过总结分析近年来智慧物流人才的文献,明确对智慧物流人才研究的重点。从职业素养、知识储备、能力要求三方面建立智慧物流人才需求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利用DEMATEL模型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在指标体系中的作用,为智慧物流... 通过总结分析近年来智慧物流人才的文献,明确对智慧物流人才研究的重点。从职业素养、知识储备、能力要求三方面建立智慧物流人才需求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利用DEMATEL模型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在指标体系中的作用,为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ATEL 智慧物流人才 因素
下载PDF
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伍嘉嘉 莫良玉 +1 位作者 张友泓 范稚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266-269,279,共5页
基于2022年广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人员培训班的调查问卷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个体基本特征、培养因素、其他影响因素等对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龄、单位政策支持、对农业生产的帮助等对培养意愿有显著... 基于2022年广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人员培训班的调查问卷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个体基本特征、培养因素、其他影响因素等对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龄、单位政策支持、对农业生产的帮助等对培养意愿有显著的影响。提出实施精准培养、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培养内容等建议,旨在增强基层农技人员培养意愿和参与积极性,实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农技人才 培养意愿 影响因素 二元Logistic
下载PDF
中国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程度评价:动态演进与影响因素
7
作者 刘欣欣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4,共6页
选取2015—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通过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考察中国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程度空间差异、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程度呈逐年上升态势,其中东... 选取2015—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通过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考察中国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程度空间差异、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程度呈逐年上升态势,其中东部地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程度偏高,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程度偏低。整体而言,中国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程度差异波动增大,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市场因素、人才因素、资本因素均会对中国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程度产生影响。最后提出完善创新主体协同共生发展机制、着力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制定区域层次化发展体制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中国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程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 共生程度 市场因素 人才因素 资本因素
下载PDF
“揭榜挂帅”机制视角下的人才评价体系探析
8
作者 薛雅 张晅昱 张宓之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5期132-139,共8页
基于机制特征深度聚焦问题导向人才评价的内涵和存在问题。通过国内各省份“揭榜挂帅”机制中人才评价实践分析、前期研究和专家咨询,形成了“揭榜挂帅”机制视角下团队遴选、揭榜实施、成果应用3个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始人才评... 基于机制特征深度聚焦问题导向人才评价的内涵和存在问题。通过国内各省份“揭榜挂帅”机制中人才评价实践分析、前期研究和专家咨询,形成了“揭榜挂帅”机制视角下团队遴选、揭榜实施、成果应用3个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最终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为切实解决“揭榜挂帅”机制实施过程中人才评价问题提供思路和模式的借鉴,为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提出新的方法,通过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提供形成并实施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的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揭榜挂帅”机制 人才评价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法
下载PDF
海外人才的回流动因模式及影响因素——基于上海市的实证分析
9
作者 孙雨蕾 吴瑞君 《中国人事科学》 2024年第3期30-43,共14页
人才回流是国际人才流动的关键环节。全球化时代,人才回流表现出动因多样化、群体差异化以及影响因素复杂化的特征和趋势。文章基于2021年上海市基本侨情调查数据,探究我国海外人才回流动因的差异及其微观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海... 人才回流是国际人才流动的关键环节。全球化时代,人才回流表现出动因多样化、群体差异化以及影响因素复杂化的特征和趋势。文章基于2021年上海市基本侨情调查数据,探究我国海外人才回流动因的差异及其微观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海外人才回流趋势显著,回流主体构成多元化、回流动因多样化,以长期定居型和职业发展型回流为主;(2)回流动因具有较强的个体异质性,个人家庭特征以及流动特征和经历对回流动因具有显著影响;(3)海外人才回流具有地域集中性、空间指向性以及时间阶段性等特点。为吸引国际人才回流,促进海外人才发展,优化我国海外引才政策,应高度关注国际人才迁移和全球人才竞争的新动向,根据回流主体的不同回流模式特点构建引才政策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形成海外人才回流的最佳模式,充分发挥海外人才的空间集聚效应;在人才环流背景下,加强海外人才“引用一体”的政策设计思路,提高海归人才的社会贡献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人才 回流动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皮划艇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与优化路径研究
10
作者 谭志宏 武鸿禹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6期37-39,共3页
随着皮划艇运动的不断发展,其对后备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皮划艇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选材机制、训练方法、教育资源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选材机制、创新训练方法、... 随着皮划艇运动的不断发展,其对后备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皮划艇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选材机制、训练方法、教育资源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选材机制、创新训练方法、优化教育资源等皮划艇后备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以期为皮划艇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划艇 后备人才 影响因素 优化路径
下载PDF
长三角学术精英的成才周期及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薛琪薪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0-36,共7页
精英人才的成才周期和成才规律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基于收集的近20年长三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基础信息,分析了该群体的成才周期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学术精英平均成才周期为13.1年,接近国外研究发现的精英人才“十年成才”规律;... 精英人才的成才周期和成才规律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基于收集的近20年长三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基础信息,分析了该群体的成才周期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学术精英平均成才周期为13.1年,接近国外研究发现的精英人才“十年成才”规律;成才周期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自然科学学者的成才周期最短。从影响因素来看,学科类别、教育流动和海外学习工作经历都对成才周期具有显著影响。促进学术精英人才更好成长与更快发展,需要优化高等教育贯通制培养制度,提升海外工作经历在人才引进和评价时的权重,审慎看待精英人才的职业流动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精英 成才周期 影响因素 长江学者 人才引进
下载PDF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引进留学青年学者——高层次留学青年学者归国就业影响分析
12
作者 贾静 胡文尔 李霁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1期5-9,共5页
党的二十大要求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其中留学归国青年学者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对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在海外求学求职信息接触渠道、到国内高校就业原因及影响因素等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合部分青年学者访谈,总... 党的二十大要求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其中留学归国青年学者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对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在海外求学求职信息接触渠道、到国内高校就业原因及影响因素等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合部分青年学者访谈,总结归纳留学青年学者的引才信息获取途径,到国内高校就业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等。提出国内高校要提升引才针对性,进一步扩大宣传;塑造良好形象,提升学界口碑;落实待遇,解决后顾之忧;营造潜心科研、国际化的学术氛围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归国青年学者 高层次人才 归国就业 影响因素 引才信息
下载PDF
高校青年人才引进待遇政策研究——基于56所高校青年人才引进政策文本分析
13
作者 龙梦晴 朱明俐 邹慧娟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3,共12页
本文以双因素理论为基础,借助Nvivo软件,对全国56所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青年人才引进政策文本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当前高校青年人才引进待遇政策过分注重保健因素,时常忽视激励因素,总体上以保障型政策为主、奖励型政策为辅,发展... 本文以双因素理论为基础,借助Nvivo软件,对全国56所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青年人才引进政策文本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当前高校青年人才引进待遇政策过分注重保健因素,时常忽视激励因素,总体上以保障型政策为主、奖励型政策为辅,发展型政策很少受到关注。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青年人才引进待遇政策具有差异性:华南、华东和西北地区高校总体上优于其他地区高校,“双一流”高校、省属重点本科高校总体上优于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研究认为,高校青年人才引进待遇政策制定受到“才从财来”的保守观念固化、“财从才来”的发展理念不足等内因主导,以及多种急功近利因素影响、政府引导监督力度不够等外因助力。高校应从更新思想观念、做好人才规划,青年人才应从克服利益诱惑、积极主动作为,政府应从加强宏观调控、强化督促监督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年人才 引进待遇 双因素理论
下载PDF
新时代江苏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14
作者 黄涛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2-26,共5页
新时代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借助人才流动理论,对人才流动意愿现状展开实证调研。研究发现,人才政策比较优势不明显、薪酬待遇兑现有落差、职业发展机制不完善、工作环境氛围不满意等现状,是... 新时代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借助人才流动理论,对人才流动意愿现状展开实证调研。研究发现,人才政策比较优势不明显、薪酬待遇兑现有落差、职业发展机制不完善、工作环境氛围不满意等现状,是影响“双师型”教师流出的主要动因。基于此,结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个人等层面,对“双师型”教师流动的关键因素提出应对策略,为江苏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 人才流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如何让要素在城乡间双向“动起来”?——基于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变的历史经验
15
作者 孙圣民 李灏桢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0,F0002,共10页
城乡关系事关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始终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保障要素在城乡间的互相流通又是建设和谐城乡关系、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城乡间流通的要素以人才、资金、商... 城乡关系事关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始终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保障要素在城乡间的互相流通又是建设和谐城乡关系、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城乡间流通的要素以人才、资金、商品为主要内容。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变的历史事实表明,科举取士、儒家文化分别是人才流通的制度支撑和主观动机,土地是资金流通的价值支撑,产业地位则是商品平等交换的坚实基础。基于此,从优化理念、完善制度、培育文化、打造产业等方面着手,更好地保障人、财、物等因素在城乡间双向“动起来”,从而维系和谐的城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要素流动 人才制度 文化培育 特色产业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创新型人才流动宏观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桂苑洁 张向前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8期102-108,共7页
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地区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基于2011—2021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考察宏观环境因素对创新型人才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能显... 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地区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基于2011—2021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考察宏观环境因素对创新型人才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能显著促进省际创新型人才流动;在分样本情境下,宏观环境因素对创新型人才流动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中西部地区创新型人才流动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东部地区创新型人才流动受收入水平影响较大;相较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创新型人才流动有较明显的影响;R&D经费投入在促进中部地区创新型人才流动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和教育环境对创新型人才流动影响力度偏弱。据此,提出进一步贯彻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提高创新型人才收入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继续发挥R&D经费对科技人才流动的促进作用、创造良好教育环境等建议,为城市和区域人才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人才流动 宏观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缓就业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7
作者 张海燕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13,17,共4页
随着科技和产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然而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学生缓就业人数逐年递增,通过调研发现,缓就业现象的产生不仅与学生个人因... 随着科技和产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然而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学生缓就业人数逐年递增,通过调研发现,缓就业现象的产生不仅与学生个人因素有关,更与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企业用人需求以及社会就业环境等多方面密切相关。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可通过加强学生心理辅导与职业规划、优化学校培养管理体系、提升家长认知促进家校合作、对接企业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关注形势变化强化政策解读能力等方面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分段培养 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缓就业因素 对策研究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形成的逻辑机理与实践指向
18
作者 徐政 占智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61,共12页
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区域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创新实践,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下促进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内涵、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立足我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现... 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区域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创新实践,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下促进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内涵、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立足我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现实实践,发现新质生产力在推动产业一体化过程中面临产业资源禀赋存有不足,创新网络效应暂未形成,人才集聚规模尚存差异,金融扶持力度普遍不足。新质生产力通过助推产业生产要素流通、技术进步迭代、生产效率跃升、数智化转型、人才规模增长等实现长三角区域内产业一体化发展。因此,需要促进核心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释放资本红利与黏合作用;优化要素配置融合,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新质人才规模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长三角产业一体化 人才聚集 资源禀赋 要素配置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19
作者 刘旭阳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基于中央财办对“新质生产力”的解读,阐述“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实现路径。“新质生产力”内涵包含驱动因素、基本含义及核心标志等,具体而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驱动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新... 基于中央财办对“新质生产力”的解读,阐述“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实现路径。“新质生产力”内涵包含驱动因素、基本含义及核心标志等,具体而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驱动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含义,依托于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从其实现路径看,主要有: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宜的创新体制;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队伍;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基础设施;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打造有助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人才队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视角下农村地区人才回流的影响因素与策略
20
作者 柳丝 夏源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人才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下农村地区人才紧缺使得乡村振兴工作缺乏内生动力,人才回流对乡村振兴尤其重要。该文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视角,从个人、社会和国家3个层面分析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由此提出可以从人文环境... 人才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下农村地区人才紧缺使得乡村振兴工作缺乏内生动力,人才回流对乡村振兴尤其重要。该文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视角,从个人、社会和国家3个层面分析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由此提出可以从人文环境、经济环境、生活环境和基础保障4个方面进行改进,以促进人才回流,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才回流 乡村振兴 影响因素 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