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多中心研究
1
作者 侯洁 李卓然 +1 位作者 穆丽芬 郝志英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 分析山西省10所医疗机构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山西省中药配方颗粒使用前10位的医疗机构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门诊开具的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用Excel 2013统计分析患者年龄分布、处方占... 目的 分析山西省10所医疗机构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山西省中药配方颗粒使用前10位的医疗机构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门诊开具的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用Excel 2013统计分析患者年龄分布、处方占比、处方金额、不合理用药情况。选取同期诊断为胃脘痛且服用过半夏泻心汤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剂型,将使用传统中药饮片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患者年龄以21~50岁居多,占85.42%;处方金额301~500元居多,占49.76%;入选的300例胃脘痛患者中,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服药后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使用价格偏高,需要进一步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为中药配方颗粒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药工艺 中药饮片 胃脘痛 半夏泻心汤
下载PDF
叶燮诗歌与唐宋诗之争
2
作者 汪超 王昊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叶燮是清初诗坛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他交游广泛,与唐宋诗派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叶燮在《原诗》中为宋诗张目,提升了宋诗之地位。另一方面,他在理论上又力求兼取唐宋。只是,他的兼取并非平等,在许多地方仍透露出其偏向宋诗的立场... 叶燮是清初诗坛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他交游广泛,与唐宋诗派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叶燮在《原诗》中为宋诗张目,提升了宋诗之地位。另一方面,他在理论上又力求兼取唐宋。只是,他的兼取并非平等,在许多地方仍透露出其偏向宋诗的立场。这一点也反映在其诗歌创作中,使其诗歌呈现出多元却有所偏重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燮 唐宋诗 创作实践 诗歌风格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及血清微小RNA-155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影响
3
作者 王静燕 方宏图 +1 位作者 汪晓静 张思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8期1163-1168,共6页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患者氧化应激及血清微小RNA(miR)-155、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Hp相关性胃炎患者94例,按...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患者氧化应激及血清微小RNA(miR)-155、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Hp相关性胃炎患者9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研究组给予四联疗法+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氧化应激指标、血清miR-155、sIL-2R,以及Hp转阴率、临床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更低(P<0.05)。相较于治疗前,2组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治疗后降低(P<0.05),2组SOD治疗后升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NO、MDA治疗后更低(P<0.05),研究组SOD治疗后更高(P<0.05)。相较于治疗前,2组miR-155、sIL-2R治疗后降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miR-155、sIL-2R治疗后更低(P<0.05)。研究组Hp转阴率(87%)高于对照组(68%)(χ^(2)=4.967,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高于对照组74%(χ^(2)=4.821,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研究组6%,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0.05)。结论四联疗法+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Hp相关性胃炎,可有效缓解症状,减轻应激反应,降低血清miR-155、sIL-2R水平,提高Hp转阴率和临床治疗疗效,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幽门螺杆菌 胃炎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下载PDF
三黄泻心汤对肝性脑病大鼠脑组织炎性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钟瑞熙 杜沅沁 +4 位作者 肖熹煜 宋文选 农耀斌 朱荣火 黄晶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28-2136,共9页
目的通过建立肝性脑病大鼠模型,研究三黄泻心汤对肝性脑病大鼠脑组织炎性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乳果糖组(0.167 g/kg)、三黄泻心汤低剂量组(生药4.37 g/kg)和三黄泻心汤高剂量组(生药8.74... 目的通过建立肝性脑病大鼠模型,研究三黄泻心汤对肝性脑病大鼠脑组织炎性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乳果糖组(0.167 g/kg)、三黄泻心汤低剂量组(生药4.37 g/kg)和三黄泻心汤高剂量组(生药8.74 g/kg),每组各6只。通过40%四氯化碳油溶液皮下注射构建肝硬化模型(持续9周,每周2次,首周每次注射5 mL/kg,而后每次注射3 mL/kg),之后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连续3 d,1次/d,每次注射300 mg/kg)构建肝性脑病模型。造模后各治疗组给予对应剂量药物灌胃1周。在造模及给药后分别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之后处死大鼠,取血液、肝脏、结肠,于冰上取脑组织。HE染色后观察各组大鼠肝脏、脑组织病理切片,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肠道pH值、血氨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计算脑组织含水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TNF-α、IL-1β、IL-6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F-κB p65蛋白亚基及其磷酸化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Dunnett’s T3法。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三黄泻心汤低、高剂量组肝性脑病大鼠肝细胞、脑细胞变性坏死情况均减轻,肝功能改善(P值均<0.05),血氨及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肠道pH值趋于正常(P值均<0.05),Morris水迷宫测试寻台潜伏期、穿台次数结果均显著改善(P值均<0.05),脑组织含水量降低(P值均<0.05),TNF-α、IL-1β、IL-6 mRNA表达均降低(P值均<0.05),NF-κB p65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受抑制(P值均<0.05),且高剂量组治疗效果均优于低剂量组(P值均<0.05)。结论三黄泻心汤可通过有效抑制肝性脑病大鼠脑部炎性因子转录水平及NF-κB p65磷酸化来改善大鼠的脑组织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泻心汤 治疗结果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唐宋史籍中“缬”字意象探问
5
作者 郭佳霏 蒋玉秋 《服饰导刊》 2023年第1期24-33,共10页
“缬”是中国古代印染工艺的统称。唐宋史籍中多载有“缬”字,其中部分可明显识别出为染缬工艺的缬名,但仍有些“缬”仅以单字出现,并未直接指向具体的染缬工艺。为了进一步了解染缬工艺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探讨这部分“缬”字所指意象与... “缬”是中国古代印染工艺的统称。唐宋史籍中多载有“缬”字,其中部分可明显识别出为染缬工艺的缬名,但仍有些“缬”仅以单字出现,并未直接指向具体的染缬工艺。为了进一步了解染缬工艺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探讨这部分“缬”字所指意象与染缬工艺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了200余部唐、五代、宋相关的史籍文献,将其中一些不能明显识别出染缬工艺却含有“缬”字的语句,结合全文进行意象分析。研究表明:在染缬工艺兴盛的唐宋时期,“缬”字不仅用做名词概括印染工艺,还延申出“纹”“点”“朦胧”“晕”等意象用以描述景、物等,且这些意象与传统染缬中的绞缬工艺所得的纹样有一定的相似性。除此之外,在唐宋之后“缬”字更丰富的意象表达则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造物理念,同时为当下传承创新染缬工艺提供了新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史籍文献 意象
下载PDF
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GPⅡb/Ⅲa及vWF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江锦红 方炳木 +5 位作者 刘永华 汪笑秋 曲志刚 马光丽 章俏雷 王晓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244-1245,共2页
目的: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GPⅡb/Ⅲa及vWF的影响。方法:用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治疗26例ITP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GPⅡb/Ⅲa阳性表达率、vWF活性的变化,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IT... 目的: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GPⅡb/Ⅲa及vWF的影响。方法:用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治疗26例ITP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GPⅡb/Ⅲa阳性表达率、vWF活性的变化,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ITP患者的GPⅡb/Ⅲ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ITP患者vWF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ITP患者的GPⅡb/Ⅲa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后ITP患者的vWF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GPⅡb/Ⅲa有影响,对vWF活性无明显影响。该中药方治疗ITP患者可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血汤联合生血散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GPⅡb/Ⅲa vWF抗原活性
下载PDF
《金匮要略》泽泻汤研究概况 被引量:29
7
作者 谭峰 陈学习 阮时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0期2039-2041,共3页
泽泻汤出自《金匮要略》,为临床常用经典效方。从古代文献、临床应用、药理及药化研究等多方面进行综述,结果显示该方具有利水、降脂、扩血管、降压等作用,临床疗效确切,有很高的研究及开发价值。
关键词 泽泻汤 综述 文献研究 药理 药化
下载PDF
热压大黄与生大黄对通便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晓亮 谢振家 +2 位作者 黄美星 吴正善 曾友长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9年第6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三黄泻心汤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热压法炮制大黄,制备三黄泻心汤,通过抑菌试验、泻下实验、小肠推进实验、对小鼠实热便秘模型的影响,对生大黄与热压大黄和生大黄泻心汤与热压大黄泻心汤进行比较。结果:各药在体外对所试... 目的:探讨降低三黄泻心汤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热压法炮制大黄,制备三黄泻心汤,通过抑菌试验、泻下实验、小肠推进实验、对小鼠实热便秘模型的影响,对生大黄与热压大黄和生大黄泻心汤与热压大黄泻心汤进行比较。结果:各药在体外对所试菌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大黄经热压炮制对泻下作用有影响,可使泻下缓减。结论:采用热压大黄制备三黄泻心汤,既能保持其抑菌作用,又能使其泻下作用缓和,可减轻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大黄 热压大黄 生大黄泻心汤 热压大黄泻心汤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加味半夏泻心汤预防伊立替康所致延迟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梅 李平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11期1073-1074,共2页
目的研究加味半夏泻心汤预防化疗药伊立替康(CPT-11)的延迟性腹泻等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应用中药加味半夏泻心汤辅助CPT-11联合化疗方案,治疗25例肿瘤患者,观察病人延迟性腹泻以及恶心呕吐、血液毒性的发生率及其程度。结果加味半夏泻... 目的研究加味半夏泻心汤预防化疗药伊立替康(CPT-11)的延迟性腹泻等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应用中药加味半夏泻心汤辅助CPT-11联合化疗方案,治疗25例肿瘤患者,观察病人延迟性腹泻以及恶心呕吐、血液毒性的发生率及其程度。结果加味半夏泻心汤能预防CPT-11延迟性腹泻,改善恶心呕吐症状、减轻血液毒性的发生。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能预防CPT-11延迟性腹泻的发生,提高治疗的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半夏泻心汤 伊立替康 延迟性腹泻
下载PDF
《伤寒论》泻心汤类方剂在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应用价值研讨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媛媛 邓运宗 +1 位作者 王红玲 于冬冬 《陕西中医》 2018年第5期632-634,共3页
《伤寒论》原著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将其中关于外感热症之相关内容编纂为《伤寒论》,将其它关于内科杂症之相关内容编纂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中的泻心汤系列方主要用于治疗升降失和、脾胃虚弱以... 《伤寒论》原著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将其中关于外感热症之相关内容编纂为《伤寒论》,将其它关于内科杂症之相关内容编纂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中的泻心汤系列方主要用于治疗升降失和、脾胃虚弱以及湿热内蕴形成的"痞满"证。包括有: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以及黄连汤等。泻心汤类方剂历来为中医常用方剂,经久不衰。经长期研习《伤寒论》后认为,其中泻心汤类方剂在现代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现将具体研习内容总结于后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泻心汤/治疗应用
下载PDF
平淡朴拙见真意精神贯注浩气行——简析汤谐《史记半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瑞芳 李淑芳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2期22-24,28,共4页
清代才子汤谐的《史记半解》,选取《史记》原文68篇内容进行评注,是《史记》研究的重要选本之一。汤谐从探究行文笔法入手,既在细节处进行分析,又能依行文脉络来划分原文段落,语言妙趣横生,全书倾注其毕生研究所得,高瞻远瞩,是阅读与研... 清代才子汤谐的《史记半解》,选取《史记》原文68篇内容进行评注,是《史记》研究的重要选本之一。汤谐从探究行文笔法入手,既在细节处进行分析,又能依行文脉络来划分原文段落,语言妙趣横生,全书倾注其毕生研究所得,高瞻远瞩,是阅读与研究《史记》的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谐 《史记半解》 文法
下载PDF
基于《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指引(试行)》的解读 被引量:47
12
作者 吕文亮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基于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进行解读。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NCP)是急性传染病,大部分患者初期以身热不扬、咳嗽、乏力、纳差、舌苔厚腻为主... 基于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进行解读。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NCP)是急性传染病,大部分患者初期以身热不扬、咳嗽、乏力、纳差、舌苔厚腻为主要症状,该病属于疫病范畴,主要病性为湿毒,属于中医的疫毒,可称之为湿热疫毒。病位在肺脾,基本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本病是时疫流行的疾病,需要与当令的"四时温病"病证相鉴别。立足点要针对"湿热疫毒"的病理表现及特点,离开了"湿热疫毒"就离开了主要病因。因此,早期虽然有寒湿阻滞,但寒湿化热是常态,发病过程中由湿热疫毒而热、喘、瘀、脱、虚,从病机而论有湿毒、热毒、瘀毒等不同的病性,故治之当不离湿热疫毒,"逐邪为第一要义"。以分消湿热疫毒、宣畅气机为主,把住早期、进展期治疗是减少危重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该指南从广泛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规范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充分利用中医药促进患者康复几个方面在第一版基础上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 湿热疫 麻杏石甘汤 藿朴夏苓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 柴胡陷胸汤 达原饮 指南解读
下载PDF
意、法、神的融合——汤谐《史记半解》评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新科 袁方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0-138,共9页
清代汤谐的《史记半解》,选录了《史记》原文68篇进行点评。汤谐的《史记》评点理论主张是意、法、神三者的融合。他认为'文章之道有三:曰意,曰法,曰神。意之本在识,识高则意高;法之本在心,心细则法细;神之本在养,养到则神到。'... 清代汤谐的《史记半解》,选录了《史记》原文68篇进行点评。汤谐的《史记》评点理论主张是意、法、神三者的融合。他认为'文章之道有三:曰意,曰法,曰神。意之本在识,识高则意高;法之本在心,心细则法细;神之本在养,养到则神到。'评点者以此为出发点,对每篇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评点,大到整个文章布局,小到遣词造句,甚至一般人不注意的地方,都能深入挖掘,一步一步引导读者进入《史记》的世界。《史记半解》对于意、法、神的提出,虽然针对《史记》而论,但具有普遍意义,并且对于后来的古文家产生了影响。《史记半解》对前人的评点有继承,又有发展,对于后来的《史记》评点,也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汤谐 《史记半解》 文学评析
下载PDF
泻心汤合十灰散联合西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永莉 薛明 《四川中医》 2017年第11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泻心汤合十灰散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截选86例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泮托拉唑40mg+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与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泻心汤合十灰散治... 目的:探讨泻心汤合十灰散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截选86例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泮托拉唑40mg+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与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泻心汤合十灰散治疗),各43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有效止血时间、24h再出血率,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7%,明显高于对照组69.8%,P<0.05;治疗组有效止血时间(18.9±5.1)h明显短于对照组(30.7±6.9)h,P<0.05;治疗组24h再出血率4.7%明显低于对照组18.6%,P<0.05。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4.7%,明显少于对照组20.9%,P<0.05。结论采用泮托拉唑联合泻心汤合十灰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泻心汤合十灰散 上消化道出血 再出血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 被引量:4
15
作者 楚雅玲 岳林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第17期47-48,50,共3页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出100例精子表面AsAb阳性的免疫性不育患者。双盲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龙胆泻肝汤+克林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强的松小剂量维持疗法。比较两...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出100例精子表面AsAb阳性的免疫性不育患者。双盲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龙胆泻肝汤+克林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强的松小剂量维持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精液常规、AsAb及精液中的白细胞含量的改变。结果两种疗法均可降低精子表面AsAb阳性率及精液白细胞含量,但观察组精液白细胞含量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的精子密度、活动力、妊娠率两组均有所提高,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克林霉素对男性免疫性不育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子抗体 白细胞含量 龙胆泻肝汤 免疫抑制刑
下载PDF
达原寒解汤治疗小儿食积高热36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海涛 《中医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541-542,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达原寒解汤治疗小儿食积高热的疗效。方法:对临床上诊断为食积发热的36例患者,采用自拟达原寒解汤口服或灌肠进行治疗。结果:2d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消失者,占63.9%;4d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改善者,占27.8%;治疗4d无效者,占8.3%;... 目的:观察自拟达原寒解汤治疗小儿食积高热的疗效。方法:对临床上诊断为食积发热的36例患者,采用自拟达原寒解汤口服或灌肠进行治疗。结果:2d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消失者,占63.9%;4d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改善者,占27.8%;治疗4d无效者,占8.3%;总有效率91.7%。结论:达原寒解汤治疗小儿食积高热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食积高热 达原寒解汤 解肌清热 消积化滞
下载PDF
唐代公廨本钱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玉峰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53,共8页
公廨本钱制是唐政府实行的一种主要的官营高利贷商业,起初有着借以削弱和控制富商的目的。高宗永徽、麟德之前,公廨本钱制实行于京师诸司,置本收息以充京官俸料。之后,自京师推广到各地诸府州县,并在安史之乱后进一步得到发展,呈现出本... 公廨本钱制是唐政府实行的一种主要的官营高利贷商业,起初有着借以削弱和控制富商的目的。高宗永徽、麟德之前,公廨本钱制实行于京师诸司,置本收息以充京官俸料。之后,自京师推广到各地诸府州县,并在安史之乱后进一步得到发展,呈现出本钱来源更加多样、息利用途更加广泛、因事灵活设置、规模不断扩大的显著特点。在经营管理上,安史之乱以前,尚书省刑部之比部司及内外诸司勾官构成公廨本钱的行政管理系统。安史之乱后,比部系统的管理职能削弱,中书门下、御史台以及由宦官掌领的诸司诸使诸军纷纷染指公廨本钱,表现出多头共管、经常变动的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廨本钱制 古代经营 管理 唐代
下载PDF
从陶谢并称的历史嬗变看其文学地位的消长——以东晋至南宋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红霞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2-85,共4页
陶、谢以开放式结构参与到后代文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与特定世态与心态的文人展开对话与交流。但东晋至南宋,由于时代价值取向的不同和接受者品位素养的高下,陶、谢的文学地位互有消长,陶诗由隐晦而日渐显扬,谢诗则从备受赞誉而遭损毁... 陶、谢以开放式结构参与到后代文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与特定世态与心态的文人展开对话与交流。但东晋至南宋,由于时代价值取向的不同和接受者品位素养的高下,陶、谢的文学地位互有消长,陶诗由隐晦而日渐显扬,谢诗则从备受赞誉而遭损毁。陶、谢在各历史时期褒贬毁誉的变化,反映出不同时代精神和审美趣味影响下接受者期待视野的递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谢灵运 南朝 唐代 宋代
下载PDF
《无家别》中“携”字的解读
19
作者 王纱纱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753-754,共2页
对于杜甫《无家别》中“携”字的理解,学界意见不一。通过检索“携”在唐诗中的含义和用法,认为在这首诗中,“携”当训“携带”之意。
关键词 《无家别》 解读 唐诗
下载PDF
叶燮《原诗》对唐宋诗之争的理论解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叶燮的《原诗》产生于对清代顺康时期诗学宗尚的反思过程中。《原诗》的理论集中在对四对范畴即"源流"、"正变"、"盛衰"、"因创"的解释上,以"变"为核心,梳理诗史发展源流、评价唐宋... 叶燮的《原诗》产生于对清代顺康时期诗学宗尚的反思过程中。《原诗》的理论集中在对四对范畴即"源流"、"正变"、"盛衰"、"因创"的解释上,以"变"为核心,梳理诗史发展源流、评价唐宋诗的价值。《原诗》为宋诗的广泛传播确立了理论基础,是清代诗学摆脱狭隘宗唐宗宋的朝代之争,走向融通唐宋阶段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燮 原诗 唐宋诗之争 源流 正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