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渊明作品证伪之辨
1
作者 刘中文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23,共13页
现存陶渊明作品中,《五孝传》《四八目》《归园田居·其六》《问来使》《四时诗》《桃花源诗》《读史述九章》《扇上画赞》这八篇为存疑之作。现存的宋代四种陶集对存疑诸作有不同的质疑,宋代以来的学者对陶公存疑之作亦不断地挖掘... 现存陶渊明作品中,《五孝传》《四八目》《归园田居·其六》《问来使》《四时诗》《桃花源诗》《读史述九章》《扇上画赞》这八篇为存疑之作。现存的宋代四种陶集对存疑诸作有不同的质疑,宋代以来的学者对陶公存疑之作亦不断地挖掘证据,旁搜远绍,以证其伪,以致学界争辩至今不息,现行主要点校本陶集对存疑之作亦各有取舍,辑录不一。陶公作品的证伪是陶渊明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有必要理清这一学术的脉络并辨析诸家论证之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陶集 陶作 存疑 证伪 辨析
下载PDF
“慕谢始精文”——也论韦应物的诗歌渊源与风格
2
作者 焦缨添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10,16,共7页
韦应物不仅“慕陶”,也具有“慕谢”情结。韦应物对谢灵运诗歌艺术的汲取贯穿了其创作过程,韦、谢在家世背景、仕宦经历及佛道观念等方面的相似成为了韦应物在诗歌创作上学习大谢的重要基础;韦应物对陶渊明的师法有迹可循,但“效陶”并... 韦应物不仅“慕陶”,也具有“慕谢”情结。韦应物对谢灵运诗歌艺术的汲取贯穿了其创作过程,韦、谢在家世背景、仕宦经历及佛道观念等方面的相似成为了韦应物在诗歌创作上学习大谢的重要基础;韦应物对陶渊明的师法有迹可循,但“效陶”并非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韦应物并非陶渊明人格的继承者;陶、谢诗歌本就具有一致性,均以崇尚自然为精神旨趣,这是后世对韦应物“效陶”“效谢”难以分辨的主要原因。韦应物在兼采陶、谢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较强的个体意识,形成了“至淡而至浓”“至浅却至难”的诗歌风貌,因而能区别于大历诸子而自成一家,在中唐文坛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应物 谢灵运 陶渊明 诗歌渊源 诗歌风格
下载PDF
张綖《杜律本义》考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燕飞 冯昊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35-41,共7页
张綖是明代嘉靖时期著名的杜诗研究专家,著有三种杜诗学著作。其中《杜律本义》受到当时社会风气和诗学思潮的影响,以元代张性的《杜律演义》为底本,同时参考明代张孚敬的《杜律训解》,对杜甫的151首七言律诗进行注解。《杜律本义》在... 张綖是明代嘉靖时期著名的杜诗研究专家,著有三种杜诗学著作。其中《杜律本义》受到当时社会风气和诗学思潮的影响,以元代张性的《杜律演义》为底本,同时参考明代张孚敬的《杜律训解》,对杜甫的151首七言律诗进行注解。《杜律本义》在注释体例上虽沿袭前人注本,但其融通的杜诗编年、畅达的诗意疏通,亦具有一定价值和特色。张綖还对《杜律本义》和《杜工部诗通》中部分相同诗歌的注解进行了增补、删改,使《杜工部诗通》更趋完善,从中也可见张綖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綖 《杜律本义》 《杜工部诗通》
下载PDF
论马墣《陶诗本义》
4
作者 张建伟 任茹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36-41,共6页
马墣《陶诗本义》长于分析诗歌文法,重视篇章结构。他倡导“知人论世”的原则,在探索陶渊明思想情感、作品主旨方面有创新之处。该书引用黄文焕注释最多,用晋宋易代的史实解读《述酒》等诗,但马墣又感觉陶诗的价值有超越历史之处,对以... 马墣《陶诗本义》长于分析诗歌文法,重视篇章结构。他倡导“知人论世”的原则,在探索陶渊明思想情感、作品主旨方面有创新之处。该书引用黄文焕注释最多,用晋宋易代的史实解读《述酒》等诗,但马墣又感觉陶诗的价值有超越历史之处,对以史证诗提出了质疑,启发学者不被具体观点与方法限制,从多角度深入研究陶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墣 《陶诗本义》 陶渊明 黄文焕
下载PDF
陶渊明年寿问题辨证
5
作者 和谈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119-123,共5页
陶学研究者对史书记载的陶渊明年寿提出了质疑并各创新说。除史书所言渊明63岁外,其余诸说多是从陶渊明诗文中找到证据,并推断渊明年岁。但诸说均忽略了渊明居处遇火对其诗文保存与写作的影响,并以其诗中不能确指的数字作为推论的原点... 陶学研究者对史书记载的陶渊明年寿提出了质疑并各创新说。除史书所言渊明63岁外,其余诸说多是从陶渊明诗文中找到证据,并推断渊明年岁。但诸说均忽略了渊明居处遇火对其诗文保存与写作的影响,并以其诗中不能确指的数字作为推论的原点。陶渊明年寿的可靠资料应是《宋书.隐逸传》、颜延之的《陶征士诔》和萧统的《陶渊明传》,而袁行霈先生的一些说法就很难成立。陶渊明年寿仍应以"六十三"岁为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生年 原因
下载PDF
清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情论
6
作者 胡建次 闫斯扬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0-15,共6页
清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情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情"作为词作生发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词情表现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三是对"情"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的考察。上述三方面,从主体上展开了词情之论,使古典词情论在多... 清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情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情"作为词作生发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词情表现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三是对"情"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的考察。上述三方面,从主体上展开了词情之论,使古典词情论在多维面上得到了拓展、充实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词情论 本质标树 特征探讨 创作考察
下载PDF
陶渊明“达道”之历史解读及辨议
7
作者 刘中文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2-25,60,共15页
对陶渊明所达之"道"的具体内涵问题的学术争论已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之久,诸家各有洞见。苏轼、罗大经、陈寅恪等从道家哲学的宇宙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视角解读陶渊明的"道";黄彻、真德秀则深入儒家元典来论证陶渊... 对陶渊明所达之"道"的具体内涵问题的学术争论已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之久,诸家各有洞见。苏轼、罗大经、陈寅恪等从道家哲学的宇宙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视角解读陶渊明的"道";黄彻、真德秀则深入儒家元典来论证陶渊明的"道"为尧舜之道、儒家经术之道;葛立方的"第一达磨"之论虽惊世骇俗,然应者寥寥;谢薖、潘德舆、梁启超、朱光潜等人阐释陶公之"道"为儒、道、释之杂糅的观点。文章认为:明末高僧紫柏大师与清人钟秀都强调从"心性"入手、消除哲学与宗教各派别的畛域来解读陶渊明的"道"的方法尤为可取。以哲学史的视野审视,陶渊明是更伟大的玄学家,他的贡献是用生命践行了郭象"儒道会通"的独化论玄学,亦即用生命论证了郭象"儒道会通"理论的可操作性。在陶渊明身上,儒、道会通了,天、人合一了。陶渊明的时代及人脉,也决定了他难以回避佛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老庄之道 新自然说 尧舜之道 第一达摩 儒释道杂糅 心性 玄学家 儒道会通 辨析 评议
下载PDF
陶渊明诗渊源辨析——以明清诗话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梦洁 严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4-191,共8页
明清诗话评论陶渊明诗,传承注重渊源的传统,对历代论述陶诗渊源的众多说法进行了细致考辨,证伪论正,推陈出新,堪称历代陶诗研究的集大成。本文以爬梳明清诗话文献为中心,归纳明清诗人对于陶渊明诗渊源的重要论述,辨析陶诗是否"出... 明清诗话评论陶渊明诗,传承注重渊源的传统,对历代论述陶诗渊源的众多说法进行了细致考辨,证伪论正,推陈出新,堪称历代陶诗研究的集大成。本文以爬梳明清诗话文献为中心,归纳明清诗人对于陶渊明诗渊源的重要论述,辨析陶诗是否"出于应璩",陶渊明五言诗与《古诗十九首》的关系,陶渊明四言诗与《诗经》的关系等重要争议问题,以期梳理明清时期陶渊明诗歌典范的建树过程,并通过具体诗作评论的辨析,恰如其分地确认陶诗的特质以及在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渊源辨析 明清诗话 古诗十九首 诗经
下载PDF
语境分析下的薛涛诗英译研究
9
作者 于洪波 《新乡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34-36,共3页
语境制约着语义,只有通过语境分析,译者才能排除原诗语言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歧义,从而准确传达原诗的信息,翻译出适合于语境的译文。文章从言辞语境、副言辞语境、社会文化语境、文体风格语境和自然地理语境五个方面来探讨语境对薛涛诗英... 语境制约着语义,只有通过语境分析,译者才能排除原诗语言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歧义,从而准确传达原诗的信息,翻译出适合于语境的译文。文章从言辞语境、副言辞语境、社会文化语境、文体风格语境和自然地理语境五个方面来探讨语境对薛涛诗英译实践的指导作用,以期为薛涛诗的英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分析 薛涛诗 英译
下载PDF
栖栖失群鸟 日暮犹独飞——浅析陶渊明诗中鸟的意象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云亮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5-8,共4页
陶渊明在其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鸟意象揭示丰富的思想内涵,鸟成为他一生心灵轨迹生动的反映和写照。研究陶渊明诗歌中鸟的意象,对于把握陶渊明诗歌创作轨迹的变化,进一步认识陶渊明伟大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陶渊明 诗歌意象 分析
下载PDF
陶渊明“桃源理想”探析及反思
11
作者 强天政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55-57,63,共4页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序》中构建的"桃源理想",是他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这一理想的形成反映了陶渊明独特的人生观、独立的人格、鲜明的爱憎、高尚的情志、执着的精神,其精神理想不乏给后人以启迪。
关键词 陶渊明 桃源理想 探析
下载PDF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渊源新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理超 《德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3-26,共4页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年诗坛上的一颗明星,他创作的大量诗篇都因内容独特新颖、风格淳厚质朴而脍炙人口,千古诵传。陶诗取得如此之高的艺术成就,一方面有其自身的独创性,另一方面离不开对前代艺术经验的借鉴。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渊源可以追...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年诗坛上的一颗明星,他创作的大量诗篇都因内容独特新颖、风格淳厚质朴而脍炙人口,千古诵传。陶诗取得如此之高的艺术成就,一方面有其自身的独创性,另一方面离不开对前代艺术经验的借鉴。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渊源可以追溯到对《诗经》的体例结构及抒情特色、《楚辞》的虚拟、象征手法以及《古诗十九首》的语言风格兼情景交融抒情模式的继承。陶诗在综合的因素下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成就,也使得他本人成为东晋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诗歌 艺术渊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