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组织瓣修复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效果及术后生存质量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明 周小龙 +1 位作者 和王刚 王龙娇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5期1957-196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组织瓣修复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效果及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安康市中医医院治疗的95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软组织修复的皮瓣不同分组,其中60例行串联游离皮瓣修复术者... 目的比较不同组织瓣修复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效果及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安康市中医医院治疗的95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软组织修复的皮瓣不同分组,其中60例行串联游离皮瓣修复术者纳入对照组,35例行股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术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指标、修复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2个月采用Likert Scale量表和UW-QOL生存质量问卷调查量表分别评估患者治疗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均观察到了血管危象、组织瓣坏死等并发症,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皮瓣成活率分别为9.09%、97.14%,分别与对照组的7.69%、96.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吞咽功能、口腔闭合功能及语言功能分别为(8.57±1.46)分、(8.95±1.64)分、(8.61±2.03)分、(8.34±2.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1.39)分、(7.42±1.96)分、(7.68±1.42)分、(7.26±1.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供区方面,两组患者均未见瘢痕增生,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13.35±2.42)d,明显长于研究组的(12.05±1.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串联游离皮瓣修复术而言,股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术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吞咽功能、口腔闭合功能及语言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肿瘤 组织瓣修复术 前串联游离皮瓣修复术 股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术 预后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不同皮瓣修复术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闫长山 李文敏 时毅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2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皮瓣修复术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A组行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术,B组行串联皮瓣修复术。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术后相关时间... 目的探讨不同皮瓣修复术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A组行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术,B组行串联皮瓣修复术。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术后相关时间指标。术后随访1年,对比2组术后相关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的皮瓣制作与纤维吻合时间明显较B组长,但手术时间明显较B组短(P<0.05)。A组的外形修复、口腔开合功能、吞咽功能、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2组进食情况、容纳水测试、咬合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管危险发生率(2.94%)与B组(19.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串联皮瓣修复术相比,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可缩短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的手术时间,促进术后外形修复及口腔开合功能、吞咽功能、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 串联皮瓣修复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 术后功能恢复 手术时间
下载PDF
不同皮瓣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修复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韦彦锋 曹建广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10期1635-163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皮瓣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将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进行软组织修复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串联游离皮瓣进行修复,研究组患者采用股外侧嵌... 目的探讨不同皮瓣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将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进行软组织修复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串联游离皮瓣进行修复,研究组患者采用股外侧嵌合皮瓣修复,观察2组患者各项手术指征的差异,并评价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拔除胃管时间、经口进食时间明显较少,皮瓣制作和显微吻合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皮瓣外形、患者满意度、工作状况、口腔闭合功能、语言表达、咀嚼、吞咽等功能明显较好(P <0. 05); 2组患者饮食、咬合和张口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 0. 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相对于串联皮瓣来说,股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能够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口腔闭合、咀嚼、语言和吞咽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 串联皮瓣 股前外侧嵌合皮瓣
下载PDF
不同修复方法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巩自新 何艳召 +1 位作者 张克勋 武梦祎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方法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患者89例,根据最终选取的修复方案分为A组(n=49)和B组(n=40),A组给予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B组给予串联皮瓣修复。观察2组手术情况,采用华...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方法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患者89例,根据最终选取的修复方案分为A组(n=49)和B组(n=40),A组给予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B组给予串联皮瓣修复。观察2组手术情况,采用华盛顿大学头颈肿瘤生活质量量表(UW-QOL)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检测唾液中唾液酸(SA)及癌胚抗原(CEA)水平。结果A组手术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和经口进食时间分别为(6.30±1.19)h、(19.77±2.81)d和(20.32±2.19)d,明显少于B组(P<0.05);但A组皮瓣制作时间为(1.20±0.28)h,明显多于B组(P<0.05)。A组术后6个月UW-QOL量表中外观、吞咽、咀嚼、言语、肩功能、情绪评分分别为(63.29±4.54)分、(54.93±5.03)分、(47.12±6.02)分、(64.49±4.33)分、(82.20±5.43)分和(75.50±7.20)分,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和B组术后6个月UW-QOL量表中疼痛、活动、娱乐、味觉、唾液及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修复后1个月唾液中SA和CEA分别为(7.29±1.33)ng/dl和(50.04±16.62)ng/ml,明显低于B组(P<0.05)。A组血管危险发生率为2.04%,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感染、皮瓣坏死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串联皮瓣修复,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术后缺损 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 串联皮瓣修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与串联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修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明叶 张芳 樊玲 《中国医疗美容》 2022年第3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与串联皮瓣两种修复方法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院内2017年1月-2020年1月73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其中观察组(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34例,对照组(串联皮瓣修复)39例,对比... 目的分析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与串联皮瓣两种修复方法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院内2017年1月-2020年1月73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其中观察组(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34例,对照组(串联皮瓣修复)39例,对比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手术时间、后首次经口进食时间、皮瓣愈合时间均较短,但皮瓣制作+吻合时间较长,术后3月,术后12月,观察组外形、咀嚼功能、闭合情况、语言功能、容水情况、饮食吞咽6项评分均较高,术后6月,观察组总并发症率11.76%(4/34)低于对照组35.90%(14/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以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效果更加理想,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安全性好,配合义齿修复,能保障患者的咀嚼效率与牙周健康,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嵌合皮瓣 串联皮瓣 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 术后缺损修复 皮肤缺损修复重建
下载PDF
足底内侧皮瓣串联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及周围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7
6
作者 吕乾 朱跃良 +3 位作者 浦绍全 赵泽雨 陈汉芬 徐永清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串联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移植修复足跟及周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共收治足跟及周围软组织缺损共7例,男5例,女2例,创面软组织缺损大小10.0 cm×15.0 cm^15.0 cm×22.0 ... 目的探讨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串联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移植修复足跟及周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共收治足跟及周围软组织缺损共7例,男5例,女2例,创面软组织缺损大小10.0 cm×15.0 cm^15.0 cm×22.0 cm,均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串联ALTP移植修复,其余创面植皮覆盖。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皮瓣成活、外观等,并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创面均I期愈合,未出现感染、血管危象、坏死。术后7例均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18(平均12)个月,游离皮瓣及游离植皮均成活,外观良好并无明显臃肿,皮瓣局部未见血肿水泡、磨损、溃疡,质地柔软,弹性较好。术后1年复查,均能不扶拐行走2 km以上,未出现足跟部疼痛不适(跟骨骨折患者除外),未见足底皮瓣血肿、磨损、溃疡。结论足底内侧皮瓣串联ALTP修复足跟及周围软组织缺损,是一种重建足跟部功能的有效方法,修复后的足跟具备良好的耐磨性且外形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内侧皮瓣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串联皮瓣 足跟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