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在骨伤科的应用
1
作者 郁维维 刘小敏 《河南中医》 2023年第4期523-526,共4页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骨伤科专著,全书共一卷,分为两大章节,第一章节为“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诀”,主要论述治伤14个步骤及各种整骨方法,方药应用等;第二章节为“又治伤损方论”,叙述了扑打伤损的用药次序。该...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骨伤科专著,全书共一卷,分为两大章节,第一章节为“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诀”,主要论述治伤14个步骤及各种整骨方法,方药应用等;第二章节为“又治伤损方论”,叙述了扑打伤损的用药次序。该书建立了骨折基本的诊断方法,发明了拔伸、牵引骨折整复手法,创小夹板外固定法等,且重视手术切开复位疗法,对开放性损伤清创的处理做了详细描述,并指出清洗创口时不能单纯用生水清洗,必须要用经过煎煮的开水或药水。该书认为,骨伤科疾病主要以气血损伤为主,治疗以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为要,方用小红丸、大红丸、当归散、四物汤等,药用人参、当归、芍药、阿胶、熟地黄等补益气血。此外,还根据损伤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建立了七步服药法,并分别附以方药。书中记载外用方10首,其中洗药方、贴药方各5首,数量虽不多,但使用范围广泛,涉及各种骨折损伤病症,且各方注明了用法及适应证,为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骨伤科 骨折整复 骨折固定 清创缝合 蔺道人
下载PDF
“妖道”与“高道”——南宋传记文中的林灵素形象
2
作者 李珂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0-66,共17页
北宋徽宗朝道士林灵素在历史上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在他死后,一些以林灵素为传主、掺杂历史真实与神异叙事的传记文开始出现。最早的应是耿延禧的《林灵素传》,这篇传记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林灵素的本来面貌,即兼具高道与妖道的双重身份... 北宋徽宗朝道士林灵素在历史上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在他死后,一些以林灵素为传主、掺杂历史真实与神异叙事的传记文开始出现。最早的应是耿延禧的《林灵素传》,这篇传记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林灵素的本来面貌,即兼具高道与妖道的双重身份。此后的南宋林灵素传记大多参照前传的具体框架,但因为不同的宗教和政治立场,这些传记塑造出的林灵素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史实,削弱了人物本身的复杂性。一方面,僧人释祖琇和文人陆游、杨仲良等通过删去有关林灵素的神异叙事,将其描述成一个毫无法术、引诱君主的妖道;另一方面,道教的信奉者赵鼎则在仙传《林灵蘁》中极力神化传主林灵素,着重强调林灵素与生俱来的仙人身份和高尚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文 林灵素 《林灵素传》 《林灵蘁》 历史真实 神异叙事 妖道 高道
下载PDF
中国古代青金石名称的演化及其内涵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丽云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9-34,共6页
中国古代青金石主要来自西域,先后有"璆琳""琉璃""金碧""金精""兰赤""金星石""青金石"等名称。这些名称有的出自音译,但更多来自古代中国人对青金石的认知,具... 中国古代青金石主要来自西域,先后有"璆琳""琉璃""金碧""金精""兰赤""金星石""青金石"等名称。这些名称有的出自音译,但更多来自古代中国人对青金石的认知,具有中国化的特点和趋势。尤其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随着道教炼丹术的发展,青金石又被当成烧炼丹药的原料之一,被赋予"金精"之名,更鲜明地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物品认知及命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金石 璆琳 金精 道教炼丹术
下载PDF
林语堂与道家文化精神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兆胜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8-60,共13页
对于道家文化,许多中国现代作家采取的是忽略、否定、批判和贬斥的态度,林语堂可能是少有的例外。他纵其一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讨和翻译道家经典,在其著述中随处可见道家语句,他对道家有着强烈的崇拜之情。林语堂深受道家文化精神... 对于道家文化,许多中国现代作家采取的是忽略、否定、批判和贬斥的态度,林语堂可能是少有的例外。他纵其一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讨和翻译道家经典,在其著述中随处可见道家语句,他对道家有着强烈的崇拜之情。林语堂深受道家文化精神的熏染,这包括归于自然和天地大道、柔弱的女性美学、保守主义的价值取向、浪漫优雅的文体风格等方面。当然,林语堂对于道家文化并非一味肯定,而是进行了辩证的理解和现代性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道家文化精神 天地大道 女性美学 保守主义 浪漫优雅
下载PDF
论道家文化对林语堂文学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映艳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43-46,共4页
道家文化对林语堂文学思想的影响非常深重,使他由早期的"文艺必谈政治"转为文艺必须"超政治"、"近人生",并建立了"幽默"、"闲适"、"性灵"论,追求道家美学的审美特质,如尚&... 道家文化对林语堂文学思想的影响非常深重,使他由早期的"文艺必谈政治"转为文艺必须"超政治"、"近人生",并建立了"幽默"、"闲适"、"性灵"论,追求道家美学的审美特质,如尚"自然"、主"真"、求"趣"等。林语堂的文学观点是中国道家美学与西方表现论"联姻"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道家文化 文学思想 表现论 审美特质
下载PDF
林语堂对道家精神的重估及价值辨析
6
作者 潘水萍 《学术探索》 2020年第11期148-156,共9页
林语堂是20世纪文坛学界上崇洋媚外主流时风反叛祛魅的逆行者,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确立标示的风向标,更是中国文化形象形塑铸就的点灯人。他一以贯之地努力站在中西比较观瞻的视境下重新发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历史地位及其民族智慧特... 林语堂是20世纪文坛学界上崇洋媚外主流时风反叛祛魅的逆行者,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确立标示的风向标,更是中国文化形象形塑铸就的点灯人。他一以贯之地努力站在中西比较观瞻的视境下重新发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历史地位及其民族智慧特色,先知先觉地突破学界崇洋媚外时风与一味西化时髦倾向使然下所导致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智慧被反复群盲、遮蔽、漠视乃至误读的框架怪圈。然而最大的问题就是,当前学界鲜少有人能够充分注意到林语堂对道家文化价值乃至精神智慧的别样发现及独特解释。此文将从宏观上梳理出林语堂在主流及非主流文化观的大背景下对道家文化价值的强化、凸显和接受,力图将他在这一问题上各自隐逸且各表情怀的文艺创作特质尽可能地纳入到20世纪的理论框架下进行深层动因轨迹的系统综合考察,从而考量并揭示出道家文化精神是如何在20世纪百年中国作家的认识中流衍、标识与传播,这背后所凸显出的恰恰正是林语堂对中国文化高度自信的深刻照亮和对中国文化形象熔铸的标示。这显然是此文着重深入探究与反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道家精神 审美旨趣 生命审思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时代的浇铸 心灵的指向——林语堂“倾心”道家文化原因探析
7
作者 彭映艳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现代历史的特殊性与林语堂本人思想情感、文化心理、个性气质等的复杂性,使他不但复归传统与道家文化,而且选择道家文化为其文化思想的核心。
关键词 林语堂 道家文化 文化思想 核心
下载PDF
宋代道教传奇刍议 被引量:1
8
作者 唐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27-32,共6页
宋代道教兴盛,关涉道教的传奇数量众多,描写逼真,简洁生动。这些传奇或直接宣讲道教经义和思想,或记述道士们祛妖降魔、预知吉凶、使物治病的事迹,展示道法功能的神异,还有一些是自传性作品,但也不乏对道士负面行为的秉笔直书。这与传... 宋代道教兴盛,关涉道教的传奇数量众多,描写逼真,简洁生动。这些传奇或直接宣讲道教经义和思想,或记述道士们祛妖降魔、预知吉凶、使物治病的事迹,展示道法功能的神异,还有一些是自传性作品,但也不乏对道士负面行为的秉笔直书。这与传奇作者直笔无隐、崇实尚理的创作心态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道教文学 宋代 道教传奇 《宋代传奇集》 林灵素 赵鼎 苏辙
下载PDF
林语堂与国学(笔谈)——林语堂的国学观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煜斓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年第4期106-108,共3页
林语堂是如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但在20世纪上半叶,他的行为和创作在以革命、政治为衡量标准的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却很难被广大的革命读者所理解与接受,而在海外研究界则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跃成为世界性知名作家。为... 林语堂是如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但在20世纪上半叶,他的行为和创作在以革命、政治为衡量标准的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却很难被广大的革命读者所理解与接受,而在海外研究界则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跃成为世界性知名作家。为何学术界对其评价反差如此鲜明.这值得我们深思。对此陈煜斓的《林语堂的国学观》、用祖庠的《林语堂与语言学》和胡明贵的《林语堂的人生观》三篇文章从国学观、语言学和人生观等几方面,客观、真实地评价了林语堂,对于我们理解林语堂的文学创作、文学思想及其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独特贡献和存在局限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国学观 语言学 道家哲学 人生观
下载PDF
“福琳”似非王道士本名——方广锠先生《王道士名称考》一文献疑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莉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5-127,共3页
方广锠先生《王道士名称考》一文披露了一份敦煌遗书的新材料,封面有疑似王道士本人书写墨迹,其中"福琳"方先生认为是王道士的俗名。本文从语言习惯、断句规则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福琳"并不是王道士俗名,而是另一... 方广锠先生《王道士名称考》一文披露了一份敦煌遗书的新材料,封面有疑似王道士本人书写墨迹,其中"福琳"方先生认为是王道士的俗名。本文从语言习惯、断句规则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福琳"并不是王道士俗名,而是另一位佛教人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道士 福琳 方广锠 献疑
下载PDF
苏轼《临江仙》三首道学思想解读
11
作者 刘浩渤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18年第1期78-81,共4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苏轼在不同时期所作的三首《临江仙》词—《送王缄》、《夜归临皋》、《送钱穆父》中的道学思想?进行解读,从而揭示苏轼在政治失意时期,甚至整个中晚期的人生经历当中,其精神世界的主要支撑乃是来自道家的思想理念,... 本文主要通过对苏轼在不同时期所作的三首《临江仙》词—《送王缄》、《夜归临皋》、《送钱穆父》中的道学思想?进行解读,从而揭示苏轼在政治失意时期,甚至整个中晚期的人生经历当中,其精神世界的主要支撑乃是来自道家的思想理念,并且思想中的这些道缘,从苏轼童蒙之始,便已经结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临江仙 道学 逍遥
下载PDF
教学表演的中国风格
12
作者 罗小玲 汤军 +1 位作者 龙汉安 王姝元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年第9期74-78,共5页
世界名校公开课的讲授风格,契合林语堂的生活风格,在教学的风格中包括表达的真实、态度的放松、交流的悠闲三个部分。林语堂的生活哲学继承魏晋风度和道家哲学,这种风格可以作为中国大学教学表演风格的内在的"气","韵&qu... 世界名校公开课的讲授风格,契合林语堂的生活风格,在教学的风格中包括表达的真实、态度的放松、交流的悠闲三个部分。林语堂的生活哲学继承魏晋风度和道家哲学,这种风格可以作为中国大学教学表演风格的内在的"气","韵"为其"气"流露的形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学 教学表演风格 林语堂哲学 魏晋风度 道家哲学
下载PDF
译“意”兼而译“心”——以《唐人街》为例
13
作者 林明玉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唐人街》是林语堂用英文写就的一部长篇小说,旨在传播粤语文化、闽南文化和道家文化。但是,唐强汉译的《唐人街》却过度改写和操控了其中的闽南文化、粤语文化和道家文化,未能完整、准确地再现林语堂传播中国文化的创作意图,只译出了... 《唐人街》是林语堂用英文写就的一部长篇小说,旨在传播粤语文化、闽南文化和道家文化。但是,唐强汉译的《唐人街》却过度改写和操控了其中的闽南文化、粤语文化和道家文化,未能完整、准确地再现林语堂传播中国文化的创作意图,只译出了“意”,却未能如实译出“心”。根据回译的特点,回译者在回译林语堂的英文作品时,应该本着与原文作者的创作意图相一致的翻译目的,恰当选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译“意”兼而译“心”,才能真实再现原文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唐人街》 闽南文化 道家文化 回译 译“心”
下载PDF
道家文化对林语堂创作思想的影响
14
作者 阮慧玲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73-78,共6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林语堂因其所倡导的"性灵"文学被视为文化转型期的一支清流,从而形成标颖独到的人格符号。道家文化深刻影响着林语堂的生存选择与美学品格。他甘做"城中隐士",用逸放外的道家智慧注目时局。他奉...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林语堂因其所倡导的"性灵"文学被视为文化转型期的一支清流,从而形成标颖独到的人格符号。道家文化深刻影响着林语堂的生存选择与美学品格。他甘做"城中隐士",用逸放外的道家智慧注目时局。他奉公安三袁为其文学创作的不祧之祖,而道家美学是为三袁性灵文论的衍出之源,道家浪漫的情怀和奇崛的想象力,这些都影响着林语堂创作之路的选择与美学思想的最终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隐逸 性灵 公安三袁 道家智慧 道家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