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76年唐山M_S7.8地震余震序列持续时间及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意义 被引量:18
1
作者 仲秋 史保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4-508,580,共15页
1976年7月28日唐山MS7.8大地震对唐山及其周边地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主震之后约15小时滦县又发生了MS7.1地震;同年11月15日宁河也发生了MS6.9地震.唐山MS7.8主震后的余震一直持续至今,使该区域至今保持了与主震前相比具... 1976年7月28日唐山MS7.8大地震对唐山及其周边地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主震之后约15小时滦县又发生了MS7.1地震;同年11月15日宁河也发生了MS6.9地震.唐山MS7.8主震后的余震一直持续至今,使该区域至今保持了与主震前相比具有较高的地震活动性.如何估计余震的持续时间,并进一步将余震从主震目录中去除,一直是地震学中所关注的问题.该文通过对数线性回归和理论计算,从不同角度求取并讨论了1976年唐山MS7.8大地震的余震持续时间.结果表明,由对数线性回归计算得到的余震持续时间约为80a.而基于Dieterich的余震触发理论所得到的余震持续时间则与区域剪应力变化率有关.区域剪应力变化率可有几种不同方法求得:①根据剪应力变化率和静态应力降Δτe及地震回复周期tr之间的关系求取应力变化率,该方法所得到的余震持续时间约为70—100a;②Ziv和Rubin对Dieterich的方法进行了修正,给出了通过远场加载速率和断层宽度求取应力变化率,该方法得到的余震持续时间约为80a;③由背景场地震活动性求取远场剪应力速率,可以得到该地区二维分布式的余震持续时间,此方法得到的研究区域内余震持续时间为130—160a.综上,唐山地区余震持续时间约为70—140a,据此,该地区现今所发生的地震仍为MS7.8唐山地震所触发的余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6唐山地震 余震持续时间 地震触发 剪应力变化率
下载PDF
2019年唐山M_(L)4.9地震与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燕翔 王妍 +4 位作者 李金 符泽宇 荣伟健 杨永旺 路彤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1期42-47,共6页
2019年12月5日8时2分,河北唐山丰南区(39.31°N,118.04°E)发生ML 4.9地震,震中位于唐山断裂、蓟运河断裂、宁河—昌黎断裂的交汇部位。从地震地质背景、1976年唐山7.8级地震老震区发震规律、余震震中分布及其与唐山7.8级地震... 2019年12月5日8时2分,河北唐山丰南区(39.31°N,118.04°E)发生ML 4.9地震,震中位于唐山断裂、蓟运河断裂、宁河—昌黎断裂的交汇部位。从地震地质背景、1976年唐山7.8级地震老震区发震规律、余震震中分布及其与唐山7.8级地震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唐山M_(L)≥4.0地震的发震时间间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起伏,最大发震时间间隔也逐渐加大,此次地震是唐山7.8级地震的余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M_(L)4.9地震 余震震中分布 发震规律 断裂
下载PDF
地震的“序列归属”问题与ETAS模型——以唐山序列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蒋长胜 吴忠良 庄建仓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71-2981,共11页
历史上发生过强震地区的余震活动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而余震序列在何时可被看作正常的"背景地震活动",即"序列归属"问题在地球动力学和地震物理中有重要意义.时-空"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模型可分离"... 历史上发生过强震地区的余震活动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而余震序列在何时可被看作正常的"背景地震活动",即"序列归属"问题在地球动力学和地震物理中有重要意义.时-空"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模型可分离"背景"地震和"丛集"地震,并用概率形式表示作为相应事件的可能性,为考察此问题提供了可能.本文以1976年唐山MS7.8地震序列为例,对唐山地区1970年以来的ML4.0以上地震进行了时-空ETAS模型拟合,并以2010年以来发生的3次MS4.0以上地震为例讨论了它们的"序列归属"问题.研究结果显示,3次MS4.0以上地震的背景地震概率分别为0.72、0.88和0.76,表明它们作为1976年唐山MS7.8的余震的可能性较低,更可能为背景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 时-空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ETAS模型) 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 1976年唐山地震
下载PDF
岩石圈结构对大地震震后形变的影响——以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昊 孙玉军 吴中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170-3184,共15页
大地震发生之后通常会诱发一系列的余震序列,对比1976年MS7.8唐山大地震和2001年MS8.1昆仑山大地震周边区域的地震事件可以看出,唐山大地震余震活动时间要明显长于昆仑山大地震余震活动时间.余震序列往往与震后形变密切相关,而影响震后... 大地震发生之后通常会诱发一系列的余震序列,对比1976年MS7.8唐山大地震和2001年MS8.1昆仑山大地震周边区域的地震事件可以看出,唐山大地震余震活动时间要明显长于昆仑山大地震余震活动时间.余震序列往往与震后形变密切相关,而影响震后形变的因素不仅与地震发震断层和震级有关,同时与岩石圈的结构有关.考虑到唐山大地震的发震区华北地块和昆仑山大地震的发震区青藏高原有着较大的岩石圈结构差异,本文采用PSGRN/PSCMP软件计算了岩石圈分层模型的大地震同震和震后形变,分析了地壳弹性模量、弹性厚度以及黏滞性系数对同震和震后形变的影响,进而讨论了影响唐山地震和昆仑山地震余震序列差异的原因.计算结果显示,震后形变会在黏弹性效应的作用下逐渐调整,震后形变的持续时间与地壳弹性模量、地壳弹性厚度和下地壳黏滞性系数有关.上地壳和下地壳弹性模量越大,震后形变达到稳定值的时间越短,弹性模量对震后形变稳定值影响很小.地壳弹性厚度越大,震后形变达到稳定值的时间越短,当断层面底端深度小于地壳弹性厚度时,地壳弹性厚度的增加会引起震后形变稳定值的减小;下地壳厚度对震后形变达到稳定值的时间和稳定值基本无影响.下地壳黏滞性系数越大,震后形变达到稳定值的时间越长,反之亦然.结合唐山地震区的华北地块和昆仑山地震的青藏高原深部结构发现,两者之间的上地壳弹性模型差别不大,唐山地震区地壳弹性厚度略大于昆仑山地震区,但昆仑山地震区下地壳黏滞性系数明显低于唐山地震区.这些因素均决定了昆仑山地震的震后形变持续时间短(余震时间序列短)而唐山地震的震后形变持续时间长(余震时间序列长).由此可见,岩石圈结构差异可能是导致唐山地震和昆仑山地震余震序列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 昆仑山大地震 余震序列 震后形变
下载PDF
唐山与通海两大地震的强余震的差别及其原因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保昆 刁桂苓 +1 位作者 Avi Shapira 冯向东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6,共6页
1970年通海地震序列与1976年唐山地震序列的对比表明,两次地震的余震衰减,余震强度和频度,余震分布区的形状等有区别。对此提出了一种解释:若余震分布区域的长轴长度a与短轴长度b之比a/b越大,则震源体越接近于一个面,在一个面上进行的... 1970年通海地震序列与1976年唐山地震序列的对比表明,两次地震的余震衰减,余震强度和频度,余震分布区的形状等有区别。对此提出了一种解释:若余震分布区域的长轴长度a与短轴长度b之比a/b越大,则震源体越接近于一个面,在一个面上进行的调整过程应当比较简单,余震的衰减比较快,强余震比较少而小;反之则震源体越表现出一个体的形态,在一个体内进行的调整过程应当比较复杂,余震衰减比较慢,强余震比较多而大。对于那些在主震后能够很快进行定位并勾画出余震区域轮廓的情况,可以尝试利用a/b快速判断后面强余震的多少以及余震衰减的快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地震 通海地震 地震序列 余震震中区形状 震后趋势判断
下载PDF
2020年7月12日河北唐山5.1级地震总结 被引量:5
6
作者 黎明晓 宋金 +8 位作者 马玉川 解孟雨 赵静 姚丽 姚琪 姜祥华 卢显 于晨 王月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年第4期157-178,共22页
系统梳理2020年7月12日唐山古冶区5.1级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等异常,结果如下:①地震活动:震前存在地震平静、小震高频、中等地震成组等中短期异常;②地球物理观测:震前主要为电磁和流体异常,短期异常主要分布在震中100 k... 系统梳理2020年7月12日唐山古冶区5.1级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等异常,结果如下:①地震活动:震前存在地震平静、小震高频、中等地震成组等中短期异常;②地球物理观测:震前主要为电磁和流体异常,短期异常主要分布在震中100 km范围内;③震后回溯:北京及周边震前存在地震发生率异常,利用其他综合方法主要识别出年尺度异常。此次唐山5.1级地震发生在1976年唐山7.8级地震余震区,而7.8级地震序列地震活动呈非均匀衰减特征。此次唐山5.1级地震震源机制为走滑型破裂,截至7月31日,序列b值为0.70、h值为1.8,序列参数基本正常。综合分析认为,此次地震发生前,地震活动中短期异常较显著,地球物理观测异常占比明显偏低;震前对该区域出现的中期和短期异常有所察觉,但短期异常的预测强度偏低,震后总结时按震前异常预测的地震强度为4—5级,接近实际发生地震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5.1级地震 唐山7.8级地震序列 地震活动异常 地球物理观测异常
下载PDF
关于Coulomb应力变化/扰动作用下的Dieterich余震触发机制的广义解 被引量:1
7
作者 仲秋 史保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26-1537,共12页
基于单自由度弹簧-滑块模型,滑移速率和状态相依赖的摩擦关系可用于对断层内部地震成核和断层失稳过程的定量化描述.Dieterich(1994)余震触发理论模型首次给出中强震后区域应力场受到静态应力扰动后所导致的区域地震活动性的时空变化特... 基于单自由度弹簧-滑块模型,滑移速率和状态相依赖的摩擦关系可用于对断层内部地震成核和断层失稳过程的定量化描述.Dieterich(1994)余震触发理论模型首次给出中强震后区域应力场受到静态应力扰动后所导致的区域地震活动性的时空变化特征,近期研究也表明Dieterich理论模型可进一步推广至依赖时间的地震预测模型的建立.本文从简单直观的断层群体化概念模型出发,推导出了包括静态剪应力和正应力扰动作用下广义Dieterich解.同Dieterich经典解相比,广义Coulomb应力变化:ΔCFFG=Δτ-(μ0-α)Δσ取代了Dieterich方程中原有的剪切应力扰动Δτ.从而表明余震发生率R同作用于断层上的正应力的变化(扰动)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进一步,我们讨论了传统Coulomb应力变化(扰动)模型在地震预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以1976年MS7.8唐山大地震的主余震序列为例,采用本文中得到的结果,并结合视时窗分段方法,拟合了该地区地震活动性的时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除Coulomb应力变化(扰动)的影响外,主震前后加载于断层上的剪应力速率变化可对早期余震发生率产生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 地震触发 应力摩擦 Coulomb应力变化ΔCFF 唐山地震
下载PDF
唐山地震的超晚期强余震估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戴英华 李淑莲 孙清杰 《华北地震科学》 1997年第4期1-9,共9页
根据华北历史地震的重复性和免疫性,认为在唐山周围85km、200年内,对6级地震具有一定的免疫性;在研究了唐山地震序列自身的衰减规律后,认为在今后几十年内强余震的最大活动水平为5级,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关键词 唐山地震 地震预报 余震 地震序列 强震
下载PDF
CAP方法反演2016年唐山M_L4.3地震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7
9
作者 朱音杰 刘檀 +3 位作者 赵英萍 刘新 李冬圣 丁成 《华北地震科学》 2017年第1期50-55,共6页
利用河北台网及临近区域台网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6年9月10日河北唐山M_L4.3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并将反演结果作为已知输入,利用F-K方法计算理论地震波形,与观测记录进行对比,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显示,此次... 利用河北台网及临近区域台网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6年9月10日河北唐山M_L4.3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并将反演结果作为已知输入,利用F-K方法计算理论地震波形,与观测记录进行对比,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显示,此次唐山地震为右旋—正倾断层,矩震级为4.4,最佳双力偶解为节面I:走向238.0°,倾角44.0°,滑动角-143.0°;节面Ⅱ:走向119.5°,倾角65.3°,滑动角-52.4°,最佳震源深度为6.5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地震 CAP方法 震源机制解 余震
下载PDF
1976年唐山大地震库仑破裂应力对唐山及邻近地区地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珊珊 万永革 +3 位作者 王晓山 崔华伟 王曰风 张秀萍 《华北地震科学》 2022年第1期7-14,共8页
通过计算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滦县7.1级地震、宁河6.9级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得到这3次地震在唐山地区的库仑破裂应力演变过程;将研究区域(39.0°~40.5°N,117.0°~119.0°E)1979年以来的1.0级及以上地震双差重定... 通过计算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滦县7.1级地震、宁河6.9级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得到这3次地震在唐山地区的库仑破裂应力演变过程;将研究区域(39.0°~40.5°N,117.0°~119.0°E)1979年以来的1.0级及以上地震双差重定位结果同库仑破裂应力分布对比分析,认为历史大震对现今地震的调制作用变弱;通过分析2002—2020年部分中强地震受库仑破裂应力作用情况,认为历史大震可能对蓟运河断裂附近区域触发作用较明显,而对唐山断裂附近区域的触发作用不明显,2020年7月12日古冶5.1级地震、2021年4月16日滦州4.3级地震受到了历史大震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地震 库仑破裂应力 非均匀破裂模型 粘弹性力学模型 余震关系
下载PDF
从心灵之痛到亲情之暖——比较小说《余震》与电影《唐山大地震》内容表现之异同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玥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27-128,共2页
同为表现唐山大地震在震后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电影《唐山大地震》与小说《余震》在内容表现上有很大的不同。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而《余震》不仅仅表现出大地震... 同为表现唐山大地震在震后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电影《唐山大地震》与小说《余震》在内容表现上有很大的不同。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而《余震》不仅仅表现出大地震给唐山造成的破坏,更着力表现那场浩劫在经历者内心深处造成的强烈余震。在电影里,疼痛被温暖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 《唐山大地震》 心灵之痛 亲情之暖
下载PDF
重大自然灾害后遗体处置应急预案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德慧 姜思朋 +3 位作者 李玉光 刘国军 王永阔 周雪媚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4期115-119,共5页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一般都会伴随着大量人员的遇难,及时妥善处置灾后众多遇难者遗体,是许多国家面临的棘手问题。借鉴我国唐山7.8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中遗体应急处置的经验与教训,从遗体的搜集、存放、运输、消毒、防腐、保存、火化...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一般都会伴随着大量人员的遇难,及时妥善处置灾后众多遇难者遗体,是许多国家面临的棘手问题。借鉴我国唐山7.8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中遗体应急处置的经验与教训,从遗体的搜集、存放、运输、消毒、防腐、保存、火化、掩埋等方面,探索遗体处理应急预案的程序与内容,从而提高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后大量遗体的应急处置能力,全面保障灾区群众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自然灾害 遗体处置 应急预案 唐山7.8级地震 汶川8.0地震
下载PDF
不同的讲述方式 共同的文化反思——《余震》与《唐山大地震》的共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琼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25-128,133,共5页
电影《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小说《余震》,两部作品在人物设置、情节安排及叙事模式上表现出诸多不同,然而作为在各自领域获得较好声誉的两部作品,仍然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可作为灾难文学可资借鉴的经验。身份认同、内在价值追求与艺术表现... 电影《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小说《余震》,两部作品在人物设置、情节安排及叙事模式上表现出诸多不同,然而作为在各自领域获得较好声誉的两部作品,仍然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可作为灾难文学可资借鉴的经验。身份认同、内在价值追求与艺术表现手法的高度契合,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小说与电影在各自领域的声誉。与此同时,不论《余震》从个体的层面出发,还是《唐山大地震》从群体的层面出发,将现实关怀深入到更隐秘丰富的内心世界,突破伦理道德的肤浅表达和意识形态的简单图解,在灵魂的自省以及文化的反思中,释放其应有的艺术张力和社会功效,是灾难文学普世性价值及其主体性建构的理性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 《唐山大地震》 共性
下载PDF
苦难与疗愈--《余震》的改写及张翎中国书写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璇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68-76,共9页
张翎根据其中篇小说《余震》改写的长篇小说《唐山大地震》,增补了前作的很多留白。其将原来的苦难主题进行了更深入的刻画,并衍生出另一个有关疗愈的主题。一方面,作品通过增加角色的着墨和引入更多的人物,加深了苦难感;另一方面,其在... 张翎根据其中篇小说《余震》改写的长篇小说《唐山大地震》,增补了前作的很多留白。其将原来的苦难主题进行了更深入的刻画,并衍生出另一个有关疗愈的主题。一方面,作品通过增加角色的着墨和引入更多的人物,加深了苦难感;另一方面,其在深化苦难感的同时,为疗愈主题的出现做了更大的伏笔,从而使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有了疗愈与宽恕的面向。长篇小说《唐山大地震》中表现的家庭关系之隔膜和撕裂,也是张翎其他小说的重要主题,而以此主题展现出的撕裂和苦难感,成为其移民文学中国书写的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翎 《余震》 《唐山大地震》 苦难 疗愈 中国书写
下载PDF
本土化改编与再创——从小说《余震》到电影《唐山大地震》
15
作者 李娜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9-62,共4页
《余震》是加拿大华人新移民作家张翎创作的一部小说,于2010年被冯小刚导演改编和拍摄成电影《唐山大地震》并引起巨大反响,成功创下了超过六亿的票房神话。改编的过程也是再创作的过程,改编后的电影在小说文本基础上做出删减,在历史背... 《余震》是加拿大华人新移民作家张翎创作的一部小说,于2010年被冯小刚导演改编和拍摄成电影《唐山大地震》并引起巨大反响,成功创下了超过六亿的票房神话。改编的过程也是再创作的过程,改编后的电影在小说文本基础上做出删减,在历史背景、人物命运和心灵治愈等方面更加符合中国普通百姓的大众接受心理,成功实现了本土化和民族化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 《唐山大地震》 本土化 改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