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谭盾音乐作品的哲学内涵及人文精神
1
作者 丁鹏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56-158,162,共4页
谭盾是备受国际赞誉的华人作曲家,其音乐作品有独特的音乐语言和精湛创作技巧,不仅停留在表面的旋律和节奏上,更在其中融入了深厚的哲学内涵与人文精神。谭盾音乐作品深入探讨了音乐与人生、自然、宇宙等宏大主题的关系,以及音乐在表达... 谭盾是备受国际赞誉的华人作曲家,其音乐作品有独特的音乐语言和精湛创作技巧,不仅停留在表面的旋律和节奏上,更在其中融入了深厚的哲学内涵与人文精神。谭盾音乐作品深入探讨了音乐与人生、自然、宇宙等宏大主题的关系,以及音乐在表达人类情感、思考和追求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力量。挖掘其音乐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可以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底蕴和魅力,以及艺术家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盾 音乐作品 哲学内涵 人文精神
下载PDF
“互文性”视域下的谭盾多媒体音乐——兼论《女书》的多重结构现象
2
作者 杨静 《音乐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111-119,6,共10页
文章在“互文性”视域下利用贾达群教授的“结构对位”分析方法,对谭盾的多媒体音乐作品《女书》进行解读,在揭示其多媒体音乐中的互文手法的基础上,探究《女书》的互文性特点及互文性策略引发的结构对位,从而在“互文性”文本场域中对... 文章在“互文性”视域下利用贾达群教授的“结构对位”分析方法,对谭盾的多媒体音乐作品《女书》进行解读,在揭示其多媒体音乐中的互文手法的基础上,探究《女书》的互文性特点及互文性策略引发的结构对位,从而在“互文性”文本场域中对谭盾的音乐作品进行认识。通过研究对视觉影像介入听觉音乐形式的作品,及这种具有民族志影像特征的艺术音乐进行多维度分析路径实践,以期对此类作品及谭盾的音乐从不同视角进行释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结构对位 谭盾 多媒体音乐 女书
下载PDF
“中国电影学派”的本土艺术实践与民族化路径探索——以赵季平与谭盾中西不同视角的电影音乐创作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玲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58,117,共7页
民族化与中国性问题是中国文艺创作长期以来的重要论题,也是当下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核心议题之一.作为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的代表性创作者,赵季平与谭盾的电影音乐实践在民族性的继承与发扬上可谓起到了表率垂范之功.赵季平的电影音乐... 民族化与中国性问题是中国文艺创作长期以来的重要论题,也是当下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核心议题之一.作为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的代表性创作者,赵季平与谭盾的电影音乐实践在民族性的继承与发扬上可谓起到了表率垂范之功.赵季平的电影音乐创作以强烈自觉的民间意识与本土立场为首要特质,他扎根在民间/传统文化场域之上,始终不懈地从民族民间音乐与戏曲音乐中汲取可供利用的艺术元素,并加之以现代化转换.谭盾的电影音乐创作则具有鲜明的国际视野与先锋意识,并有意识地以全球化目光观照中国本土音乐传统.二者的电影音乐创作形成了殊途同归的两种创作路径:前者以民族化为内核,由民族而世界;后者从国际化出发,为世界表民族.赵季平与谭盾的电影音乐创作为当下“中国电影学派”如何在东方/西方、传统/现代的对话和碰撞中建构艺术主体性与文化认同提供了颇为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学派 电影音乐 艺术创作 本土艺术实践 赵季平 谭盾 民族化
下载PDF
谭盾音乐及其对中国音乐创作的启示 被引量:11
4
作者 罗平冠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5期91-95,共5页
谭盾是当代中国“新潮”作曲家的代表人物,其创作深受约翰·凯利等后现代艺术大师的影响,谭盾在作品中十分善于运用多媒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大量地采用“自然之声”和“无声”的表现手法,其作品有着淳厚的中国文化底蕴;由于“新潮”,... 谭盾是当代中国“新潮”作曲家的代表人物,其创作深受约翰·凯利等后现代艺术大师的影响,谭盾在作品中十分善于运用多媒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大量地采用“自然之声”和“无声”的表现手法,其作品有着淳厚的中国文化底蕴;由于“新潮”,谭盾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音乐家,“谭卞之争”集中反映了争论的焦点所在;谭盾的作品有其合理存在的理由,也是与世界的向前发展一脉相承的,对中国今后音乐创作之路也有着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盾 现代音乐 后现代主义 “谭卞之争” 自然之声 无声
下载PDF
从“微信交响曲”和“微电影交响曲”看谭盾近作的文化意涵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小梅 韩江雪 《美育学刊》 2017年第2期7-10,共4页
谭盾是我国当代最活跃的作曲家之一,以创新与大胆的音乐实践而备受瞩目。近年,谭盾将各类渗透于大众生活中的新媒介引入音乐构思,创作了别出心裁的多媒体作品。为社交软件"微信"创作的"微信交响曲"《帕萨卡利亚:风... 谭盾是我国当代最活跃的作曲家之一,以创新与大胆的音乐实践而备受瞩目。近年,谭盾将各类渗透于大众生活中的新媒介引入音乐构思,创作了别出心裁的多媒体作品。为社交软件"微信"创作的"微信交响曲"《帕萨卡利亚:风与鸟的密语》《隆里格隆》以及融合"微电影"创作的《女书》是其中的代表之作。这些作品形式大胆、前卫,反映了作曲家对于当下社会生活的敏锐体察和捕捉,消解了生活与高雅艺术之间的区隔。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以作曲家独有的音乐语汇承载了音乐与原始宁静的自然、与最具泥土气息的生活的关联,以及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并延续生命的力量的民间音乐中所渗透的丰富而深远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盾 微信 微电影 交响曲 文化意涵
下载PDF
上善若水任方圆 厚德如霖泽九州——浅析谭盾《水乐》的音乐特征及文化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宇 《中国水利》 2015年第12期61-64,共4页
作曲家、指挥家谭盾以水为素材创作的《水乐》是西方作曲技法与东方情调结合的产物,被称为"大自然的眼泪"。作品以表达祖国母体文化为主,用水自身特有的灵气将中西方文化融为一体,寻求"天人合一"的音乐效果。在东方... 作曲家、指挥家谭盾以水为素材创作的《水乐》是西方作曲技法与东方情调结合的产物,被称为"大自然的眼泪"。作品以表达祖国母体文化为主,用水自身特有的灵气将中西方文化融为一体,寻求"天人合一"的音乐效果。在东方,从大禹治水起,人们不断地把水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以其祭祀、祈佑。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的飞速发展,水不单是人类生活的保障,更是精神的依托,由水而生的哲学文化由此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以谭盾《水乐》为出发点,在分析了《水乐》音乐特征的同时,兼论其文化价值,从一个方面展示了中国水文化的博大精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盾 水乐 水文化
下载PDF
谭盾钢琴作品《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创作技法与演奏技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江静 《济宁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38-41,共4页
谭盾作为当今华人在国际乐坛上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所创作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大胆的融合了中西方音乐创作手法,使作品独特、新颖。对此,本文就谭盾钢琴作品《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创作技法与演奏技巧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谭盾 钢琴曲作品 八幅水彩画的回忆 创作技法 演奏技巧
下载PDF
认知语境下听觉音乐与视觉影像相互介入的多重结构——由谭盾多媒体音乐《地图》、《女书》多视角分析引发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静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8-26,共9页
多媒体音乐是含有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复合性艺术,是综合了视觉文化的图像感知特点和纯音乐聆听方式的一种可见的音乐形式。笔者对这类以音乐为主导、综合了其他媒介形式的复合性的多媒体音乐研究时,发现谭盾的多媒体音乐《地图》、《... 多媒体音乐是含有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复合性艺术,是综合了视觉文化的图像感知特点和纯音乐聆听方式的一种可见的音乐形式。笔者对这类以音乐为主导、综合了其他媒介形式的复合性的多媒体音乐研究时,发现谭盾的多媒体音乐《地图》、《女书》音影结构元素间存在多线索、多层级的复杂对位,并形成了多重结构现象。本文基于多视角分析视域,从认知角度出发探讨多媒体音乐研究的路径,思考具有视听结合特点的复合性音乐的多重结构思维、样态及其感知,进而从不同角度认识谭盾的多媒体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盾 多媒体音乐 认知 多重结构
下载PDF
谭盾《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中的湖南民间音调 被引量:3
9
作者 曾美月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7-111,共5页
谭盾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采用现代技法与民间音乐素材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分析这部钢琴作品中的民间音调,可清晰看到谭盾曾经的创作历程和探索,并可为当今年轻作曲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谭盾 钢琴组曲 《八幅水彩画的回忆》 创作素材 湖南民歌
下载PDF
彰显中华文化意蕴和时代精神的抗疫音乐——评谭盾《武汉十二锣》
10
作者 邱桂香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3-160,168,共9页
华裔作曲家谭盾的《武汉十二锣》在抗疫音乐中独树一帜。文章以音乐学分析方法对其3D5G版进行分析。作品中的忧郁旋律与温暖音调呈现出悲悯情怀,看似简约的音乐蕴藏着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的精神意趣,在古今中西、人声器乐的3D5G跨时空演... 华裔作曲家谭盾的《武汉十二锣》在抗疫音乐中独树一帜。文章以音乐学分析方法对其3D5G版进行分析。作品中的忧郁旋律与温暖音调呈现出悲悯情怀,看似简约的音乐蕴藏着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的精神意趣,在古今中西、人声器乐的3D5G跨时空演绎中彰显命运与共精神。该曲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彰显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是对抗疫音乐的丰富,为音乐创作、表演、传播与接受带来许多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盾 武汉十二锣 音乐学分析 抗疫音乐
下载PDF
谭盾歌剧《马可·波罗》中“旅途”主题的解读
11
作者 杜立新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7-82,共6页
《马可·波罗》是谭盾现代歌剧的代表作品,它打破了中西方文化的界限,在意识流与后现代的解构手法下,用非逻辑化的故事走向与无序的音乐材料编织了三段“旅途”主题.通过对这部歌剧的整体结构、人物设定、作曲特点等方面进行多维度... 《马可·波罗》是谭盾现代歌剧的代表作品,它打破了中西方文化的界限,在意识流与后现代的解构手法下,用非逻辑化的故事走向与无序的音乐材料编织了三段“旅途”主题.通过对这部歌剧的整体结构、人物设定、作曲特点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分析,准确把握这部歌剧的解构与建构,透彻解读贯穿作品的“旅途”主题,从而透过荒诞无序的表象深刻理解这部现代主义作品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盾 《马可·波罗》 现代歌剧 “旅途”主题
下载PDF
从多媒体交响乐《地图》看谭盾的音乐创作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国昌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105-107,共3页
谭盾将中国民间的原始音乐元素和遍及世界的交响乐充分融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听觉和视觉同步,让听者全方位的感受一种创新的、从时空距离到文化差异相互融合的、立体式的交响乐。
关键词 谭盾 “地图” 民族性 多媒体
下载PDF
浅析谭盾在作曲技法上的融合与创新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艺 《演艺科技》 2011年第5期57-60,共4页
结合音乐作品对谭盾在作曲技法上的融合与创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谭盾 融合观念 作曲技法
下载PDF
从艺术流派的形成看谭盾的音乐现象 被引量:2
14
作者 龚莉雅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4-67,共4页
谭盾的音乐现象,在当今中国乐坛乃至国际乐坛都产生了一些影响,褒贬不一,作为音乐理论的研讨,本文想就这一现象从艺术史的角度、社会学的角度、各种新的流派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艺术的传承问题作粗浅剖析以求达到一个较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 谭盾音乐现象 思维模式 艺术创新 艺术传承
下载PDF
曲中有画——谭盾钢琴组曲《忆》中音乐与水彩画的交融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宇 金慧 《美育学刊》 2022年第3期93-97,共5页
起源于西方的水彩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给人以灵动、雅致的视觉效果。国际作曲大师谭盾从家乡湖南风土文化中获取灵感而作的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是将美妙的音符换作神奇的“画笔”,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幅幅湖南乡土气息浓郁... 起源于西方的水彩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给人以灵动、雅致的视觉效果。国际作曲大师谭盾从家乡湖南风土文化中获取灵感而作的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是将美妙的音符换作神奇的“画笔”,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幅幅湖南乡土气息浓郁的缤纷水彩画卷,而探析其作品中音乐与水彩画的交融,能以不同视角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曲 水彩画 《八幅水彩画的回忆》 谭盾
下载PDF
琴声中流淌的嘉禾伴嫁歌——《逗》《蛾眉豆》解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钱怡漫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31-138,共8页
谭盾、刘敦南以湖南嘉禾伴嫁歌《娥眉豆》为素材,创作钢琴作品《逗》和《蛾眉豆》。在音乐层面,谭盾《逗》用半音关系借喻中立音的创作手法,模拟湖南民歌的特性音响色彩;刘敦南《蛾眉豆》则使用“有调性的十二音聚集”创作手法,以现代... 谭盾、刘敦南以湖南嘉禾伴嫁歌《娥眉豆》为素材,创作钢琴作品《逗》和《蛾眉豆》。在音乐层面,谭盾《逗》用半音关系借喻中立音的创作手法,模拟湖南民歌的特性音响色彩;刘敦南《蛾眉豆》则使用“有调性的十二音聚集”创作手法,以现代化的音乐语言诠释这首民歌。在文化层面,两首作品风格各异,但都保留了嘉禾伴嫁歌的审美内核。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情感与技术、中国与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禾伴嫁歌 娥眉豆 谭盾《逗》 刘敦南《蛾眉豆》
下载PDF
从谭盾《交响曲1997:天·地·人》看编钟音乐之现代审美
17
作者 黄丽 《艺术探索》 2007年第5期123-124,127,共3页
古乐奏新韵,是当今一大音乐潮流。作为我国已经绝响多年的古乐器——编钟,自从沉睡地下两千多年的曾侯乙墓出土之后,就成为我国音乐人关注的热点。经过艰辛努力,当今乐界已掌握了编钟的奏法并创编、演奏了一系列编钟音乐作品,谭盾的《... 古乐奏新韵,是当今一大音乐潮流。作为我国已经绝响多年的古乐器——编钟,自从沉睡地下两千多年的曾侯乙墓出土之后,就成为我国音乐人关注的热点。经过艰辛努力,当今乐界已掌握了编钟的奏法并创编、演奏了一系列编钟音乐作品,谭盾的《交响曲1997:天·地·人》堪称其中翘楚。本文从谭盾的交响曲《天地人》的分析入手,对编钟音乐的现代音乐审美进行探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钟音乐 谭盾 天地人 现代审美
下载PDF
文化的融合——析谭盾音乐风格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洁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125-125,287,共2页
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出现了众多各具特色的音乐家,谭盾的音乐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出现的产物:他不仅把远古的、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音乐带到了世界,又把西方的音乐手法运用到了中国的音乐上,形成了他的个人音乐风格。本文分... 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出现了众多各具特色的音乐家,谭盾的音乐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出现的产物:他不仅把远古的、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音乐带到了世界,又把西方的音乐手法运用到了中国的音乐上,形成了他的个人音乐风格。本文分析其音乐风格变化历程和多元文化背景,体现了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其音乐风格的东西方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融合 多元文化 谭盾 风格
原文传递
承前启后的探索——谭盾的《地图》创作与原生态民族音乐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湘恺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9-152,共4页
旅美作曲家谭盾的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寻回消失中的根籁湘西日记十篇》是几年前在国内外反响很强烈的一部视听音乐,同时也是美国卡内基音乐厅首次收藏的东方音乐家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以原生态民族音乐与西方管弦乐队相结... 旅美作曲家谭盾的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寻回消失中的根籁湘西日记十篇》是几年前在国内外反响很强烈的一部视听音乐,同时也是美国卡内基音乐厅首次收藏的东方音乐家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以原生态民族音乐与西方管弦乐队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至今仍是音乐界探讨的话题之一。本文从这部作品创作的缘由、采风、手法三个方面切入,试图寻找当代原生态民族音乐发展的路径,并给予新生代作曲家创作上的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盾 多媒体交响协奏曲 原生态音乐
原文传递
“依画行曲”:反思谭盾《死与火:与保罗·克利的对话》
20
作者 王刊 《思想与文化》 2022年第1期203-224,共22页
1992年,谭盾根据德国现代画家保罗·克利多幅画作完成了乐队作品《死与火》。他将这个作品视为和画家进行对话,并非一种简单的转换。本文基于这一观点,以作曲家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名博士论文为一手资料,从反思音乐与视觉艺术的转换... 1992年,谭盾根据德国现代画家保罗·克利多幅画作完成了乐队作品《死与火》。他将这个作品视为和画家进行对话,并非一种简单的转换。本文基于这一观点,以作曲家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名博士论文为一手资料,从反思音乐与视觉艺术的转换关系入手,借助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的“绘画”与“摹本”概念,利普斯的“移情说”以及胡塞尔的“主体间性”,探索该问题在哲学层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可能性。最后结合德语区艺术史中克利研究成果,观照谭盾作曲中的五种对话方式,尝试以一种跨学科的视角诠释“依画行曲”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盾 保罗·克利 主体性 主体间性 移情说 音乐与图画的转换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