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古拉地区超声雪深传感器SR-50监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肖瑶 赵林 +3 位作者 李韧 焦克勤 乔永平 姚济敏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2-348,共7页
利用2004年5月以来超声雪深传感器SR-50在青藏高原唐古拉综合监测场获取的实时积雪资料和相关气象数据,评估了SR-50在青藏高原积雪监测中的性能和作用,并对青藏高原腹地多年冻土区积雪变化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超声雪深传感器SR... 利用2004年5月以来超声雪深传感器SR-50在青藏高原唐古拉综合监测场获取的实时积雪资料和相关气象数据,评估了SR-50在青藏高原积雪监测中的性能和作用,并对青藏高原腹地多年冻土区积雪变化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超声雪深传感器SR-50对不同时间尺度的地表积雪过程均有较好的监测能力。监测数据清晰地显示唐古拉地区地表积雪深度在夜间相对稳定、在日间迅速降低的特点。唐古拉地区平均年积雪日数为82 d,各月均有地表积雪出现,但夏季的地表积雪较少且持续时间很短。该地区地表积雪总体上呈厚度较薄、消融较快、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2005—2008年该地区瞬时最大积雪深度为22 cm,日平均积雪深度小于5 cm日数占总积雪日数的7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拉地区 积雪深度 超声雪深传感器SR-50
下载PDF
唐古拉地区尕羊晚二叠世碰撞型花岗岩的确定和构造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祁生胜 王毅智 +3 位作者 何世豪 宋生春 祁正林 王福林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6-35,共10页
在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北侧,沿青海省囊谦县尕羊及其以西,新发现呈北西向带状分布的晚二叠世正长花岗岩侵入体。其岩性为中细粒含白云母正长花岗岩,岩石以酸性程度高、富硅、富碱、富铝及非常高的稀土含量为特点,岩石的铝过饱和指... 在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北侧,沿青海省囊谦县尕羊及其以西,新发现呈北西向带状分布的晚二叠世正长花岗岩侵入体。其岩性为中细粒含白云母正长花岗岩,岩石以酸性程度高、富硅、富碱、富铝及非常高的稀土含量为特点,岩石的铝过饱和指数ASI平均值达1.166,CIPW标准矿物中刚玉分子平均为5.08,为典型的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过铝质花岗岩。其岩石类型相当MPG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类;岩石ΣREE高达466.55×10-6~682.80×10-6,具有强的Eu负异常,δEu平均值为0.06,微量元素含量富不相容元素(LILE),贫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典型的S型花岗岩的特征,与冈底斯碰撞花岗岩特征近一致,构造分析相当于Maniar花岗岩分类中的CCG花岗岩(大陆碰撞花岗岩)。在尕羊正长花岗岩中获得了251.4±0.6Ma的TIMS法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其形成时代为晚二叠世,与在乌兰乌拉湖-澜沧江结合带内获得的251.5±2.6Ma和249±49Ma热年代信息一致,反映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构造热事件的存在,可能属于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乌兰乌拉湖-澜沧江结合带陆-陆碰撞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拉地区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 晚二叠世 碰撞型 过铝质花岗岩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东部第四纪冰碛物暴露年龄的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赵志中 乔彦松 +3 位作者 Joerg SCHFER 王燕 王敏 Christian SCHLüCHTER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6-320,共5页
青藏高原上大面积的冰盖通常会对亚洲乃至全球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形成的时间和范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利用就地成因的宇宙核素暴露年龄测定方法,对唐古拉山和理塘地区的第四纪冰碛物进行了^10Be、^28Al和^... 青藏高原上大面积的冰盖通常会对亚洲乃至全球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形成的时间和范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利用就地成因的宇宙核素暴露年龄测定方法,对唐古拉山和理塘地区的第四纪冰碛物进行了^10Be、^28Al和^21Ne暴露年龄测定,首次获得了青藏高原的第四纪冰川核素暴露年龄。三种核素暴露年龄的一致性显示每期冰碛物沉积有一个确定的暴露时期,测试结果表明唐古拉山和理塘地区出现了两期第四纪冰期,一期形成于距今1.6~8万年,另一期形成于距今16-18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第四纪冰川 表面暴露年龄 唐古拉山 理塘
下载PDF
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冰川作用区的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20
4
作者 盛文坤 王宁练 蒲健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5-243,共9页
冬克玛底冰川附近地区是该冰川化学成分的主要来源区。冬克玛底河水及冰川上的新、老雪的矿化度、总碱度、总硬度的大小顺序是:河水>老雪>>新雪。虽然它们都属淡水范畴,但新雪是中性偏酸的极软水,老雪是偏碱的极软水,河水则属碱... 冬克玛底冰川附近地区是该冰川化学成分的主要来源区。冬克玛底河水及冰川上的新、老雪的矿化度、总碱度、总硬度的大小顺序是:河水>老雪>>新雪。虽然它们都属淡水范畴,但新雪是中性偏酸的极软水,老雪是偏碱的极软水,河水则属碱性软水。其水化学类型基本上为HCO3,SO4-Ca和HCO3-Ca型,个别为HCO3-Ca,Na型。该地区水体的矿化度、总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唐古拉山 冬克玛底冰川 冰川作用区
下载PDF
青海唐古拉地区晚更新世湖相沉积特征、古植被及17.4kaB.P.以来气候转型期的厘定 被引量:1
5
作者 邓中林 庄永成 韩海臣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5-50,共6页
通过年代学研究、沉积特征与配套的植物学分析,确定出唐古拉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植被演化的3个阶段,相应的古气候经历了干寒-湿润-干寒旋回性的演变过程。同时,从晚更新世湖相沉积物中厘定出风成—水成的气候转型事件,大致发生在17.4ka... 通过年代学研究、沉积特征与配套的植物学分析,确定出唐古拉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植被演化的3个阶段,相应的古气候经历了干寒-湿润-干寒旋回性的演变过程。同时,从晚更新世湖相沉积物中厘定出风成—水成的气候转型事件,大致发生在17.4kaB.P(TL),而植被特征也出现了从草本、木本发育为主转变为以草本占绝对优势的阶段,并于17.4kaB.P(TL)后风成堆积物中出现植物花粉的低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拉地区 晚更新世 古植被 气候转型 青海 湖相 沉积特征 古植被 年代学
下载PDF
唐古拉山地区三叠纪层序地层分析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家云 文华国 +1 位作者 李勇 白宪洲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8-43,共6页
三叠纪充填的一套碳酸盐岩—碎屑岩地层,被划分为两个超层序和5个层序单元。超层序Ⅰ以复理石建造为特征,是金沙江缝合带初始碰撞作用的产物,是唐古拉山地区三叠纪前陆盆地早期挠曲沉降构造活动的沉积响应,标志着晚三叠世诺利期前陆盆... 三叠纪充填的一套碳酸盐岩—碎屑岩地层,被划分为两个超层序和5个层序单元。超层序Ⅰ以复理石建造为特征,是金沙江缝合带初始碰撞作用的产物,是唐古拉山地区三叠纪前陆盆地早期挠曲沉降构造活动的沉积响应,标志着晚三叠世诺利期前陆盆地业已形成;超层序Ⅱ以磨拉石与酸性火山岩建造为特征,是前陆盆地晚期冲断抬升构造演化的沉积响应,表明晚三叠世瑞替期来自造山带的沉积物开始越过前陆隆起向隆后盆地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拉山地区 层序地层 构造演化 前陆盆地 三叠纪 西藏
下载PDF
唐古拉山中侏罗统缅甸光牡蛎(Liostrea birmanica REED)壳层的事件沉积成因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阴家润 史晓颖 +1 位作者 苟金 雷振宇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54-266,T002,共14页
唐古拉山地区中侏罗统产出丰富的牡蛎类化石,特别是缅甸光牡蛎Liostrea bir—manica Reed分布更为广泛,而且多以介壳层形式产出。在唐古拉山的冬曲,窝布茸曲及青藏公路108道班等地剖面上,栖息于软基底的表生底栖双壳类Liostrea birman... 唐古拉山地区中侏罗统产出丰富的牡蛎类化石,特别是缅甸光牡蛎Liostrea bir—manica Reed分布更为广泛,而且多以介壳层形式产出。在唐古拉山的冬曲,窝布茸曲及青藏公路108道班等地剖面上,栖息于软基底的表生底栖双壳类Liostrea birmanica形成近原地埋葬的介壳层堆积;内生的Ceratomya动物群则多散布于沉积物中,形成原地埋葬的化石群.它们和以丛藻迹Chondrites为主体的遗迹化石群依次重复出现,构成一个和风暴沉积事件相关的底栖动物群替代序列。Liostrea birmanica介壳层是风暴高峰期的侵蚀和再沉积所形成的,风暴期以后水下沉积间断所形成的轻度固化的软基底则迅速地被潜穴生物占领(丛藻迹Chondrites ich—nosp.和根珊瑚迹Rhizocorallium ichnoSp.);而以深挖穴滤食类型为主的Ceralomya组合则是好天气时的原地埋葬。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指示着介于正常浪基面以下,风暴浪基面以上的低沉积速率浅水碳酸岩台地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侏罗世 壳层 沉积 唐古拉山
下载PDF
唐古拉山发源的河水主要元素与锶同位素来源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继昌 李文鹏 +6 位作者 彭建华 刘丛强 B.Dupre J.Gaillardet 胡景山 尹周莹 耿冬青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1-599,共9页
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的河流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流域面积大、径流距离长以及流量大等特点,与喜马拉雅山地区河流共同组成全球河源区最高的水流系统。它们的物理与化学侵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条件下,大陆的侵蚀作用所发生... 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的河流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流域面积大、径流距离长以及流量大等特点,与喜马拉雅山地区河流共同组成全球河源区最高的水流系统。它们的物理与化学侵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条件下,大陆的侵蚀作用所发生的变化,即大陆与海洋的物质运移和平衡。发源于唐古拉山北坡的长江源头主要支流楚玛尔河与沱沱河的物理化学特点是溶解的化学成分含量较高,一般为10.66~410.81mmol/L,主要阳离子为Na+、Ca2+和Mg2+,占阳离子总量的97%以上。Ca2+/Na+、Mg2+/Na+、K+/Na+的比值较低,87Sr/86Sr值为(0.708954±0.000020)~(0.711860±0.000011),表明唐古拉山北坡的河水成分以蒸发岩类溶解为主。发源于唐古拉山南坡的怒江源头以及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等的主要阳离子为Ca2+、Mg2+、Na+,占阳离子总量的97%以上。Ca2+/Na+、Mg2+/Na+、K+/Na+的比值较高,87Sr/86Sr值为(0.705534±0.000016)~(0.722856±0.000014),表现为以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溶解为主。长江河源区河水中主要化学成分来自蒸发岩,其中Na+和Cl-在河流水化学成分中占比例最大,经计算,唐古拉山北坡长江源头地区的物理侵蚀率为77kg/(km.2a),蒸发岩的化学侵蚀率为49~72.7t/(km.2a),碳酸盐岩的化学侵蚀率为15~20t/(km.2a),硅酸盐岩的化学侵蚀率为2~5t/(km.2a);南坡物理侵蚀率为34kg/(km.2a),碳酸盐岩的化学侵蚀率为25~30t/(km.2a),硅酸盐岩的化学侵蚀率为7~10t/(km.2a)。这些特征反映出北坡高寒干旱环境下河流蒸发岩的化学侵蚀作用较强,南坡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化学侵蚀作用大于北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发源地 河水 侵蚀作用 主要元素 SR同位素 唐古拉山
下载PDF
青藏高原唐古拉地区活动层厚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杜二计 杨斌 +11 位作者 谭昌海 肖瑶 刘广岳 邹德富 赵拥华 吴晓东 吴通华 赵林 胡国杰 周华云 李智斌 汪易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6-386,共11页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的冻融过程显著影响地-气间的水热交换、地表水文过程、冰缘地貌演变及寒区工程建设。活动层厚度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空间分布的准确模拟计算是冻土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问题之一。作为青藏高原中部东西走向最大的山脉和...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的冻融过程显著影响地-气间的水热交换、地表水文过程、冰缘地貌演变及寒区工程建设。活动层厚度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空间分布的准确模拟计算是冻土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问题之一。作为青藏高原中部东西走向最大的山脉和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主要分布区,唐古拉地区是青藏高原南部湿润区与北部干旱区的过渡区,该地区的活动层厚度空间分异规律研究对于揭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整体空间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唐古拉地区南、北坡两个区域野外实测活动层厚度分布数据,分析了该区域活动层厚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活动层厚度分布的突出特点是空间分异巨大,最小值仅为1.2m,最大值达到5.6m。以不同植被类型区活动层的平均厚度为对比标准,其分布特征为: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荒漠<高寒草原,高寒草原的平均活动层厚度最大。对比南、北坡,南坡活动层厚度普遍大于北坡。Stefan方程的计算结果表明,活动层厚度的变化速率随土壤含水率的变化最大,其次为土壤热导率,而随地表融化指数的变化最小。实测土壤含水率、探坑数据及地表融化指数与活动层厚度分布关系表明,影响活动层厚度空间分异的最为敏感的因素为土壤含水率,其次为土壤热导率,地表融化指数的敏感性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唐古拉地区 活动层 土壤含水率 土壤热导率 地面温度
下载PDF
唐古拉地区天然牧草长势及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祁贵明 贺海成 《青海农林科技》 2009年第1期58-59,共2页
应用沱沱河气象站2003年-2006年的气象资料,对位于唐古拉山的天然牧草长势和生育期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5-9月份,牧草长势呈现单峰态变化,以7月或8月最高;与降水量相比,植被长势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影响青草期中后期牧草长势... 应用沱沱河气象站2003年-2006年的气象资料,对位于唐古拉山的天然牧草长势和生育期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5-9月份,牧草长势呈现单峰态变化,以7月或8月最高;与降水量相比,植被长势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影响青草期中后期牧草长势的气候因子主要是降水量,尤其是7、8月份的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牧草 生长发育 气象条件 唐古拉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