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rst maguviopseid cicada from the Middle-Upper Triassic Tanzhuang Formation in Jiyuan Basin,western Henan,and its stratigraphic significance
1
作者 ZHANG Qian-qi DU Xu-heng +1 位作者 ZHAO Xian-ye ZHANG Hai-chun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6-353,共8页
A new fossil insect taxon,Triasomaguviopsis jiyuanensis Zhang Q.et Zhang H.gen.et sp.nov.,is established based on a specimen from the Upper Member of the Tanzhuang Formation,Jiyuan Basin,western Henan Province,central... A new fossil insect taxon,Triasomaguviopsis jiyuanensis Zhang Q.et Zhang H.gen.et sp.nov.,is established based on a specimen from the Upper Member of the Tanzhuang Formation,Jiyuan Basin,western Henan Province,central China,and is assigned to the family Maguviopseidae of the superfamily Prosboloidea(Hemiptera,Cica domorpha).This new taxon ischaracterized by smaller granular tegmen,ScP+RA first forked near its mid-length,MP forked more toward apex of ScP+R with three terminals,and singular and sinuous CuA2.This new discovery extends the palaeo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Maguviopseidae to the Jiyuan Basin,increases diversity of this family and has the potential in bio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s.Insects from the Tanzhuang Formation may belong to the Tongchuan Entomofauna from the Ordos Basin,which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dygen Entomofauna from Kyrgyzst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asomaguviopsis jiyuanensis gen.et sp.nov. tanzhuang Formation Middle-Late Triassic Ordos Basin central China
原文传递
中国北方一晚三叠世四足动物化石新地点
2
作者 石雨泰 陈建业 刘俊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5,共9页
中国北方还没有发现过确凿无疑的晚三叠世的四足动物化石。报道了河南省济源市的一个四足动物化石新地点(柿沟)。化石产自晚三叠世谭庄组。目前采集到的标本大部分可以归入离片椎类,并显示出与乳齿鲵(Mastodonsaurus)的高度相似性。之前... 中国北方还没有发现过确凿无疑的晚三叠世的四足动物化石。报道了河南省济源市的一个四足动物化石新地点(柿沟)。化石产自晚三叠世谭庄组。目前采集到的标本大部分可以归入离片椎类,并显示出与乳齿鲵(Mastodonsaurus)的高度相似性。之前,乳齿鲵只在欧洲有记录。因此这一发现表明乳齿鲵这一支系在晚三叠世曾广泛分布于欧洲与东亚地区。一块疑似腰带化石指示还有另一类四足动物共存。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晚三叠世四足动物实体化石记录的一个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济源 晚三叠世 谭庄组 四足动物 离片椎类 乳齿鲵
下载PDF
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下白垩统成岩相分布及优质储层预测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琴 朱筱敏 +3 位作者 陈祥 朱世发 季汉成 蒋永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2-480,共9页
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对影响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层物性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强度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出了不同井和不同层段的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视溶蚀孔隙度,厘定了... 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对影响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层物性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强度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出了不同井和不同层段的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视溶蚀孔隙度,厘定了成岩强度划分标准。将下白垩统储层划分为5种成岩相类型,其中Ⅰ和Ⅱ类成岩相为较好的储集相带,Ⅲ类为中等储集相带,Ⅳ和Ⅴ类为差的储集相带。通过成岩相分布预测,结合沉积体系及次生孔隙发育分布规律,认为谭庄凹陷南部扇三角洲的北部区域、北部三角洲的南部区域处于中等-较强压实强胶结中等溶蚀成岩相带,为各层段的有利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相 储层预测 下白垩统 谭庄凹陷 南华北盆地
下载PDF
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热演化史恢复 被引量:21
4
作者 赵俊峰 刘池洋 +3 位作者 刘永涛 何争光 毛伟 朱斌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74,共11页
南华北地区是我国具有油气勘探潜力的地区之一,上古生界煤系地层是该地区主要的油气勘探层系之一。在较全面收集和补充实测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最大热解峰温(Tmax)、孢粉色变指数等古温标数据,认为研究区上古生界热演... 南华北地区是我国具有油气勘探潜力的地区之一,上古生界煤系地层是该地区主要的油气勘探层系之一。在较全面收集和补充实测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最大热解峰温(Tmax)、孢粉色变指数等古温标数据,认为研究区上古生界热演化呈不均一性,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结合地层剥蚀厚度恢复、古构造演化分析、裂变径迹和岩浆岩测年等,认为研究区上古生界经历了复杂的热演化与生烃史,总体上可划分为早期生烃型、早-晚期生烃型和持续生烃型3种生烃热演化类型。上古生界有机质早期主要以深成变质作用为主;岩浆热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是局部热演化异常增高的主要原因;中生代中晚期的区域构造热事件是太康-济源古生界区域性高热演化形成的主控因素。从热演化研究的角度考虑,寻找具备二次生烃和成藏、保存条件的上古生界,是南华北具现实意义的勘探方向,主要分布在中-新生界凹陷的较深部位,如倪丘集凹陷中部、谭庄-沈丘凹陷中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演化史 生烃 煤系地层 上古生界 倪丘集凹陷 谭庄-沈丘凹陷 南华北地区
下载PDF
豫西济源谭庄组河流沉积中的Stipsellus遗迹组构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斌 张国成 +2 位作者 郭卫星 齐永安 张利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豫西济源盆地上三叠统谭庄组下段为曲流河沉积。本文通过描述和分析谭庄组河流沉积特征 ,划分了 4种不同河流沉积组合类型 ,识别出Stipsellus遗迹组构 ,并发现该遗迹组构常与曲流河沉积物伴生 ,可作为此类沉积的典型生物遗迹标志。其中 ... 豫西济源盆地上三叠统谭庄组下段为曲流河沉积。本文通过描述和分析谭庄组河流沉积特征 ,划分了 4种不同河流沉积组合类型 ,识别出Stipsellus遗迹组构 ,并发现该遗迹组构常与曲流河沉积物伴生 ,可作为此类沉积的典型生物遗迹标志。其中 ,Stipsellussp .A代表发育在河漫滩较浅水体下或潮湿的软底细粒沉积物中的一种遗迹组构类型 ;Stipselluss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庄组 河流沉积环境 遗迹化石 遗迹组构
下载PDF
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构造特征与下白垩统勘探前景 被引量:11
6
作者 谢其锋 周立发 +3 位作者 何明喜 杨文静 杜建波 田光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3-647,共5页
通过对南华北地区谭庄凹陷断裂特征和构造样式的深入研究,确认谭庄凹陷发育了叶鲁断裂、商水断裂等29条断裂。叶鲁断裂和商水断裂分别是谭庄凹陷南、北边界的主控断裂,控制着凹陷内下白垩统和新生界的沉积与保存。谭庄凹陷发育4套烃源... 通过对南华北地区谭庄凹陷断裂特征和构造样式的深入研究,确认谭庄凹陷发育了叶鲁断裂、商水断裂等29条断裂。叶鲁断裂和商水断裂分别是谭庄凹陷南、北边界的主控断裂,控制着凹陷内下白垩统和新生界的沉积与保存。谭庄凹陷发育4套烃源岩层系,下白垩统、石炭-二叠系是凹陷内的主力烃源岩层系,古近系、中-下侏罗统为潜在烃源岩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性 构造特征 油气勘探 下白垩统 谭庄凹陷 南华北盆地
下载PDF
谭庄-沈丘凹陷下白垩统油气勘探突破关键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杜建波 黄晓 +2 位作者 马荣芳 谢其锋 何明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05X期171-175,共5页
谭庄-沈丘凹陷位于周口坳陷中带,是在华北古生界台地基础上发育的中新生代沉积凹陷,面积2830km2,是目前周口坳陷最有利的含油气区,主要勘探层系为下白垩统。历经五十余年勘探,虽多口探井于下白垩统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但一直未能取得实... 谭庄-沈丘凹陷位于周口坳陷中带,是在华北古生界台地基础上发育的中新生代沉积凹陷,面积2830km2,是目前周口坳陷最有利的含油气区,主要勘探层系为下白垩统。历经五十余年勘探,虽多口探井于下白垩统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但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通过对谭庄-沈丘凹陷典型见油气探井的解剖及综合评价,进一步明确了区内下白垩统烃源岩、盖层发育,生运聚配置关系良好,并指出了储层是制约该区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因素,从而为谭庄-沈丘凹陷下步油气勘探指出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庄-沈丘凹陷 下白垩统 油气勘探 关键因素
下载PDF
南华北叠合盆地油气勘探回顾与思考——以济源、谭庄—沈丘凹陷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齐兴宇 李淑筠 +2 位作者 黄桂雄 卜翠萍 宋海明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年第4期40-45,共6页
针对经多期构造运动改造的南华北诸叠合盆地,勘探久战无大进展的现状,通过对济源、谭庄—沈丘两个重点凹陷勘探史的回顾、反思,认真分析油气成藏条件,探讨其主要原因。认为对多期构造、断块活动产生的复杂构造面貌,上古生界、中生界烃... 针对经多期构造运动改造的南华北诸叠合盆地,勘探久战无大进展的现状,通过对济源、谭庄—沈丘两个重点凹陷勘探史的回顾、反思,认真分析油气成藏条件,探讨其主要原因。认为对多期构造、断块活动产生的复杂构造面貌,上古生界、中生界烃源层多期生烃和多期运聚成藏、保存等诸多复杂地质因素缺乏认识是主要因素,新技术、新方未广泛运用是次要因素。说明勘探叠合盆地须用新的地质理论和评价方法去认识复杂的地质因素,精心策划部署,严格施工,方可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北叠合盆地 济源凹陷 谭庄-沈丘凹陷 成藏条件 勘探历程 思考
下载PDF
南华北盆地中部凹陷结构分析及油气意义 被引量:23
9
作者 翟常博 黄泽光 林良彪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359,共7页
结合区域地质与地球物理两方面的资料,运用盆地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南华北盆地中部凹陷自晚侏罗世以来,演化历经了走滑—拗陷—断陷—坳陷原型的序列叠加过程,与区域大地构造环境演变一致;并指出南华北盆地的演化主要受秦岭—大别造山带... 结合区域地质与地球物理两方面的资料,运用盆地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南华北盆地中部凹陷自晚侏罗世以来,演化历经了走滑—拗陷—断陷—坳陷原型的序列叠加过程,与区域大地构造环境演变一致;并指出南华北盆地的演化主要受秦岭—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断裂的双重控制。其自身结构特征及后期构造变化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勘探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阻 结构分析 盆地演化 油气前景 谭庄-沈丘凹陷 周口坳陷 南华北盆地
下载PDF
周口坳陷谭庄—沈丘凹陷早白垩世沉积相类型和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孔庆莹 程日辉 胡艳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7-562,共6页
早白垩世周口坳陷谭庄沈丘凹陷接受了商水期、永丰期和巴村期的一套陆相湖盆沉积,主要沉积相类型有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滨浅湖相和较深湖相。这套地层可以划分3个层序,构成一个构造层序。湖平面的升降变化直接控制了层序的形成和发... 早白垩世周口坳陷谭庄沈丘凹陷接受了商水期、永丰期和巴村期的一套陆相湖盆沉积,主要沉积相类型有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滨浅湖相和较深湖相。这套地层可以划分3个层序,构成一个构造层序。湖平面的升降变化直接控制了层序的形成和发育。层序的演变反映出本区经历了3次湖平面的升降,同时反映出构造对层序变化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庄—沈丘凹陷 早白垩世 沉积相类型 层序地层
下载PDF
周口坳陷谭庄凹陷下白垩统低孔低渗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琴 朱筱敏 +2 位作者 刘畅 季汉成 陈祥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4期44-49,共6页
根据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化验资料确定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层平均孔隙度为6.1%,平均渗透率为10.5 mD,为低孔、低渗碎屑岩储层。除巴1井外,其他各井从上部商水组向下到巴村组,随着埋藏深度增大,孔隙度和渗透率基本呈下降趋势。下... 根据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化验资料确定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层平均孔隙度为6.1%,平均渗透率为10.5 mD,为低孔、低渗碎屑岩储层。除巴1井外,其他各井从上部商水组向下到巴村组,随着埋藏深度增大,孔隙度和渗透率基本呈下降趋势。下白垩统储层质量主要受沉积条件、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的影响。较低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较强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以及较弱的溶蚀作用是导致储层低孔、低渗的根本原因,而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均被矿物充填,对储层物性改善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孔、低渗碎屑岩储层 主控因素 成岩相 下白垩统 谭庄凹陷
下载PDF
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集体成因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祥 张琴 +3 位作者 朱筱敏 王勋杰 季汉成 蒋永福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4-129,共6页
依据岩心及钻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南华北盆地周口坳陷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集体成因类型及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谭庄凹陷在早白垩世存在南、北两大物源,南部以发育来自南部物源的扇三角洲为主,北部以发育来自北部及西北部物源的三角... 依据岩心及钻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南华北盆地周口坳陷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集体成因类型及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谭庄凹陷在早白垩世存在南、北两大物源,南部以发育来自南部物源的扇三角洲为主,北部以发育来自北部及西北部物源的三角洲为主,盆地中心主要为湖相和滑塌浊积扇沉积。储集体主要由砂砾岩和砂岩组成,其中细砂岩发育最多,其次为砂砾岩及砾岩;岩石的结构和成分成熟度都较低。本区碎屑岩储集物性普遍较差,这与岩石较低的成熟度、较强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及较弱的溶蚀作用有关。不同成因类型储集体其物性存在一定差别。其中2 200 m以上的三角洲平原砂体储集物性较好,但随着埋深的增加,物性迅速降低。在相同的深度,从扇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平原、滨浅湖储集物性依次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特征 物性特征 储集体类型 下白垩统 谭庄凹陷 周口坳陷 南华北盆地
下载PDF
洛伊盆地上三叠统沉积相与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司 陈尚斌 +2 位作者 左兆喜 韩宇富 司庆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69,共4页
洛伊盆地上三叠统埋深适中、厚度大,钻井显示出较好的油气资源潜力。通过粒度分析和沉积相重建,分析洛伊盆地上三叠统沉积相及油气成藏特征。结果表明:洛伊盆地上三叠统以河流相和湖泊相为主,深湖相、浅湖相、沼泽化湖相和三角洲平原相... 洛伊盆地上三叠统埋深适中、厚度大,钻井显示出较好的油气资源潜力。通过粒度分析和沉积相重建,分析洛伊盆地上三叠统沉积相及油气成藏特征。结果表明:洛伊盆地上三叠统以河流相和湖泊相为主,深湖相、浅湖相、沼泽化湖相和三角洲平原相等沉积亚相有利于油气形成;上三叠统有效烃源岩厚度约为900 m,以暗色泥岩为主;椿树腰组泥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0.82%;谭庄组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83%,有机质成熟度平均为0.69%,接近成熟生油阶段,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_1和Ⅱ_2型。深湖相发育泥岩与砂岩互层,具有形成自生自储型油气藏的沉积条件,表现出相控油气特征;另因上三叠统顶部剥蚀,部分油气运移至古近系,可形成古生新储型油气藏;上三叠统烃源岩演化经历2个阶段,三叠纪末期进入生烃门限,但后期构造抬升使得生烃活动停止,在早古近纪末期燕山期埋深增加,再次生烃;椿树腰组与谭庄组深湖相面积约为3 700 km2,浅湖相面积约为4 100 km^2,估算生烃总量约为4.47×10~8t,具有开采潜力。洛伊盆地上三叠统为油气藏远景区,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重建 粒度分析 油气成藏特征 椿树腰组 谭庄组 洛伊盆地
下载PDF
济源盆地谭庄组富有机质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景会 冯有利 白德胜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60-164,共5页
对济源盆地谭庄组油页岩的沉积环境进行了介绍,对大量样品进行了含油率测定,表明含油率平均只有0.3%,最高的有1.68%,远远达不到油页岩的边界品位(3.5%).从地球化学角度对油页岩进行研究发现:有机质丰度高,其中有机碳含量平均达到4.68%,... 对济源盆地谭庄组油页岩的沉积环境进行了介绍,对大量样品进行了含油率测定,表明含油率平均只有0.3%,最高的有1.68%,远远达不到油页岩的边界品位(3.5%).从地球化学角度对油页岩进行研究发现:有机质丰度高,其中有机碳含量平均达到4.68%,最高可达到11.63%;有机质类型多属于腐殖-腐泥(ⅡA)和腐泥-腐殖(ⅡB)型,是介于生油和生气之间的过渡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处于低成熟-高成熟阶段之间,具有很大的生烃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源盆地 谭庄组 有机质页岩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周口坳陷谭庄-沈丘凹陷下白垩统断裂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晓波 高日胜 胡小强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4-136,共3页
根据谭庄-沈丘凹陷的地震剖面、钻井资料和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了下白垩统断裂的发育和活动特征。按照走向可划分为3组,NWW-NW向、NNE-EW向及近SN向断裂系统。叶鲁断裂和商水断裂分别是谭庄-沈丘凹陷南、北边界的主控断裂,控制着凹陷内下... 根据谭庄-沈丘凹陷的地震剖面、钻井资料和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了下白垩统断裂的发育和活动特征。按照走向可划分为3组,NWW-NW向、NNE-EW向及近SN向断裂系统。叶鲁断裂和商水断裂分别是谭庄-沈丘凹陷南、北边界的主控断裂,控制着凹陷内下白垩统和新生界的沉积与保存。主要有4期断裂活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巴村期-永丰早期断裂活动期;早白垩世末期断裂活动期;新近纪断裂活动期;古近纪断裂活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庄-沈丘凹陷 断裂特征 下白垩统
下载PDF
周口坳陷早白垩世沉积相与沉积格局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文厚 陈景维 邵磊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6年第1期44-50,共7页
周口坳陷早白垩世主要发育冲积扇相、河流相、湖泊相、扇三角洲相和三角洲相等类型,其中谭庄-沈丘凹陷沉积相带呈东西向狭长展布,是一个典型的断陷盆地.本文在讨论了湖盆的物源、古地形、古水流、水介质条件及古气候条件的基础上,... 周口坳陷早白垩世主要发育冲积扇相、河流相、湖泊相、扇三角洲相和三角洲相等类型,其中谭庄-沈丘凹陷沉积相带呈东西向狭长展布,是一个典型的断陷盆地.本文在讨论了湖盆的物源、古地形、古水流、水介质条件及古气候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早白垩世时周口坳陷的沉积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沉积相 沉积格局 周口坳陷 地层
下载PDF
谭庄-沈丘凹陷二叠系烃源岩热史模拟——以周16井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小云 刘俊 +2 位作者 陈倩岚 高慧娉 蒋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20,共5页
谭庄-沈丘凹陷位于周口坳陷中部凹陷带,周16井位于凹陷西部构造高部位。以镜质体反射率Ro为古温标的热史恢复结果表明,谭庄-沈丘凹陷古生代为克拉通台地阶段基底,热流值较低;印支-燕山期构造活动强烈,基底热流值升高,早白垩世末达到最... 谭庄-沈丘凹陷位于周口坳陷中部凹陷带,周16井位于凹陷西部构造高部位。以镜质体反射率Ro为古温标的热史恢复结果表明,谭庄-沈丘凹陷古生代为克拉通台地阶段基底,热流值较低;印支-燕山期构造活动强烈,基底热流值升高,早白垩世末达到最高古热流;从晚白垩世开始热流值降低,盆地冷却。加里东、印支、燕山、喜山4大构造运动造成的不整合面上地层剥蚀量分别为300、1090、1080、600m,不整合面对应地史时期基底古热流值分别为48、68、74、50mW/m2。周16井二叠系烃源岩238Ma进入成熟早期阶段,早中三叠世进入初次生烃期,后期地层多次抬升与沉降,早白垩世中晚期出现二次生烃,有利于晚期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庄-沈丘凹陷 烃源岩 热史 成烃史 二次生烃
下载PDF
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层类型及次生孔隙成因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其锋 周立发 何明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3-508,共6页
通过岩心观察、岩心物性统计和薄片鉴定等方法,对谭庄凹陷下白垩统碎屑岩储层类型及次生孔隙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埋藏经历了早、中成岩阶段,目前处于中成岩A阶段。下白垩统砂岩储层类型主要有原生和次生孔隙,经... 通过岩心观察、岩心物性统计和薄片鉴定等方法,对谭庄凹陷下白垩统碎屑岩储层类型及次生孔隙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埋藏经历了早、中成岩阶段,目前处于中成岩A阶段。下白垩统砂岩储层类型主要有原生和次生孔隙,经历了由原生到次生的演化过程;不同井区成岩阶段不同,原生到次生孔隙的演化程度也存在差异。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的研究结果表明:谭庄凹陷下白垩统砂岩储层存在3个次生孔隙带,并且每口井的次生孔隙发育程度存在差别。次生孔隙的形成与长石、岩屑、石英的溶蚀,粘土矿物的脱水以及油气的充注密切相关;不同探井、不同井段砂岩次生孔隙的形成原因具有差异,长石、岩屑的溶蚀占主导地位,石英和粒间粘土杂基的溶蚀作用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北盆地 谭庄凹陷 下白垩统 储集层 次生孔隙
下载PDF
济源盆地三叠系谭庄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景会 白德胜 冯有利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7年第3期1-3,6,共4页
对济源盆地谭庄组烃源岩的沉积环境进行简要介绍,再从地球化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发现其有机质丰度高,其中有机碳含量平均达到4.68%,最高可达到11.63%;有机质类型多属于腐殖一腐泥(ⅡA)和腐泥一腐殖(ⅡB)型,是介于生油和生气之间的过... 对济源盆地谭庄组烃源岩的沉积环境进行简要介绍,再从地球化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发现其有机质丰度高,其中有机碳含量平均达到4.68%,最高可达到11.63%;有机质类型多属于腐殖一腐泥(ⅡA)和腐泥一腐殖(ⅡB)型,是介于生油和生气之间的过渡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处于低成熟-高成熟阶段之间,具有很大的生烃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源盆地 谭庄组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河南义马地区晚三叠世—侏罗纪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世蓉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65-779,809-812,共15页
重点讨论了谭庄组上段孢粉组合(包括1新种和1新组合);简要描述了侏罗纪义马组砾岩段孢粉组合。谭庄组上段的孢粉组合主要以具双气囊的松柏类花粉为优势(占孢粉总数的65%),同时又具许多晚三叠世的常见分子和孑遗分子Arat... 重点讨论了谭庄组上段孢粉组合(包括1新种和1新组合);简要描述了侏罗纪义马组砾岩段孢粉组合。谭庄组上段的孢粉组合主要以具双气囊的松柏类花粉为优势(占孢粉总数的65%),同时又具许多晚三叠世的常见分子和孑遗分子Aratrisporites,Cuneisporites,Taeniasporites。该组合可与中国北方及欧洲晚三叠世孢粉组合进行对比。义马组砾岩段的孢粉组合系首次发现,以蕨类孢子为主(占孢粉总数62.9%),裸子植物花粉次之(占孢粉总数37%)。其中常见的类型为Classopollis,其时代为早侏罗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马组砾岩段 孢粉组合 晚三叠世 早侏罗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