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_A对I/R大鼠脑组织NF-κB和I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周丽 刘艳平 +1 位作者 王芳 杨凤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观察TanⅡA干预缺血-再灌注(I/R)大鼠脑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变化,以及NF-κB、ⅠκB的表达,研究TanⅡA对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7d和15 d模型组及TanⅡA低、高剂量... 目的:观察TanⅡA干预缺血-再灌注(I/R)大鼠脑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变化,以及NF-κB、ⅠκB的表达,研究TanⅡA对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7d和15 d模型组及TanⅡA低、高剂量7 d和15 d组,每组10只。TanⅡA低剂量组(4 mg/kg)和高剂量组(8 mg/kg)分别于术后连续腹腔注射给药7 d和15 d,1次/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后用HE染色观察大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TanⅡA处理后各组NF-κB和IκB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TanⅡA组脑组织病变程度较MCAO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减轻,其中以15 d高剂量组改变最为明显,免疫组化结果也显示模型组的NF-κB和IκB表达水平在显著高于TanⅡA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TanⅡA能有效降低缺血-再灌大鼠模型脑组织NF-κB和I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和IκB的活性和生成有效的降低大脑中炎性反应的发生,从而发挥保护大脑神经元,改善缺血-再灌脑组织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ⅱa 脑缺血-再灌注 NF-ΚB IΚB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耿华昌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16期73-74,共2页
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比较其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疗效及心电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改善。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 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比较其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疗效及心电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改善。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分析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左强 张培华 +4 位作者 罗少军 汤少明 梁杰 张刚 李瑾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36-637,共2页
目的 研究天然药物丹参酮ⅡA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以期寻找新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 以四甲基偶氮唑 (MTT)法和特异性荧光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丹参酮ⅡA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丹参酮ⅡA对成纤... 目的 研究天然药物丹参酮ⅡA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以期寻找新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 以四甲基偶氮唑 (MTT)法和特异性荧光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丹参酮ⅡA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丹参酮ⅡA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采用荧光染色和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 ,均呈剂量依赖性增高 (P <0 0 1)。结论 丹参酮ⅡA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且能够诱导其发生凋亡 ,为寻找有效治疗增生性瘢痕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瘢痕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低氧下丹参酮Ⅱ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HIF-1α与c-My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冯玉光 宗绪山 +2 位作者 邢国辉 吴美英 朱芸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低氧下丹参酮ⅡA(TanⅡ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 IF-1α)与c-Myc表达的影响和二者的相关性。方法用氯化钴创建低氧模型,设常氧对照组、低氧对照组和低氧加不同浓度TanⅡA组。分别取0.5、2.0、10.0 mg/L TanⅡA... 目的观察低氧下丹参酮ⅡA(TanⅡ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 IF-1α)与c-Myc表达的影响和二者的相关性。方法用氯化钴创建低氧模型,设常氧对照组、低氧对照组和低氧加不同浓度TanⅡA组。分别取0.5、2.0、10.0 mg/L TanⅡA干预低氧胃癌细胞48 h后,免疫细胞化学二步法检测H IF-1α和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TanⅡA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 IF-1α和c-Myc蛋白表达,且二者呈高度正相关(r=0.901,P<0.05)。结论低氧条件下,TanⅡA可同时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H IF-1α和c-Myc蛋白的表达,提示TanⅡA可能对抑制肿瘤的无氧糖酵解和VEGF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低氧 胃肿瘤 低氧诱导因子-1Α C-MYC
下载PDF
丹参酮ⅡA联合5-FU对低氧下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与HIF-1α和突变型P53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邢国辉 冯玉光 +2 位作者 宗绪山 吴美英 朱芸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228,共7页
目的:观察低氧环境下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TanⅡA)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与HIF-1α和突变型P53的表达.方法:用氯化钴(CoCl2)创建低氧模型,采用0、0.5、1.0、2.0、5.0、10.0mg/L的TanⅡA联合10.0mg/... 目的:观察低氧环境下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TanⅡA)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与HIF-1α和突变型P53的表达.方法:用氯化钴(CoCl2)创建低氧模型,采用0、0.5、1.0、2.0、5.0、10.0mg/L的TanⅡA联合10.0mg/L的5-FU分别作用于低氧SGC7901细胞24、48和72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上述同样方式作用于低氧SGC7901细胞24、48和72h后,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TanⅡA(0、0.5、2.0、10.0mg/L)联合10.0mg/L的5-FU作用于低氧SGC7901细胞48h后,免疫细胞化学二步法检测HIF-1α及突变型P53的表达.结果:低氧环境下,不同浓度的TanⅡA联合10.0mg/L5-FU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均P<0.01),10.0mg/LTanⅡA联合5-FU作用细胞72h后,其抑制率为67.46%.0.5-10.0mg/LTanⅡA联合5-FU作用细胞24、48、72h,TanⅡA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促进SGC7901细胞凋亡(均P<0.01).HIF-1α及突变型P53表达明显高于常氧组(t=22.786,13.914,均P<0.01),不同浓度的TanⅡA联合10.0mg/L5-FU作用细胞48h后,HIF-1α、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F=182.234,130.062,均P<0.01),且二者呈高度正相关(n=5,r=0.995,P<0.01).结论:在低氧环境下,TanⅡA可能通过抑制HIF-1α及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从而增强5-FU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5-氟尿嘧啶 低氧 胃癌细胞 凋亡 P53 低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小勤 陈利国 +1 位作者 曾学文 许小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30-2132,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CRL-1730按血瘀组、非血瘀组、健康组、对照组、药物(TanⅡA10μg/mL)组分组,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内...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CRL-1730按血瘀组、非血瘀组、健康组、对照组、药物(TanⅡA10μg/mL)组分组,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内皮细胞的形态结构。结果:(1)血瘀组:与非血瘀组、健康组、对照组比较,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细胞收缩分离成放射星状体;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饮液泡数量增多。粗面内质网数目减少并有扩张,核糖体部分丢失。线粒体细小,嵴不清或消失。细胞内平滑内质网明显扩张呈空泡状,细胞表面仅有细长的微绒毛,核未见特殊改变。(2)药物组:与血瘀组比较,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部分细胞之间有间隙,但仍有突起互相连接,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多数细胞表面有细长的微绒毛,粗面内质网数目较少但不扩张,其上附着的核糖体不丢失,部分细胞的平滑内质网扩张成大小不等的小池,线粒体双层膜及内嵴结构清晰,在细胞群体内较易找到核分裂相,核未见特殊改变。结论: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严重损伤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TanⅡA对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ⅱa 血瘀证 内皮细胞 形态结构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在肿瘤领域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袁春意 谢琼 +1 位作者 曾柏荣(指导) 何欣(指导) 《中医药导报》 2009年第9期67-69,共3页
综述了丹参酮ⅡA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作用、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及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丹参酮ⅱa(tanⅱa) 肿瘤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肖小娜 张培华 +1 位作者 罗少军 汤少明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59-360,共2页
目的:通过对天然药物丹参酮A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以期寻找新的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MTT)法、流式细胞术(FCM)和特异性荧光染色法检测丹参酮A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丹参酮A... 目的:通过对天然药物丹参酮A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以期寻找新的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MTT)法、流式细胞术(FCM)和特异性荧光染色法检测丹参酮A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丹参酮A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特异性荧光染色法检测凋亡指数,均呈剂量依赖性增高(P<0.01)。结论:丹参酮A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诱导其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成纤维细胞 凋亡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汪华君 贾荣娣 赵蓉 《抗感染药学》 2013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对肠缺血再灌注的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1h-灌注2h的方式复制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损伤的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对肠缺血再灌注的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1h-灌注2h的方式复制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损伤的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丹参酮ⅡA(5,10,20mg/kg)组,各组于缺血前20min舌下静脉给药,测定再灌注后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SOD活力、MDA和NO水平,并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前者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的SOD活力降低,MDA和NO水平升高,经镜检发现大鼠肺脏组织中有明显的组织形态学的损伤;丹参酮ⅡA组与模型组相比,前者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大鼠SOD活力,降低MDA及NO水平,减轻大鼠肺组织中形态学的损伤。结论:丹参酮ⅡA对肠IR所致肺组织损伤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地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自由基清除作用、减轻中性粒细胞聚集及活化、抑制大量NO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肠缺血再灌注 肺损伤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钰娜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I/R)组、低剂量干预组、高剂量干预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干预组用血管夹夹闭左侧肺门30 min,去除血...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I/R)组、低剂量干预组、高剂量干预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干预组用血管夹夹闭左侧肺门30 min,去除血管夹恢复血流2 h。干预组于缺血前3 d给予不同剂量丹参酮ⅡA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各组肺组织的湿干比(W/D)、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模型组MPO、MDA、以及W/D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干预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高剂量干预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低剂量干预组。结论:TanⅡA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自由基损伤、抑制中性粒细胞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丹参酮ⅡAPEG-PE纳米胶束的制备、体外释放及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心脏靶向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方俊 柳威 +1 位作者 汤梦婕 李湘平 《中南药学》 CAS 2018年第7期925-930,共6页
目的采用聚乙二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PEG-PE)纳米胶束承载丹参酮ⅡA,并对其进行表征、体外释药及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心脏靶向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丹参酮ⅡAPEG-PE纳米胶束,对载药系统进行表征,采用体外... 目的采用聚乙二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PEG-PE)纳米胶束承载丹参酮ⅡA,并对其进行表征、体外释药及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心脏靶向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丹参酮ⅡAPEG-PE纳米胶束,对载药系统进行表征,采用体外释药和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试验对该载药系统进行评价。结果丹参酮ⅡA PEG-PE纳米胶束粒径为(21.4±0.7)nm,Zeta电势为(-19.5±0.6)m V,载药量为(6.5±0.3)%,包封率为(76.4±2.5)%,TEM电镜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PEG-PE纳米胶束呈大小均一的核-壳结构;体外释药实验发现,丹参酮ⅡAPEG-PE纳米胶束释药缓慢,组织分布实验表明丹参酮ⅡAPEG-PE纳米胶束在正常大鼠脏器中AUC大小顺序为肝>脾>肾≈心>肺>脑,而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中的AUC大小顺序为肝>心>脾>肾>肺>脑,丹参酮ⅡAPEG-PE纳米胶束在模型大鼠心脏中的AUC为正常大鼠心脏中的1.7倍,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ⅡAPEG-PE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载药性能,可以缓慢释放药物,将药物蓄积于缺血心肌部位,具有较好的缺血心肌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PEG-PE纳米胶束 核-壳球形结构 心脏靶向 缓释
下载PDF
基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探究丹参酮ⅡA对脓毒症小鼠肠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聪敏 张晓慧 +3 位作者 丁新耘 马源 刘澈 马玉清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TanⅡA)对脓毒症小鼠肠损伤的影响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其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24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脂多糖组(LPS组)、LY294002组(LPS+LY组)、丹参酮ⅡA组(LPS+TanⅡA...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TanⅡA)对脓毒症小鼠肠损伤的影响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其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24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脂多糖组(LPS组)、LY294002组(LPS+LY组)、丹参酮ⅡA组(LPS+TanⅡA组),每组6只。除Control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LPS 10 mg/kg建立脓毒症模型。LPS+LY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LY29400230 mg/kg,LPS+TanⅡA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TanⅡA 30 mg/kg,其余两组于上述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PBS[含1‰二甲基亚砜(DMSO)]。给药12 h后采集标本。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Chiu′s评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D-乳酸(D-Lac)水平、小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DNA复合物(MPO-DNA)及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肠组织闭合蛋白(Claudin)-1、磷酸化(p-)PI3K、磷酸化(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小鼠小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Chiu′s评分升高;血清D-Lac水平上升,小肠组织MPO-DNA、CitH3含量增加Claudin-1蛋白表达减少,p-PI3K、p-Akt蛋白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LPS组比较,LPS+LY组和LPS+TanⅡA组小鼠小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Chiu′s评分降低(P<0.001),血清D-Lac水平下降(P<0.001),小肠组织MPO-DNA、CitH3含量减少(P<0.001);Claudin-1蛋白表达增加(P<0.05或P<0.001),p-PI3K、p-Akt蛋白表达减少(P<0.01)。结论TanⅡA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NETs生成,增加Claudin-1蛋白表达,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发挥脓毒症小鼠肠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肠损伤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Akt) 丹参酮ⅱa(tanⅱa) 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 闭合蛋白-1(Claudin-1)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高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印红 张勇 +3 位作者 张扬 薛涛 唐彩平 王晓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高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7月陕西省勉县医院收治的110例肺源性心脏病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5例进行常规治...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高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7月陕西省勉县医院收治的110例肺源性心脏病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5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心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SP、PEP/RVET及VA/VE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高龄肺源性心脏病,能够积极有效的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功能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丹参酮ⅱa磺酸钠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高龄患者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体外诱导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晓丹 刘文达 +8 位作者 刘培庆 王春芝 徐妍 林东军 黄河清 吴传斌 肖若芝 黄仁魏 刘加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63-1666,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人急性白血病K56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10~50μ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24、48、72 h,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并对50μmol/...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人急性白血病K56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10~50μ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24、48、72 h,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并对50μmol/L的药物作用不同时间后亚G1期细胞进行检测。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及其裂解底物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的表达水平,并对凋亡调节蛋白Fas、Bax、Bcl-2、Bak、Bid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20μmol/L以上的丹参酮ⅡA可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FCM检测结果表明50μmol/L丹参酮ⅡA作用不同时间后,亚G1期细胞(凋亡细胞)逐渐增多。20μmol/L以上的丹参酮ⅡA作用48 h后Caspase-3逐渐被活化出现17 000的亚单位,Caspase-3的作用底物PARP被活化裂解出现89 000的亚单位片段,而且Caspase-3的激活以及PARP的裂解可被Caspase-3的特异性抑制剂z-DEVD-FMK所阻断,促凋亡蛋白Fas以及Bax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凋亡抑制蛋白Bcl-2及其他促凋亡蛋白Bak和Bid的表达水平则无明显变化。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通过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而发挥体外抗白血病作用,上调促凋亡蛋白Fas和Bax的表达水平及激活Caspase-3可能是丹参酮ⅡA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白血病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丹参酮IIA及烟酸对肥胖幼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娟 都鹏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293-329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丹参酮IIA及烟酸对幼年肥胖大鼠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8组进行干预实验,30d后检测部分血脂成分、IGF-1因子、PGI2和TXA2含量,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TanⅡA和烟酸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脂作用。(2)Ta...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丹参酮IIA及烟酸对幼年肥胖大鼠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8组进行干预实验,30d后检测部分血脂成分、IGF-1因子、PGI2和TXA2含量,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TanⅡA和烟酸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脂作用。(2)TanⅡA干预后大鼠血清IGF-1表达水平均有小幅升高,烟酸对其作用较弱。(3)TanⅡA及小剂量烟酸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结论:丹参酮ⅡA及烟酸可有效调节实验性肥胖幼年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及对血管内皮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丹参酮ⅱa 烟酸 心血管系统
下载PDF
丹参各单体成份对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灿 郭军 江仁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4-471,共8页
目的:研究丹参各单体成份对体外培养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缺血缺氧条件下培养模拟急性心肌梗死缺氧缺血时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凋亡情况,BALB/c裸鼠皮下注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检测其分化能力.丹参各单体预处理诱... 目的:研究丹参各单体成份对体外培养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缺血缺氧条件下培养模拟急性心肌梗死缺氧缺血时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凋亡情况,BALB/c裸鼠皮下注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检测其分化能力.丹参各单体预处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不同时间点后通过CCK-8测定其增殖情况.q PCR检测适当浓度的丹参酚酸B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SOX-2、Klf-4、OCT4和C-myc表达的影响.实验分组:丹参酮ⅡA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丹参酚酸B组及对照组.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浓度依赖性促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增殖(P<0.05),但丹参酮ⅡA对其增殖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丹参酚酸B能提高其增殖能力,但预处理时间、浓度过高或过低均造成细胞损伤.丹参酚酸B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增加其OCT-4和C-myc的表达,提高其干性潜能(P<0.05),但对Klf-4却无统计学差异.对于SOX2丹参酚酸B却抑制其表达(P<0.05).结论:丹参对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增殖分化有一定的影响,但各单体成份作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丹参酮ⅱa磺酸钠 丹参酚酸B 丹参酮ⅱa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优化及体外溶出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妮 于洁 +3 位作者 张峡 曾敏 张亚军 郑晓晖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4611-4617,共7页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丹参酮Ⅱ_A(Tan-Ⅱ_A)与β-环糊精(β-CD)包合物,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β-环糊精与丹参酮Ⅱ_A的配比、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自变量,包合物的收率、包封率和总评"归一值"为响应值,使用Box-Benhnken设...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丹参酮Ⅱ_A(Tan-Ⅱ_A)与β-环糊精(β-CD)包合物,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β-环糊精与丹参酮Ⅱ_A的配比、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自变量,包合物的收率、包封率和总评"归一值"为响应值,使用Box-Ben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丹参酮Ⅱ_A的包合工艺;采用红外光谱法(IR)、核磁共振法(NMR)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丹参酮Ⅱ_A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优制备工艺为:丹参酮Ⅱ_A与β-环糊精的配比为1∶7,包合温度为48℃,包合时间为3 h;采用优选的工艺条件制备丹参酮Ⅱ_A与β-环糊精的包封率为84.75%。丹参酮Ⅱ_A与β-环糊精包合物可以明显提高丹参酮Ⅱ_A溶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β-环糊精 包合工艺 Box-Benhnken设计-效应面法 体外溶出度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A对放射性脑损伤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有利 辛庆锋 +1 位作者 李超彦 王宁 《中药药理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 ⅡA)对小鼠放射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小鼠144只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各用药组。比较各组小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脑组织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 ⅡA)对小鼠放射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小鼠144只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各用药组。比较各组小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脑组织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平、脑细胞凋亡率、脑脊液ATP含量以及脑组织P2X7受体表达水平。结果:单纯照射组小鼠平均潜伏期时间和寻找平台的路径总长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20mg/kg和40mg/kg丹参酮ⅡA组明显短于单纯照射组;单纯照射组脑含水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20mg/kg和40mg/kg丹参酮ⅡA组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单纯照射组海马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分别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和升高,而20mg/kg和40mg/kg丹参酮ⅡA组与单纯照射组相比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则降低;单纯照射组脑细胞凋亡率和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20mg/kg和40mg/kg丹参酮ⅡA组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单纯照射组脑脊液ATP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20mg/kg和40mg/kg丹参酮ⅡA组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单纯照射组小鼠脑组织P2X7受体蛋白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升高,而20mg/kg和40mg/kg丹参酮ⅡA组较单纯照射组表达下降。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抑制ATP介导的P2X7R活化炎症介质释放和自由基累积,进而减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起到保护放射性脑损伤所致的神经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放射性脑损伤 ATP-P2X7R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A诱导人黑素瘤细胞A375自噬的小鼠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建忠 王久江 +6 位作者 李显平 牛亮 韩昭 刘钊 徐艳艳 刘志军 李小静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是否通过诱导自噬的作用机制抑制人黑素瘤细胞A375的增殖。方法将人黑素瘤细胞A375制备的模型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尾静脉注射,8mg/kg,隔天1次,持续28天)和丹参酮ⅡA低、高剂量组(25mg、50mg 1次/d,持续2...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是否通过诱导自噬的作用机制抑制人黑素瘤细胞A375的增殖。方法将人黑素瘤细胞A375制备的模型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尾静脉注射,8mg/kg,隔天1次,持续28天)和丹参酮ⅡA低、高剂量组(25mg、50mg 1次/d,持续28天),每组6只。实验结束后,随即处死小鼠,手术剥取瘤块称重。采用RT-PCR测定小鼠瘤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mRNA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Beclin-1、LC3-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丹参酮ⅡA可显著降低人黑素瘤细胞A375制备的模型小鼠肿瘤质量系数,抑瘤率达56.70%;可显著上调瘤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Ⅱ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通过诱导人黑素瘤细胞A375的自噬机制,从而抑制其增殖,延缓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丹酮ⅱa 自噬 人黑素瘤细胞A375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大鼠原代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奕 丁道芳 +4 位作者 李玲慧 杜国庆 刘锦涛 詹红生 姜宏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73-76,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24 h新生SD大鼠肱骨头处软骨,用Ⅱ型胶原酶多次消化后获得原代软骨细胞,取P1代细胞进行实验。对照组软骨细胞用含10%FBS的H-DMEM的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分4个浓度组,在...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24 h新生SD大鼠肱骨头处软骨,用Ⅱ型胶原酶多次消化后获得原代软骨细胞,取P1代细胞进行实验。对照组软骨细胞用含10%FBS的H-DMEM的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分4个浓度组,在培养基内分别加入终浓度为6.25μmol/L、12.5μmol/L、25μmol/L、50μmol/L的丹参酮ⅡA。培养24 h后,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丹参酮ⅡA可明显抑制软骨细胞的增殖,且抑制程度与丹参酮ⅡA的浓度呈正相关;丹参酮ⅡA可抑制软骨细胞PCNA的表达;随着丹参酮ⅡA浓度的增加,G0/G1期的软骨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而S期的比例明显降低。结论:丹参酮ⅡA可诱导软骨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抑制软骨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软骨细胞 细胞增殖 增殖细胞核抗原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