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ep- Seated Tectonic Activation of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and Its Control over Jiaodong Gold Concentrated Region, China
1
作者 Cai Xinping Zhang Baolin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5-57,共3页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n the deep seated genesis of gold metallogenic materials and the tectono magmatic controls over gold deposits is given in this paper, which is based on the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 struct...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n the deep seated genesis of gold metallogenic materials and the tectono magmatic controls over gold deposits is given in this paper, which is based on the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iaodong massif, the property, activation history and styles of the Tancheng Lujiang fault zone, as well as a series of accompanying tectono magmatic events. Prediction for further prospecting gold deposits in the area is also m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seated tectonic activation tancheng lujiang fault zone Jiaodong gold concentrated region.
下载PDF
The Geothermal Study of the Mid-Segment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and Its Neighboring Region
2
作者 Zu Jinhua,Wu Qianfan,and Lian YufangInstitute of Geology,SSB,Beijing 100029,Chin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1996年第3期37-44,共8页
In this paper,25 new terrestrial heat flow values newly observed along the mid-segment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are listed.With these geothermal data and 37 other terrestrial heat flow values(previously publ... In this paper,25 new terrestrial heat flow values newly observed along the mid-segment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are listed.With these geothermal data and 37 other terrestrial heat flow values(previously published),we describe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errestrial heat flows in the area.In this research,the two-dimensional temperature structure from the surface to lithospheric bottom of the Huaibei-Sixian-Jinhu profile is inferred by using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heat flow of sedimentary,granitic,and basaltic layers is calcu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TERRESTRIAL heat flow Two-dimensional temperature structure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深部地热构造勘查中的应用
3
作者 汪名鹏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0-251,共12页
为探测江苏泗洪县柳山湖景区的深部地热构造,搜集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已知勘探钻孔资料,布置了14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测线,通过资料采集、预处理、反演,得到了研究区2000 m以浅地质体电阻率空间分布情况。勘探结果表明:研究区... 为探测江苏泗洪县柳山湖景区的深部地热构造,搜集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已知勘探钻孔资料,布置了14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测线,通过资料采集、预处理、反演,得到了研究区2000 m以浅地质体电阻率空间分布情况。勘探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较好的低阻分布带,且连续性好,推测发育两条深部构造断裂带f_(1)和f_(2),其中f_(2)断裂带规模较大,破碎带中含水,而断裂带上部为完整-较完整的高阻层,可能是良好的盖层。因此,推测深部断裂破碎带f_(2)可能是良好的含水和储水通道,建议在构造带低阻异常中心位置重点研究,为下一步钻孔布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 地热勘查 郯庐断裂带 深部构造 柳山湖
下载PDF
^(40)Ar/^(39)Ar Dating of the Shaxi Porphyry Cu-Au Deposit in the Southern Tan-Lu Fault Zone, Anhui Province 被引量:6
4
作者 YANG Xiaoyong ZHENG Yongfei +2 位作者 XIAO Yilin DU Jianguo SUN Weid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77-487,共11页
Four samples of plagioclase and biotite from the Shaxi porphyry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Yangtze metallogenic belt were analyzed for age determination with the ^40 Ar/^39Ar method. The results yield reproducible ages ... Four samples of plagioclase and biotite from the Shaxi porphyry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Yangtze metallogenic belt were analyzed for age determination with the ^40 Ar/^39Ar method. The results yield reproducible ages of 126 Ma to 135 Ma with a high level of confidence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between isochron and plateau ages. The four Ar-Ar ages are relatively consistent within the analytical error. These ages are also consistent with, but more precise than, previous K-Ar and Rb-Sr ages and thus provide better constraints on the time of porphyry formation and associated Cu-Au mineralization along the middle to lower part of the Yangtze metallogenic belt. The ages of 126 to 135 Ma are interpreted to represent the intrusive time of the Shaxi porphyry, so that the Cu-Au mineralization should have occurred later due to the post-magmatic hydrothermal ev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xi porphyry-type Cu-Au deposit ^40 Ar/^39 Ar dating Yangtze metallogenic belt tancheng -lujiang fault belt East China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山左口−泗洪断裂活动特征变化及成因分析
5
作者 张浩 李伟 +6 位作者 李丽梅 晏云翔 蒋新 王金艳 赵启光 顾勤平 许汉刚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37,共9页
山左口−泗洪断裂经历了郯庐断裂带整个演化阶段,该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具有分段性。确定该断裂的活动性分段位置及原因对研究郯庐断裂带内各分支断裂的活动性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利用野外地质调查、浅层地震勘探以及钻孔联合... 山左口−泗洪断裂经历了郯庐断裂带整个演化阶段,该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具有分段性。确定该断裂的活动性分段位置及原因对研究郯庐断裂带内各分支断裂的活动性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利用野外地质调查、浅层地震勘探以及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等深浅部相结合的立体式研究方法,对山左口−泗洪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左口−泗洪断裂在北马陵山东侧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在新沂市为中更新世断裂。新沂市嶂仓村小学新发现一条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活动断裂,该断裂可将山左口−泗洪断裂分为南北两段,北段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南段为早中更新世断裂,北段晚更新世以来活动量向南调整至嶂仓村小学断裂带。北马陵山为郯庐断裂带内部沿断裂走向展布的基岩山体,其第四纪以来的持续抬升与山左口−泗洪断裂的活动性变化有一定的耦合关系。该研究对认识郯庐断裂带其他分支断裂的活动性变化和丘陵山脉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山左口−泗洪断裂 活动性 浅层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地质剖面 北马陵山
下载PDF
高精度LiDAR技术在活动断层断错地貌研究中的应用——以沂沭断裂带莒县至郯城段为例
6
作者 杨彬 王华林 +3 位作者 吴洪斌 葛孚刚 邹昊 苏思丽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7-68,共12页
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地区最为重要的大型活动断裂之一,具有较强的发震能力,断裂带沿线多处穿过人类活动及聚集的城市。为了研究郯庐断裂带的几何展布及活动性特征,选取郯庐断裂带的沂沭断裂莒县至郯城范围为研究对象,考虑东部地区植被... 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地区最为重要的大型活动断裂之一,具有较强的发震能力,断裂带沿线多处穿过人类活动及聚集的城市。为了研究郯庐断裂带的几何展布及活动性特征,选取郯庐断裂带的沂沭断裂莒县至郯城范围为研究对象,考虑东部地区植被覆盖,采用机载激光雷达和地基激光雷达手段采集了断裂带沿线左山(一步涧)段、钟华山段、岌山段、马陵山段以及蒋家岭等地高精度地形数据,对断裂的滑动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测量得到的点云数据进行点云匹配、镶嵌、植物滤除以及不规则三角网建模处理,得到了0.1 m空间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实现了对断裂微地貌形态的高清晰度三维再现,提取了断裂断错冲沟右旋水平位错量和断层陡坎垂直位错量,结合地质填图和探槽揭露的古地震事件进行验证和对比,对郯庐断裂带莒县至郯城段的断层活动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沿断裂带左山(一步涧)段、钟华山段、岌山段和马陵山段的水平和垂直位错量具有分级特征,晚第四纪以来可能发生过多期(3~5次)活动和多次古地震事件。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郯庐断裂运动学和几何学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说明地基激光雷达和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活动断层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沭断裂带 激光雷达(LiDAR) 数字高程模型 断错地貌 定量分析 郯庐断裂
下载PDF
山东沂水郯庐断裂带中段中生代火山岩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25
7
作者 苏尚国 周珣若 顾德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565-571,共7页
山东沂水地区位于郯庐断裂带中段,中生代火山活动强烈。早期主要为一套高钾钙碱性系列的中性火山岩,年龄为110~125Ma,按安山岩K_(60)估算的地壳厚度为58~62km,说明当时具造山岩石圈根,其代表的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晚期为一套钾... 山东沂水地区位于郯庐断裂带中段,中生代火山活动强烈。早期主要为一套高钾钙碱性系列的中性火山岩,年龄为110~125Ma,按安山岩K_(60)估算的地壳厚度为58~62km,说明当时具造山岩石圈根,其代表的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晚期为一套钾玄岩系列的中酸性火山岩及少量基性火山岩,年龄为69~101Ma,该期火山岩铕异常不明显,δEu=0.92(平均),反映该期火山作用是在可能存在山根的条件下,在地幔岩石圈减薄、拉伸下形成的。郯庐断裂带内一套厚达3200m的晚白垩世大盛群河湖相沉积岩,是造山带去根后地壳进一步拉张、伸展,在断陷盆地中形成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沂水 郯庐断裂带 中生代火山岩 特征及演化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南段糜棱岩的力学性能与工程地质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德良 陶士振 +1 位作者 孙岩 杨晓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95-598,共4页
岩石力学性能为工程地质界所重视 ,但却甚少关注糜棱岩 (特别是超糜棱岩 )的工程地质意义。测算了郯庐断裂带南段的糜棱岩类的抗压、抗剪强度的系列参数 ,从而发现超糜棱岩的抗压强度可高达 2 4 0 .3 MPa,其内聚力可高达 65.5MPa,并与... 岩石力学性能为工程地质界所重视 ,但却甚少关注糜棱岩 (特别是超糜棱岩 )的工程地质意义。测算了郯庐断裂带南段的糜棱岩类的抗压、抗剪强度的系列参数 ,从而发现超糜棱岩的抗压强度可高达 2 4 0 .3 MPa,其内聚力可高达 65.5MPa,并与其他岩石的抗破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棱岩 岩石力学 工程地质 郯庐断裂带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南段与大别──胶南造山带构造复合(叠加)的显微构造证据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晓勇 杨学明 +2 位作者 刘德良 王奎仁 戴金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23-132,共10页
对那庐断裂带南段构造岩特别是中深层次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进行了研究自北向南于部庐断裂带主干断裂沿线选取6条有代表性的初一脆性剪切带进行地质测量,应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构造岩中变形石英的位错结构进行观察,求得了韧性... 对那庐断裂带南段构造岩特别是中深层次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进行了研究自北向南于部庐断裂带主干断裂沿线选取6条有代表性的初一脆性剪切带进行地质测量,应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构造岩中变形石英的位错结构进行观察,求得了韧性剪切作用下构造岩石所受的古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等一系列应变参数从显微构造角度提出了郊庐断裂带与大别一胶南造山带构造复合(叠加)的证据:构造岩石的一组应变参数是郊庐断裂带的产物,严格受其中的韧性剪切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应变参数 构造叠加 显微构造 郯庐断裂带 大别—胶南造山带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南段中深层次剪切带糜棱岩化过程中组分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晓勇 刘德良 王奎仁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63-271,共9页
对郯庐断裂带南段两条典型的中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的系统研究,揭示了韧性剪切变形作用对岩石化学组分迁移活化的制约和影响。在对活动组分迁移得失的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岩石组分迁移变化的变质反应化学方程式。综合讨... 对郯庐断裂带南段两条典型的中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的系统研究,揭示了韧性剪切变形作用对岩石化学组分迁移活化的制约和影响。在对活动组分迁移得失的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岩石组分迁移变化的变质反应化学方程式。综合讨论了流体在糜棱岩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糜棱岩 组分迁移 断裂带 岩化作用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南段张八岭群变质岩的原岩时代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田 朱光 +1 位作者 林少泽 宋利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65-1283,共19页
大别造山带东缘郯庐断裂带上分布着绿片岩相变质的张八岭群.对于它们的原岩时代长期没有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而其变形与变质原因也一直没有明确的认识.本次工作中选择了该带上8处张八岭群变火山岩进行了错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 大别造山带东缘郯庐断裂带上分布着绿片岩相变质的张八岭群.对于它们的原岩时代长期没有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而其变形与变质原因也一直没有明确的认识.本次工作中选择了该带上8处张八岭群变火山岩进行了错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它们的原岩时代为748~750 Ma,属于新元古代中期的南华纪,为扬子板块下部盖层而非前人认为的变质基底.结合张八岭群的变形与变质特征及前人白云母40 Ar/39 Ar定年结果,并与大别造山带进行对比,本文认为大别造山带东南缘张八岭群的变形与变质是造山带内俯冲与折返的结果,而其东缘郯庐断裂带内张八岭群的变形与变质是碰撞造山期该断裂带左行走滑活动所致.这些认识再次为郯庐断裂带起源于华北与扬子板块的碰撞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也支持其造山期起源于陆内转换断层或斜向汇聚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张八岭群 原岩时代 郯(城)庐(江)断裂带 大别造山带
下载PDF
韧性剪切变形条件下花岗岩中稀土元素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晓勇 刘德良 +1 位作者 戴晓平 杨学明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10,共5页
本文对郯庐断裂带南段安徽境内管店花岗岩及其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化岩石进行了主要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研究。在详细的野外工作基础上,由岩体向韧性剪切带中心系统测量地质剖面并采集有代表性的岩石样品进行室内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显示,... 本文对郯庐断裂带南段安徽境内管店花岗岩及其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化岩石进行了主要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研究。在详细的野外工作基础上,由岩体向韧性剪切带中心系统测量地质剖面并采集有代表性的岩石样品进行室内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岩石受剪切变形作用的加强,稀土元素呈富集的趋势。各岩石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表现为右倾型,即轻稀土富集型。轻稀土也是随着岩石变形作用的加强而较重稀土元素富集。全文详细探讨了韧性剪切变形作用条件下岩石中稀土元素的活化转移的原因,我们认为变质-变形-流体渗滤的联合作用是导致岩石中稀土元素活化转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韧性剪切带 稀土元素 活化转移 稀土矿床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北段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序列 被引量:63
13
作者 孙晓猛 王书琴 +2 位作者 王英德 杜继宇 许强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5-176,共12页
根据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和盆地地震资料分析,认为郯庐断裂北段在中-新生代发生多期不同性质的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构造变形现象。密山县知一镇敦密断裂韧性剪切带具有左旋走滑特征,其中黑云母^(40)Ar/^(36)Ar-^(39)Ar/^(36)Ar等时线年龄为... 根据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和盆地地震资料分析,认为郯庐断裂北段在中-新生代发生多期不同性质的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构造变形现象。密山县知一镇敦密断裂韧性剪切带具有左旋走滑特征,其中黑云母^(40)Ar/^(36)Ar-^(39)Ar/^(36)Ar等时线年龄为161±3Ma,是郯庐断裂带被利用发生第二期左旋走滑运动并向北扩展到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产物。四平市叶赫乡佳伊断裂带中负花状断裂形成于早白垩世早中期,是郯庐断裂北段在早白垩世遭受左旋走滑-拉张作用的典型代表。四平市石岭镇佳伊断裂大型走滑-逆冲断褶带、桦甸县敦密断裂"逆地堑"、沈阳-哈尔滨逆冲断裂形成于晚白垩世嫩江运动-晚白垩世末期,这一时期脆性右旋走滑-逆冲事件规模大,影响范围广,导致整个郯庐断裂北段遭受到强烈改造。佳伊断裂带和敦密断裂带中古近纪盆地在横剖面上呈不对称地堑,并且不对称地堑沿断裂带走向发生断、超方向左右变位,是郯庐断裂带北段在古近纪时受右旋走滑、伸展双重机制控制的产物。根据郯庐断裂带北段中-新生代不同地质时期变形特征,建立了郯庐断裂北段构造演化序列。即郯庐断裂北段构造演化分为左旋韧性剪切(J_2末期)、左旋张扭(K_1早中期)、右旋压扭(K_2晚期-末期)、右旋走滑断陷(E)和构造反转(E_3末期)五个阶段。其演化历史主要受控于环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 敦化-密山断裂 佳木斯-伊通断裂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序列
下载PDF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与中国东部构造体制转换 被引量:141
14
作者 葛荣峰 张庆龙 +4 位作者 王良书 解国爱 徐士银 陈娟 王锡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0-195,共16页
本文综合应用盆地构造解析、平衡地质剖面恢复、构造物理模拟等方法,探讨了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松辽盆地基底是前侏罗纪古亚洲洋构造域众多微板块、地体拼贴形成的复合陆块。中—晚侏罗世,盆地基底受到郯(城)—庐(江)... 本文综合应用盆地构造解析、平衡地质剖面恢复、构造物理模拟等方法,探讨了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松辽盆地基底是前侏罗纪古亚洲洋构造域众多微板块、地体拼贴形成的复合陆块。中—晚侏罗世,盆地基底受到郯(城)—庐(江)断裂系北段大规模左旋走滑活动的强烈改造,派生NNE、NNW和近NS向次级断裂,控制了基底构造格局、断陷盆地分布及其构造。断陷期可划分为早、晚两个脉冲式伸展阶段,早期阶段受多方向平面式正断层控制发育堑—垒构造,具有双向纯剪伸展的特点,但NNE向拉伸更显著,可能是深部岩石圈拆沉引起热穹窿与基底断裂持续左旋走滑拉分的叠加;晚期阶段受低角度犁式正断层控制发育西断东超的复合半地堑,受控于近EW向单剪伸展机制,是区域性地壳伸展拆离与岩石圈减薄的结果。拗陷期大规模热沉降是对古太平洋构造域向东迁移的响应。白垩纪末期盆地受到NWW向脉冲式挤压而发生反转,可能与伊泽纳奇板块消亡、太平洋板块开始俯冲这一转换过程中的地体拼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构造演化 构造体制转换 郯庐断裂系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试论郯城-庐江断裂带形成、演化及问题 被引量:29
15
作者 罗志立 李景明 +3 位作者 李小军 刘树根 赵锡奎 孙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9-706,共8页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并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审视郯庐断裂带的力学性质、演化阶段、动力学背景以及深部岩石圈活动对郯庐断裂带和渤海湾盆地形成的影响,提出一些与前人研究成果不同的认识:郯庐断裂是追踪继存性断裂;郯庐...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并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审视郯庐断裂带的力学性质、演化阶段、动力学背景以及深部岩石圈活动对郯庐断裂带和渤海湾盆地形成的影响,提出一些与前人研究成果不同的认识:郯庐断裂是追踪继存性断裂;郯庐断裂南段在晚古生代可能存在转换断层;渤海湾盆地形成与地幔柱有关,与郯庐断裂扭动关系不大等。最后质疑3个问题与地学同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城—庐江断裂带 演化阶段 动力学背景
下载PDF
郯庐断裂中段两侧坳陷的新生代构造-热演化特征 被引量:42
16
作者 邱楠生 苏向光 +4 位作者 李兆影 张杰 柳忠泉 李政 张林晔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97-1507,共11页
郯庐断裂带两侧分布众多的坳陷,其构造-热演化历史对于这些含油气坳陷的油气成藏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镜质组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古温标模拟计算了郯庐断裂带中段两侧6个坳陷120口单井的热演化历史,在此基础上得到各坳陷新生代... 郯庐断裂带两侧分布众多的坳陷,其构造-热演化历史对于这些含油气坳陷的油气成藏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镜质组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古温标模拟计算了郯庐断裂带中段两侧6个坳陷120口单井的热演化历史,在此基础上得到各坳陷新生代的地温梯度演化特征.总体上,郯庐断裂两侧坳陷的古地温梯度在新生代是逐渐降低的,在古近纪较高而新近纪仅比目前的地温梯度略高;结合构造沉降史的恢复结果,认为其反映了研究区由断陷向坳陷转化的构造演化特征.根据各坳陷古地温梯度的演化模拟结果,距离郯庐断裂带不同位置的坳陷其古热场特征存在差异.位于断裂带内的辽河盆地、渤中和昌潍坳陷古热场较高(第三纪初期的地温梯度达到57-59℃/km),且辽河盆地和昌潍坳陷在第三纪地温梯度一直处于较高的状况,而渤中坳陷新近纪时期的较低地温梯度是由于其大的构造沉降所致.远离郯庐断裂带的冀中和临清坳陷的古热场及其演化程度均是较低的,第三纪初期的地温梯度分别为53℃/km和50℃/km.由此推测郯庐断裂带在第三纪以来的活动性对其两侧地区热场的影响较大.郯庐断裂带两侧坳陷地温场的差异在宏观上受控于郯庐断裂的演化,在局部地区受控坳(盆)断裂等构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构造-热演化 镜质组反射率 磷灰石裂变径迹
下载PDF
郯庐活断层的分段及其大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03
17
作者 李家灵 晁洪太 +1 位作者 崔昭文 赵清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郯庐活断层长360km,通过系统的填图可将其分为3个独立的活断层破裂段。对每段的几何形态、最新活动时代、大震复发间隔、现今活动状态以及分段障碍体等作了介绍,并对各段未来的大震危险性做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危险性 活断层 地震
下载PDF
晚侏罗-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平移性质的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泽光 潘文蕾 +1 位作者 高长林 吉让寿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1-586,共6页
通过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带的应力场性质、盆地原型展布及构造环境分析,并结合同一时期大别造山带北缘火山岩主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大别造山带北缘和郯庐断裂带西侧区域为伸展构造环境,主张应力方向为北西西-南东... 通过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带的应力场性质、盆地原型展布及构造环境分析,并结合同一时期大别造山带北缘火山岩主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大别造山带北缘和郯庐断裂带西侧区域为伸展构造环境,主张应力方向为北西西-南东东,郯庐断裂带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应为右行平移伸展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场 火山岩地球化学 平移伸展 大别造山带 郯庐断裂带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的分段性研究 被引量:64
19
作者 张鹏 王良书 +1 位作者 钟锴 丁增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6-591,721-722,共8页
本文从航磁、重力以及地学断面等地球物理资料入手,对郯庐断裂(即郯城—庐江断裂)带地球物理场和深部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郯庐断裂带的各段的运动学性质,并对郯庐分段差异性的成因地球动力学过程进行... 本文从航磁、重力以及地学断面等地球物理资料入手,对郯庐断裂(即郯城—庐江断裂)带地球物理场和深部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郯庐断裂带的各段的运动学性质,并对郯庐分段差异性的成因地球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各段的地球物理场和深部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华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造山过程主要影响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活动,而西太平洋俯冲的弧后扩张作用及由此产生的地幔底辟则是沈阳—渤海段活动的主控因素。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多期地质事件造成区域构造动力多次改变,使郯庐断裂带经历了多期的构造体制转换,并造成了各段活动特征的巨大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地球物理场 分段性 中新生代
下载PDF
敦密断裂带走滑运动的^(40)Ar/^(39)Ar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35
20
作者 孙晓猛 刘永江 +3 位作者 孙庆春 韩国卿 王书琴 王英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5-972,共8页
敦密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北段最重要的分支,其大规模左旋走滑剪切时代一直是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野外构造解析和显微构造分析表明,密山县知一镇附近的敦密韧性剪切带为左旋剪切带,变形温度约450~650℃。在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中获得黑云母... 敦密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北段最重要的分支,其大规模左旋走滑剪切时代一直是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野外构造解析和显微构造分析表明,密山县知一镇附近的敦密韧性剪切带为左旋剪切带,变形温度约450~650℃。在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中获得黑云母单矿物的40Ar/36Ar-39Ar/36Ar等时线年龄值为(161±3)Ma,结合完达山地体的走滑拼贴时代,认为敦密断裂带在中侏罗世末期发生强烈的左旋走滑运动。这一年代学数据反映了在滨太平洋构造域构造活动期间,郯庐断裂被利用而再次发生左旋走滑,并向北扩展到东北地区。敦密断裂走滑运动时代与完达山地体的走滑-拼贴增生时代吻合,两者是相同大地构造背景中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敦化-密山断裂带 韧性剪切带 糜棱岩 ^40Ar/^39Ar等时线年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