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振亮运用四逆汤治疗成人斯蒂尔病经验
1
作者 张文娴 张楠 王振亮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1期110-112,123,共4页
成人斯蒂尔病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自身炎症性疾病,以发热、皮疹、关节疼痛和多器官受累为特点,目前尚无根治办法。西医治疗以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治疗为主。王振亮教授认为阳虚寒凝血瘀是成人斯蒂尔病核心... 成人斯蒂尔病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自身炎症性疾病,以发热、皮疹、关节疼痛和多器官受累为特点,目前尚无根治办法。西医治疗以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治疗为主。王振亮教授认为阳虚寒凝血瘀是成人斯蒂尔病核心病机,临床表现以阴阳不和、寒凝血瘀为主,也常夹湿、郁热,病位在半表半里,病性寒热错杂,以温阳益气立法,以四逆汤为核心方,同时重视顾护脾胃以及治血药的运用,谨守病机随证配伍,灵活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斯蒂尔病 名医经验 四逆汤 经方
下载PDF
论唐枢的经学思想
2
作者 牛磊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5-46,共12页
作为晚明时期甘泉学派的重要学者,唐枢在经学方面有颇多著述,其经学思想的核心理念可概括为“以心解经”。在他看来,六经之实质为吾性“幾神”触感而发的自然作用,六经之来源为圣人对“当世已行之迹”的誊写与记录,六经之功用为对物欲... 作为晚明时期甘泉学派的重要学者,唐枢在经学方面有颇多著述,其经学思想的核心理念可概括为“以心解经”。在他看来,六经之实质为吾性“幾神”触感而发的自然作用,六经之来源为圣人对“当世已行之迹”的誊写与记录,六经之功用为对物欲的克除与对性情的燮理。经学为唐枢的心学体系提供了文本依据,心学则为唐氏解经提供了价值取向。唐枢的经学思想对中晚明心学解经思潮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心”的领域为明代经学诠释扩展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枢 经学 心学 甘泉学派
下载PDF
从引《诗》看唐宋《诗》学的转型——以两《唐书》与《宋史》为例
3
作者 柴天骐 王福利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9-220,共12页
作为唐宋儒学转型的重要一环,唐宋《诗》学转型之内在理路与真实面貌可由正史引《诗》得以彰显。在文本层面上,两《唐书》与《宋史》引《诗》对汉代以来的引《诗》规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破与理论批判,彰显了经学式微背景下经典权威性... 作为唐宋儒学转型的重要一环,唐宋《诗》学转型之内在理路与真实面貌可由正史引《诗》得以彰显。在文本层面上,两《唐书》与《宋史》引《诗》对汉代以来的引《诗》规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破与理论批判,彰显了经学式微背景下经典权威性的动摇。在取义层面上,两《唐书》引《诗》与新《春秋》学相结合,在日常运用与学术研究两个向度上体现了唐代《诗》学对春秋《诗》学的复归,并与“诗史”观念的产生相联系,显示了唐代《诗》学从注重礼乐教化的外学逐步转向探索儒家精义的内学。在此基础上,宋人进一步从理论上提取“圣人之意”作为统贯群经之本源,并在具体的《诗》学方法层面将春秋用《诗》之法与孔、孟《诗》学相结合,昭示了宋代《诗》学子学化承传与确立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唐宋经学转型 两《唐书》 《宋史》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的经典名方三化汤质量标志物预测
4
作者 倪天婷 谈仲川 +4 位作者 梅佳钰 罗鑫 朱靓婷 高洁 干国平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期68-79,共12页
目的:建立三化汤的指纹图谱,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质量控制指标性成分。方法:建立15批三化汤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后确定共有峰;通过与对照药材、对照品比... 目的:建立三化汤的指纹图谱,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质量控制指标性成分。方法:建立15批三化汤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后确定共有峰;通过与对照药材、对照品比对,对峰进行归属和指认;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15批三化汤进行质量评价;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三化汤的核心作用靶点和通路,通过分子对接将核心靶点与13个成分进行对接验证,筛选出三化汤质量控制的指标性成分。结果:三化汤物质基准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17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7;共指认13个色谱峰,分别为辛弗林、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厚朴酚、和厚朴酚、紫花前胡苷、异欧前胡素,其中含量排名前4的成分为柚皮苷、新橙皮苷、辛弗林、紫花前胡苷;OPLS-DA将样品分为3类,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得出新橙皮苷、柚皮苷、紫花前胡苷、大黄酸对三化汤物质基准影响较大;网络药理学预测13个成分可能通过肿瘤蛋白P53 (TP53)、蛋白激酶B1 (Akt1)、90 kDa热休克蛋白αA1 (HSP90AA1)、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 (PIK3CA)等38个核心靶点,作用于内分泌抵抗、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前列腺癌、PI3KAkt1信号通路、结直肠癌等157条主要通路发挥药效作用,度值前5位的成分为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厚朴酚、厚朴酚。分子对接结果显示,13个成分均能与Akt1稳定地结合。结论:通过整合含量测定、化学计量学、网络药理学,共筛选出新橙皮苷、柚皮苷、紫花前胡苷、大黄酸、辛弗林、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厚朴酚、厚朴酚10个成分可能为三化汤的质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化汤 经典名方 化学计量学 指纹图谱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归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中远志的应用与思考
5
作者 吴思静 吕珊珊 +1 位作者 张静若 罗开涛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57-60,共4页
归脾汤是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方剂,但部分患者使用后容易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远志作为其重要的组成药物,对胃酸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既可抑制胃酸分泌,又可抑制胃肠运动导致胃酸增多,从而引起胃肠道不适。通过梳理文献,从远志的药理... 归脾汤是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方剂,但部分患者使用后容易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远志作为其重要的组成药物,对胃酸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既可抑制胃酸分泌,又可抑制胃肠运动导致胃酸增多,从而引起胃肠道不适。通过梳理文献,从远志的药理作用研究、归脾汤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情况、归脾汤中远志的作用分析等方面,聚焦单味药和复方探讨归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中远志的作用,并从剂量、炮制、配伍角度梳理归脾汤中使用远志的注意事项,建议远志用蜜炮制,用量控制在3~10 g为宜,并与甘草、石菖蒲、厚朴按比例配伍使用,且不宜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归脾汤 经典名方 远志 中药 毒性
下载PDF
唐代经学教材修订钞刻沿革考述
6
作者 赵棚鸽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1期19-27,共9页
唐代经学教材的使用经历了三个阶段,太宗以前异说并存,杂乱无章。太宗朝颜师古考订《五经》文字,孔颖达又详作注疏,唐代经学教材遂完成统一。因受安史之乱的影响,中晚唐经学教材再度出现异文杂说,代宗朝张参等又考订《五经》文字,并誊... 唐代经学教材的使用经历了三个阶段,太宗以前异说并存,杂乱无章。太宗朝颜师古考订《五经》文字,孔颖达又详作注疏,唐代经学教材遂完成统一。因受安史之乱的影响,中晚唐经学教材再度出现异文杂说,代宗朝张参等又考订《五经》文字,并誊录于太学论堂屋壁之上。文宗朝又移刻于坚木,之后郑覃主事,再移刻于石,是为唐石经。唐代经学教材的每一次修订都充满异议和争论,但每一次成功修订都是对经学地位的一次有力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经学教材 修订沿革
下载PDF
初唐四杰的“文原五经”观
7
作者 崔德全 任竞泽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初唐四杰是活跃于唐高宗、武后时期的一个颇具影响力的作家群体。初唐四杰虽年辈略有不同,但其生活道路与思想观念却十分相似,其文章本源论也大略相同。初唐四杰所说的“文章”,既包含篇制短小的诗、赋、论、记等单篇作品,也包含篇幅较... 初唐四杰是活跃于唐高宗、武后时期的一个颇具影响力的作家群体。初唐四杰虽年辈略有不同,但其生活道路与思想观念却十分相似,其文章本源论也大略相同。初唐四杰所说的“文章”,既包含篇制短小的诗、赋、论、记等单篇作品,也包含篇幅较大的经、史、子等类著作。在文章本源这个问题上,初唐四杰一致认为“文本于经”,即后世文章皆起源于儒家“五经”。初唐四杰“文本于经”的观念,是由他们骨子里的儒家思想所决定的。在初唐四杰的引领下,初唐文风始变,大唐之气象风格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四杰 文章 文本于经 儒家思想
下载PDF
《唐音》“不录乐府”辨——兼论《唐音》乐府诗对朝鲜汉诗的影响
8
作者 张景昆 李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8-87,共10页
杨士弘《唐音》收录大量乐府诗,从文学角度构建“乐府唐音”,体现了元、明、清乐府观念的分化。其《凡例》言不收乐府,乐府将“类编续刊”,但与实际选诗不符。明初魏氏仁实堂刊本删掉此条凡例,解决文本失序的问题;但也有可能杨士弘受到... 杨士弘《唐音》收录大量乐府诗,从文学角度构建“乐府唐音”,体现了元、明、清乐府观念的分化。其《凡例》言不收乐府,乐府将“类编续刊”,但与实际选诗不符。明初魏氏仁实堂刊本删掉此条凡例,解决文本失序的问题;但也有可能杨士弘受到当时重视礼乐和讽喻的乐府观念的影响,区分汉魏晋南北朝乐府与唐乐府,认为唐代不入乐、用近体且偏于抒情的拟歌辞并非正宗“乐府”。《唐音》所收唐体乐府并非元、明、清拟古乐府的主要对象,但在东亚汉文化圈的朝鲜半岛却因为《唐音》的广泛影响,唐体乐府被视为唐诗代表和汉诗典范,尤其在中期宗唐思潮中大量拟效,甚至因此对乐府概念产生“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音》 唐体乐府 朝鲜汉诗 《乐府新声》
下载PDF
依山挟水——唐华清宫山水格局研究
9
作者 赵忆 许超然 刘庭风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1期4-14,共11页
通过梳理唐都长安周边宏观层面上大山大水的地理形势,论述华清宫在京畿山水格局中的地位,辅以同时期山水画、壁画等反映出的山水格局,结合华清宫及昭应城舆图、地理志等探析其审美特征。利用ArcGIS与Global Mapper等软件,提取DEM高程图... 通过梳理唐都长安周边宏观层面上大山大水的地理形势,论述华清宫在京畿山水格局中的地位,辅以同时期山水画、壁画等反映出的山水格局,结合华清宫及昭应城舆图、地理志等探析其审美特征。利用ArcGIS与Global Mapper等软件,提取DEM高程图中的地理信息数据,绘制相应图形论证华清宫与周边山水的相互关系,探明华清宫山水格局下的政治内涵。利用文献考古结合地理信息数据的景观考古研究方法有助于补充华清宫研究中文字记录的缺失,证明设计思想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契合,并将其山水格局总结为“山-苑-宫-城-水”一体的“依山挟水”的空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唐华清宫 山水格局 文献考古 景观考古
下载PDF
出土秦汉简帛经方的流传脉络与发展
10
作者 周登威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3期233-242,共10页
南北朝时期的《范汪方》《深师方》等方书保留了不少与出土秦汉经方高度一致的药方。通过对读出土秦汉简帛经方文献与传世方书,发现形成于秦汉时期的经方并没有完全失传,其精华已悄然汇入经方医学的历史长河,滋养着后世经方医学的发展... 南北朝时期的《范汪方》《深师方》等方书保留了不少与出土秦汉经方高度一致的药方。通过对读出土秦汉简帛经方文献与传世方书,发现形成于秦汉时期的经方并没有完全失传,其精华已悄然汇入经方医学的历史长河,滋养着后世经方医学的发展与创新。经方本身关系到文化积淀与历史传承,是组成民族记忆与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土经方重要性的一个体现,恰恰在于其与传世经方是一脉相承的,从而为印证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延绵不断,提供了医学上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简帛医药文献 经方 《和齐汤法》 武威医简
下载PDF
从形式到观念:孙颖舞蹈创作中的形象、方法与价值观
11
作者 王海涛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1-28,共8页
中国古典舞创作,实质上是技艺形态与思维形态在历史传承和舞台创新的交叠中完成的想象性重构。重构,是在创造性转化的历史之维中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的内涵、意蕴与精神。树立以民族性的身体与表征性的作品,体现文艺“两新”发展的核心。... 中国古典舞创作,实质上是技艺形态与思维形态在历史传承和舞台创新的交叠中完成的想象性重构。重构,是在创造性转化的历史之维中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的内涵、意蕴与精神。树立以民族性的身体与表征性的作品,体现文艺“两新”发展的核心。本文以当代中国古典舞奠基人、汉唐古典舞流派创建者孙颖教授为中心,从三个向度阐释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核心问题,即历史之维中构建形象、审美之维中承接气韵和文化之维中对接历史。同时,梳理创作中的典型、母题、史境等命题,为当前中国古典舞的创作所涉之症结提供一些建议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创作 汉唐古典舞 孙颖 史境 动作原型
下载PDF
经典名方猪苓汤的历史沿革和文献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敏 高长玉 +1 位作者 苏旭 陶明源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12期207-211,共5页
猪苓汤是古代经典名方之一,利用《中华医典》检索软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梳理猪苓汤的历史源流。归纳分析发现自《伤寒论》首载猪苓汤之后,此方倍受后世医家所认可和推崇。其方义分析、药物组成、剂量与煎服方法大多遵循《伤寒论... 猪苓汤是古代经典名方之一,利用《中华医典》检索软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梳理猪苓汤的历史源流。归纳分析发现自《伤寒论》首载猪苓汤之后,此方倍受后世医家所认可和推崇。其方义分析、药物组成、剂量与煎服方法大多遵循《伤寒论》之旨,主治症状有所扩展,除“小便不利”之外,内科涉及心悸、不寐等心系病证,泄泻、痢疾等脾胃病证,黄疸、癃闭等肝肾病证,外科治疗痘疹,妇科包括妊妇痢后呕哕,儿科治疗小儿喘嗽,可见其主治范围被拓展到内、外、妇、儿等诸科。通过对猪苓汤古代文献的系统分析,旨在为其研究开发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汤 经典名方 历史沿革 文献研究 《中华医典》 《伤寒论》
下载PDF
口传艺术“楚调唐音”歌吟词的音声意韵研究
13
作者 江赟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94-99,共6页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是我国传统吟诵流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诗歌同体”“诗以歌传”是中国文学一个独特而又漫长的文化景观。歌吟的古雅音韵在世代传薪中建构了其特有的声音景观和审美意趣,通过以词为载体的歌吟音...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是我国传统吟诵流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诗歌同体”“诗以歌传”是中国文学一个独特而又漫长的文化景观。歌吟的古雅音韵在世代传薪中建构了其特有的声音景观和审美意趣,通过以词为载体的歌吟音乐形态的分析,探寻歌吟中词的吟唱规律及其音声意韵的艺术观念,以丰富传统吟诵音乐形态的地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传艺术 “楚调唐音”歌吟 音乐形态 音韵
下载PDF
“经典咏流传”中唐宋词演唱情况研究
14
作者 张海鸥 谢丽娜 杨友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6-108,共13页
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一至四期共演唱24首唐宋词,称以“致敬英雄”为主,实则不限于此。节目选择苏轼词4首,其余亦皆经典名作,风格亦刚亦柔,内容既涉爱国情怀、英雄精神,也有爱情相思、人生哲理、山水田园意趣、文士情怀操守等... 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一至四期共演唱24首唐宋词,称以“致敬英雄”为主,实则不限于此。节目选择苏轼词4首,其余亦皆经典名作,风格亦刚亦柔,内容既涉爱国情怀、英雄精神,也有爱情相思、人生哲理、山水田园意趣、文士情怀操守等。“经典咏流传”的演唱是对经典的重新阐释,包括乐谱阐释、配词阐释、演唱阐释等。阐释总是见仁见智的,有的精准,有的微妙,有的顾此失彼,有的引申发挥过多甚至走偏。总之,这些演唱既是对经典的阐释,也表现当下人对社会、对文化艺术、对生命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词 经典咏流传 演唱
下载PDF
论孙颖汉唐古典舞的乐舞意识
15
作者 苏畅 陈倩 《文学与文化》 2023年第3期136-143,共8页
中国古代乐、舞不分,乐、舞、诗一体,这种历史文化影响至深。孙颖作为舞蹈界汉唐古典舞一派的创始人,力图从历史遗存中去继承和发展古代鲜活的舞蹈形象和文化精神。在孙颖的舞蹈作品中,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他对古代乐舞意识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古代乐、舞不分,乐、舞、诗一体,这种历史文化影响至深。孙颖作为舞蹈界汉唐古典舞一派的创始人,力图从历史遗存中去继承和发展古代鲜活的舞蹈形象和文化精神。在孙颖的舞蹈作品中,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他对古代乐舞意识的传承与发展:舞蹈音乐体现出乐舞交融的叙事性与韵律性,舞蹈的诗化语言与古典意境又生动地体现出其形神兼备的诗性追求。孙颖的乐舞意识是他科学的继承观、发展观与价值观的直接反映,为中国古典舞创作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值得探讨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颖 汉唐古典舞 乐舞意识 音乐 诗歌
下载PDF
复调交响:再论《新唐书·韩愈传》与北宋古文运动之关系
16
作者 陶慧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22,共9页
在北宋儒学复兴与“崇韩”思潮的时代背景下,《新唐书》用正面叙写和侧面烘托两种方法,着意将韩愈树立为有唐“一代文宗”,对其形象进行了多方面的美化与提升。这种建构性书写与同时期古文家们对韩愈的推崇一样,本质目的乃是借“崇韩”... 在北宋儒学复兴与“崇韩”思潮的时代背景下,《新唐书》用正面叙写和侧面烘托两种方法,着意将韩愈树立为有唐“一代文宗”,对其形象进行了多方面的美化与提升。这种建构性书写与同时期古文家们对韩愈的推崇一样,本质目的乃是借“崇韩”来重建以儒学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秩序。但在文学评价层面,《新唐书》主要称颂的是韩愈“陈言务去”的创新精神,对其古文并未多加措意,不宜作为北宋古文家文学观念的代表。受列传撰者宋祁个人求新好异之文学观念的影响,《新唐书》对韩愈文学成就的评价,实可视为其时另一种“崇韩”声音,与所谓“古文运动”共同构成了北宋文坛儒学复兴主题下的复调交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唐书》 韩愈 古文运动 宋祁 崇韩
下载PDF
文体递变:钱钟书的文体史观念
17
作者 任竞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6-94,共9页
文体史观念是钱钟书文体学思想和文学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文体史料极为丰富,主要包括“诗文各体原出五经”的文体源流论、“艺事之体随时代而异”的文体发展观、“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的唐宋诗体之争三个方面。其特征... 文体史观念是钱钟书文体学思想和文学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文体史料极为丰富,主要包括“诗文各体原出五经”的文体源流论、“艺事之体随时代而异”的文体发展观、“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的唐宋诗体之争三个方面。其特征体现为:从文体史的视域看待历代文学史观念,文体文献学上的价值与贡献,文体史观念上的辩证与通达,打通古今中西的文体学比较方法,等等。钱钟书的文体史观念体系所体现打通古今中西的文体通变观,正是其文学通变观和文化通变观的集中反映,在中国古代文体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文体史观念 文原五经 唐宋诗之争 管锥编 谈艺录
下载PDF
唐代茶器及其组合研究
18
作者 徐晶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7,共8页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繁荣时期,备茶和饮茶的程序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可分为采茶、烘焙、碾茶、贮茶、煮茶、品(饮)茶等环节,备茶和饮茶器具也从饮食器皿中分离出来,成为专用茶器。经研究发现,多数茶器在不同的制茶工序中为成组使用...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繁荣时期,备茶和饮茶的程序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可分为采茶、烘焙、碾茶、贮茶、煮茶、品(饮)茶等环节,备茶和饮茶器具也从饮食器皿中分离出来,成为专用茶器。经研究发现,多数茶器在不同的制茶工序中为成组使用或出现,因而,本文主要根据考古出土的实物资料,并结合陆羽《茶经》的记载、唐代涉茶绘画,推测唐代茶器在不同工序中对应的茶器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茶器组合 《茶经》 考古
下载PDF
论唐代议文的经义逻辑
19
作者 刘志强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6期127-138,共12页
传统社会主要受儒家精神笼罩,唐代政治、学术、文学也不例外。“议文”与唐代“集议制度”关系密切,写作上遵循的是儒家经义逻辑。唐人以儒家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经义作为权威依据,共同使用、维护、巩固儒家话语体系。议者通过引用、阐释... 传统社会主要受儒家精神笼罩,唐代政治、学术、文学也不例外。“议文”与唐代“集议制度”关系密切,写作上遵循的是儒家经义逻辑。唐人以儒家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经义作为权威依据,共同使用、维护、巩固儒家话语体系。议者通过引用、阐释、类比、折衷以及分层次等方法使用经义来进行说理和构建观点,作为议文的主要论证方式。议文经义逻辑的讨论,可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观念上“文学”的讨论提供视角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文 唐代议文 儒家经典 经义逻辑
下载PDF
陆陇其《三鱼堂四书集注大全》经学思想考述
20
作者 李慧兰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8-32,共5页
陆陇其的《三鱼堂四书集注大全》其编纂受明代科举影响,具有科举应考功用。因其主张读书为文的非功利性,所以该书不同于其他功利性的举业用书,具有矫正时弊与借经学维护科举制度的作用。《三鱼堂四书集注大全》在经学史中的地位虽不如... 陆陇其的《三鱼堂四书集注大全》其编纂受明代科举影响,具有科举应考功用。因其主张读书为文的非功利性,所以该书不同于其他功利性的举业用书,具有矫正时弊与借经学维护科举制度的作用。《三鱼堂四书集注大全》在经学史中的地位虽不如其他经学书籍,但其以“尊程朱,重义理”为核心,反对明代后期佛道释儒的观点,具有传承儒学义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陇其 《三鱼堂四书集注大全》 科举 经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