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北缘造山带滩间山金矿田多期侵入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1
作者 赵呈祥 薛春纪 +5 位作者 赵晓波 李鹏 刘洋涛 李君阳 赵伟策 李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1-607,共17页
柴北缘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其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造就了区域上多期多阶段的岩浆活动与金铅锌多金属成矿作用。地处柴北缘西段的滩间山大型金矿田,以广泛发育中酸性岩脉(墙)为显著特征,但岩浆活动的时代、构造背景及其与金成矿关系... 柴北缘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其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造就了区域上多期多阶段的岩浆活动与金铅锌多金属成矿作用。地处柴北缘西段的滩间山大型金矿田,以广泛发育中酸性岩脉(墙)为显著特征,但岩浆活动的时代、构造背景及其与金成矿关系尚不清楚。本文以野外调查与显微观测为基础,对新识别出的青龙沟闪长玢岩、青龙滩细晶闪长岩和金龙沟霏细斑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合已有资料探讨了滩间山金矿田岩浆侵入序列及其构造背景,分析了岩浆活动与金成矿的时空-成因联系。结果表明,滩间山金矿田先后经历早奥陶世(474.6±1.3 Ma)、中泥盆世(383.9±0.8 Ma)、早白垩世(127.4±0.6 Ma)三期构造-岩浆活动。早奥陶世闪长玢岩侵位于大规模金成矿前,是柴北缘洋俯冲阶段的产物;中泥盆世和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均与碰撞后陆内造山地质过程有关,并呈现出绢云母化-硅化蚀变组合及浸染状黄铁矿和黄铜矿化。研究认为晚古生代-中生代多期岩浆-热液叠加可能是滩间山大型金矿田成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测年 中酸性岩脉 金矿化 滩间山金矿田 柴北缘造山带
下载PDF
滩间山金矿田成矿作用演化及成因类型 被引量:3
2
作者 国家辉 《青海地质》 1998年第1期37-42,共6页
作者对滩间山金矿田成矿作用的演化及其成矿模式进行了概括;同时对其成因类型归属和成矿时代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金矿田 成矿作用演化 成矿模式 成因类型
下载PDF
柴北缘滩间山金矿田细晶沟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姜芷筠 赵呈祥 +4 位作者 李碧乐 李鹏 李治华 李华伟 于润涛 《黄金》 CAS 2020年第5期3-10,共8页
滩间山金矿田位于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西段,其中的金矿床为典型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细晶沟花岗斑岩的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细晶沟花岗斑岩中锆石的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359.9 Ma±1.7 Ma(MSWD=0.15);其176 H... 滩间山金矿田位于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西段,其中的金矿床为典型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细晶沟花岗斑岩的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细晶沟花岗斑岩中锆石的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359.9 Ma±1.7 Ma(MSWD=0.15);其176 Hf/177 Hf值为0.282515~0.282788,对应εHf(t)值为-1.4~8.2,两阶段模式年龄(T DM2)为743~1238 Ma,表明细晶沟花岗斑岩的物质来源较为复杂,岩浆源区应以新元古代新生地壳物质为主,有中元古代地壳物质的混入。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认为细晶沟花岗斑岩为软流圈地幔上涌,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后碰撞伸展构造背景,滩间山金矿田的金矿化与该花岗斑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金矿化 细晶沟 花岗斑岩 滩间山金矿田
下载PDF
滩间山金矿田构造轮廓及控矿构造特点 被引量:2
4
作者 阿延寿 《青海地质》 1997年第1期28-33,共6页
滩间山金矿田产出部位及矿体延展严格受断裂构造制约。矿田区主要发育北西向压扭性断裂、北东向张扭性断裂和近东西向扭性断裂。北西向、北东向断裂均为控矿断裂,但北东向断裂的控矿作用更为明显。
关键词 控矿构造 控矿断裂 金矿田 构造轮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