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朝初期中原与吐蕃佛教交融依存语境解读
1
作者 李军 周志琴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吐蕃与唐朝因中原佛教结缘,而双方的交融依存发端于唐朝重启了儒家孟子性善论仁道思想,摒弃了过去天赋神权论的儒家思想。儒学扬弃之后在唐朝初期强调“仁”道,唐朝因“仁”和合吐蕃,佛教的中国化也在唐朝初期有了新的面目:“提倡众生... 吐蕃与唐朝因中原佛教结缘,而双方的交融依存发端于唐朝重启了儒家孟子性善论仁道思想,摒弃了过去天赋神权论的儒家思想。儒学扬弃之后在唐朝初期强调“仁”道,唐朝因“仁”和合吐蕃,佛教的中国化也在唐朝初期有了新的面目:“提倡众生平等”。儒学的“仁”转化为佛学的“众生平等”理念,形成了吐蕃与中原的基本交往范式,即以佛教为抓手,而以借鉴唐朝的基本思想为内容的事实。这也说明佛教在唐朝真正开始中原化了,而佛教在吐蕃还远未开始吐蕃化,文成公主入藏意味着吐蕃与中原启动了交往交流交融的加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吐蕃 佛教 交融 依存
下载PDF
金城公主和亲吐蕃与中宗朝的皇权重构
2
作者 谢元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60,203,204,共12页
金城公主和亲吐蕃是唐代历史上筹备时间最长、送行仪礼规格最高、对当时政局影响最大的公主和亲,是中宗力图提升自己政治权威、重构皇权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宗虽然是当时政治权力之争中的失败者,但由他主导的金城公主和亲,在玄宗开元年... 金城公主和亲吐蕃是唐代历史上筹备时间最长、送行仪礼规格最高、对当时政局影响最大的公主和亲,是中宗力图提升自己政治权威、重构皇权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宗虽然是当时政治权力之争中的失败者,但由他主导的金城公主和亲,在玄宗开元年间的唐蕃关系中仍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城公主 和亲吐蕃 唐中宗 皇权重构
下载PDF
藩镇割据对古代港城营建的影响探析——以五代泉州为例
3
作者 吴雨泽 汪晓东 司萍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0-67,共8页
唐末至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背景下,中央集权式微,地方经济区域重新划分,从而促进了海港城的崛起。泉州作为古代海港城的代表,在五代割据中得到了充分经营,可以探讨藩镇割据如何影响其发展。对现有史料、考古记录分析发现,古代藩镇割据分... 唐末至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背景下,中央集权式微,地方经济区域重新划分,从而促进了海港城的崛起。泉州作为古代海港城的代表,在五代割据中得到了充分经营,可以探讨藩镇割据如何影响其发展。对现有史料、考古记录分析发现,古代藩镇割据分割了原有的经济区域,为新城市节点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割据统治者不得不改变原有的城市营建理念,使之满足新情况的要求,也让城市的职能从“政治营国”转变到“商贸港城”,而对工商的倚重需求又改变了原有的规划格局,为后世港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城营建 五代泉州 藩镇割据
下载PDF
《崔寿馀墓志》“西蕃”考
4
作者 苑恩达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9-73,155,共6页
《崔寿馀墓志》中明确记载志主曾因某年“西蕃告丧”,而作为尚书郎张齐丘的副手,奉诏出使“西蕃”,以“存旧好定嗣君”。然而,墓志中所提及的“西蕃”不能望文生义,直接将其理解吐蕃。通过对墓志相关内容的考释,并结合相关史料,便可知... 《崔寿馀墓志》中明确记载志主曾因某年“西蕃告丧”,而作为尚书郎张齐丘的副手,奉诏出使“西蕃”,以“存旧好定嗣君”。然而,墓志中所提及的“西蕃”不能望文生义,直接将其理解吐蕃。通过对墓志相关内容的考释,并结合相关史料,便可知墓志中的“西蕃”绝非吐蕃,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事实上,墓志中所提及的“西蕃”应当是指代突骑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崔寿馀墓志》 西蕃 吐蕃 突骑施
下载PDF
浅析唐朝前期对吐蕃实行弹性防御的政治军事原因
5
作者 陈兴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8-156,共9页
公元7世纪吐蕃崛起于青藏高原,发展壮大后与唐朝争夺河西走廊,威胁到唐朝的西北国防安全。咸亨元年唐朝与吐蕃交恶,唐朝一开始采用进攻战略,但唐军在大非川与青海之战失败之后,面对西北国防线上步步紧逼的吐蕃政权,随后采取了弹性防御... 公元7世纪吐蕃崛起于青藏高原,发展壮大后与唐朝争夺河西走廊,威胁到唐朝的西北国防安全。咸亨元年唐朝与吐蕃交恶,唐朝一开始采用进攻战略,但唐军在大非川与青海之战失败之后,面对西北国防线上步步紧逼的吐蕃政权,随后采取了弹性防御的战略。咸亨元年到天宝十三年唐朝对吐蕃采取弹性防御战略的政治军事原因是多样的,唐高宗时期吐蕃崛起,对吐蕃的军事外交失败使得唐朝对吐蕃采取弹性防御战略;武则天时代的政治内乱影响着唐朝在陇右道实施弹性防御战略;均田制瓦解带来的兵制改革为唐玄宗时期实行弹性防御战略提供战力支撑,同时唐玄宗时期国力达到顶峰为实现兵制改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前期 陇右道 吐蕃 弹性防御 兵制改革
下载PDF
史料所见唐代县主簿职掌新考
6
作者 李澍洲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对大量墓志材料和传世典籍进行梳理,证明唐代县主簿作为佐贰官之一,其在各地的职掌呈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内容涵盖了基层行政、刑狱、教化、邮务、经济以及兼使职而行公事等六大职能,而并不仅限于以往依靠传统典志研究所总结出的基础权责。
关键词 唐代 基层 县主簿 职掌 出土文献
下载PDF
唐代吐蕃外交地位论析
7
作者 苑恩达 陆离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8-223,共6页
在唐蕃交往的二百余年历史中,唐蕃双方之间和战不断。同时,受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在相关汉族史料中始终将吐蕃视为唐朝的藩属国之一,将其使者到来称为“请和”。事实上,唐朝虽通过松州之战和文成公主入藏将吐蕃纳入到自己的羁縻朝贡体... 在唐蕃交往的二百余年历史中,唐蕃双方之间和战不断。同时,受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在相关汉族史料中始终将吐蕃视为唐朝的藩属国之一,将其使者到来称为“请和”。事实上,唐朝虽通过松州之战和文成公主入藏将吐蕃纳入到自己的羁縻朝贡体系之下,但其却在这一体系下享有特殊的藩属国地位,唐朝早期虽能令吐蕃随军出征,但却无法通过册封制度干预吐蕃国内政治,这一情况与松州之战也不无关系。此外,在唐朝外交文书的规格上也反映出吐蕃独特的外交地位,甚至其外交地位已逐渐与唐朝持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吐蕃 外交地位 松州之战 册封 外交文书
下载PDF
新出唐高昌王族麹嗣良及夫人史氏墓志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旭东 郑红翔 赵占锐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麹氏曾为高昌王族,在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灭高昌后被内徙至中原。麹氏入唐后,很快融入唐朝的官僚阶层,并深度参与了唐廷的政治。新出的高昌王族麹嗣良和夫人史氏墓志给我们提供了麹氏在唐朝活动的诸多信息,不仅有史籍阙载的家族历代... 麹氏曾为高昌王族,在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灭高昌后被内徙至中原。麹氏入唐后,很快融入唐朝的官僚阶层,并深度参与了唐廷的政治。新出的高昌王族麹嗣良和夫人史氏墓志给我们提供了麹氏在唐朝活动的诸多信息,不仅有史籍阙载的家族历代人物之封号、职官等内容,还隐隐透露了志主麹嗣良及其父在武则天称制及立储的重大事件中起过核心作用。夫人史氏为突厥名将史大奈之孙,她的墓志不仅能补充麹嗣良及史氏家族的信息,其中关于婚姻的记载也揭示了边疆民族入唐后作出的身份转变及高门望族为维系家族地位组建的联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高昌 武周政权 麹氏家族 史氏家族
下载PDF
唐代和亲政策中的乐舞交流——以吐蕃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家乐 《中国舞蹈学》 2023年第1期83-95,345,346,共15页
和亲政策在古时十分常见,至少在原始部落时期,人们已经能通过姻亲关系加强部落实力巩固统治了。由于这种政治性和利益性,各政治团体为了彰显国家实力以及显示友好的态度,“和亲”路上的嫁妆与聘礼实际上除了物质交流与置换之外还有思想... 和亲政策在古时十分常见,至少在原始部落时期,人们已经能通过姻亲关系加强部落实力巩固统治了。由于这种政治性和利益性,各政治团体为了彰显国家实力以及显示友好的态度,“和亲”路上的嫁妆与聘礼实际上除了物质交流与置换之外还有思想的交流。吐蕃政权,作为古时青藏高原的主人,由于实力的强劲,唐王朝无论是使用怀柔政策还是武力方式,都一直与吐蕃保持着交流。纵观整个唐王朝和吐蕃王朝的交流,前后出现过两次和亲的情况,和亲公主分别是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唐王朝为两位公主准备了丰富的嫁妆,其中就包括“赐乐”,从而加强了两地的乐舞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亲政策 唐代乐舞 吐蕃 乐舞交流
下载PDF
唐宋时期云贵高原中东部边防溪洞研究
10
作者 杨曾辉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2-211,共10页
唐宋时期赤水河东北西南走向以东到沅江中游一带遍设边防溪洞。这片土地是云贵高原向中部高中山丘陵过渡带,由此而塑造了高度复杂的过渡性地理、经济与族系社会,致使秦汉以来中原各大政权皆难实质控制,成为唐宋王朝与南方、西南大型民... 唐宋时期赤水河东北西南走向以东到沅江中游一带遍设边防溪洞。这片土地是云贵高原向中部高中山丘陵过渡带,由此而塑造了高度复杂的过渡性地理、经济与族系社会,致使秦汉以来中原各大政权皆难实质控制,成为唐宋王朝与南方、西南大型民族政权博弈的缓冲带。各方借助这里重山复岭的复杂地貌和“无大君长,纷纷籍籍,不相统制”的政治结构,争相拉拢或羁縻之。这一历史格局使得近六个多世纪以来,这片溪洞社会的结构与演变,除延续其内生传统特质外,也嵌入来自唐宋王朝与南方各大型民族政权互动的时代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边防溪洞 “中间地带” 政权互动
下载PDF
青海都兰吐蕃墓葬出土金属文物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秀辉 韩汝玢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2年第3期278-288,T001,共12页
本文通过对唐代吐蕃墓葬出土的金属器物进行的科学鉴定,首次发现了黄铜、砷白铜器物,结合鉴定结果讨论了唐代黄铜、砷白铜的来源以及金属器物的制作技术。
关键词 黄铜 砷白铜 青海 金属 出土文物
下载PDF
扩展、遏制与融合:《新唐书·吐蕃传》中唐朝与吐蕃关系述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文光 陈燕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94,共7页
在《新唐书·吐蕃传》中,可见吐蕃向东扩展的战略及唐朝以遏制为主的策略,吐蕃一方面请求与唐朝建立和亲关系或者与唐朝结盟,但是另一方面又不断进攻唐朝,因此唐朝与吐蕃的关系便在战与和的关系中交错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吐蕃的发展... 在《新唐书·吐蕃传》中,可见吐蕃向东扩展的战略及唐朝以遏制为主的策略,吐蕃一方面请求与唐朝建立和亲关系或者与唐朝结盟,但是另一方面又不断进攻唐朝,因此唐朝与吐蕃的关系便在战与和的关系中交错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吐蕃的发展为吐蕃融入统一多民族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丰富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与吐蕃 扩展与防御 融合与发展
下载PDF
论唐代诗文中的吐蕃异称——兼论唐朝的民族政策与“吐蕃”读音 被引量:2
13
作者 南晓民 刘妍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53-159,共7页
唐代很多诗文都提到"吐蕃",不过有些是以别称出现的,如"土番、西蕃、西戎"等。这些词都可表示"吐蕃"含义,写法又都与"吐蕃"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文章统称之为"吐蕃异称",并把它们划分... 唐代很多诗文都提到"吐蕃",不过有些是以别称出现的,如"土番、西蕃、西戎"等。这些词都可表示"吐蕃"含义,写法又都与"吐蕃"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文章统称之为"吐蕃异称",并把它们划分为与吐蕃"音同形近"和"义同形异"两大类;进而阐述了与"吐蕃"异称相联系的唐朝民族政策及"吐蕃"读音问题,明确"吐蕃"不可能读bō音。文章旨在回顾那段唐蕃密切交流交往的历史,重新认识古代中华民族内部的族群关系及相关的语言、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文 吐蕃 异称 音同形近 义同形异
下载PDF
唐朝文教政策对吐蕃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莹 张佳茹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73-77,共5页
唐朝的文教政策包括在确立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吸取众家之长发展教育;允许私学存在,形成官学、私学共同繁荣的教育形式;在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科举制,使教育直接为统治者服务;"推恩示信""、爱之如一&... 唐朝的文教政策包括在确立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吸取众家之长发展教育;允许私学存在,形成官学、私学共同繁荣的教育形式;在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科举制,使教育直接为统治者服务;"推恩示信""、爱之如一"的民族文教政策总方针以及建立有助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求学制度等。这些文教政策对吐蕃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如下影响: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带来了先进的汉文化;吐蕃子弟求学于唐朝,进一步促进了汉文化在吐蕃的传播;寺院教育成为吐蕃教育的主要形式;儒学教育在吐蕃得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吐蕃 文教政策 影响
下载PDF
使者往来与唐蕃军事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永红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9-74,130,共7页
文章认为,唐朝和吐蕃使者在交往过程中,经常利用使者身份收集对方的军事、经济、社会等情报,直接为统治者制定战略决策服务。唐蕃使者往来与唐蕃军事发展密切相关,使者的往来频度与战争成正比关系,使者交往频繁,战争也相对较多。
关键词 吐蕃 唐朝 使者 战争
下载PDF
论唐宪宗、穆宗时期的唐蕃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唐宪宗、穆宗时期,吐蕃在经过德宗贞元年间唐朝、回鹘、南诏的联合抗击之后,国势渐衰,已不能再对唐朝构成严重的威胁,至穆宗长庆初年,最终与唐朝举行了罢战言和的长庆会盟。而唐、蕃关系的改善,又为唐朝剪除关东叛镇、重树中央权威创造... 唐宪宗、穆宗时期,吐蕃在经过德宗贞元年间唐朝、回鹘、南诏的联合抗击之后,国势渐衰,已不能再对唐朝构成严重的威胁,至穆宗长庆初年,最终与唐朝举行了罢战言和的长庆会盟。而唐、蕃关系的改善,又为唐朝剪除关东叛镇、重树中央权威创造了相对稳定的边疆局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吐蕃 蕃关系
下载PDF
茶叶初传时期吐蕃人对茶的认识及利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宏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6-73,共8页
茶所兼具的饮料和药物的双重功能,在7~9世纪文化相异的两个群体中被完全展现出来。对比同时期汉地和吐蕃茶饮,前者更多将其视为一种日常生活饮料;后者则偏重于茶的药物和保健功效。造成双方认知上的这种结构性差异的关键在于传播。唐... 茶所兼具的饮料和药物的双重功能,在7~9世纪文化相异的两个群体中被完全展现出来。对比同时期汉地和吐蕃茶饮,前者更多将其视为一种日常生活饮料;后者则偏重于茶的药物和保健功效。造成双方认知上的这种结构性差异的关键在于传播。唐代僧人们对茶药理知识的认识随着佛教的西传,深深影响了当地对茶的理解,而吐蕃宗教和医药学的一体性则最终促成了这一观念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唐代 佛教 医药
下载PDF
唐代两大藩属体系碰撞中的西南边疆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大龙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从王朝国家向近现代主权国家转变的视角看东亚,历史上众多政权之间构成了大小不同的藩属体系,这些藩属体系的碰撞和重组推动了近现代主权国家的形成。文章对唐代中华大地上以实现"大一统"的唐朝为核心和实现西南地区"一... 从王朝国家向近现代主权国家转变的视角看东亚,历史上众多政权之间构成了大小不同的藩属体系,这些藩属体系的碰撞和重组推动了近现代主权国家的形成。文章对唐代中华大地上以实现"大一统"的唐朝为核心和实现西南地区"一统"的吐蕃为核心的藩属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及在两大藩属体系碰撞重组下的西南边疆的状况做了探讨,认为唐代西南边疆政治格局的变化主要受到以唐王朝和吐蕃为核心两大藩属体系扩张和南诏自身发展三个因素的多重影响,而依靠中原王朝的支持才能求得自身发展或许是南诏乃至西南边疆"内向化"的重要原因,最终成为了中国疆域不开分割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吐蕃 藩属体系 西南边疆 碰撞和重组
下载PDF
吐蕃盟誓中宗教因素辨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丽霞 《西藏研究》 CSSCI 2008年第6期27-32,共6页
盟誓是吐蕃对外关系中一项重要活动,《旧唐书》中关于盟誓的仪式和誓词等有许多记载。依据这些记载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通过对相关资料的辨析可以看出,在吐蕃与外族的盟誓中,尤其是与唐朝的盟誓中,以神为鉴照和歃血等仪式并不能简单... 盟誓是吐蕃对外关系中一项重要活动,《旧唐书》中关于盟誓的仪式和誓词等有许多记载。依据这些记载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通过对相关资料的辨析可以看出,在吐蕃与外族的盟誓中,尤其是与唐朝的盟誓中,以神为鉴照和歃血等仪式并不能简单地归为吐蕃苯教的仪式或影响。恰恰相反,这实际上都是汉族传统盟誓的有效组成成分,所以,唐蕃盟誓的仪式实际上是双方对对方盟誓仪式中传统宗教因素的折中和变通。另外,佛教在吐蕃兴起后,佛教因素也逐渐渗透到唐蕃的盟誓中,双方的盟誓仪式中,传统宗教因素和佛教因素并存,其主要的推动力量则来自于吐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盟誓 宗教
下载PDF
《封氏闻见记·打毬》释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聪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2-45,60,共5页
《封氏闻见记.打毬》是我们研究马球起源及唐代马球运动的重要文献,但很多人断章取义,致使对马球起源产生不同的看法。运用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法探讨了对《封氏闻见记.打毬》全文的释义,不仅对马球起源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而且还消解... 《封氏闻见记.打毬》是我们研究马球起源及唐代马球运动的重要文献,但很多人断章取义,致使对马球起源产生不同的看法。运用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法探讨了对《封氏闻见记.打毬》全文的释义,不仅对马球起源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而且还消解了以前的一些误识,对唐代马球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准确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封氏闻见记 打毡 马球 吐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