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one Walls Inscribed With Buddhist Scriptures
1
《China's Tibet》 1998年第2期46-46,共1页
StoneWallsInscribedWithBuddhistScripturesZHAOQINGYANGIntheYunjuTempleinFangshan,Beijing,thereare14.000stones... StoneWallsInscribedWithBuddhistScripturesZHAOQINGYANGIntheYunjuTempleinFangshan,Beijing,thereare14.000stoneslabsinscribedwi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ls Inscribed scriptures stone BUDDHIST With
下载PDF
石刻佛经文字研究与异体字整理问题 被引量:5
2
作者 易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7,共6页
在北京房山云居寺石刻佛经字形的局部整理工作基础上,就其中较丰富的异体字现象,思考其贮存、整理和规范这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工具书应慎重选择异体字形;而为汉字研究提供材料的贮存则以字形的兼容为佳。“讹字”是规范角度的概念,在... 在北京房山云居寺石刻佛经字形的局部整理工作基础上,就其中较丰富的异体字现象,思考其贮存、整理和规范这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工具书应慎重选择异体字形;而为汉字研究提供材料的贮存则以字形的兼容为佳。“讹字”是规范角度的概念,在贮存、整理阶段不宜轻言讹误而忽视对汉字变异过程的思考。对异体字研究中应区别“异构”与“异写”,“同字”与“异字”;规范时在异写字(同字)中选择主形,在异构字(异字)中确定正字。异体字规范应逐渐从“并正”走向“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佛经 异体字 贮存 整理与规范
下载PDF
藏传佛教石刻大藏经考述——以青海果洛石经墙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尕藏加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24,共5页
藏传佛教石刻大藏经,是用金属等工具将藏传佛教大藏经(包括《甘珠尔》和《丹珠尔》部)镌刻在石头上的一种特殊的经书形式。这种经书形式在藏传佛教流布地区被称为"石经墙"。而青海果洛石经墙在青藏高原区域内的颇多石经墙中... 藏传佛教石刻大藏经,是用金属等工具将藏传佛教大藏经(包括《甘珠尔》和《丹珠尔》部)镌刻在石头上的一种特殊的经书形式。这种经书形式在藏传佛教流布地区被称为"石经墙"。而青海果洛石经墙在青藏高原区域内的颇多石经墙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意义,它不仅反映了藏传佛教石刻大藏经的形制和风貌,而且体现了藏传佛教石刻文化艺术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本文仅就果洛石经墙的人文地理环境、历史创建过程和分布及其规模作一考述,以窥探藏传佛教石刻大藏经的基本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大藏经 果洛 石经墙
下载PDF
新见石刻画像《唐僧师徒取经归程图》辨识 被引量:3
4
作者 蔡铁鹰 吴明忠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29-31,共3页
悄然现身的《唐僧师徒取经归程图》虽然缺失了确凿的年代证据,但仍可判为金代石刻画像,它是现在所见最早的一幅四人一马取经图,对于《西游记》成书研究有重要意义。判其为金代画像的证据:一是山西金元《礼节传簿》中的队戏《唐僧西天取... 悄然现身的《唐僧师徒取经归程图》虽然缺失了确凿的年代证据,但仍可判为金代石刻画像,它是现在所见最早的一幅四人一马取经图,对于《西游记》成书研究有重要意义。判其为金代画像的证据:一是山西金元《礼节传簿》中的队戏《唐僧西天取经》和元代磁枕取经图证明,四人一马取经图在元代之前已经产生;二是该图表现的是明确的归程故事,以白马驮经为主要特征,至元代白马的功能已开始向骑乘转化,因此它无疑为早期作品;三是孙悟空头戴的"东坡巾"盛行在宋金,具有鲜明的年代特征,元代变异汉服,已经少有这种巾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僧师徒取经归程图》 《西游记》成书研究 金代石刻画像
下载PDF
严可均《唐石经校文》的文献价值
5
作者 刘冬颖 李思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95,共6页
唐石经在中国经典传承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收录于《续修四库全书》中的清人严可均撰《唐石经校文》,是公认的唐石经考订最全面、水平最高的一部著作。严可均从小学和金石学入手来研究经学,选用最接近唐石经原貌的新拓本,广采传世经书善本... 唐石经在中国经典传承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收录于《续修四库全书》中的清人严可均撰《唐石经校文》,是公认的唐石经考订最全面、水平最高的一部著作。严可均从小学和金石学入手来研究经学,选用最接近唐石经原貌的新拓本,广采传世经书善本,对唐石经进行精校精注,其《唐石经校文》为研究中国经学史存正了文献资料,也重新确立了唐石经作为儒家经典的文献价值,而且考据更为详实。《唐石经校文》的文献价值主要在于,堪正传世经文版本之误,保存唐石经之真以及辨正前人对唐石经的误读三个方面。今天关注和研究严可均的《唐石经校文》,需要重新重视它在经学传承上的意义,以及金石文献与传世文献之间互相补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石经 唐石经校文 严可均 顾炎武
下载PDF
汉熹平石经《诗经》用字现象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晗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31-35,共5页
汉熹平石经《诗经》的用字现象可分为字的本用和字的他用两种情况。具体到字与词的对应关系中,字的本用又分为用字的古今形体一致、熹平石经《诗经》使用本字而《毛诗》使用假借字、熹平石经《诗经》用古本字而《毛诗》用新字三种情况... 汉熹平石经《诗经》的用字现象可分为字的本用和字的他用两种情况。具体到字与词的对应关系中,字的本用又分为用字的古今形体一致、熹平石经《诗经》使用本字而《毛诗》使用假借字、熹平石经《诗经》用古本字而《毛诗》用新字三种情况。字的他用分为使用通假字、使用异体字、熹平石经《诗经》和《毛诗》均使用假借字、熹平石经《诗经》使用今字而《毛诗》使用古字四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熹平石经 诗经 用字现象
下载PDF
装饰在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建筑中的运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俊华 《山西建筑》 2011年第20期227-228,共2页
对石家大院及建筑装饰艺术进行了综述,并就石家大院的雕刻手法作了详细介绍,通过运用砖雕、木雕、石雕的装饰方式,使石家大院的建筑具有了艺术的外观形象,更让石家大院的建筑艺术具有了思想内涵和民族性。
关键词 装饰 砖雕 木雕 石雕
下载PDF
古籍缺字数据库建设与可视化项目管理研究
8
作者 吴志勇 韩小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19年第9期96-100,共5页
文章对古籍缺字数据库建设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以《大佛顶陀罗尼》为案例,通过对房山石刻经文中的汉字缺字现象进行研究,提出可视化项目管理在古籍缺字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及古籍缺字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流程。
关键词 缺字 数据库 房山石刻经文 可视化
下载PDF
经石峪:从佛教道场到文人场所 被引量:3
9
作者 雷德侯 《泰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4-38,共5页
泰山经石峪本来是一个佛教道场,但在十六世纪后半叶发生重大变化,从道场一变成了一个文人小憩观景、抒发胸臆的场所。今对这一过程作初步梳理和分析,认为其文人化的过程表现在入场的途径、题跋的位置、题跋的格式、题跋的书体、题跋跟... 泰山经石峪本来是一个佛教道场,但在十六世纪后半叶发生重大变化,从道场一变成了一个文人小憩观景、抒发胸臆的场所。今对这一过程作初步梳理和分析,认为其文人化的过程表现在入场的途径、题跋的位置、题跋的格式、题跋的书体、题跋跟经文的关系、题跋的内容及经石峪的功能等七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 经石峪 刻经 题跋 功能
下载PDF
杭州九曜山窟龛造像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赖天兵 《文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6-101,107,共7页
九曜山造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山山区,为新发现的一处佛教摩崖窟龛,存石灰岩洞窟1所,像龛3个,造像凡11尊。1、2号造像龛年代为五代吴越国,3号龛年代为此后的北宋。洞北山崖存香严寺和永庆寺山地之间分界摩崖,洞内的石刻佛经残文是... 九曜山造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山山区,为新发现的一处佛教摩崖窟龛,存石灰岩洞窟1所,像龛3个,造像凡11尊。1、2号造像龛年代为五代吴越国,3号龛年代为此后的北宋。洞北山崖存香严寺和永庆寺山地之间分界摩崖,洞内的石刻佛经残文是东南地区目前已知唯一的洞窟刻经。该遗存为研究东南地区佛教物质文化提供了新资料,对完善五代吴越国佛教造像的谱系亦颇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曜山 佛教造像 石刻佛经 年代 题材
下载PDF
严可均生平交游与《唐石经校文》关系考
11
作者 李思远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94-98,共5页
《唐石经校文》作为考订唐石经最全面的一部著作,其成书与严可均的生平交游密切相关,但当下对其与严可均生平交游的认识尚不全面。严可均博闻强识,精于考据之学。受到家世影响,严可均较早认识到古籍善本的重要性,初次校订唐石经因底本... 《唐石经校文》作为考订唐石经最全面的一部著作,其成书与严可均的生平交游密切相关,但当下对其与严可均生平交游的认识尚不全面。严可均博闻强识,精于考据之学。受到家世影响,严可均较早认识到古籍善本的重要性,初次校订唐石经因底本有误而中断;游学京师期间,严可均馆于姚文田府中,与众多藏书家往来,在叶绍楏处获得唐石经旧拓片并完成《唐石经校文》的撰写;随后又有丁溶为其审校《唐石经校文》,陈鳣为其作叙文。考述严可均交游与《唐石经校文》成书的关系,对清代乾嘉学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可均 唐石经校文 交游 成书
下载PDF
房山石经题记所见唐代幽州地区妇女刻经相关问题的考察
12
作者 姜欣玥 《科学.经济.社会》 2022年第6期47-61,共15页
从房山石经题记看,唐代幽州地区妇女出资刻经比较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发组织起来,成立社邑,集体刻经。以男女混合社邑最为普遍,有些妇女还成为社邑首领。刻经社邑呈现出宗教色彩浓厚、地域主义鲜明的特点。二是以家庭(族)或个人为... 从房山石经题记看,唐代幽州地区妇女出资刻经比较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发组织起来,成立社邑,集体刻经。以男女混合社邑最为普遍,有些妇女还成为社邑首领。刻经社邑呈现出宗教色彩浓厚、地域主义鲜明的特点。二是以家庭(族)或个人为单位进行刻经活动。这些妇女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家庭财产支配权,成为社邑的发动者和组织者。刻经出现的妇女身份有幽州地方军政官员家属、工商业妇女、农村妇女、尼姑女冠等几种。除了为家人祈福、为亲人疾患刻经等常见目的,还出现了大量专门为幽州节度使祈福祝寿的刻经活动,参与妇女有军将家属、社邑成员及独立个体,说明在观念认同上,当地民众心目中的最高统治者就是地方节度使,百姓的忠义也是针对地方现任执政者,而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皇帝。这种地域主义的特色正是河朔三镇长期割据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山石经题记 唐代 幽州地区 妇女 刻经
下载PDF
《唐石经校文》研究现状述评
13
作者 李思远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31-133,共3页
作为目前保存最早且最为完整的石刻儒家经典,唐石经在中国经典传承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清人严可均的《唐石经校文》则是对唐石经的考订最为翔实的一部著作。近年来,随着清代学术研究的走向深入,对《唐石经校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校勘... 作为目前保存最早且最为完整的石刻儒家经典,唐石经在中国经典传承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清人严可均的《唐石经校文》则是对唐石经的考订最为翔实的一部著作。近年来,随着清代学术研究的走向深入,对《唐石经校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校勘特点的研究上,在整理与研究方面尚有拓展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严可均 《唐石经校文》 研究现状 述评
下载PDF
唐石经《尔雅》“禕,美也”磨改校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子帆 《古汉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46,127,共14页
唐石经《尔雅》:“禕,美也。”原刻“褘”,后磨改作“禕”,误,当从宋监本郭璞《尔雅注》作“褘”。论文辨析了历代十八种校释结论,平议各家得失,并试为校补。论文认为“褘”音许韦反有二义:蔽厀、王后之服“褘衣”。“褘”音许韦反又假... 唐石经《尔雅》:“禕,美也。”原刻“褘”,后磨改作“禕”,误,当从宋监本郭璞《尔雅注》作“褘”。论文辨析了历代十八种校释结论,平议各家得失,并试为校补。论文认为“褘”音许韦反有二义:蔽厀、王后之服“褘衣”。“褘”音许韦反又假借为“徽”,训“美”。“褘”音于宜反同“猗”,亦训“美”,然须连言,与许韦反之“褘(徽)”单言训“美”有别。通过对诸家校释的分析,结合论文的考证,关于《尔雅》的校释原则,论文提出了八点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石经 《尔雅》 磨改
原文传递
汉画所见存思术考——兼论《老子中经》对汉画的文本化继承 被引量:7
15
作者 姜生 冯渝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21,共10页
存思是后世道教中长期流传不衰的修仙术,然其早期渊源形态如何向为一疑。基于汉墓画像资料与道经所存相关文本资料的交叉研究,可以证明"历藏内视"的存思术在东汉社会之流行及其表现形态。汉墓画像中的某些歌舞图及"四灵... 存思是后世道教中长期流传不衰的修仙术,然其早期渊源形态如何向为一疑。基于汉墓画像资料与道经所存相关文本资料的交叉研究,可以证明"历藏内视"的存思术在东汉社会之流行及其表现形态。汉墓画像中的某些歌舞图及"四灵在旁"类图像,正是同时代《王子乔碑》、《帝尧碑》及《老子铭》所记当时社会中流行的"弦琴以歌太一"、"覃思以历丹田"之类存思修炼活动的图像表达;"歌舞"之目的在于"以歌太一"、"以乐却灾","四灵在旁"则表示存思"坐忘"以复归浑沌不死。从《老子中经》则可发现对应于武氏祠左石室"雷公出行图"的文本依据,由此进一步确证部分汉画所蕴涵的内炼属性,并揭示《老子中经》对汉画所代表东汉宗教思想的文本化继承。通过汉墓图像与今存原始道教文献的准确对接,不仅可以明确判断汉画的宗教实质,更可具体呈现曾经盛行于世而沉淀于墓中的炼仙之术,再现隐藏于汉画背后的历史信息,打开观察、理解汉代精神世界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 存思术 历藏内视 《老子铭》 《帝尧碑》 《王子乔碑》 《老子中经》
原文传递
《开宝藏》的刊刻及其意义新论
16
作者 段玉明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4-134,159,共12页
《开宝藏》的刊刻是汉传佛教史上划时代的事件。而其所成却是相当复杂的历史过程,就中既有历代经录编算的经验积累,也有历代石刻佛经的具体实践,《开宝藏》的刊印不过是此一经录藏经化的结晶而已。《开宝藏》的刊印终结了中土盛行已久... 《开宝藏》的刊刻是汉传佛教史上划时代的事件。而其所成却是相当复杂的历史过程,就中既有历代经录编算的经验积累,也有历代石刻佛经的具体实践,《开宝藏》的刊印不过是此一经录藏经化的结晶而已。《开宝藏》的刊印终结了中土盛行已久的传统经录的编塞,也式微了中土佛教史上声势浩大的石刻佛经运动,并带动了宋元以降佛教弘化重心的整体下移,汉传佛教由是呈现出了截然不同于前期的信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宝藏》 经录 石刻佛经 雕版佛经
原文传递
江苏泰州唐代佛教石经幢考释
17
作者 郭正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5,共7页
泰州稻河历史街区的泰州老照片展示厅展出的唐代佛教石经幢,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件石经幢表面刻有多行文字,字迹非常清晰,笔法浑圆饱满,属于书法文物精品。文字内容主要记载唐代著名佛教经书翻译家伽梵达摩翻译的经典《大悲心... 泰州稻河历史街区的泰州老照片展示厅展出的唐代佛教石经幢,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件石经幢表面刻有多行文字,字迹非常清晰,笔法浑圆饱满,属于书法文物精品。文字内容主要记载唐代著名佛教经书翻译家伽梵达摩翻译的经典《大悲心陀罗尼经》。其中也出现了关于泰州"海陵"的记载,特别还出现了县令崔鲁的记载。这为泰州建城史及地名演变、职官史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经过仔细辨析、对比碑刻文字,可知泰州在唐代就已经称为"海陵"。这也符合《旧唐书》中关于泰州"海陵"的文献记载。这件石经幢的具体来源,为泰州唐代南山寺旧物的可能性非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泰州 海陵 石经幢 佛经
原文传递
四川博物院藏“蜀石经”残石碑文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雷玲 《博物院》 2017年第4期89-101,共13页
蜀石经是我国古代镌刻的七种影响较大的儒家石经之一,因其经注并刻、体例严整、字体精谨的特点,长期备受学者青睐;但它镌刻规模之大,耗时之长、佚亡之突然,也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文献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拟对四川博物院收... 蜀石经是我国古代镌刻的七种影响较大的儒家石经之一,因其经注并刻、体例严整、字体精谨的特点,长期备受学者青睐;但它镌刻规模之大,耗时之长、佚亡之突然,也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文献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拟对四川博物院收藏的蜀石经残石所存文字进行辑录、考证,希望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石经 碑文 现状 文献
原文传递
唐石经的版本利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军风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 2009年第1期70-74,共5页
唐石经在宋、元、明三代不被重视,顾炎武《石经考》、《金石文字考》等著作是清代利用唐石经作学术研究的开始。清人将唐石经作为保存完整的最古老的石质文本加以重视,利用唐石经校勘与训释传世经典,又对唐石经自身的版本价值有所揭示... 唐石经在宋、元、明三代不被重视,顾炎武《石经考》、《金石文字考》等著作是清代利用唐石经作学术研究的开始。清人将唐石经作为保存完整的最古老的石质文本加以重视,利用唐石经校勘与训释传世经典,又对唐石经自身的版本价值有所揭示。唐石经的版本价值在清代日益获得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石经 清代 版本
原文传递
河北省曲阳县八会寺石经龛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洲 《石窟寺研究》 2010年第1期10-61,共52页
现存于隋代高僧灵裕(518~605年)故乡河北曲阳的八会寺石经龛形制特别,内容丰富,是研究北齐至隋代佛教刻经发展的重要史料。本文在对石经龛龛内外刻经内容全部识别的基础上,对其四个面的造像、刻经题记,以及形制与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现存于隋代高僧灵裕(518~605年)故乡河北曲阳的八会寺石经龛形制特别,内容丰富,是研究北齐至隋代佛教刻经发展的重要史料。本文在对石经龛龛内外刻经内容全部识别的基础上,对其四个面的造像、刻经题记,以及形制与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通过比较其与北齐和隋代各地刻经的联系和区别论述其历史地位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阳 隋代 刻经 民众佛教 崇拜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